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融媒体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融媒体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改革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融媒体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摘要:在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健康发展的背景下,媒介融合逐渐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趋势,创新发展的方式能转变大众传播与新闻教育趋势,优化专业教学体系,扩宽教育范畴。而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要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就需要明确融媒体的发展态势,深入分析新闻传播专业教学在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及教学平台等层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改革策略和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满足融媒体时代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推动自身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改革

在以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网络宽屏为主体的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所拥有的传播优势被弱化、传播格局被打破,自身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日渐突出。因此需要人们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充分融合起来,形成媒介融合的格局和态势,从而更好地驱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与成长。然而由于媒介融合格局的确立,我国新闻传播教学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学校必须通过推动教学改革的方式,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衔接性。

一、融媒体发展趋势及对新闻从业者的要求

媒介融合最早表现为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报刊的网络化及创办网站上。随后出现了台网业务、报网业务的相互融合与相互叠加,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融媒体发展格局[1],即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全面融合与发展,譬如全媒体报道、融合新闻等。目前,融媒体已在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实践和有效应用。中国2005年建成的佛山传媒集团是最早尝试媒介融合的机构,随后是2008年的烟台全媒体新闻中心,2009年的宁波全媒体新闻部。中央级新闻机构在融媒体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做出了不少的尝试和努力,如2012年央视新闻的客户端、微信、微博陆续运营上线,2014与2016年的时政活动,央视新闻也是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开展新闻报道。在国家融媒体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新闻媒介机构对新闻报道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备管理、策划、传媒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拥有编辑、拍摄、写作、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只有新闻采编人员能够熟练应用语音传输、图片插入、视频剪辑等媒体技术,才能让新闻信息、新闻数据传播更加快速;只有新闻从业者熟悉不同媒体的工作流程,才能将手中的新闻讯息快速地发布到新闻平台中,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出传统新闻媒介的优势和作用,弥补新型媒介所存在的不足。当然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从业者还需要拥有信息资源挖掘能力,能够在满足社会大众阅读需求的前提下,为其提供有价值的新闻资讯,规避受众的审美疲劳,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与此同时,新闻传播还需要拥有资源信息处理的能力,在信息资源挖掘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新闻内容的质量,确保新闻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简言之,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从业者所掌握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广泛,除了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各类媒介传播技术、理论知识以及信息挖掘、分析及处理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在融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已经从传统的“点对多”传播,转变为“点对点”传播,如果继续以传统的新闻采编模式为主开展新闻传播工作,将导致新兴媒体优势和价值难以被新闻传播者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因此新闻采编应以个体而非组织的形式进行,通过提高新闻从业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化素养,使新媒体价值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发挥。其次,在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发展上,只有新闻从业者拥有传媒、管理、策划、编辑、拍摄、协作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才能实现新闻报道者的自我发展、自我进步,使其拥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信息传播技术变革对新闻传播工作所带来的影响。

二、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当前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已经难以满足融媒体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在整体上需要进行实用性、科学性、新颖性的改造,然而部分院校的教师依旧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难以将新闻学科科研成果与社会发展成果及时地融入专业教学与教材中,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阐释和传授,会忽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并且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缺乏宏观意识、整体意识。由于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从业者的整体要求发生了变化,要求其拥有更高的策划能力、传播能力及辨别能力,但教师却忽视行业发展、时代发展及学生发展对专业教学所提出的要求,缺乏较为细致的培养方案和体系,导致学生应掌握的各类能力,难以得到提升。此外,教学理念的滞后,容易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的价值彰显、功能发挥受到影响,致使学生培养、学生教育工作,难以与时俱进,无法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掌握能够适应未来新闻传播业发展需求的能力,从而影响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整体质量。譬如缺乏创新理念,将会导致教师弱化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媒体对新闻从业者的技术创新要求也无法得到满足。

(二)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下,新闻传播领域逐渐呈现出专业化、分众化、垂直化的发展方向。所以教师在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明确教学定位、学科定位,注重对教学领域的分众化、垂直化探索,形成诸如法制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国际新闻、时事新闻等教学内容[2]。但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部分院校的学科交叉程度较差,难以将新闻传播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科融合起来,学生难以通过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方式,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导致法治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等分众化新闻课程难以形成。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无法建构,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的培养质量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虽然部分院校在新闻传播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却依旧存在协调性的问题,即难以把握新闻传播课程在财经课程、体育课程、法治课程等课程中的地位,学生过于追求对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导致学新闻教学的分众化质量不够理想、不够突出,难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出专业化、复合化的新闻人才。此外,教师在学科交叉的过程中,缺乏对特定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新闻课程与其他课程出现“各自为盈”“各自为政”的现象,难以确保新闻传播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在课程评价的层面上,学校很少有重新制定或优化课程评价体系的行为,由此课程融合、学科交叉中所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三)专业教学平台缺失

专业教学平台是为学生提供融媒体技术资源,应用融媒体技术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的抓手和保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融合新闻传播与采写所需要的技能和技术,成为拥有较高策划能力、传播能力、辨别能力及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学校缺乏对融媒体的重视,缺失结合融媒体时代所需求的专业教学平台、实践平台,学生难以从技术、知识、能力及素养的角度,提高自身的媒介融合能力、融合新闻采编能力及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缺乏,造成学生教学与社会发展相互脱节。虽然我国部分院校能够在信息资源引进、购置上给予较大的支持,然而却普遍存在技术引进、设备购进适用性较低的问题,即被引进的技术和设备难以被应用在教学平台的搭建和使用中,对学生能力提升的价值不够鲜明。此外,在专业教学平台的搭建中,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还存在鲜明的实效性问题,即教学平台搭建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无法契合融媒体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难以明确平台功能、资源及体系的建构方向,进而导致教学平台建设的质量相对低下。而在教师培训及师资队伍建设的层面上,专业教学平台的缺失,容易导致教师难以形成媒介融合理念,无法掌握各类媒介技能和知识,甚至使教师发展的渠道受阻。

