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国际新闻传播人才作为中国与世界连接的重要纽带,是传播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的核心主体,承载着互通信息的时代重任。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体系,高校必须全面落实“卓越新闻人才培养2.0计划”,从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教学体系、师资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创新实践,打造符合现实要求的国际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格局。本文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归纳总结其国际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现实启示,希望能够为国内高校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实践探索
在国家形象的国际塑造与传播中,新闻人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面对长期不对等的国际舆论形势,中国很难真正发声,甚至会遭到恶意曲解。如何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提高国际话语权,真正传达中国声音,成为我国各界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重大课题。对此,明确指出,“要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汇聚更多资源力量”。作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核心阵地的高校,尤其是高等外语院校新闻传播院系,应加强创新与整合,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专业复合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充分满足新时代国家战略发展的人才诉求。198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正式创立以国际新闻为主要方向的新闻学专业,并于2014年成立卓越新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坚持国际化、实践化教育原则与理念,强调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养成,致力于培养熟知国际传播规则、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国内外传媒市场变化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无论是国际化课程体系,还是国际化实践教育机制,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实践探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学习价值。
一、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教育的
成功实践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国际化新闻学专业的高校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课程体系、实践教育、特色教育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上海外国语模式。
1.完善的双语课程架构。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国际新闻专业,采取的是弹性学制,就是学业年限完全根据学分完成情况来定,只要学生达成160学 分目标就能够毕业,学业年限通常为3-6年。在专业课程架构上,上海外国语大学构建了全英文和双语的特色化课程体系,有别于普通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划分,其将英语类课程纳入到专业课程范畴,且学分也高达36学分,在整个专业课程中的学分占比近35%,而在所有课程中总学分占比也近23%。最为重要的是,为切实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上与英语专业完全相同。除了设置英语基础课程外,上海外国语大学还在专业课程中设置了英语类课程,如新闻编译、新闻英语文体学、英语新闻采写、英语传媒实体研究与实训、西方新闻报道等,英语专业与国际新闻专业彼此融通,为学生双语新闻报道能力的养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在整个课程架构中,英语和双语授课的课程占比高达60%,特别是全英文授课的国际传播概论、网络传播和当代新闻事业等课程,已经成为地方乃至全国的示范性品牌课程。
2.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大传播”教育理念为指导,践行全媒体教育方针,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了纵横交织、立体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制定了完善的实践考察方案,形成了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来讲,新闻传播学院打造了包括多媒体实验中心、广播电视编辑室、国际媒体融合实验室等在内的一系列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全面掌握新媒体技术创造了良好环境。另外,为了培养学生双语报道能力,学院还开设了“全球重大事件双语报道”课程,通过新闻策划、现场报道、新闻采写、视听训练和自主实践的项目导向,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双语报道的方法技巧。此外,学院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路透社、上海外语频道等传媒机构展开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和就业渠道。如与上海外语频道联手打造的“ICS-SISU新闻课堂”,以中英日三种语言为依托的资讯频道,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专业实训校外平台。学院与美国肯特大学联手打造“3+2”本硕连读项目,与宾州州立大学构建常态化互访机制,这些都成为学院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当然,除了校内外各类实践平台外,学院还针对实践教学构建了相应的考查机制,就是要求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独立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并撰写提交相关报告和反思性论文,最终在综合考量实验数量、实践能力、实验态度等过程性指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以确保实践教学的高效长效生成。
3.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为充分满足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上海外国语大学打造了一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业务经验、较强科研能力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新闻传播学院非常重视外聘专家的指导价值,并为此与国内外知名媒体展开合作,通过与国际新闻编辑和外宣专家的对接合作,形成业界反哺学界的教育反馈机制,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完善学生认知系统的基础上,为学生就业提供重要服务支持。目前,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新华社等国内外知名媒体,都会定期派遣专家编辑进入课堂,为学生传达行业前沿动态、现代传播理念、最新技术应用等。此外,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院还与校级学术机构联手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国际舆情网站,并与美国马里兰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使其成为我国国际舆情的学术高地,为教师国际舆情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有效确保了教师科研水平的稳步提升。
4.多语种教育的创新探索。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华社联手创办了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通过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创造性地构建了院校与媒体协作教育的新机制,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形成英语、法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特色班。具体来讲,就是从小语种专业中进行专业考试,挑选出优秀学生进入多语种国际新闻班,毕业能够获取双专业学位。特色班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构建跨语言的教育平台,课程建设以实用性为主,强调通过国际化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同时,特色班学生每学期都会有前往所学语种的本土国家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时间半年到一年不等,同时有机会进入海内外国际媒体展开实习。截至目前,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多语种国际新闻特色班已经成为中央外宣媒体和国际性媒体驻外记者的培养基地,为《中国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机构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现实启示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为国内其他高校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范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启示。
1.结合实际打造特色课程。当前,在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中,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较强的趋同性,基本都是“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其他课程”的结构,比例约为1∶4∶2,缺乏特色,无法满足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反观上海外国语大学,始终围绕语言这一根本优势,积极构建以双语课程为核心的特色课程体系,突出了国际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强化了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时代适切性。对此,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明确自身优势所在,积极打造特色课程,避免其他课程对国际新闻专业课程产生挤压,或者出现职业引导的偏离,违背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初衷。在实践中,要以时代特色、国际需求、专业素养为根本抓手,围绕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进行系统架构,并根据实际优势确定侧重,进而达到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全面提升的教育目标。
2.积极探索专业融通多元路径。课程规划如何实现不同学科的深入整合,有效平衡其他专业与国际新闻专业的关系,并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完成多学科知识的内化迁移,无疑是当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一大难题与挑战。简单来讲,在有限的学年中,学生的非专业课程学习很难达到专业学习者的水平,且许多专业之间的整合处于简单的叠加阶段,根本没有发挥学科整合的协同效应。为此,高校可学习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模式,通过学分制、双学位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系统深度地完成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实现国际新闻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深层交叉。
3.合理平衡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高校必须要培养具有正确价值导向、明确政治方向、坚定中国信仰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但坚持人才本土化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国际化培养。只有合理平衡两者关系,才能培养出符合现实发展要求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对此,高校要充分学习上海外国语大学,加强与国外传媒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从师生交流、项目搭建、师资引入等方面入手,积极打造立足本土、瞄准国际的教育格局。最为重要的是,在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中,高校要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充分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与模式,又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剔除,在借鉴中创新应用,在创新中优化完善,进而构建兼具本土化特色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结语
随着“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2.0”的深入推进,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希望本研究可以为高校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革新提供有益借鉴。总而言之,高校必须要在客观审视自身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优劣势所在,把握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符合国际外宣战略、适应社会发展、紧跟世界潮流的整体要求,在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打造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人文素养的卓越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姜飞.新时期对未来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20(07).
[2]韦路,秦璇.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模型[J].当代传播,2020(03).
[3]林颖.如何做好新时期国际新闻深度报道[J].青年记者,2019(32).
[4]章彦,张恒军.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J].传媒,2019(20).
作者:雷蕾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