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融媒体建设下的党媒新闻传播力提升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融媒体建设下的党媒新闻传播力提升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融媒体建设下的党媒新闻传播力提升路径

摘要:党中央提出要加快融媒体建设,为党报提升新闻传播力提供了良好而难得的契机。依托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人们接受新闻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和都发生了嬗变,新闻传播的途径日益多元化,党报需要迎合融媒体发展的时代趋势,自觉主动拥抱融媒体建设,在融媒体建设的浪潮中找准定位、自我突破、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新闻传播力,发挥党媒作为主流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担负起党媒在宣传战线的职责使命。

关键词:融媒体建设;党媒;新闻传播力;提升路径

融媒体建设,即媒体融合建设发展的简称,是新时期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党媒是党和国家在宣传战线的重要组织力量,在报道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热点新闻以及宣传党的思想政治路线、弘扬社会正能量方面不可或缺。传统的党媒新闻传播主要依靠纸质媒体,例如报纸、杂志等,但已经无法适应信息社会对新闻传播力的要求。融媒体建设旨在整合电视、报纸、网络,实现资源整合,优化新闻传播渠道,丰富新闻受众的体验,从而提升新闻传播力。融媒体建设下,党媒需要“不忘初心再出发”,迎合新的形势变化,实现自我调整、自我创新,提升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融媒体建设的含义与特征

指出,融媒体建设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和“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体发展”。这一论述清晰地指明了新时期融媒体建设的含义与特征。一是,融媒体信息载体多样化。新闻信息的传统载体包括报纸、杂志以及电视广播,不同的载体分别拥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和独立的传播渠道,彼此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的广泛普及,人们接受新闻的形式和渠道不再囿于传统的有限的几种形式,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各种社交平台、APP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渠道。二是,融媒体信息资源海量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实时记录与传递身边的“大事小情”,成为新闻信息的提供者。信息不再仅仅由传统有限的几个媒介生产,新闻信息资源数量爆炸,呈现出海量化的特征。三是,大众与信息之间形成了“交互式”关系。借助于发达的信息技术平台,人们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从“单向式”转变为“交互式”,即大众不再仅仅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成为创作者、记录者、甚至是传播者。大众既接受新闻,也生产新闻,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力带来了现实冲击。时下传统媒体发展遇阻,经营业绩不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二、融媒体建设下党报新闻传播力的不足

(一)新闻采编方式的不足在长期的发展中,党媒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而成熟的采编流程,例如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以及广州日报等有影响力的党报的采编业务以“中央厨房”形式运营。在新闻采编生产环节,形成了以策划为导向,以编辑为中心,记者在一线有针对性地采访、收集新闻信息的模式。传统采编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信息收集的方向和重点往往与国家政策、重大社会事件等紧密相关,确保新闻立场正确和重点突出。但是融媒体建设背景下,传统的采编方式无论是信息接触、新闻生产以及传播宣传等业务环节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要求。首先采编环节多,时效性差,从一线记者采访、组稿,到编辑修改、审校校正、排版印刷、投放流通,至少需要六个环节,每个环节还可能会要反复修改、逐层审批,因此新闻信息从产生到实现对外传播,时效性大打折扣,影响了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其次是传统采编方式下,新闻信息搜集能力有限。融媒体建设要求整合不同的传媒渠道,集中优势,发挥各自所长,而传统采编模式主要依靠记者采访获得信息,而记者的数量有限,获取的信息有限,新闻产品的类型和数量有限,也制约了新闻传播力的提升。

(二)新闻传播方式的不足新闻传播力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传播方式来实现。党媒的传播方式与其各自的业务相关,例如报社以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形式传播信息;电视台以电视节目形式传播等。从传播方式的数量上,相对比较局限,主要是报纸和电视台、电台,从传播方式的融合程度上,基本是“各自为战”,传播方式上缺乏有效的组合,没能将不同党媒的新闻传播形成合力,因此融媒体建设的背景下有弱化的趋势。另外,党媒的新闻传播方式还是“单向式”,大众通过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或手机APP等渠道接受新闻信息,每个人的新闻信息偏好都不一样,因此从党媒角度来说,新闻传播力受制于大众的信息偏好,存在一个类似上限。

