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研究(4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这为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强的推动力与驱动力。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普及范围的不断拓展,使得我国新闻传媒事业的传播主体、传播手段和传播模式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新媒体传播手段的诞生,使得传统的新闻传播接受者可以通过借助新媒体设备进行新闻信息传递,进而使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都相应地产生了一定的改变。因而,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接受主体;变迁
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和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共同组成了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但是,由于环节所处位置和自身特点的差异,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之间存在着相对比较稳定的关系,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在新闻传播模式中的应用,新闻信息接受主体和传播主体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相对的改变,并使新闻传播主体产生了相应的变迁。然而对于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员而言,研究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现象,进而对新闻活动的发展趋势形成一定的认识,是促进新闻事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方法。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之间关系的转变
所谓新媒体,是指具有个性化、数字化、大众化和交互性等特征的一种媒体形态,如互联网媒体、移动接受媒体、数字电视媒体等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在新媒体的概念问世之后,以报纸、期刊、新闻广播和电视等为代表的旧媒体就被冠之为传统媒体了。在传统的媒体传播活动中,新闻信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是新闻传播的三主体,相互之间存在着相对比较稳定的关系,存在着很强的独立性。然而,自从我们步入新媒体时代以来,新闻传播主体之间的关系逐渐产生了某种改变,进而引发了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的变迁。
(一)新闻信息接受者与传播者之间关系的改变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事业性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典型特性,因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接受者和传播者分属于这一过程的两个环节中,他们之间基本不会具有角色互换的机会。所以,在传统的新闻模式中,新闻信息的接受主体和传播主体之间是一种既对应又分立的关系。诚然,新媒体技术的问世和其在新闻传媒中的普遍应用,使得新闻接受主体和传播主体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都分别经历了发展的对应和朦胧阶段。而伴随着我们彻底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媒体传播效果和传播方式遭遇了很大的变革,对于新闻信息的单向传播模式民众已兴趣全无。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电脑、手机等新媒体接受和传播新闻信息,从而导致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明显的改变,并随着两者之间界限的逐渐模糊,形成了一种一体化、整体性的关系。
(二)新闻信息接受主体和传播主体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的新闻信息接受主体和传播主体的发展而言,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了非常明确的发展趋势。第一,两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具平等性和对等性。在传统的新闻传媒活动中,新闻信息传播人员在播报新闻信息时,首先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利益集团的要求来选择相应的新闻信息,故而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之间的地位是对等的,他们双方都既时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也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定的互动关系,两者的互动和有机结合共同构成新闻传播过程。第二,新闻传授者越来越具有话语权。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新闻信息的传播逐渐表现出多向性、非线性的特点,新闻信息不再只是由传播者流向接受者。因而,他们之间的角色能够频繁、及时地进行互换,新闻信息的传授者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掌握着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第三,新媒体新闻传播主体越来越多样化。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中,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媒介尽管不再像之前那样占据着如此有利的地位,但它们依然具有很强的优势。这并不妨碍新闻工作者通过新媒体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甚至可以说这种趋势正逐渐成为一种新常态。因此,在这一环境中,新媒体逐渐成为媒介发展的重心,进而致使新闻信息传播主体越来越多样化。同时,新媒体的问世让如今的新闻信息传播者的自我表现意识变得更加强大,进而表现出了更具目的性和主动性的接受行为。所以,新闻信息接受者对新闻媒介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致使新闻媒介必须对新闻受众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研究分析,才能很好地把握新闻媒介发展的主流方向。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变迁引发的思考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变迁造成的影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逐渐变迁的新闻传播主体给从事新闻传媒工作的工作人员、新闻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和新闻传播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信息和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中的区别变得越来越小,新闻信息不再是原来的“高大上”形象,这为社区新闻、小群体新闻和个体化新闻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这类新闻信息的出现和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信息和新闻之间的互换,使两者之间的区别和界限越来越模糊。正是由于这样,今天所有的信息只要其具有新闻五要素的特征,我们都可以将其称之为新闻,进而导致新闻信息的整体质量来越来越低。首先,新闻传播主体变迁给新闻理论造成影响。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使得新闻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某种变化,新闻不再只是传统新闻概念下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发生在近期的并具有传播事实的事件。新媒体背景下,社会各个角落发生的事件或者现象都有可能经流通而发展为新闻信息。