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交叉培养研究生新闻传播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及问题
在师资团队上尚未有机融合。各学院往往试图以本学科为基础,稍微涵盖一点交叉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导师组”指导流于形式。有学者指出,仅有9.6%的硕士生实行“双导师制(正副导师)”,“指导小组制”更是低至6.2%。
二、国外培养模式借鉴
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先后形成四种培养模式,即培养纯理论型科学研究者的德国“学徒式”、具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美国“专业式”、应用型和开发型并重的“协作式”以及博百家之长的“教学式”。从模式的演变可看出,研究生培养愈加重视综合能力及导师组的作用。此外,国外一些专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调查提出了很多具体模式。如Hasenfeld教授提出了交叉学科培养的六种模式,John-Steiner分析了水资源管理学科交叉培养案例。而在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方面。美国JamesW.Carey教授强调体现新闻学的专业性;英国GezimAlpion教授指出:“新闻教育者应当致力于创建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选择。”这两种观点基本代表了英美国家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两种模式:行业取向和研究取向,体现了分类培养的思想。研究生交叉培养模式扬弃了协作式和教学式的优缺点,借鉴国外院校交叉培养的实践经验。进而结合我国财经类院校研究生培养实际,开拓一条具有财经类院校特色办学的交叉培养之路。三、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交叉培养“3-3-3”模式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交叉培养3-3-3模式主要包括管理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三个要素。该模式各要素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一)第一个“3”——构建校交叉培养管理委员会、院交叉培养管理处、系交叉培养导师组的“三级管理模式”
“三级管理模式”是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交叉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解决研究生管理部门与各学院之间在交叉培养中的分工与合作问题。校交叉培养管理委员会,作为一级机构负责交叉学科建设及运行中的宏观规划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工作。校院两级机构下设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各项具体工作部署,进行综合管理及考核与评估。制定《交叉培养方案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保证培养方案的执行有章可循。院交叉培养管理处,负责交叉培养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综合管理。一是在招生中注意有交叉学科之一背景的考生。二是与交叉学科涉及学院深入沟通,确保指定的培养计划、导师组成员编排以及实验设施使用到位。三是对项目经费管理和监督,组织学术交流及教师深造、挂职。系交叉培养导师组,由多学科教师组成的交叉学科培养导师组是具体实施部门。一是申报各级交叉学科项目,指导学生交叉项目研究,构建交叉学科资源共享平台等。二是制定详实的研究生交叉培养方案,并集体指导研究生交叉课程学习。三是组织学生去报社、电视台等实践教学,在实践中选择合适的交叉研究选题。
(二)第二个“3”——深化课程、师资、项目三项改革
建立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交叉培养机制
1、切实设置好交叉型课程体系
首先,逐渐实行完全学分制,不区分必修和选修课程,学生跨学科专业自由选课。一是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建立以大学科群为主,多专业方向的新的专业分布格局。二是逐步打通学科课程,实现完全学分制。加强对学生交叉选修课程的引导。采用辅修专业、先行课程的方式,加强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经济类知识积累,提高选修课比重。三是实施弹性学制,宽口径培养新闻传播类研究生,引导选修校内外相关学科的课程,且互认学分。其次,建立示范性学科交叉课程。减少与本科重叠的经典理论教学,增加对科研实践指导性较强的课程。一是新闻传播类和经济类基础课程。前者需注重学科前沿性及实践性。在新闻实务方面多下功夫。而后者要将经济学知识糅合进新闻传播学里。二是选修课。应整合各学科师资资源,提倡鼓励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为新闻传播学开设跨专业公共选修课,建设一批示范性学科交叉课程。此外,整合现有各种讲座论坛,打造品牌,定期举行各种学术前沿论坛。
2、成立高水准交叉培养师资团队
首先,以跨专业公共选修课为依托,实施名师工程。一是,校内组建各科基础课与交叉课程两类授课团队。对基础课程团队而言,有针对性地培养新闻传播专业精英团队是交叉学科发展的基础。对交叉课程团队来说,建设两者皆通的交叉学科的师资队伍是交叉学科发展的动力。亟需通过增加进修名额、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手段,大力培养交叉学科师资。二是,聘请业界、学界资深人士拓展“名师”团队。就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强实践性而言,扩大流动编制比例以有针对性的聘请名校相关学科带头人、有经验的媒体从业人员等是构建“名师”工程的必要环节。亦可采取送博士挂职锻炼与请一线从业人员开讲座结合的方式,优化专业师资队伍。三是积极建立高校联盟,导师互聘互认。财经类院校可与省内外高校优势学科交流,推进课程、导师、实践基地等资源共享。其次,实施双导师工程。一是,设立交叉学科联合导师组。应结合科研需要、本专业研究特色以及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合理配置跨学科联合指导老师小组。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个导师在指导上的优势。二是,聘请第二导师,优化“专、兼、聘”比例。新闻传播学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应与社会媒体建立广泛联系,聘请既有丰富从业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业内媒体人作为第二导师。再次,依托项目,建设交叉学科师资团队。以科研方向和科研项目为依托,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科研小组。依托学术交流平台,合作申请交叉项目以扩展交叉学科导师研究领域。3、大力扶持交叉培养项目。首先,发挥交叉学科优势,积极申报各级课题。充分认清交叉学科的优缺点,建立多样化科研团队,有组织的研究科研立项。其次,学校重视交叉培养项目,扶持新闻传播学科。交叉科研成果认定上应出台相应文件,将交叉科研成果单列为科研创新成果予以鼓励。再次,凝炼交叉培养方向,建立专业技能训练库与科研资料库。将新闻传播学科科研团队的研究工作划分为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建立科研资料库。
(三)第三个“3”——深化科研、课程、就业评价改革
从课程、科研和就业入手,构成模式的监督、反馈与评价机制,形成各要素良性循环。首先,深化科研成果评价改革。针对交叉学科科研成果构成的特殊性,应向两方面努力:一是在经过核实后,对跨学科合作的项目或论文的参与者实行相同的奖励。二是建立交叉学科评审委员会,对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导师进行评估。其次,深化教学评价改革。对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类研究生交叉培养的课程需实行同行、督导、教学对象三位一体评价机制。一是鼓励校内外同行参与课程评价,尤其重视在参与媒体实践课程的从业人员意见。二是加大督导组审查力度,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三是鼓励研究生网上评教。鼓励研究生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务实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网上评价,并将各项指标量化。将研究生网络评教、评课作为硬性规定,在每学期选课前和毕业前都必须先完成对教师的网上评价。最后,深化就业评价改革。新媒体对传统媒介的冲击,使我们不能再以报业、电视为主要就业去向。网络媒体对经济新闻、大数据传播人才需求与日俱增,新闻传播类研究生培养必须与时俱进。交叉培养模式的超前性的发挥需要根据实际就业来调整管理、师资及课程机制。而形成反馈机制的基础是就业评价机制,需要在本校及相关院校的历年就业基本情况、毕业生各类单位比例等一系列数据基础上对比分析出就业趋势。
作者:李林源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