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正确对待新闻传播下高科技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当下的新闻传播,面临多维度变革。其中之一是来自高科技所带来的巨大变革。这些高科技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及量子科技。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下,在第二次、第九次、第十八次、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分别就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进行过专题学习。2020年3月4日,正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时间节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要求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高科技和互联网一起,不仅深刻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融入信息传播的过程,甚至深度介入新闻传播,使新闻传播的格局有所改变或进一步加速改变。大数据技术,使一部分新闻产品的生产和相当一部分新闻传播过程,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全源数据在其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使一部分新闻媒体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出现了“智媒”现象,新闻作品的某些制作工作借助于人工智能完成。而算法则帮助新闻产品的生产者更精准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并实现新闻产品的精准传播。无的放矢和无功而返的传播现象大为减少。作为分布式账本,区块链确保链上信息可信性(可以追溯、不能篡改)的技术特征,使虚假信息原形毕露,造假者将为造假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量子科技的计算速度惊人,应用特定算法,效率可比现有计算机快一亿倍。5G则在信息传播的速度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既利于传播者快捷地传播新闻信息,又利于接受者快捷地接受新闻信息。
在新技术深度融入新闻传播以后,有一些问题显得相当突出,而这些问题是前所未有的,须引起高度重视。
其一,对新闻业务层面的影响。高科技对于新闻传播业务层面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不容忽视。大数据技术使得一部分据此做成的新闻报道(数据新闻)显得更为精准,因为这一类报道是以精准的数据和对数据所做的精准分析为报道基础,实现了对局部数据和有限数据局限性的突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更为精确,能有效地传抵目标受众。这已经并非不易之事,也并非遥不可及之事。“千人千面”式的传播、根据不同对象传播不同内容的有差别的精准传播得以实现。高科技全面深度介入新闻传播,对新闻传播本身来说是幸事而非灾难,它们可以使新闻传播如虎添翼。
其二,思维方式发生非同寻常的变化。
如同互联网带来了互联网思维一样,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也都会给人们带来思维方式的相应变化。与传统大众传媒的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有所不同的是,互联网思维从本质上说是注重客户的思维。如果处在互联网时代却仍然墨守成规,那么,无论进行怎样的媒体融合,都没有办法取得成功。大数据思维是重视全样本的思维(与基于有限样本进行的思维有所不同),同时也是注重以数据说话和注重数据分析的思维(与单纯凭借道理说话的思维差别颇大)。进行与人工智能相适应的思维,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该项技术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加强人工智能与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的融合。这样一种思维异于撇开人工智能所进行的思维。区块链也有与之相对应的思维。在链上,讲究诚信,得到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的保障,区块链思维是与此有关的思维;区块链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与中心相对的各节点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和一定程度中心化(用于信息传播的区块链和用于交易的区块链不能完全等同)的结合,区块链思维是与此相对应的思维。研究与上述技术密切相关的思维的立足点是:对这些技术所发挥的先导作用不可低估,更不应无视和抵制。这些技术所带来的新思维,已经对新闻传播领域产生了程度不等的影响。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影响,比对于新闻传播技术层面产生的影响本身要巨大而深刻得多。
其三,防止“双刃剑”的另一“刃”发生负面作用。任何高科技都可能是“双刃剑”。大数据技术在呈现诸多优越性的同时,也使公民的隐私信息保护遇到了严峻挑战。而如果对于大数据缺乏理性分析和必要梳理,则往往会被大数据牵着鼻子走,大数据会成为“乱数据”,特定主体会在数据的汪洋大海中迷失方向。恰当地运用人工智能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处处表现出对人工智能的过分依赖,则并非好事,会造成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受排挤、遭贬损,继而缺失。再则,过分依赖人工智能,主动丢弃传播者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特定主体在新闻采写中,会疏于调查采访、分析思考,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惰性增加、精神慵懒,所创制的新闻作品必然思想苍白、缺乏穿透力和感染力。对基于算法的精准新闻传播如果缺乏必要的把关,在导向方面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通过区块链传播新闻信息,如果过分强调去中心化,那么也难免会使导向出现一定的问题。
综上,对于新闻传播遇到的一系列高科技,既需要有正确的态度,也需要有恰当的方法。应设法让高科技在新闻传播中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并避免产生负面影响。作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丁柏铨 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