同时,这种变化也会使得新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其客观性和真实性,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使得社会民众可以成为实实在在的新闻传播主体,而这种传播主体的开放性必然会让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多多少少地掺杂一些个人主观情绪,因而新闻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时必须对信息进行斟酌和判断。其次,新闻传播主体变迁对把关活动造成影响。在传统媒体模式的运作中,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往往是新闻信息把关的关键角色,这就使得把关活动常常受把关者自身所处社会利益与地位的影响。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是新闻信息的者和传播者,而在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人们必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新闻信息把关者的作用。再次,新闻传播主体变迁给新闻记者造成影响。在传统的、旧的新闻传播模式中,记者在新闻信息的采访过程中只是扮演着新闻信息收录者和新闻信息整理者的角色,并不需要对新闻事件的内在、深层次原因进行过多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民众对新闻信息的传播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新闻事件的发展和结果,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记者就必须对新闻事件的处理方法和新闻事件的发展背景积极参与。同时,社会民众的语言和事件表达及描述水平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这就需要新闻传媒工作人员必须对新闻信息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归纳,以对新闻事件形成更为真实、有条理的阐述。最后,新闻传播主体变迁对社会主流媒体等造成影响。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中,主流媒体对新闻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强的把控作用甚至是垄断性的作用,这就使得新闻传播机构完全可以自行决定新闻信息的质量和内容,而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民众对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参与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参与新闻传播活动中。因此,这种民众对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自由参与使得主流新闻媒体必须时刻接受社会民众的监督,进而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变迁带来的启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信息传播主体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为个体新闻爱好者从事新闻事业、追求新闻理想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同时,也对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但是,当前新闻信息的传播主体——受众所传递的新闻信息具有很强的非客观性和重复性等特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闻信息的整体质量。所以,为了确保新媒媒介的稳定、健康发展,政府和相关新闻管理机构以及民间监督组织应逐渐强化对新闻媒介的掌控和监督,根据时展的特点建立、健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管理机制、体制,为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提供必要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另外,尽管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传播主体进行了一定的变迁,但是,宏观的新闻传播格局并未因此而产生太大的改变。在如今的社会,每位民众都有可能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主体,因此,政府和相关机构也要不断加强新闻传媒的法律宣传,加大对民众的新闻素质教育,以确保市场竞争环境下新闻信息传播的有序性和客观性。一方面,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要严格规范新闻信息的传播行为,严格把控新闻的传播流程,以避免虚假新闻、暴力网络新闻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过度出现。另一方面,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还要强化新闻信息传播的制度和法律宣传,使社会民众对于新闻信息的传播形成清醒的认识,提升他们的新闻信息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从而让社会民众对新闻社会价值和新闻社会传播环境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政府还需要通过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内在的新闻媒体利益进行有效的调整,鼓励社会民众多多参与新闻研讨、新闻变革、新闻传播和新闻媒介发起中来,积极推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竞争优良秩序的构建工作,为大众新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流程保障。
三、结语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新媒体技术应用范围的持续拓展使得大众传播不再是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唯一参与者,新闻信息的传播活动也不再像传统新闻传播模式那样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社会民众在新闻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也不再只扮演接受者的角色,而是可以是接受者,也可以是传播者,甚至还可以是新闻信息的监督者。但是,新媒体也并非是万能的,由于我国新闻传播机制、体制的限制和社会民众言论的主观作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问题逐渐凸显,各种问题更是层出不穷。但我们必须相信,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彻底到来,新闻传媒活动中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民众主体意识增强的直接表现。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是必然的,因此,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充分正视传播主体变迁的现象,积极地进行新闻政策、新闻法律法规的调整,不断完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活动的建设规范,为新闻媒介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法律和政策上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卉蕾.网络新闻传播主体多样化及其影响初探[J].科技传播,2014(24).
[2]毛淑惠.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的变化与特点[J].新闻传播,2014(6).
[3]梅琼林,褚金勇.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接受与编辑[J].新闻传播,2012(10).
[4]崔宁.传播主体实现本体知识建构与思维创新的认知机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5).
[5]任晓宝,李维龙.浅谈新媒体冲击下行业类报纸发展之策[J].新闻知识,2011(3).
[6]陈春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传播主体的方式[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7]黄思琪.从两个国家形象片的传播效果看国家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努力方向[J].新闻传播,2014(8).
