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在新闻下的创新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推动媒体资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媒体资源进一步发展,使传统新闻受到严重冲击。虽然新媒体的发展优势突出,但传统新闻作用无可替代,需探讨如何将新媒体应用到传统新闻中,发挥新媒体优势,以新媒体在新闻领域的创新,实现二者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实现新发展,也促进国家媒体事业迅速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新闻;领域;创新;实践
前言:
近年来科技进步将我们带入新媒体时代,更多的媒介及信息平台涌入生活和工作。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新闻领域发展提供新机遇,但是一定程度也要带来新挑战[1]。新媒体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快速、便捷、全面,但是其也对新闻领域造成巨大打击,新闻和新媒体各有利弊,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融入,以新媒体在新闻领域的创新,突出新闻报道亮点,吸引人们眼球,促进新闻领域更好发展。
一、新媒体的应用价值
信息全球化持续扩展的背景下,更多信息技术融入人们生活,人们通过手机、电脑足不出户的了解自己所想要了解的世界各地信息,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对于传统新闻而言,新媒体的应用价值突出。
1.1传播速度快
新媒体传播速度领先于传统新闻,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充分结合,技术领先,可采用最快速度及最便捷方式向人们传递实时新闻及时事政治。以新媒体快速传播的优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新闻消息,无需繁琐审核,大大提高新闻的时效性。而传统新闻在时间及地点方面的限制就导致其时效性不如新媒体[2]。
1.2传播范围广
传播范围方面,以电视新闻媒体进行传播,其对地域有限制,且对电视信号有一定要求,传播内容限制在本地范围,其他区域和国家的信息较少,但需满足的传播条件的较多,传统新闻无法满足人们阅读需要[3]。而新媒体可在传播中突破上述限制,在互联网、局域网支持下,可实现新闻内容的跨区域实时传输,帮助人员在家中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拓宽人们阅读范围,也可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娱乐需求。
1.3传播内容不受地点及时间限制
人们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多种可联网的新媒体技术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国家大事、各地新闻,还可以搜集自己喜欢的新闻内容,了解世界各国民族发展状况,这是传统新闻所达不到的。传统新闻内容有所限制,用户不能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内容,且传统新闻也受地点限制,用户只能在电视上得到信息[4]。介于此,新闻行业应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尽快调整出现的诸多弊端,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其在新闻领域创新,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国家新闻媒体行业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莫大便利。
二、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传播特征
伴随新媒体技术持续发展,新闻传播也发生一定变化。垂直化、专业化是新媒体的重要选择,其通过行业专业信息获取更多流量[5]。新闻事业是社会发展的“瞭望哨”,其时刻保持和社会一线的接触,对新媒体技术及传播方式掌握及应用也较为迅速,一些新媒体立足于新闻专业,致力于提供某领域相对集中、专业化的信息,以此成为新闻行业观察、业务交流及学术交流新平台。在新媒体影响下,新闻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新闻专业性更强
新闻以其独特渠道优势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新闻媒体在我国发展时间也由来已久,伴随新闻长时间发展,人们对新闻的依赖性更高,表明新闻权威性及专业性毋庸置疑。新闻分布信息前,经过实地搜集、整理分析、语言组织、集中审核等多项复杂程序,确保播出内容真实性及专业性。正是这种特征,其符合人们对新闻信息的要求,且满足人们多元化阅读需求。在新媒体技术发展背景下,新媒体技术也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但人们对一些国家大事和重要政策了解时,往往更相信新闻,以新闻了解事件真实性。虽然新媒体技术对新闻造成一定冲击,但新闻的地位不可替代。
2.2新闻包容性突出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网络和通信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普及,若此类地区采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新闻,其具有一定局限性,由于缺少对应软件和硬件支持,导致当地居民并不能及时获取新闻信息。此时,传统新闻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传统新闻的包容性突出,且其在国家各个地区发展由来已久,一些硬件设施基本满足需求。
三、新媒体在新闻领域的创新实践
3.1新闻素材的创新
