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数字化转型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为解决小微企业信贷难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在分析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数字化转型困难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应用数字化转型发展小微信贷业务的成功实践,探讨了使用顶层设计、组织机构完善、扩大信息共享范围等手段,尝试进一步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以期对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数字化转型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逐渐上升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何对其进行解决,各个国家提出了不同的策略。小微企业融资难由多方面因素所造成,既包含金融机构端的问题,同时也含有小微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在一些线下业务中许多商业银行都无法将风险、成本和利益进行平衡,这也就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会变得更加困难。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个体工商户全国登记数量多达8700多万户,在市场监管名单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达到6700多万,而所登记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名单才有1000余万户,覆盖率仅为20%左右,①加之疫情之下,小微企业普遍迎来营收利润下滑,经营成本上升和资金供应链断裂等问题,使得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
一、小微企业融资数字化转型之困
(一)“上热下冷”
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要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朝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型,就必须针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有效处理。首先需要处理的问题就是“上热下冷”问题,所谓上热下冷问题简单来说是指一些银行的总行和分行都十分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融资问题,并且将国家所提出的一些政策进行强力推行,但是一些基层银行却存在不作为的行为,这就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会出现脱节的情况。如在营商环境方面,我国不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金融机构针对微小企业融资资质审核的程序减压减负,“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进。尽管如此,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相比,基层营商环境还有待优化,个别地方还存在县里千方百计招商,具体业务部门不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懒政”现象突出;一些工作人员业务不精,使得流程繁琐,降低了办事效率与服务质量,也影响到小微企业自身的发展。在2014年对全国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的抽样调查中,办事效率低下是多数金融机构的通病②。由此可见,加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建设、提高基层金融机构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是改变当前融资环境中“上冷下热”问题的关键所在。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36.39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3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长20.81%③,这说明政府政策对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极大便利,微小企业融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预防上热下冷问题,依旧是微小企业发展不容忽视的关键所在。
(二)数据孤岛
虽然银行系统中会记录大量客户的信息,但是不同的信息会分布到不同的业务系统中,这些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共享就会出现信息孤岛问题,这就直接导致银行在查询客户信息的过程中,只能片面地看到局部情况,无法对全部信息进行了解,这样就无法对客户进行准确把握。除此之外,行外也有许多客户的相关信息,在对这一部分信息进行获取时,有些信息是可以免费获取的,但有些信息则需要进行付费。以商业银行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联合新华社瞭望智库开展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调研数据,半数以上(53%)调研银行认为数据治理很重要,分别有80%、75%的调研银行已采取加大外部数据源引入力度、探索建立全行统一的大数据平台等措施。同时,调研银行数据治理能力的自评估总体得分为3.03分(满分为5分),地方中小银行得分为2.80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其中,71%的调研银行认为自身在规范和提升数据质量方面存在挑战,认为自身数据价值挖掘能力欠缺、数据孤岛较为严重的调研银行占比分别为59%、55%①。
(三)高成本、低技术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软硬件的设计与购买、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而大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并不具备这种条件。如广西马山信用社一个信贷员分管72个贫困户所有的金融服务,这些贫困户散布在山区的各个角落,交通异常不便,只能靠信贷员翻山越岭采集贫困户信息,既费力又耗时②。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不仅要求地方政府对信用社开放信息系统,同时需要信用社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为贫困户讲解数字化金融服务。但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技术低,自身财政也有限,对于投资要求较大、见效周期较长的数字化转型,单纯依靠自身投入无法持续发展。在资金方面,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对民间资本掌控力度较弱,仅依靠为个人或小型企业提供小额贷款来筹集资金是不足以维持其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在技术方面,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自身技术水平不高,难以维持数字化运作系统的开发、部署和运营,同时由于自身实力和底蕴不足,难以获得有效的数据和沟通渠道,从而无法作出精准营销等高效率的运作模式。金融机构资金缺乏和软硬件的高成本之间的矛盾、自身发展需求和低技术水平之间的矛盾,是金融机构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难题。
(四)融资服务与其他金融服务之间的联系尚待加强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都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银行也就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微金融服务所包含的内容众多,融资服务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还包括结算服务、财富增值、顾问服务等,因此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仅做融资服务,需要做综合性系统性的服务,这样所建立的模式则更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还能解决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正如上述所说,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存在明显限制。商业银行普遍以自身利益为导向,名义上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提供的借贷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也因此商业银行业务类型较为单一,以承兑汇票和抵押贷款为主。然而我国的小微企业涉足众多领域,在经营模式与贷款需求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我国实行了证券业、保险业、银行业分业经营的制度,这也阻碍了金融机构存在业务拓展与交叉融合的服务模式组合。融资服务和其他金融服务不够紧密会使小微企业在对企业发展上缺乏统筹规划的底气,成为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又一困境。要摆脱当前困境,就要增强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业的联系,整合金融职能,其中科技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技发展为金融职能的整合提供助力,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时代的到来,金融业职能统筹协作更加便利。同时,共享平台、网络小贷的发展,大幅度弥补了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并且加强了融资服务与其他服务之间的联系。相关部门也要做好协调和监管工作,为金融业内部职能的整合提供助力。
