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对新闻生产与新闻传播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闻的生产手段以及传播方式发生变化,生产与传播变得更加及时、准确,也可实现与被传播者的互动。大众何时何地都可以接收并发送新闻信息,这种发展态势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人们体验到新媒体在信息获取方面的便利后,他们逐渐放弃传统媒体,转投新媒体怀抱。面对这种形势,促进媒体快速转型已成为传统媒体的共识。媒体融合也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传统媒体的路径。本文主要对新媒体对新闻生产以及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行探讨,从新闻生产以及新闻传播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期给传统媒体探索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与传播带来更多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生产;新闻传播
新媒体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新闻产业,快速进行产业转型也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的中心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会议中多次强调,要利用好现代科技,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并指出新闻的发展在于融合,既与新媒体合二为一。[1]在2019年的会议中,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也指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闻发展的意见,促进新闻事业深入发展。[2]在人与物以及技术逻辑的推动之下,新媒体与新闻之间形成了强有力且连接,新媒体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新闻行业正处于快速变革期。
一、新媒体概念及优势
当前新媒体提及率不断上升,但学者在新媒体定义方面表达多样。在国际上,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指以数字技术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传播媒介。[3]我国对新媒体的定义大都取自于新媒体产业联盟秘书长所提出的概念,即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色,具有创新性媒体形式。目前国内外有关新媒体概念的界定所形成的共识就是新媒体是以数字为基础的,借助网络技术以及其他现代所形成的媒体形态。[4]新媒体凭借其高效的互动性以及传播性,在新闻制造与传播过程中同样具有着极高的优越性。首先新媒体可以为新闻制造与传播带来强大的互动性。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就在于互动性。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信息进行针对性的交流,通常情况的表现形式是微博评论。新媒体的互动性使得用户在获取信息方式方面发生改变,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寻找,从而为新闻传播与生产带来优势。[5]其次是传播内容丰富,较高的开放性以及包容性是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之一,用户可以将自己的内容上传并且对其他内容进行分享和评论,这样良好开放的媒介环境,可以为新闻制造与传播提供保障。最后是传播形式多样。新媒体信息的传播,不仅依靠文字,更依靠音频、视频,不以单独的形式存在,其在传播中往往是整合性的,例如图文组合,视频与文字组合等,这样的组合方式对于新闻传播与生产而言具有优势。
二、新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一)新闻生产能力增强
新媒体可以在多个层面对新闻内容的生产进行加持,使新闻内容的生产过程更加具有采集力、协同力以及整合力。新媒体对于人力的增强作用会形成新的生产力,帮助新闻工作者开辟传统工作模式下无法达到的新领域以及新层次,也会深度影响内容产业。新媒体对内容生产的影响在近几年的“两会”报道中得到有效展示,在报道中借助新媒体技术使得新闻资源完成了由人至物的贯穿,并使新闻信息得以整合。不仅如此,当需要新闻工作者对“两会”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核查与判断时,借助新媒体技术也可帮助新闻工作者更为有效的进行信息筛查,使资料更加准确真实,协同力得到增强。例如2016年湖北省两会期间,湖北广播电视台首次使用新媒体机器人———“云朵”,其借助预先设定的报道程序,可以将两会内容自动收录,并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实时传播,将会议报道过程实现数据化、可视化,并将会议内容拆分为多个词条,整合媒体资源以实现多线程的增强作用,使得“两会”的新闻生产能力得到提升。
(二)定制化生产模式形成
在“两会”新闻生产过程中,借助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定制化的生产模式,例如在“两会”直播过程中可使用新媒体大脑对新闻进行智能直播,在直播过程中及时拆解视频,将精彩画面形成独立视频,并通过视频包装、字幕、生成等一系列智能化工作,使新闻在读、看、传播等层面更具优势。而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借助新媒体技术也可实现具有针对性的新闻生产,尤其是针对新闻传播平台的内容制作。以抖音平台为例,抖音平台的新闻传播主要是竖屏传播模式,因此新闻工作者便可借助抖音新闻平台的传播特点,量身策划一系列短视频。如在2018年江西省“两会”期间,针对抖音平台的传播特点,江西电视台策划了一系列竖屏短视频,比如《谏言献策30秒》《“两会”声音》等,都取得了不错的点击量。
(三)边采边编,新闻生产速度