三、融媒体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革新教学理念

首先,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融媒体时代下的媒介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如果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意识,将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相脱节,难以提高学生适应融合新闻采编工作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无法契合新闻媒介机构的融媒体改造诉求。因此,教师必须拥有较高的与时俱进意识,积极将最新的新闻学科科研成果及媒介技术呈现并应用到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时代性及适应性。而在与时俱进理念的树立下,学校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考核机制的方式,用制度手段督促教师反思当前教学的内容、模式、方法、体系是否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是否存在闭门造车的问题,要让教师积极、自觉地将与时俱进的意识和理念渗透到新闻传播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其次,树立全局意识。教学领域的全局意识主要指教师对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学生职业发展的整体意识,通常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体系等层面上。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应结合融媒体发展对新闻从业者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明确学生职业发展特性,确定学生所需要掌握和获取的技能,譬如策划、传播、辨别等能力,随后通过系统分析与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方案、完善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培养的整体质量[3]。此外,在全局意识树立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趋势,确立学生在未来新闻传播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从而通过能力培养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最后,创新理念。融媒体时代要求新闻从业者拥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将创新理念融入专业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帮助教师更全面、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创新教育呈现潜移默化的特点。譬如,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情、基本特征及特点,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创新理念的影响下,逐渐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在未来的新闻采编中通过创新信息采集方式、创新资源整合形式的方式,推动国家新闻传播事业的现代化发展。简而言之,在创新理念的树立下,教师能够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工作能够融入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切实提升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二)完善课程体系

首先,学校为契合新闻传播领域所呈现的专业化、分众化、垂直化的发展特征,应在明确教学定位、学科定位的前提下,加强课程间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使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与体育课程、法治课程、财经课程、思政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为学校更好地建构法治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国际新闻、时事新闻等课程内容,提供依托,奠定基础。然而在专业化、分众化、垂直化发展的过程中,新闻传播教师应明确法治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国际新闻、时事新闻对相关课程知识的要求,突出新闻传播课程的主体地位。因为如果难以突出新闻传播课程在各类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或者各类课程的比重较大,会影响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其次,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学校应在课程融合与课程交叉的前提下,着重培养教师对相关学科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教师可以充分了解法治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国际新闻、时事新闻等课程内容建构的原则、机理和要素,帮助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掌握相关课程知识。当然在教师培训的背景下,学校还需要加强融媒体技术、理论及实践等方面的培训,注重对教师知识结构、理论结构的更新,以及对教师的整体评价,使教师在传媒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自我提升。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可以通过顶岗实训的方式,委派教师到相关的新闻领域进行实践实训或者社会调研,帮助教师积累实践经验,获取最新的新闻传播理念、思想及渠道,提升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最后,优化课程评价标准,将跨媒体知识和技能纳入课程评价过程中,帮助教师打破学科壁垒,提升学生的媒介融合与应用能力。但在课程评价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学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对需求的探究和分析,着重提升课程评价指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当然,在课程评价标准优化中,教师可以提高学生对跨媒体技能和知识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可以更好、更有效、更全面地掌握跨媒体技能,从而增强课程体系的科学性。

(三)构建教学平台

学校应结合传媒环境发展及变化的基本特征,构建能够体现融媒体发展诉求的专业教学平台,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理论实践能力及各项思维能力。首先,新闻传播专业应在配置传统教学设备的前提下,采购非线性编辑设备、摄影摄像设备及引进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为学生更好地利用专业教学平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新闻媒体专业应根据融媒体发展的整体趋势,明确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情况,引进并应用相关技术于教学平台中,使教学平台可以充分满足现代传媒产业发展的诉求。但要想引进相应的大数据或云计算技术于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可行性分析工作,务必要将设备、技术的引进与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基本要求联系起来,否者会导致部分技术或设备在引进后,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应用。其次,构建融媒体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融合新闻传播与采写的资源和知识。即通过与新闻机构或科技企业的深入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实践资源,帮助教师获得前沿资讯,提高教学实效性。不过在融媒体实验室搭建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制定相应的资源采集、整合及应用标准。即确保科技企业、新闻机构所提供的资源、实践机会,与专业教学内容、目标相契合;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分析、利用该部分资源,提高专业学习质量和效率。因为严重超过教学范围,容易给学生带来方向性的问题,即学生在新闻传播学习中的方向容易出现偏差,并且容易使学生碰到难以理解,但需要在未来课程中进行解答的知识,这对学生专业学习与个人发展影响较大,所以教师必须要注重该应用标准的制定。

四、结语

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的健康发展及传统媒介的迭代更新,促进了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机地融合起来,转变了传统媒体的受众主体、组织结构、采编形式、传播方式,使新闻传播专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切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新闻传播专业应以教学平台搭建、课程体系完善及教学理念更新为抓手,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工作,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中,获得社会了发展所急需的能力和知识,成为有助于国家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晓娟.融媒体时代《电视摄像》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渭南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1,7(13):144-147.

[2]常娟.实践教学视域下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47-151.

[3]贺心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新闻传播史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53-56.

作者:黄立安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