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史教学变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史教学变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史教学变革

摘要:中国新闻传播史对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基础而重要的专业课程。本文结合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经历,分别从主观和客观层面对该课程在山西传媒学院的教学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利用互联网资源库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与思维能力的几点看法,希望对探索该课程教学的变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国新闻传播史;互联网;教学变革

中国新闻传播史在山西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是大一新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新闻学专业则被设置为更高级别的必修专业课。在传播科技日新月异、学生兴趣点转变、新闻传播史课程受重视程度不足的大环境中,体现出了山西传媒学院对该课程学术意义的坚守。本文试图结合笔者对这门课程的认知、从教经历,谈谈对这门课程教学变革的看法。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教学现状

每当给新一届学生上第一节课前,笔者都要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该怎么向学生说明这门课的学习目的?因为这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抱有排斥态度的主要根源,如果解释妥当,就能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与兴趣,对其一学期内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这门课程是关于中国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的描述,是对中国历史上各知名媒体情况、它们对中国新闻实践与新闻学理论的贡献的阐释,是对中国历史上知名新闻工作者优秀品格的传承。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是希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辩证的分析,并以史为鉴,观照今日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二是希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强其对新闻工作的认同感。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注意到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比起听懂,更难的是使学生在一整个学期始终保持愿意去听的状态,即变“要我听”为“我要听”。有的学生能保证良好的到课率,课上状态看起来也比较正常,但就是拿不到理想的成绩。同时对这门课程,教师的代课积极性也较低。结合授课经历,笔者将导致上述教学现状的原因大致总结如下:

(一)伴随信息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与兴趣点发生变化,相关基础知识薄弱如今在校的大学生大多为“98后”,在中国传播科技史上,1998年正是中国第一款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诞生的年代,他们则成为了网络的原住民。“媒介即讯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与行动方式,这道鸿沟较难逾越,他们天然对新媒体内容有更多的兴趣,更愿意接触具象的、直观的内容,对新锐的事物进行探究,而对以史实为内容的课程则缺乏兴趣。据笔者观察,每届学生中只有极个别对中国历史知识有清晰的逻辑认知,而这又是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生发的起点,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本就不足的学生,面对中国新闻传播史就显得难以“消化”。不少学生主动进行思辨性质思考的积极性不足,把新闻传播史课程看成是单个历史事实的叠加,忽略了对新闻活动规律的探讨。

(二)就业压力导致对不同课程有所偏废伴随中国的迅速崛起,国内社会加速转型,结构性压力使人们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对一些问题的认知开始出现变化。比如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的看法不再像之前那样纯粹,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仅仅只是就业,评判某门课程有无价值的核心标准就是对就业有无直接帮助。延伸到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就进一步表现为学习态度浮躁、偏重于实践性业务课程,认为这些专业技能才是真正有用的,而对看起来对就业没有直接帮助的课程抱有轻视态度,无法沉下心来做学问。新闻传播专业的一大特征就是对实践的看重,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但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本科生起码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情怀和职业使命感,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信息设备更新迅速、事实让位于情绪消费的后真相语境下,更突显出了培养学生的新闻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缺失这方面的教育,可能导致人的“异化”,最终成为操作各种设备的冰冷机器。

(三)教材内容偏重历史分区,呈现方式较为单一目前课程使用较多的教材是方汉奇教授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书中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史实,对非常多不同性质与派别的媒体进行了严谨的阐述,成为很多考研学子使用的备考材料。这是一本较为传统的以革命阶段分期为主线写作的教材,对中国新闻传播发展阶段的划分可以说非常精细。这种依据历史分区观照新闻传播活动的角度,从认知上强化了中国各时期新闻传播中代表性报刊、事件与历史背景的联系,避免教学内容成为空中楼阁,充分体现了课程“史”的特点。但同时,由于严格依照历史分区观察新闻活动,所以容易在一些重要知识点上产生割裂。比如关于《申报》的内容,散见于教材的近代、清末、北洋军阀统治地区、十年内战等多章中,其中以十年内战章对报纸改革内容的展现最多,而其他章节则只有寥寥数笔。学生学习过后很可能无法对该报的发展历史形成系统的认知,这往往会通过试卷答题反映出来。另外,这本教材全书基本都以文字为呈现方式,一些章有少量的图表,没有报刊和人物的图片,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感性认识。

