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传播变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传播变革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媒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并深入多个行业领域,带动了各行业的创新与变革。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新闻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传播途径与形式也在不断多元化。在此背景下,新闻制作人应充分发挥媒介融合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充分整合新闻资源,改变大众传统的新闻观念,进而优化新闻传播效果。本文基于媒介融合定义,分析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原则,并就如何加强新闻传播变革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媒体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内部结构与新闻传播方式均发生转变,出现了新型媒体传播途径与形式。基于此,新闻制作人需充分结合市场消费品需求,不断适应时展变化,最大限度整合媒体资源,彻底改变传统的新闻传播途径,以此推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效果与速度,提高其效率,真正立足现代社会,结合市场需求保障新闻媒体行业可持续发展。

1媒介融合定义分析

关于媒介融合问题的研究早在世纪之初便开始了,但当时的研究与认知相对浅显。一些学者认为,融合是指传统媒体凭借其优势进行合作,叠加印刷新闻与影像语音等[1]。但研究此问题应开展深入探讨,分析新闻媒介平台的融合。媒介本身就具备在较高程度上影响公众的思考与行为方式的功能。从平台角度而言,媒介融合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与移动设备,将技术、文字、图片音像等在平台上整合,逐渐使不同媒介趋向一体化。新闻传播是借助信息技术使多种媒体在同一平台运营,实现媒体融合,其重点为信息技术,如微信与微博等平台,有效拓宽了信息渠道[2]。

2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特点分析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传统新闻传播模式受到一定冲击,且逐渐转化为新型传播方式。在信息化时代,传播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两大特点:第一,系统性。众所周知,媒体最基本的工作即新闻传播,其内容涉及较多方面、范围极广。长时间编写某类新闻,会形成系统化局面。在媒介融合的影响下,过去的新闻传播方式逐渐改变,减少了自身缺陷,重点突出了系统性传播特点。当前,新闻信息已普遍采用融合媒体报道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闻传播效率与质量[3]。第二,媒体融合性。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传统播报新闻的方式早已发生改变,随着数字显示等技术的诞生与融合,已形成新型新闻传播方式,在视频与图像等形式下,对素材进行传播,满足广大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3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原则

3.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我国新闻媒体业应遵循的原则之一。坚持这一原则才能确保新闻传播符合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第一,人是新闻的主要受众群体,开展任何新闻工作都需要面向人群。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效率。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能够奠定新闻传播基础,保障新闻媒体传播行业持续发展,有助于提高新闻传播水平[4]。因此,只有根据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优质的新闻内容,才能使新闻行业得到健康长远发展。

3.2持续创新

无论哪种行业,都需要通过创新获得长远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若不跟随其变化脚步,极易发生落后问题。同时,在媒介融合理念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工作更需要进行不断优化与创新,以此为新闻传播业提供重要支撑。只有新闻业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吸引更多受众群体,为受众群体提供可以满足其需求的服务,持续发挥社会价值[5]。

4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变革现状分析

4.1内容发生变化

传统新闻媒体一般由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以及各个社会团体为信息提供方,在搜集信息后,由记者与通讯员对信息进行整理与,极少见到新闻热线等报道形式。同时,传统新闻传播在搜集各项信息时,缺少多样化途径,导致信息无法完全利用,影响了新闻传播效率。但当前阶段,信息技术覆盖面极广,增加了群众这一信息提供方。群众可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其想法与意见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且,媒介融合背景下,群众身份及地位被重新划分,使传播主体发生全面改变。由此,新闻及传播主体由新闻工作者转变为广大群众。例如,较多观众都极为热心地向各个媒体平台提供新闻素材与各种信息,还有一些网友借助微博传播信息,极大程度丰富了信息来源。最后,新闻媒体业管理体系也发生变革,过去新闻时需要建立媒体传播平台,将其途径进行优化与创新,而借助新媒体的独特优势,能够进一步高效传播新闻内容,其范围逐渐扩大[6]。

4.2传播途径变化

传统新闻在传播时主要借助报纸杂志与广播电视等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新闻传播的途径正在不断拓展,媒体角色更加多元化,同样的新闻传播途径不同,但其内容不变。丰富且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方式,使群众得以借助各大软件传播新闻,网民不再被时间所限制,能够随时随地将新闻传输到网络中。当前阶段的新闻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进一步加大了新闻传播力度,扩大了传播范围。

4.3更替运营模式

以往的媒体运营通常为独立模式,而媒介融合的到来改变了此种方式,使其成为联合运营模式。联合运营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降低资金设备的成本投入,确保运营经济效益。同时,联合运营模式能够扩大信息搜集范围,实现了数据与信息的整合及共享,对各个媒体行业的发展极为有利。媒体在传播新闻时,需要尽力适应新闻传播方式,针对各个种类的传播媒体,增加与其沟通和合作的机会,以此减少人力与资金浪费。并且,由于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各个媒体的独特性更强,这就需要媒体平台始终坚持自身独特优势,在开展工作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功能[7]。

5新闻传播变革影响

5.1传播变革是新旧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使用手机与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人群不断增多,传统媒体的用户群体已逐渐发生大范围转移,大部分用户开始从电视与报刊等新闻媒介转变为手机中的各大APP。针对此种情况,传统新闻媒介要想避免边缘化问题,就需要凸显自身的特殊优势,以此为基础融合新媒体平台,互相学习借鉴,一同成长发展。例如,借助传统媒体搜集各种新闻素材,随后借助新型媒体平台,采用多样化渠道全方位对新闻进行传播与报道,保持二者相辅相成的平衡关系,以此为后续的新闻传播拓展更多方向,进而为广大受众群体带来价值更高、效率更高的新闻信息。除此之外,借助媒介融合,大力传播新闻信息,不仅能够拓展其传播范围,还可使人们在多种传播渠道中接收或转发信息资源。