现阶段,新闻数字化转型是其不可忽视的新趋势,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发展迅速,对传统新闻报纸传媒造成巨大影响。为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领域应注重对新闻素材创新,积极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可以构建电视台专门的新媒体平台,确保新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一些新闻的详情通过电视新闻的方式跟进报道。同时,新媒体平台应在新闻媒体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延伸电视报道范围、广度,注重增加电视新闻信息量,大屏和小屏优势互补,也实现新闻和新媒体的优势互补,拓展新闻素材来源,发挥新媒体优势作用,为受众提供更好的新闻体验。可以在保持传统新闻素材编辑模式基础上,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以新媒体全面了解更多新鲜新闻咨咨询,让受众通过新媒体的途径参与到新闻采编工作中,同时,电视台可以将新闻素材采集和编辑工作上传到新媒体上,让受众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电视台的新闻采编工作进行互动。要注重新闻盘点回顾。在素材搜集上,可以主张大众参与,构建新闻公众号、APP、短视频平台等,大众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上传到公众号、新闻APP中,为新闻工作者提供更真实的新闻素材,由新闻编辑人员科学审核后迅速制作为新闻。采取这种方式,工作人员在一线搜集新闻素材的工作压力大大减小,且全民参与,新闻报道的范围和质量大大提高。此外,好新闻值得回味,可以将一些典型的新闻及时回顾,例如将2018年年终,新华社、中新社及央媒纷纷盘点当年的十大国际新闻、十大国内新闻以及体坛、娱乐界盛事等以数字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对受众造成追忆触动,让人们回顾以前的难忘瞬间,人们通过手机、电脑观看自己想看的历史新闻,满足人们个性化阅读需求。新闻回顾盘点对用户也是一种触动,通过回味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程,描绘出时代变迁画面,受到大众关注。在回顾过程中,要注重采取数字化的方式,以数字化后的报纸传播,其速度更快。传统新闻素材需经过搜集、编辑,在印刷出版,多个中间环节导致新闻编辑耗费时间较长,新闻时效性较低。而数字化新闻“报纸”使新闻素材更具有时效性,可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此外,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新闻素材的覆盖范围更广,传统新闻受地域限制,其覆盖范围有限,超出范围的新闻时效性及有效性得不到保障。但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素材通过网络传输、网络推广,极大的方便了人们对新闻阅读和传播,成为当下新闻素材转型的趋势。
3.2新闻报道的创新
新闻报道方面,要实现新闻的全媒体互动,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利用所有可利用的媒体手段,构建更大、更全面的新闻报道体系。同时,全媒体的互动也可以看作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包含新闻内容生产、多平台互动,构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新闻报道体系。例如,对于报纸和新媒体的互动,最开始在报纸和网络间,两种独立媒介开展互动,报纸属于产出新闻媒介,新媒体属于对新闻的推广,属于新闻覆盖网络的媒介。之后报纸和网络融合,二者有机融合,在电视台组织机构及人员构成中实现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相互融合的模式更加高级,新媒体和新闻采取更深层次的互动。自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以来,新闻报道表达形式不断丰富,尤其是无人机、HML5、AI、AR、VR、4K、5G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其在新闻报道中纷纷亮相。公众可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接触新闻。相较于传统新闻报道方式,将4K超高清与5G网络传输技术,Vlog、全景视频、网络电台节目等更多的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新闻报道领域,可全方位展现出新闻的色彩。新媒体以其丰富的视听体验、便捷传播方式拉近了人们和新闻的距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参与到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了解时展新态势。以信息可视化技术为例,互联网不断发展导致社会个体面对信息严重过载状况,用户面对实时更新的海量新闻,冗余信息对其接收信息内容造成不同程度干扰,故对受众选择及判断造成负面影响。此时信息可视化技术作为可处理和表现信息的有效手段,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趋势之一。信息可视化技术通过信息图表,以信息内容为核心,对信息选择、加工、组织,使其更简明且突出内在逻辑。以视觉传达设计,将抽象的信息转为生动图形、图表,可增强新闻传播趣味性。例如,2019年两会报道中,央视新闻官方微信公众号构建“一图解读”模块,以长图方式解释两会内容,将数据及文字转为设计元素,以扁平化设计呈现内容,语言精炼、用户浏览信息负担得到减轻,设计创意及技巧的使用也提高了用户阅读体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是时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新媒体技术对新闻的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其对新闻领域造成挑战的同时也为新闻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通过新媒体技术支持,新闻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量也更大,可打破地域对新闻传播的限制。因此,要重视新媒体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创新实践,实现新闻全媒体互动,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促进新闻行业在新媒体时代下实现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视听新媒体领域十大新闻[J].中国广播,2021(02):77.
[2]邹洋.新媒体时代H5新闻的优势与展望——以井冈山报社新媒体运用H5新闻报道为例[J].中国地市报人,2021(01):81-82.
[3]李明德,赵琛.新媒体时代“四力”的突围与跨越——基于“十三五”时期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几个焦点[J].编辑之友,2021(01):12-20.
[4]李芸.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
[5]张松.试析媒体融合发展的价值取向[J].记者摇篮,2020(08):88-89.
作者:徐宁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