(三)新闻内容多样化不足党媒除了新闻传播以外,还肩负着政治宣传的重大任务,因此新闻选材和内容采集上,具有突出的政治性和宏观性,侧重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弘扬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融媒体建设下,党媒新闻内容偏重重大新闻、突出政治导向的、新闻内容多样化不足的问题表现得更为明显。而从互联网发展的多年实践来看,社会大众对新闻的“口味”不尽相同,有的读者关注社会时事热点,有的读者偏好财经资讯,有的读者偏好社情民意,有的读者偏好美食旅游。传统党媒即便能够设置多个专栏,尽可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口味需求,但在信息的数量和多样性上,依然受制于传统技术。这一点也是在融媒体建设背景下,传统党媒新闻传播力提升存在的一个问题。

三、融媒体建设下党报新闻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一)提升新闻信息质量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归根结底是要提升新闻信息质量,打造精品新闻、精品栏目。融媒体建设下,党媒要加快资源整合,改变现阶段“各自为战”的局面,对于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集中报刊、电视等多个媒体联合采访,获取一线新闻信息,分别发挥纸媒和新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各自优势,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例如近段时间人民日报加快了中央厨房建设,除了整合原有的纸媒资源以外,还与人民网合作,搭建起人民日报全媒体业务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传统纸媒新闻“动起来”,开发小视频,实现新闻资源的二次创造,提升新闻信息质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从而提升新闻传播力。

(二)融合新闻信息传播方式除了有优质的新闻信息以外,提升新闻信息传播力,还需要整合新闻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率。融媒体建设给不同形式的媒体进行资源整合、深度融合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新媒体的产生、发展和壮大,传统媒体的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抓住融媒体建设的历史机遇,主动根据融媒体时代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顺应信息接收者对新闻偏好的改变进行调整。例如报社可以立足传统纸媒渠道,开设微信公众号,或开发自有APP,实现纸媒“电子化”,开通微博官方账号,切入微信、微博等社交融媒体平台,与各个年龄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读者直接接触,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融媒体建设下,传统媒体还可以探索视频、文字、声音、图像等多渠道的融合,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最后,传统媒体还可以开放网络平台,给读者评论、转发的机会,一些栏目板块可以更大程度地放开读者投稿,让读者参与到新闻的生产、传播中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三)深化新闻信息内容党媒要围绕自身在宣传战线的重大任务,借助融媒体平台,多样化新闻信息内容,满足不同口味的读者需要。融媒体时代推进新闻信息深度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突出时代性,紧跟时代潮流,发扬时代精神,二是维护社会公义,弘扬社会正能量。新闻媒体要将信息采集的视角放开,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项重大新闻,更多地可以通过社交平台、网络空间,搜寻与发现社会舆论导向,再加以必要而规范的引导,让新闻信息内容不再仅仅是单纯地记录事实,而是增添必要的舆论引导。在舆论引导中,党媒要坚定不移地宣传时代精神,弘扬正能量,让读者有所读、有所思、有所悟。通过深化新闻信息内容,打造高质量的新闻信息,提高新闻传播力。

四、总结

本文以融媒体建设背景下党媒新闻传播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面临的新的情况,即信息载体多样化、信息资源海量化和大众与信息之间形成了“交互式”关系。但现阶段我国党媒新闻传播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新闻采编方式、传播方式和新闻内容多样化方面存在不足,可以通过提升新闻信息质量、融合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和深化新闻信息内容等加以改进。党媒是党和国家在宣传阵地的重要力量,融媒体时代下,提升党媒新闻传播力,具有鲜明而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的方式[J].科技传播,2019,11(9):34-35.

[2]徐志祥.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12):37.

[3]王琦.融媒体时代快闪新闻的传播力[J].新闻前哨,2019(4):52.

作者:贾菁 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教研保障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