(四)学科跨度较大,教师教学热情不足新闻传播史类课程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中外历史知识,学科跨度较大,较难出教学与研究成果,而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师一般都毕业于各大新闻院校,储备的历史知识很可能不足以驾驭这类课程。因此要使这门本就有“学究”气息的课程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师一方面需要补充大量中外历史知识,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较为费力。加上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刻板印象,教师难以通过授课获得成就感,可能还会影响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评价,出现“出力不讨好”的结果,因此往往对此类课程缺乏教学热情。

二、中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变革探析

(一)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汉奇教授的《中国新闻传播史》因内容翔实而权威,是教材的首选。但考虑到教材内容与学时的矛盾、内容呈现形式的特点,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就应由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完成,比如对某个知识点的总结、从互联网丰富的资源中选取适当的重要报刊和人物的图片与轶事,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与板书配合,使教学内容具象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课程的“学究”气息,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调整教学设计,巧用互联网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新媒体时代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便利的传播途径,还有积极参与和表达的意识。新闻史课程传统的授课方式为老师全堂灌输,互动过程多是课上提问,比较有限。对此,应调整教学和考核设计,在满足学生表达欲的同时纠正其惰性。具体来讲,对《大公报》等知识点,可以提前让学生从互联网、数据库收集关于某报刊、人物的相关资料,做成PPT进行课上展示,并计入平时成绩;或者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下周要讲的某一个知识点,安排每个小组负责该知识点的一部分内容,上课时每组派一名同学以PPT的形式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每个部分的讲评,并将每组学生的表现情况与期末成绩挂钩。同时,要注意对知识点的选择和度的把握。还可以通过小论文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这实际上也是对学生资料查阅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考察,有助于培养学生今后在毕业论文写作时所需要的学术素养。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对某个问题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可尝试鼓励学生构建个人的课程学习资料库,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认识问题,构建自己的知识树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获得一定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同时,适当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间互通有无,并在期末试卷中适当设置开放性题目,打破学生对新闻史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的刻板印象。

(三)强化新闻本体色彩,多角度总结规律性内容目前师生中仍有不少人将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教学理念等同于一般历史课程,笔者认为这不仅掩盖了新闻史研究的学术意义,而且对学生来讲压力是巨大的。学习发展史的目的是在了解主要史实的基础上总结出普遍的规律,并寻找曾经的历史事件与当下新闻传播实践的结合点,以史为鉴。学界早有有识之士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教师们也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实践。笔者根据自己的授课经历,得出了一些较为粗浅的认识:首先,可以将中国新闻传播史与专业内其他课程相联系。比如通过对邸报特征的学习,与学生探讨“新闻”的定义;抗日战争期间《解放日报》的改版与新闻价值[1]、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意识形态性、政治家办报等知识点关系密切;等等。这样做实际上是通过学习迁移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对于有考研打算的学生尤其重要,可以帮助有余力的学生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其次,寻找新闻史知识点与当今新闻传播实践的结合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新闻史学习的必要性。比如在讲到近代外国人在华报刊的内容时,可结合中国媒体通过努力践行“8•19”重要讲话精神,在“互联网+”语境下创新传播方式、建设“四全媒体”、占领网络思想舆论阵地,中国注重通过媒体打造中国开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向外国民众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事物的歪曲报道等比较新近的时事进行分析,在古今的交织中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为何我国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明白为何“外人在华办报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2],从而使新闻本身回归新闻史研究的主体地位。

三、结语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对于培养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已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但要改变教学中“重要但不受重视”的困境,需要发挥广大授课教师的智慧,妥善利用互联网资源,改进教学内容与方式,在师生的互动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新闻学概论》编写组.新闻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49.

[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57.

作者:闫彦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