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微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微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微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策略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第一要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主体数量最多、发展潜力最大、最具创新活力,但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科技力量引领和人才资源支撑,举步维艰。近年来,舟山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以人才为本、以产业为基、以创新为核”,探索“科技+人才”赋能小微企业高质量跨越发展新模式。2021年6月,舟山市开始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共享,推动优势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然而,由于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变化、科技力量和人才资源不足、抗风险能力弱、资金链问题凸显等因素,舟山部分小微企业陷入原材料成本剧增、产品需求骤减、资金融资周转难等困境。本文基于“共享经济”和“三螺旋”理论,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从当前舟山小微企业的现实发展困境出发,以“科技+人才”赋能小微企业的创新模式,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共享理念为指导,以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稳住小微企业基本盘,从构建“赋能-共生”长效管理机制、市场科技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释放产才融合动能等四个角度来阐述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实现科技力量和人才资源共引、共育、共享,推动舟山小微企业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科技+人才”

赋能小微企业的机制科技力量和人才资源的高昂经济成本是当前舟山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和现实的矛盾根源。通过“科技+人才”赋能小微企业,在不改变科技力量和人才资源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有偿租赁、兼职专家、项目合作和股权合作等共享经济模式实现科技和人才资源共享赋能小微企业,有效缓解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约束,提升科技和人才资源使用效益,提高小微企业内生发展动力,以摆脱当前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低的困境,实现区域内科技和人才资源区域配置最优化。1996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勒特•雷德斯道夫和亨利•埃兹科维茨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三螺旋”理论,对创新活动中政府、高校和产业之间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基于上述理论,舟山必须在“政府-高校-产业”三者上协同创新,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形成创新合力,舟山小微企业才能走上精细化、协同化、现代化、开放式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具体而言,从科研资源配置来看,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具有雄厚的科研实验设备,但存在实验设备闲置或使用率不高等现象。对小微企业来说,高精尖科技资源使用频率较低,增添科研设备、配置专职实验人员必要性不大。通过项目合作和股权合作等方式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向小微企业开放共享,通过科技资源整合有利于提升企业产品技术含量,符合企业协调、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宗旨。从人才资源看,一方面,人才稀缺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人才共享是践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用人理念,使人才供求双方效益最大化,为解决小微企业“高精尖”人才缺失瓶颈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专业人才有利于改善小微企业发展生态,通过专业人才技术支持与服务,有利于小微企业充分利用资金、信息、政策等要素,解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小微企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力。

二、共同富裕背景下舟山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

2019年以来,舟山采取金融支持、财政补贴、费用减免等多种方式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截至目前,舟山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准运营的制造业小微园22个,已入驻企业900余家,在小微企业孵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舟山小微企业“科技+人才”的长效机制、支持平台、成果保护和人才集聚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一是缺乏政府层面出台的“科技+人才”赋能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方案,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文件虽多,但难以形成“政府-高校-产业”创新合作的长效机制。二是舟山小微企业园以“二房东”和“服务员”角色为主,多数园区缺少智慧化管理、金融全方位服务、全程代办业务等高效便捷的配套服务,未形成助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生态。三是技术交易市场服务体系滞后,缺乏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园区。四是产业需求与人才融合不匹配。受地理交通因素等影响,舟山产业人才优势不突出,人才“高而不尖”,各类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紧缺。

三、“科技+人才”赋能舟山小微企业

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未来五年,是舟山小微企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是跨越突破蝶变期。小微企业能否实现发展能级跃升,建立“科技+人才”赋能长效机制是关键;“赋能-共生”是构建区域良好科技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孵化,释放产业与人才融合动能的主要形式。“科技+人才+X”必将构建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为支撑的创新资源共享生态,为舟山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注入强劲活力和智力源泉。

(一)筑牢“稳定器”,建立“赋能-共生”