5.2传播变革提高了传播效率及效果

互联网是新媒体的传播途径,而传统媒体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报刊与电视等。互联网传播的优势在于,其传播范围更大、传播速度较快、效率更高。同时,互联网已成为未来新闻传播的重要推手,能够为其提供较大动力。通过新媒体传播新闻信息,受众群体可以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可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信息热点及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媒介融合在较高程度上通过传播新闻与群众开展沟通交流,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帮助。不仅如此,传统媒体为媒介融合的发起方,借助新平台如微博等进行信息传播。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重点转变为新媒体平台,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与交流,立足整体考虑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与未来趋势,坚持推动媒介融合工作,如2015年阿里巴巴与《北京青年报》等纸媒的相互合作。近些年,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越来越多媒体平台形成融合局面,充分体现了媒介融合平台在发展过程中新媒体已经占据核心地位。

5.3减少了新旧传播的差异

媒介融合的重要作用是减少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缩短了距离。如今,二者正在朝着同一方向前进,传统媒体正在不断进行创新与实践,进而与新媒体传播工作充分融合。尽管传统媒体已无法满足当展趋势,但针对社会中的某些需求,传统媒体依旧具有重要作用,会持续服务于广大受众群体,与新媒体传播形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同时,媒介融合提升了媒体传播新闻的效果与速度,显著提高了传播效率,实现了新媒体传播的根本目标。而传统媒体仍旧需要坚守自身特点,在与新媒体相互整合调整的过程中,最大限度保持传统媒体的内在价值。例如,传统新闻中,电视为主要载体,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电视仍旧存在。新媒体主要的特点是创新新闻内容与传播形式,能够吸引广大受众群体的注意力,在建设过程中,其想法更加新颖,具有显著的新时代特点。因此,新媒体在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学习电视等传播形式,在融合传统媒体时会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效率与新闻质量。

5.4新闻传播变革能够符合当代公众需求

媒介融合丰富了新闻传播途径,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同时充分结合了时展变化,能够满足各个阶段受众群体的需求,使新闻工作更具人性化。同时,有效保障了社会经济效益,跨越式地改进了传播模式。此外,借助互联网实时性特点,可以使服务对象在最快时间内了解所需的新闻资讯。并且,分析整合新闻热点,可根据不同用户进行不同方式的传播,进而使新闻传播针对性更强,直奔主题。当代社会,在搜集、传播新闻信息时,最重要的就是确保其速度快、质量佳。

6媒介融合下加强新闻传播变革的策略

6.1促进媒介融合,提高新闻影响力

新闻是当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群众需要根据新闻了解当下的社会情况,进而满足精神生活需求。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行业可充分融合信息技术,将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还可借助计算机、手机等设备,提高新闻对受众群体的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应充分考虑新媒体传播的特点,结合不同受众人群的实际需求进行传播,确保新闻传播效果,推动新闻业稳定发展。

6.2促进媒介融合,提高新闻内容质量

传统新闻节目在制作时会浪费较多时间,导致新闻及时性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确保新闻传播效率,保障新闻的准确性,进而充分发挥传播新闻的意义与价值。新闻工作者需要整合并优化相关内容,明确新闻的重点与核心部分,注重突出内容主体,提高新闻内容质量,最后采用多种渠道进行传播。此种方式需要新闻工作者加深对受众群体的了解,并提高自身处理新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加强自身技能。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特点鲜明的新闻,进而吸引更多受众群体。由此可见,提高新闻内容质量,是推动新闻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6.3创设自身独有品牌增强竞争力

媒介融合给新闻业带来了较大影响。当前,我国新闻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极为激烈,为提高自身企业竞争力,在竞争浪潮中站稳脚跟,就需要新闻媒体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新闻节目。以此形成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提升自身影响力。因此,新闻企业需要结合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明确自身特点与发展目标,最大程度打造优质新闻品牌,以此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新闻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6.4促进媒介融合,加强新闻专业化

在传播新闻时,企业为提高新闻内容质量,需要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同时,能够准确分析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当今,传播形式十分多样化,合理运用媒介进行传播,能够增强新闻传播效率与水平。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坚持保障新闻内容可兼容性,借助多样化设备在各个平台传播,提高群众阅读感受。此外,新闻传播企业还需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分析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最后,新闻传播企业应立足时展变化,不断优化工作模式与管理体系,提高自身竞争力[8]。

7结语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媒体行业相较过去发生了较大改变。基于此,新闻媒体企业应全面了解当前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结合自身企业,坚持制作具有自身优势的新闻节目,采用多元化传播方式,扩大传播途径,使新旧媒体相辅相成,推动新闻媒体行业不断发展。此外,借助媒介融合的传播方式,加之我国高新技术与途径,能够在各个领域中渗透新闻,为保障我国新闻媒体业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媛远.纸媒与微信实现媒介融合的价值探析[J].记者摇篮,2020(8):13-14.

[2]涂欢.融合媒体语境下我国新闻传播策略研究[J].传媒论坛,2020,3(17):33,35.

[3]王堉烜.论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4):42-43.

[4]顾立萧.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6(6):110.

[5]杨璐旻.浅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4):76-77.

[6]丁杰.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与新闻教育的改革[J].传媒论坛,2020,3(16):41,43.

[7]张娜.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方式的“变”与“不变”[J].中国有线电视,2020(6):669-670.

[8]孙宇茹.基于媒介融合背景探讨融合新闻传播效应与策略[J].传播力研究,2020,4(9):76-77.

作者:杨俊波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