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闻传播学科智慧教育路径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新文科建设”是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文科人才做出的战略部署,也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和变革提供了方向。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应该实践智慧教育,通过强调人机协同的教育理念、打造“新闻传播学+”的学习空间、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智慧传媒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新闻传播学科智慧教育
一、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智慧教育的必要性
在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指导下,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我国新文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更新了全国高校的文科教育理念,勾勒出了彰显中国特色、凸显实践性、凸显跨学科性的新文科建设新图景。新文科是当前我国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文科人才而实施的战略性举措,“核心要义是立足新时代,回应社会新需求,促进文科融合化、时代化、中国化和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的现代化新目标”。智慧教育的真谛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通过培植人机协同的数据智慧、教学智慧与文化智慧,本着“精准、个性、优化、协同、思维、创造”的原则,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成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1]伴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而提出并不断完善的智慧理念和教育方法,是进行新闻传播学科新文科建设的有效路径。新闻传播学科可以运用智慧教育在教学方法、教育资源、教育目标等多个方面打破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的桎梏,实现专业的学科功能重塑和社会功能强化。
二、新闻传播学实践智慧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技术融合教育,教师与机器协同教学
智慧教育的根本要义是通过人机协同作用优化教学过程与促进学习者美好发展的未来教育范式,[2]也就是说它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所以要实践智慧教育,必须实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在智能技术的介入之下,机器可以帮助老师从事一些单调重复的工作,而老师主要负责创造性和情感性的工作,机器和老师各司其职,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和教学效果最好化。一方面,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高校学生的管理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可视化的呈现,老师能够实现智慧化的教育管理,对一些类似于上课签到、组题、批阅等工作,机器也可以胜任。另外需要提到的是,机器虽然没有情感,只能从事单一简单的工作,但是机器能够监测和识别情绪。学生身心健康是实行良好教育的前提,智能机器通过对学生进行面部识别和行为分析可以精准识别出学生的情绪,机器将学生的情绪及时反馈给老师,针对一些负面情绪再由老师介入进行情感交流。另一方面,类似于新闻采访学、新闻评论等专业核心课程仍然需要教师进行课堂授课,机器只能将知识机械地呈现给学生,但是教学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老师是无法被取代的存在,教师从事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工作,特别是对于新闻传播学科来说,具有情感导向的专业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应该贯彻始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传统的点人回答、举手回答问题的互动形式,智能机器为课堂教学中丰富的交互活动设计提供了可能,借助智能手机,老师可以通过设置规则随机抽人,这样一种互动充满了不确定和紧张感,能够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整合泛在资源,打造“新闻传播学+”的学习空间
《新文科建设宣言》要求,当前我国新文科建设的路径就是打破学科与专业壁垒,走融合发展之路。要做好新时期的新闻传播学科教育,也要走融合发展的路子,这包括学科之间的融合、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以及校内与校外的融合。新闻传播学是一门“融合”的学科,与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面对如今复杂的媒介环境,仅仅学会如何写消息、写评论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当今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在继续重视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也应该开设一些如经济学、历史学、计算机科学等其他专业的课程,特别是在当下,数据新闻、传感器新闻等多样化新闻不断出现,新闻的生产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计算机、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等课程应该逐步纳入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体系中。深化学科的交叉与融通也是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高校应在新文科建设的契机之下,提出“新闻传播学+”的学习要求,打造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学习环境。新闻传播学院可以借助智慧资源平台实现泛在资源汇聚与共享,例如雨课堂、学习通、中国慕课等,在智慧资源平台上汇聚政治、经济、数学、计算机等学习资源,通过奖励学分等方式鼓励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并且通过平台上已有的测试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扩大新闻传播学科的知识图谱,加强新闻传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除了学科之间的融合,智慧教育平台也延伸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打造了线上与线下无缝融合的学习空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线上教育“大放异彩”,高校也应该看到线上教育的优势所在,让线上教育常态化,在技术的支撑下,智慧资源平台上丰富的学习资源是线下教育所不能比拟的,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利用丰富完整的线上资源库进行学习。最后,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院不应该将目光局限于校内,而应该积极注意时代的变化,根据时代的需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应该明白的是,与社会脱节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是“无效”的教育。总的来说,学校并不缺少教育资源,然而如何进行学习资源的整合,并将资源集中到一个对于学生们来说易获取的平台才是难点所在,新闻传播学科作为一门勾连多专业知识的学科,应该重视智慧资源平台的建设,着力打造“新闻传播学+”的学习空间,培养“多专业知识+”的传媒人才。