加快在2020年全国两会新闻报道期间,“两会”在新闻内容生产制作方面呈现的另一个变化是边采边编,新闻生产速度加快。“两会”工作构建的新闻生产系统具有边录边编辑的功能,前方的演播室信号传输至后方后,可直接接入到服务器内部,并按照固定模式进行收入,随后进行编辑。形成短视频内容可在第一时间上传至点短视频平台。收录平台具有编辑功能,收录后前方编辑软件中进行新闻编辑,无需等待在文件收录可实现编辑工作,实现边采边编的能力,同时后方也可在新媒体系统中借助收入模块实时观看收入内容,这一系列的生产模式使得新闻生产速度加快,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四)新闻制作远程化在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期间,由于国内正处于新冠肺炎防控严峻时期,“两会”新闻的生产呈现出新特点,即新闻制作的远程化,无需像以往一样搭建一套大规模的新闻制作系统,仅需借助简单的平台工具,便可实现新闻制作。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由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发起倡议,与全国共16家省级媒体构建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区块链新闻编辑部充分借助云技术,实现远程云制作、素材云交互。例如编辑工作者在完成素材采编之后,可以在移动的编辑室进行初步采编,后方的素材库也可为采编工作提供素材资料,从而实现本地素材与异地素材的混编工作。在初步混编完成之后,编辑工作者直接将已编完的文档传播制后方工作室,后方工作室按照既定场景进行新闻制作,后方新闻工作室无需亲临现场,便可实现新闻制作,实现了新闻制作的远程化。
三、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传播方式发生改变
就传统的传播方式来看,新闻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记者采访以及报道模式,有时间和版面的限制。而借助新媒体技术可以突破时间以及空间限制,使新闻更易传播,受众更易获得。例如,在“两会”期间,人们浏览“两会”新闻,不仅通过电视、报纸等方式获得,也可在微博、抖音、火山小视频等多个新媒体平台以及客户端获得,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
(二)传播范围增大
借助新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在线新闻制作与新闻传播,这让“两会”内容借助线上传播矩阵进行传播,诸如官方线上平台、bilibili、微博、抖音、微信等。为“两会”新闻的传播实现了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的传播效果,传播范围不断增大。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万物互联到来,各平台应用已经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生态系统,一切都是传播媒介,新媒体不仅是内容制作技术,更是一个内容生产传播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任何的数据信息都可被联系,都可被传播,人与媒介媒介与媒介之间的融合,为新闻传播带来新机遇。在“两会”召开以来,各省市的新闻媒体调度中心与当地百十个融媒体平台进行合作,通过直播以及新闻等多种形式,让民众更加贴近“两会”,增强两会的影响力,更打破了传统新闻制作中的工作壁垒,颠覆传统流程。
(三)多元媒体传播模式形成
新媒体时代,为提高传播效能,需要将各类新媒体进行融合,促进自建媒体与其他媒体平台之间的融合,这样不仅可以使媒体内容得到分化,同时也可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另外当媒体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可让新闻更易满足受众需求,以增强新闻在受众间的影响力。仍以2020年全国“两会”为例,各省市新媒体平台不仅在自建的媒体平台上制作短视频,同时也在各省市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除此之外,当地的微博自媒体也对新闻内容进行二次传播,新闻信息在媒介之间进行传递互通,实现媒体融合。报道内容除在自有端口进行分发之外,同时也在各省市的云平台新闻广播站、微博、抖音、头条号等进行全面推广,这一系列的传播模式使得官方新闻媒体以及各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竞争关系,更是合作关系,大家都是内容的提供者以及传播者。
(四)传播速度加快
新媒体不仅对新闻生产产生影响,同时也对新闻传播带来一定变化,在“两会”时期新媒体对新闻传播,带来的一个显著影响就是新闻传播的速度加快,可以实现新闻内容的快发布。由于新媒体技术使得新闻生产速度加快,进而让凭借该新媒体技术的新闻传播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传统的新闻制造工作中,新闻传播大致需要一天的时间,而在新媒体时代下,借助新媒体技术可实现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在将新媒体内容制作完成后无需耗费过多时间便可快速将其上传至新媒体平台中进行传播,由于前期的生产速度大大缩减后期的传播速度也有所提高,使得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新闻传播速度加快。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新媒体的出现对新闻生产以及新闻传播产生影响,进一步拓宽了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对传统媒体起到延伸作用,为了更好地应对时代的发展,跟随时代发展趋势,从而提高自身的发展生命力以及传播影响力。因此传统媒体行业需要积极对新媒体进行研究,加快新闻生产以及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变,使传统媒体健康发展。
注释:
[1]张海霞:《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创新模式》,《记者摇篮》2021年第8期
[2]李晓星:《自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嬗变与发展》,《传媒论坛》2021年第4期
[3]胡立华:《新媒体新闻的传播要素变化探究》,《中国地市报人》2021年第7期
[4]焦晓丹:《浅谈媒介变革中融媒体新闻的传播》,《中国传媒科技》2021年第7期
[5]陈媛:《从“看夕阳”的报道看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策划》,《新闻前哨》2021年第7期
作者:邹敏 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