二、小微企业融资数字化转型策略
(一)注重顶层设计
注重顶层设计的根本是为企业融资数字化转型提供追根溯源、统揽全局的作用,寻求根本性的解决之道。这就要求:一是建立国家层面的小微企业融资管理机构,在机构内设置专门的管理经营单位,小微企业金融优惠政策的制订,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新的渠道;二是从源头上缩减对小微企业融资手续的审查,加强国家级征信平台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放开数据接口,满足担保机构和银行业的查询需要;三是将银行业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质量和贷款比率挂钩,激发银行业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二)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
小微企业融资数字化转型需要优化银行内部服务小微企业的组织架构。银监会虽然针对商业银行出台过“六项机制”的要求,但商业银行的组织体制改革不够彻底,未能完全落实专营职能。因此优化银行内部服务小微企业的组织架构就需要建立更加完善且具有针对性的组织机构体系。首先,将大中企业和小微企业划分开来,针对重新划分的企业类型和业务类型建立更具有实践性质的专业银行,支持承接小微企业业务较多的支行进行专业化转型。由此,在分行体系下,建立目标明确、定位明确的专业性支行,实施特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小微企业专业支行只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方便建立完整的贷款业务流程。其次,建立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审批中心,在各个商业银行的分行配备足够的审批人员,集中开展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审查和审批,提高审查工作的专业性。最后,成立小微企业贷款事务部,方便集中进行贷款业务的贷后工作。在处理贷后工作的同时,建立小微企业发展追踪体系,了解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为小微企业推出特定的贷款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
(三)供应链金融数字化
由于小微企业处于资金供应链下方是需求方,处于弱势地位,且在借贷时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信用支持,因此很难在大型银行借到大笔资金。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就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5G以及各大信息交易平台最大程度地验证贷款需求者的信用状况,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并实时监管企业的经营状态与信用状况,从而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降低企业借贷成本,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提高小微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力。数字化的本质是降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实现有效的风险管控模式,因此,将供应链金融与产业科技等金融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构建信用运营体系,降低贷款风险
运营体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业务的办理效率,对于各项服务能力以及成本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所建立的运营体系不够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在新时代下,必须要建立全新的信贷体系。客户申请与放款都通过网络完成,并在贷前需委托客户经营所在地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现场资料搜集及调查。这些受聘于第三方机构的外访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为:按照贷款初审人员要求搜集资料,包括身份证、征信查询授权书、营业执照、银行流水、缴税凭证、租赁合同、购销合同等,最重要的还是现场了解借款主体的真实性、借款意愿的合理性及经营是否正常。外访人员将所有资料扫描上传到数字信贷管理系统,需客户亲笔签名的申请表、征信查询授权书等则另通过快递公司提交。根据客户配合程度,从初审到终审完成一般为2个工作日。大大降低了整体业务办理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小额企业贷款的效率。
(五)建立智能化的风险控制体系
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构建智能化的风险防控体系,如今的信息仍然处在不完全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则可以将系统计算能力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建立嵌入信贷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信用风险预警模型,该模型的主要作用是对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和控制,同时还能与线下的人工进行紧密联系,保证各项核查工作的灵活性和真实性,对于在运行中发现的一些风险进行早发现和早处置,最大程度降低风险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六)完善数字化建设配套措施
推动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首先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指引和帮扶,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避免市场漏洞的出现,并统筹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其次政府在财政方面应当适当开放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并考虑设立相关的红利补贴,简化小微企业申报贷款的申报流程,确保资金合理的使用;再次,政府还应重点扶持数字化转型项目,作出规范性的标杆,防止小微企业发展途中走弯路;最后,企业自身应该加大对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完善企业内部的人才激励制度和股权激励制度,充分发挥人才在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相应的困难进行克服,针对性解决当前存在的关键性问题,避免出现上热下冷、信息孤岛等多项问题,不断加强金融数字化整体的建设。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才能寻求出最好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唐榛,汪子怡,黄钰文.“链”金融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以浙商银行为例[J].时代金融,2021(03):10-13.
[2]高晓云.中小微企业如何走出疫情的困境———以南通伊莉莎白专卖店为例[J].营销界,2020(52):92-93.
[3]蔡乐才,朱盛艳.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PKU-DFIIC和CMES[J].软科学,2020,34(12):20-27.
[4]洪卫,靳亚阁,谭林.银行数字化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一个理论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11):63-68.
[5]陆翊赫.普惠金融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研究[J].现代金融,2020(08):38-42.
[6]赵赟龙.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究[J].中国市场,2020(19):39-40+44.
作者:毛淑珍 穆瑶 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