[8]董立娟.新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特性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9]杨保军.“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J].新闻记者,2013(12).
作者:宰政 单位:公安边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我们带入了新媒体时代,并对新闻传播的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满足时展的需求,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必须基于新媒体时代的要求进行创新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使人们不再满足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下的信息传递效果与质量,使人们对新闻传播模式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所以只有不断摸索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才能够创造出符合时展需求的新闻传播模式。
1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所具有的特点
1.1实效性增强
通过新媒体可以有效的增强新闻自身的实效性,传统媒体在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主要使用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进行新闻播报,当受众了解相关新闻事件的时候,该事件实际上已经发生了一段事件,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出现了时间差,所以很多受众知道的往往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件,或者是经过处理后的新闻结果。所以,报纸等新闻传播的实效性就比较低。不过,基于新媒体时代的优势,在各种科学技术及设备的互联互通及咨询信息共享下,新闻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并然后受众获取,从而增强了新闻的实效性。
1.2使新闻互动性得到强化
新闻传播传统方式属于单向传播,缺乏互动性,大众只能够被动的接收新闻,无法对新闻进行讨论、分析。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电子科技产品的进步,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的互动性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在很多新闻下,都留有大面积的空白处让人们进行留言点评,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意见,让读者与读者进行互动,同时也让读者与撰稿人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新闻互动性的强化,让更多的正能量与正确的观点出现在新闻传播的视域中,确保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稳定。
2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2.1新闻报道应与自媒体融合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融合自媒体,将提高新闻传播的互动性与传播主体多样性等。所以在时展不断加速的今天,在新闻报道中融入自媒体因素,创立“大众感受”等自媒体板块等,将为网友提供信息的空间。另外,该板块也需要专业的新闻编辑进行管理、负责,做好具有高价值、重大意义的新闻核实与开发工作,对于上传的新闻,编辑一定要做好新闻的审核,为受众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核实后属于真是的新闻信息,应该给予者一定数额的物质或者精神奖励等,从而吸引更多的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人一起参与新闻报道的活动,促进自媒体新闻模式的发展与完善。
2.2对深度深价值高的新闻进行报道
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新闻同质化问题变得比较突出。所以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很多新闻机构都会使用哗众取宠、措辞激烈、想法偏激的新闻吸引大家眼球,从而使新闻行业出现了诟病。所以,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中必须做好新闻传播模式的健康创新工作,应选择有深度、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三有新闻进行报道,引导受众独立思考问题,阐述正确观点,而不是剑走偏锋通过偏激言论吸引受众。首先,记者和编辑要有发现有价值新闻的能力,坚持报道对人们生活有切实影响、对社会发展有现实意义、对国家发展有一定作用的新闻,避免一味地通过各种奇闻逸事来刺激观众的好奇心。其次报道的新闻必须有深度。挖掘新闻的深度,将有效的激发受众的思考能力、对受众的实际行为产生影响、使其产生对社会的不同感受。所以,报道的新闻必须具有深度,在新闻的播报中应实事求是,有一说一,在了解新闻的真正发生原因与处理情况如何后在进行跟踪的报道分析,引导有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从而完成自己的新闻传播使用。
2.3的新闻与读者的阅读习惯需要紧密结合
当前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所以出现的新闻数量比较多,从而给读者在选择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进行新闻的时候必须基于受众的阅读习惯进行创作,从而减少受众在筛选新闻上花费的时间,吸引更多的受众。首先要做好新闻的分类,将新闻按照时间的种类、的时间等科学分类,从而提高新闻的针对性,增新闻阅读的订阅量,提高新闻的阅读针对性。其次的新闻内容要清晰简短。在新闻的时候可以采用标题罗列的方式提高新闻信息的直观展示性,让受众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兴趣进行新闻的内容的选择,节约读者浏览新闻的时间。最终,在播放的相关新闻的结尾部分应穿插专题新闻的相关新闻链接,帮助读者拓展信息阅读范围。因此在新闻的设计中要采用标题-内容页-相关专题-相似新闻链接的创新模式对新闻进行整理,从而在满足受众摄取新闻信息的基础上,节省浏览时间,扩大服务人群。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中,必须牢牢把握、利用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紧密结合受众阅读习惯,从而创造出符合时展需求的新闻传播模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提高新闻传播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段天文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新闻创新分析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13期
[2]王云凤浅谈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19期
