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吻合

原新闻出版署署长柳斌杰接受采访时曾指出:“一种信息要通过多种传播方式、传播载体进行传播,这是国际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课程内容过分拘泥于传播媒介机械与技术的使用,忽视专业基础教育与综合素质的养成,这是目前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中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存在专业能力不突出与文化素养缺失并存的弊端,不能满足全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实务对课程设置的要求。而在新闻一线,有的报业集团根据社会需求自发变革,提升新闻记者的全媒体应用能力。而地方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大多从中文系、教育技术系分离出来,发展时间短,相关教学经验缺乏,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匮乏,往往根据现有师资特点设置课程,缺乏与当前社会需求的对接。转型较早较快的新闻传播类专业通过引进师资、完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体系,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但近几年媒介环境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学科本身的发展,媒介营销、广告营销、网站编辑、数字拍摄、后期编辑、媒体策划等课程充实到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开设要与主流媒体环境下的人才需求相吻合。

(二)实践教学体系与媒体需求脱节

在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方面,国内外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强调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主张弱化职业技能类课程,这种观点在美国、加拿大等新闻传播教育发达国家较为普遍;二是强调专业技能和媒体实务技术教育,注重与媒体用人单位职业岗位对接的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这种观点在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界较为普遍,尤其是得到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全媒体时代要求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树立大新闻、大传播的理念。当前新闻传播类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是“一专多能,能写能编”,需要学生在掌握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采集新闻素材,并根据新闻传播载体加工成不同的新闻产品。大部分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建立的多媒体实验室、新闻录播室、平面媒体设计室等实验室设备相对比较落后,学生到媒体实习实训不能与当前应用机器软件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实验教学资源不足,缺乏实践课程模块教学经验,实验实践方式单一,实习实验课程效果评价机制不到位,相关课程的课业评价标准与现行实践不一致。全媒体时代要求学生具备跨媒体的工作能力,现在大部分地方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缺乏跨专业的综合实践技能训练。以地方广电系统、新闻媒体为依托的实践基地流于形式,大部分地方院校仅在寒暑假小学期组织部分学生去地方媒体以实习见习的形式完成综合实训。常态化、循序渐进的实习体系落实不到位,多元化、融合性、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平台亟待建立。目前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仍机械沿袭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忽视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由于课程体系建设的制约,学生职业能力被切割为片段性、局部性的具体操作能力,缺乏流程性的系统训练。

(三)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完善

新闻传播类学科专业教育的发展与媒介环境的变化关系密切。地方院校依据不断发展的传播技术,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滞后,没有和学科发展和媒介发展保持同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试考核方法单一,不同课程采取一刀切的考核方法,专业必修一般采用考试方式,选修课一般采用考察方式进行。以书面考试形式为主的考核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背诵能力,虽有部分案例分析题目,但学生多是纸上谈兵,没有系统地在行业内部实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仅用理论解决理论。除了通过行业实习理解相关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应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在具体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超越课本,并形成对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的新闻采编成果、学生通讯社的实践成果、顶岗实习实习报告及学生自发承担的社会工作成果等成果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统一、全面的量化标准。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的另一环是对教师的评价,大部分地方院校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停留在学生打分及同行评教层次,缺乏新闻传播业务实体部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教师的上课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成果需要一线的媒体工作者检验,这样,才能做到教学活动不脱离社会需求的实际。

二、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

(一)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缺失是新闻教育存在的内在危机。

在此背景下,复旦大学与清华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改革,走在了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改革的前列。复旦通识教育的三个维度分别为:以共同核心课程进行持续的心智训练;按人文社科大类培养拓宽知识面;专业教育重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清华大学采取宽口进入、文理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通识教育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重在知识面的拓宽,二是重视新闻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通识教育适应了全媒体背景下媒体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但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等于开设通识类课程,它是一种理念,着眼于人格与心智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是拓展知识面与提高人文艺术及专业素养的素质教育。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条件实际,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将经济、人文、政治、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思路,将其具体整合为单门课程,形成大类平台课程模块。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加大选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比重,拓展选修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此外,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将专业选修课程与学校各相关专业各类课程全部打通,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利用学校整体课程资源,鼓励学生选修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学、艺术类等课程,最大限度地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此类课程较为注重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瞄准社会用人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确立了“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目标定位,提升新闻传播类学生的知识厚度,从而使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机结合,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需求。