(三)数据驱动教学,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
数据是人工智能的燃料,也是驱动智慧教育的基础。[3]大数据在新闻传播学科的渗透不仅影响着未来新闻业的发展和信息产业格局,大数据也是推进新闻传播学专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智慧教育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不同学生的学业现状能够得到精准分析,从而能够让教师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准定制教学内容,精准设计教学活动,精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可视化与可检测。新闻传播学科又可以细分为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除了通识课程的学习,学生选择哪个细分专业领域进行深耕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后续发展,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除了根据个人兴趣,还可以根据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学生通识教育的学习情况可以导入智慧数据平台,加上学生的自我情况,通过数据分析老师能全面了解学生,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不同学科,以数据图谱为依据,学生可以更加科学地选择细分专业。除了辅助专业选择,老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这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重新分配与高效整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接受“定制”教育的过程会更加“自愿”,教学内容也更符合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
(四)完善评价体系,培养综合型传媒人才
智慧教育虽然强调对技术的运用,但是智慧教育关注的焦点依然是教育主体“人”的发展,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急切需求。在进行传媒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跳出分数、等级、论文的单一评价指标的桎梏。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来说,理论联系实践是一个永不过时的教学要求,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更应该纳入更科学化和精准化的评价指标。第一,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老师、同学以及学生自己+智能机器,这样一种评价“态度”会让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第二,评价方式与评价指标应该多样化。常见的评价方式都是“纸上的评价”,包括老师给学生写学期末总结评价、同学之间互相写评价等,通过使用智能技术,除了“写下来”的评价,还能够建立体现个人特征的数字档案袋和绩效评估。第三,评价的呈现方式应该可视化。在技术的支持下,评价的结果不再只是一个分数,而是一份反馈及时、内容多样、分类详细、结果清晰的可视化“个人体检表”。21世纪技能合作研究委员会认为21世纪成功学习者应该具有3R+7C的技能,即基本的3R技能(读、写、算),在互联网时代,3R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了,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团队工作与领导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信息与媒体素养、计算与ICT素养更应该成为学习者应该掌握的能力。21世纪的教育评价也应该扩大视野,将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评价指标纳入评价体系,7C技能的掌握应该成为新时代传媒学子的教育要求,通过智慧评估,培养更具有信息素养和国际视野的综合性传媒人才。
三、结语
当下新文科建设必须超越传统文科的局限,适应当代社会实际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发起“文化变革”,勾勒新文科建设的新图景。[4]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传媒人才的培养应与时代发展步伐一致,新闻传播教育也应适应新时代需求进行变革,智慧教育是在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和知识爆炸的背景下兴起的教育新模式,能够实现技术赋能与资源整合,符合新闻传播学科的变革要求,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应该积极探索智慧教育的实践路径,让技术服务于教学设计、学科融合以及人才培养。总的来说,新闻传播学科在变革的过程中,院校应该更新教育新理念,找准专业新定位,把握教学新要求,找到教学新方法,培育传媒新人才,确保新闻传播学科教育能够回应新文科建设的战略部署、助力2035年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跟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步伐。
注释:
[1]顾小清、杜华、彭红超、祝智庭:《智慧教育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发展脉络及未来图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8期
[2]祝智庭、魏非:《面向智慧教育的教师发展创新路径》,《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9期
[3]曹晓明:《“智能+”校园: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学校发展新样态》,《远程教育杂志》2018年第4期
[4]朱文辉、许佳美:《新文科建设:背景解析、要义分析与路径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年第11期
作者:岳璐 李冬琪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