[3]石琢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创新分析新闻传播2014年16期
作者:李楠 单位:秦皇岛日报社
第三篇:内蒙古地区新闻传播中全媒体应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日趋明显。为了实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媒介融合已是当今传媒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在民族地区这样相对落后的媒介环境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同时,需要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媒体之路。
一、新媒体应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建立独具特色的“两微一端”
尽管新媒体已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传统媒体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因为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有其核心受众群。所以,新媒体应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在内蒙古地区建立独具特色的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首先,当前的广播、电视和报纸都已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但其影响力还远远不够。伴随着微信的出现,对微博的冲击力也比较明显,但微博还是应该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目前各家媒体的微博依旧是内容同质化严重,尽管在网络环境下很难做到独家新闻,但却可以做到独家观点。这就要求媒体的微博从业人员的素质应有所提高,不应该单纯追求“发稿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做到“质”的保障,这样才能让大家去关注微博。其次,微信已改变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每天刷朋友圈与看微信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所以,各家媒体应紧紧抓住“微信公众号”,及时推出独具特色和观点的新闻,并且做好与受众的互动。只有充分了解受众的需要,才可能逐渐做出定制类的公众号。同时,每家媒体都应把自己的专长做进微信公众号里,在内容上一定要进行深加工,尽量避免内容的同质化,做到具有特色的内容和鲜明的观点,进而才能做出“精品”的公众号,以期获得更多的受众关注,同时也推广了自己。最后,目前的新闻客户端已比比皆是,但以受众为区分的客户端还相对较少,如在基础的热点、娱乐、地方、体育等专栏中,还可以添加以大学生等为受众群的专栏,也可以专门为大学生打造一个独特的APP,因为在新媒体的受众群中,大学生应该是主流群体。与大学生相关的就可以做出很多关于考试、就业、学术、高校新闻、生活、购物、时尚等等各方面的信息。同时,在新媒体的受众群中,农牧民也已逐渐参与到了其中,所以,也应该充分发掘出农牧民这一潜在的受众群体,可以将与他们相关的热点新闻与政策等作出客户端的专栏。要想做出特色鲜明的“两微一端”,就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受众,针对受众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内容,才能逐渐走出自己的特色。
二、在全媒体传播的道路上,要树立独特的品牌意识
在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极大冲击的今天,全媒体的传播方式已成为大多数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传播渠道增多了,传播内容也应该做到细分化,在不同媒介中呈现的内容都应该独具特色,并且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要想做出品牌,在内容上就要做出具有深度的新闻和独特观点的内容;同时在内容的提供上又要保证及时与快速,提高新闻的时效性;要针对受众不同的需求,推出不同的内容。做到以上的基础后,就需要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逐渐树立起民族地区的新闻品牌栏目,来扩大民族地区媒体的影响力。本文所说的品牌既包括内容的品牌,也包括栏目的品牌和主持人的品牌。以内蒙古电视台《百姓热线》为例,这是一档民生栏目,其主持人雷蒙就是一个品牌,他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不断组织线下活动,有“雷蒙公益”和“雷蒙读书会”等。“雷蒙品牌”就是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实现了最大化的传播效果。只有不断地增强品牌意识,民族地区的媒体才能办的越来越好,越来越被受众所接受。
三、要想实现真正的全媒体传播,就要不断地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
当前大部分的新媒体从业人员是之前的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甚至很多人并没有接受新媒体方面的培训,只是在用传统媒体的老思维在创办新媒体,这就等于是一个贴了新媒体标签的传统媒体。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求新媒体的从业人员必须转变观念,需要深入研究新媒体的规律和特点,才能真正做好新媒体。首先,必须要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在这个时代,知识更新的日益迅速,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媒体从业人员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有虚心求学的学习态度。不仅要做全面了解传统媒体的人,更要成为一个与时代同步伐,对新媒体“了如指掌”的人,只有充分了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才能寻找出适合自己的道路。在这一点上,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从业人员的要求是一致的。其次,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想成为舆论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就必须从原有的传统观念中转变思想,树立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传播、互动发展、相互依存的全媒体发展观。从理念上要引导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运用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媒介,引导新媒体从业人员要发挥出传统媒体的精髓与价值,共同推进全媒体的发展。最后,新媒体从业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这就要求其必须具备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因为纵观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借势营销已成为了新媒体日常运营的基本手段。