(二)强化以“能力内敛”为特征的实践课程体系

所谓“能力内敛”,是指以各专业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技能与实务能力集中强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全媒体背景下需要的是复合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把采、写、编、评、摄、录、制、播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将新闻传播类专业所对应的相关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解,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学年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形式或实践模块教学模式强化落实。在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搭建实践能力递进型课程群。同时,通过实践教学周、寒暑假小学期等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技能培养全程化的实践教学设计。此外,改革传统的毕业论文课程模式,将以理论为主的毕业论文改为以能力训练为主的毕业创作(设计)。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把教学实验引入课堂教学,同时把实验室作为工作室,始终把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来完成。媒介融合的业态背景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多元化的新闻业务,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从平面媒体到电子媒体再到新媒体,要熟悉各种媒介形态的操作流程,掌握各种媒体的差异性。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就必须是多元的,需要搭建多元化、融合性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机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媒体融合实验室”的建设理念,按照情景化要求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按照就业后工作环境设计,按照工作后职业角色进行教学,真正缩短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地方高校在学院内部,通过创办期刊杂志,承办新闻传媒类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搭建自己的实践平台;通过与媒体单位合作,在校内成立记者站、实现与当地相关媒体单位的无缝对接;在校内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鼓励学生开展各类创业项目;在校外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充分满足学生实习需要,积极建设高端实习基地,在国家媒体及知名传媒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点。在全媒体背景下,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媒体、不同的岗位实习,掌握多种本领。

(三)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全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类课程要素配置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随之调整。新的课程体系、新的教学内容、新的实施手段必将需要新的考试考核方法与之对应。必须摒弃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制度,根据新的培养模式下的课程结构体系建立合理的新的评价体系。按阶段、分层次确定考核细则,并坚持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确定评价标准。在考试考核形式上,设置笔试、专题策划、以任务为驱动的技能操作考核与现场问答等多种形式,使之与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相匹配衔接。同时改革成绩结构比例,构建以项目操作效果为主的期末综合成绩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既是一种教学抓手,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知识转换为能力,能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习兴趣。坚持推行成果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业成果接受同行业界的专家评价,也可以挂在网上,接受不同学校的老师评价,通过受众反馈的信息给予综合评定。各地方新闻传播院系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研究如何构建教师、学生、学校、合作单位等多种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处理好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设置与评价方式的科学化与客观化问题,完善通过过程管理加强实时信息反馈机制的建设。

(四)加强新闻理想教育

“重器轻道”一直以来是我国新闻传媒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但此模式对学生的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不够,导致了部分新闻传播类学生人文精神的与新闻理想的缺失。日本的新闻教育“重道轻器”,很少开设新闻职业技能方面的课程,新闻从业者的业务素质训练主要由媒体承担,这样单纯理论取向的课程体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学生大部分不愿意选择从事新闻行业的工作,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又面临新闻理想与现实脱节的矛盾。一些学者认为,新闻传播类专业是应用学科,新闻传播理论应定位于解释和评价新闻传播现象,帮助学生树立新闻职业理念,指导学生从事新闻实践。另一些学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理论就是新闻哲学,其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尽管两种观点存在差异,但针对新闻传播类理论课程在传播新闻专业核心价值,培养学生职业理念和评判精神,形成职业道德观念,树立新闻理想,激励就业热情的认识是统一的。在全媒体背景下,地方高校应通过相关课程、学术讲座报告、实习实践等环节加强学生的新闻理想教育。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外高校对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在认识及观点上虽有差异,但目标相同,都是为了培养以当前新闻媒体岗位需要,又具备一定新闻理想的综合性人才。我国地方高校兴办新闻传播类专业时间不长,经验有限,应立足现实,在全媒体媒介生态背景下,建立通识教育知识扩散体系,构建多元立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把新闻理想教育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培育高素质的复合型新闻传播类人才。

作者:李光 单位:临沂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