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办高职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民办工科高职院校办学主体、教师队伍、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调查分析,探讨新兴的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课程建设机制和专业发展模式,以“特殊性”为抓手,凭借学校的优势资源,挖掘学生的优良潜质,推动教学相长,为建设高职特色专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民办高职;工科院校;特殊性;新闻传播
《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民办高校728所,比上年增加10所;在校生587.15万人,其中高职(专科)在校生212.28万人。民办高职院校已初具规模,开设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专业成大势所趋,具有广泛就业前景的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成为热门。科学认识民办高职工科院校的特殊性,探讨课程建设机制和专业发展模式,对于打造网络新闻与传播特色专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民办高职工科院校建设新闻传播专业的特殊性
(一)办学主体特殊性
1.工科优势明显,对人文学科相对重视不够民办高职工科院校偏重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过于强调学生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人文课程学时少、规模小,加上缺乏文、史、哲、经、法等文科专业的依托,使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堪忧。然而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学生,才有望成长为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
2.大多迫于经营压力,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相对财政投入日益加大的公办教育,民办高职院校存在着较大的生源压力,一些高级技工学校和成人高校也在争夺生源,因而,民办高职院校会更倾向于投入到能够很快实现经济效益的工科类专业。而目前传统媒体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媒介市场日益细分化,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只能以特色化发展求突破。
3.对新闻传播专业的认知不够全面新闻传播作为一门实操性极强的专业,近年来逐渐从本科走进民办高职院校,规模较小,毕业生供不应求。但一些办学主体对该专业的认知却不够全面深刻,听说新闻人才要做“杂家”,就请中文老师教新闻写作,计算机老师教摄像剪辑,艺术系老师教设计制作等,使得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杂色”有余而“本色”不足,培养出来的学生什么都懂一点,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积累却严重不足,专业核心竞争力欠缺,到职场上很容易成为“四不像”。
(二)教师队伍特殊性
1.教师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
2.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实行“全员聘用制”,作为后起之秀的新闻传播专业优势不明显,难以吸引“三高人才”和业界中高端人才。现有师资或来自企业不熟悉教学,或刚出学校不了解业界,或学科背景不同,成长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学经验丰富、熟悉业界情况的中年教师严重缺乏,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加上民办高校编制缺乏、职称评定难,不少教师很难安心开展教科研工作,队伍不够稳定。
3.教学任务重,科研条件差压力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保障生源可持续增长,不少民办高职院校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检查及考评措施,并将其与绩效工资挂钩,加上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使得教师的教学课时多、任务重。在科研方面,国家政策多向公办高校倾斜,导致民办高校科研立项、课题申报机会较少。民办高职工科院校的科研课题更是严重倾斜到工科专业,文科类机会更是渺茫。
(三)学生群体特殊性
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综合素质偏低民办高职录取批次为3B,分数线偏低,集中在200~400分之间。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城建学院”)门槛相对较高,但工科优势突出,新闻传播专业录取人数不多,多数存在偏科现象,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学习好奇心浓厚,自觉性、主动性、持续性欠缺不少学生出于对网络小说以及文学的浓厚兴趣而报考,对新闻传播专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自我约束能力差,浅学、厌学思想严重,易受社会负面思想影响,更有甚者认为进了大学就万事大吉,学习自觉性严重不足。
3.心理素质差,渴望被认可,对就业前景存在认知误区进入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少人在中学阶段备受否定或歧视,心理脆弱敏感,想上进但动力不足,渴望被认可、被赞扬、被关爱。另一方面,不少学生认为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凭不值钱,且工科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也并非学校的优势核心专业,市场就业前景不明朗,因此在校学习不安心、不用心。
4.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系统思考抽象、思维弱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鲜有“书呆子”,具有多方面能力,尤其是组织管理和动手能力强,这与实践应用型学科新闻传播不谋而合。但对理论学习的排斥态度,却令学生们系统思考和抽象思维严重不足。
二、民办高职工科院校建设新闻传播专业的对策探讨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工科院校开设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进行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可谓顺势而为,然新闻教育正处在十字路口,想脱颖而出并非易事,走特色之路方为上策。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推动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的融合
当今社会,企业更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迅速适应环境,有成长潜质的现代职业人。这就需要办学主体逐渐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在这方面,德国、台湾新的职业教育理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破除急功近利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城建学院近年来加大力度完善提升中文、思政、数理等公共基础课程,还结合礼敬传统文化、模拟法庭、数学建模大赛等活动大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校级特色专业的网络新闻与传播多次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体现通识教育意识,使学生能够进行沟通协调、经验整合等训练,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2.强化人本管理思维,引培并举强化组织队伍保障
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而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引领下,社会各界对民办教育越来越重视,民办高职工科院校可借此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办公条件、社会地位、退休保障等,优先培养和引进有一定影响、能引领课程团队建设的带头人,引导和激励教师投身教学科研工作。城建学院除了不断完善人才引培机制,落实相关政策实施人本管理,还特意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旨在整合资源不断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建成促进教师全方位发展的专业化服务性机构。
3.以“特殊性”为抓手,突破文理界限,推动教学改革
没有综合类大学的品牌影响力,也没有文科类大学的人文底蕴,民办高职工科院校开设新闻传播学有着先天不足,想要快速脱颖而出,只能找准优势追求特色。可借鉴一下本科类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的做法,与具体的行业结合,如华中科技大学与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上海理工大学与印刷出版业相结合,中国地质大学与自然遗产、风景旅游业相结合,均走出了有特色的新闻专业发展模式。城建学院的省级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优势明显,新兴专业网络新闻与传播在考虑特色建设时不妨以此为切入点,在教学课程设置上突破文理界限,引导学生跨学科选修学校的优势课程,培养学生的理工科思维,为城市建设培养新媒体传播复合型实用人才。
4.突出灵活优势,深化校企合作机制
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就业情况,尤其是高职工科院校,旨在培养现代技能型人才,要求突出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的结合,因此格外重视开展校企合作。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的产教融合资源相当丰富,正在转型的传统媒体,新兴发展的新媒体公司,正在建设的服务型政务机构,推动“互联网+”的传统企业,均可成为合作对象。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民办工科高职院校,城建学院的校企合作经验丰富、机制灵活,可进行项目合作,互派师资培训交流,开设订单班,顶岗实习等。新建的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更是“不拘一格纳企业”,已和数家互联网整合营销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也和天适集团等致力于“互联网+”的传统公司进行了合作。
5.结合网络传播人才需求趋势,打造特色专业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推陈出新,网络新闻传播学作为人文学科中侧重应用性的研究分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融合专业。而随着人们对政治、经济、科技、金融、体育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剧增,信息传播市场日益细分化,媒体对专业性记者的需求成倍地增长,不仅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领域的专业知识。人民群众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还渴望看到有指导意义的分析评论等。人才需求也随着进入高度细分趋势,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有特色”的需求,专业培养模式应顺势对接由单一到多元的变化,变被动为主动进行订单式差异化发展,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打造网络新闻传播特色专业。城建学院计划尝试与建工类媒体进行联络,深入了解他们的人才需求,之后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完善,提炼办学特色,打造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龚芳敏.新闻传播教育综合改革应坚守的四条原则[N].光明日报,2015-07-18.
[2]樊水科.理工科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其反思[J].新闻知识,2010(3).
[3]莫继严.理工类、专业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面临的若干瓶颈[J].新闻界,2008(2).
[4]张梅珍.谈理工科院校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1(21).
[5]邹武健.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在校状况调查报告[J].考试周刊,2011(33).
[6]申凡.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现代传播,2003(3).
作者:鲍英英 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