所以,就要求新媒体从业人员要在新闻热点出现的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在时间和内容上占得先机;要求新媒体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快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面对当今时代的信息“大餐”,先要全盘接受,然后再精挑细选;要求新媒体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永不停歇的创新思维,只有不断的给受众创造惊喜,才能赢得受众的关注。而这就要求新媒体从业人员要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给受众带来新鲜感与趣味性。新媒体在内蒙古地区的新闻传播工作中可以发挥的空间还有很多,这就要求内蒙古地区的传统媒体要与新媒体紧密相连、相互依附,来赢取最大量的受众的关注,实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作者:杨超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四篇:新媒体移动时代新闻传播主体变迁思考
摘要:科技的发展带动了传播技术的发展,随着传播技术的日益完善,传播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数字技术使得传播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Web1.0时代到Web3.0时代,从“内容为王”到以“人”为中心,再到社会化媒体时代,传播主体不再限于传统新闻工作者,而逐渐拓展覆盖到个体。传播的媒介也不限于纸媒,更多地开始借助于互联网,我们也踏入了新媒体时代,个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在新媒体介入的现实背景下,个人在与权威声音的角力中获得了一个“杠杆支点。”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主体;变迁;发展现状
作为国家“瞭望者”的新闻媒体,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它的关键作用,时刻检测社会环境,扮演党和人民喉舌的角色。但是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个性需求的增强也对新闻媒体的工作效率、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媒介传播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所以,在这样的群体需求下,媒介传播主体和形式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革。传播主体生产过程也实现了从小部分权威主体运用传统媒介的生产到广泛参与的、自我把关式的大众运用新媒体的生产,也直接导致了我们从传统媒体时代迈入新媒体时代。
1.新媒体的相关内容
1.1新媒体发展现状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广泛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承载着自我把关、自我传播以及对外传播的重任,这个过程中渗透着自由、公开、透明等广大群众的主要诉求与价值取向。在新媒体时代也出现了媒介融合的新情况,传统广播媒体和移动终端、互联网实现了形式上、内容上等各方面的交融,使得传统媒体更具时代性、先进性。但在同时,媒介融合也引发了许多争论。从新旧媒体的关系来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旧媒体交融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白岩松对新媒体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事实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新媒体。不管形式怎么变,内容为王。没有扎实的内容,新媒体,就是死媒体。”这似乎是对新闻内容重要性的强调,但是也不可忽视新媒体的客观存在。近来,新媒体的发展呈现蓬勃之势,对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论,白岩松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做得好的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具备更强的转型能力。”很明显,他肯定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积极作用。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发展式微,这是必然后果。雪上加霜的是,由于新媒体的各方面优势明显,许多优秀的传媒人才也弃传统媒体而奔向新媒体,这又加重了传统媒体人才危机。从白岩松的话中,不难得出结论,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取长补短,方能站得住脚。就传播的主体来谈,即从传播者接受者的角色出发,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接受者的界限越来越不明确。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传播者与接受者明确位于传播的两端,基本没有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角色互相转换,信息的获取和利用都依赖于传播者传播的权威信息。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发展使得单向度的“传播—接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人们迫切地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新媒体技术的有力推动作用下,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起来,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角色互换基本成为常态。这种传播者、接受者一体化是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一个特有现象。就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内容来分析,新媒体模糊了新闻和观点的界限。利用新媒体,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接受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信息,但不能保证每个人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新闻经常杂糅着观点传播,这势必会导致新闻与观点的界限模糊,更为严重的是,处理不好,则会引发社会舆论危机。观点中的信息有的是真实的,而有的是谣言,谣言真假混杂,这就要求大众甄别消息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且,依据于一定新闻事实的谣言往往也具有其隐蔽性、易传播性。