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科技+人才”赋能共生长效机制是激发舟山小微企业产业新动能的核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一是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推动小微企业发展提质增效。运用市场逻辑,就“科技+人才”赋能小微企业出台专项支持政策,通过创新金融支持、盘活发展空间等要素供给保障体系,促进小微企业赋能服务专业化、品牌化、精细化发展。助企纾困出实招,跟进配套措施,抓好贯彻落实、督促检查、跟踪问效,确保政策直达快享,最大限度为企业增加现金流,加快小微企业发展。实施小微科技企业培育奖励,大力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按当年度研发投入的一定比例予以一次性奖补,缩短奖补兑现期;优先支持“科技小巨人”企业承担省级、市级重点科技研发项目,加大对小微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对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励补助,以提高政策奖励叠加力度,促进小微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二是以“人才”要素激活科技研发与小微企业、金融经济融合的产业级新动能,统筹用好小微企业专项支持资金、科技项目经费、人才引进配套等财政专项资金,集中支持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掌上服务管理平台、“舟创未来”人才引进激励等重点项目,发挥各类资金和政策“倍增器”作用,支持“科技+人才”赋能小微企业创新产业升级。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发挥“科技+人才”赋能小微企业考核机制指挥棒、风向标和助推器作用。建立健全舟山市“科技+人才”赋能小微企业考核激励机制,推进市区两级专项政策实绩考核制度落地,强化考核结果与指标任务关联性,确保小微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实惠。

(二)托举“高平台”,构建“赋能-共生”

市场创新生态高标准托举“科技+人才”赋能互动的目标是赋能小微企业平台,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赋能者与被赋能者最终形成“共生型”市场生态关系,形成共生循环的协同创新圈层。一是建立小微企业赋能平台。整合“政、产、学、研、用”各方优势资源,搭建市区两级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从平台、资金、活动、技术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在技术协同、资源整合、人才培育等各方面形成发展合力与优势互补,成为促进舟山小微企业发展主阵地。二是搭建立体生态型的融合协作模式。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与优惠措施整合梳理,放大财政资金效用,完善惠企配套政策,落实各项企业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帮小微企业降本减负,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建设小微企业创新服务载体。以绿色水产、精密机械、新材料、互联网+、生命健康等特色标签的“小微园”为依托,支持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创新中心、体验中心、推广中心、联合实验室、实训基地。实施小微企业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和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建设补助政策。对新获批的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给予一定比例配套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给予一次性奖补的政策支持。四是支持小微企业创新载体。围绕产业链布局激活创新链,聚焦石化新材料、海洋生物、“光芯屏端网”、清洁能源、船舶与海工、现代渔业等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构建舟山涉海产业“技术攻克+成果转化+人才支撑”的创新生态,实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卡脖子”工程和产业“卡脖子”技术重大科技攻关补助政策。通过3-5年小微企业成长性计划补助政策,为“创新舟山”构建“赋能-共生”市场创新生态,打好舟山主导产业核心技术攻坚战。

(三)建立“转换器”,推动“赋能-共生”

科技成果转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是舟山小微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一是通过联合攻关鼓励舟山小微企业、科学技术协会、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舟山主导产业技术联盟或研发中心,以小微企业的现实技术需求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二是搭建专业服务平台,建成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和专利数据库,构建“政府-中介-企业”三级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三是优选一批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骨干企业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协同合作,建立集知识产权、产学研对接、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竞争情报、人才培训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平台,实现知识产权信息共享、资源互通。

(四)打造“蓄水池”,释放“赋能-共生”

产才融合动能加快人才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是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链条中最重要环节。一是实施小微企业人才虹吸计划。开展小微企业经济领域人才需求排摸调查工作,制定小微企业人才地图,完善“基础人才-领军人才-顶尖人才”的人才支持体系,培育人才集聚沃土,激活人才创新活力。对紧缺急需人才实行精准引才,建立起开放型、精细化、组合式的人才政策体系,集中力量培养和引进重点产业领域的领军人才与团队,实现科技创新自立自强,营造人尽其才的创业氛围。二是推动小微企业与驻舟高校、科研院所签订“科技+人才”战略合作协议,聘任专业技术人员为“小微企业赋能导师”,以政府购买服务、顾问指导、挂职兼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周末工程师、假日专家、“百名专家进企业”等形式,充分发挥赋能导师与专家的自身专业与研究特长,解决小微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解难点、通堵点、补盲点”,为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人才输送、职业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的智力服务,全力构建“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创新生态循环。

四、结语

唯有发展,才能加快实现区域小微企业共同富裕;唯有科创,才能持续提升区域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唯有人才,才能提升区域小微企业在科技发展新业态中的创新能力。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力引进优秀科技人才,加速高端人才集聚,研发高端技术是舟山小微企业可持续竞争发展的源泉,而高质量发展是舟山小微企业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旧动能转换和自我革新的必然选择。以夯实人才基本盘、抢占人才制高点为目标,“科技+人才”共享是赋能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线”。“科技+人才”赋能共生必将为高水平推动现代海洋城市小微企业良性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科技人才支撑,汇聚起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持续动能。

作者:泮红文 单位: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