1.2新媒体技术—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一般是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的资源。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增长速度日新月异,由于传统的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传统的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成本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云计算应运而生,它把计算机变成了一个崭新的设计平台。它利用互联网高速的传输能力,把需要处理的数据传送到超级计算机集群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它的计算能力非常强大,可以按需使用和按量付费。我国云计算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在2013年已经开始高速发展。云计算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并且涌入了很多商业资源,此时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商业模式构建变得非常火热。目前,云计算和相关的解决方案被多个领域所使用,比如制造业、金融和电信等等,计算机技术奠定了这些产业的核心技术。有人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电脑会成为一个终端,云端将会用来储存所有的内容。这样可以使以后的智能技术摆脱硬件束缚,让即使很小的终端都具有超快的计算能力,走向智能社会。我国在云计算的研究上,路程还十分遥远,但是它已经开始得到应用和实践,而不是仅仅在理论上,因此,我国云计算的发展具有很美好的前景。
1.3NFC近场通信
NFC近场通信技术在2012年走入了人们的视野,NFC是NearField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限通信技术。NFC将RFID射频读卡器和智能卡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利用RFID基础设施在NFC之间交换。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的技术,可以进行近距离的无心通信,因此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通信方式。有关数据显示,NFC设备每天的出货量有100万台,在2015年支持NFC技术的终端有9亿多台。从新媒体的角度来看,NFC技术将会带动新媒体终端从富媒体内容提供加速,然后转化为向媒体电子商务或者综合信息服务方面进行升级和转型。NFC可以使用在智能公共服务和移动商务等方面,央行在2012年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的标准。中国移动在2013把NFC手机钱包看作是重点任务,与中国银行合作推出了NFC移动支付服务,涉及到很多消费领域。NFC技术在逐渐地发展和变得更加成熟,开始走向了规模化。NFC和蓝牙等技术在一起使用的话,在技术上会有更大的发展。
2.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变迁
过去,传播者是少数的权威者,发出了权威声音,而接受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权威声音,很少有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在这一意义上来说,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是单向性的。最初,新闻媒介以传播第一手事实资料为主,很少有国家的介入,比如《威尼斯小报》,一开始出现就是为了满足商人信息获取的需求。随着媒体的发展,媒介的作用得到了各方的重视。传播媒介越来越容易受到多方利益的裹挟来发表言论,担当国家耳目喉舌,更多的是传播国家的政策信息以期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让“把关人”的作用得以充分展现。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矛盾的突出,单向度的传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个性化表达的诉求,传播者“把关人”的身份逐渐消解。新媒体的运用,给权威声音和个体声音提供了一个角力的“杠杆支点”,也就是说,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终端等在传播中的运用使得传播者和接受者第一次站在了平等的平台上。在这个基础上,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角色就逐渐变得暧昧不清,传播者可以成为接受者,接收者也可以成为传播者,形成了传播者接受者的平衡一体化的关系。如果说,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出现了融合,那么,在传播媒介方面,传播媒介之间也出现了媒介融合,传统媒介借助新媒介的形式多样、快捷性、互动性强等优点,同时利用其独具优势的形式实现了深化转型,就如数据新闻的运用。
3.对新闻传播主体变迁的经验和教训
感受着新媒体发展的高速高效,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很多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技术对个体的传播赋权使得新闻争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能见度均较前网络时代大大增加,例如网络诈骗诈捐、闹伴娘等事件。这些事情本身影响力并不大,但是经由大众的传播,就赋予了事件更为“丰富”乃至“深度”的内涵,并且急速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缺乏自律性的规范,很容易酿成群体性恶性事件和群体恐慌。“牛仔裤毁灭未来”一文的传播也引发了很多人的仇恨情绪。再如最近发生的魏则西事件,因为魏则西事件,很多人对于搜索引擎的信任度大大降低(虽然,使用搜索引擎是我们遇事采取措施之前的常态手段)。新媒体对于自身如若有更好的、更完善、更系统的监管制度,很多事情都可以避免,也可以避免强烈的公众负面敌对情绪。但是事物的发展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整个社会的发展正是在矛盾中发展的。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过渡时期。但是经历这样一段历程,公众获得的不仅仅是一时就一事的真相,更重要的是积累了如何看待和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规则和共识。当然,这是一个理想,但是未来终将能实现。这是一个逐步缓慢的过程,为了防止公众在摸索过程中的脱轨,建立网络舆论规范体系很有必要。
4.结束语
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发展到众声喧哗时代,对于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进行深度的剖析,有利于我们把握当今传媒发展节奏,并且从大众的传媒行为模式中分析大众心理,更加尊重大众、关注大众需求,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和社会舆论的平衡。与此同时,使得科技真正为我们所用。
参考文献
[1]陈李发.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J].新闻研究导刊,2015(06).
[2]陈力丹.2015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J].国际新闻界,2016(01).
作者:李思婕 单位:山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