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信息服务业范文

信息服务业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信息服务业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信息服务业

电子信息资源的信息服务业应用

摘要:电子信息资源随着时代更新、社会变化,种类也越来越繁杂。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社会更快速更健康发展,应用电子信息资源的信息服务业就此兴起,本文就应用电子信息资源的信息服务业及其技术发展动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子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业;技术发展动向

0引言

电子信息资源已经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仅仅只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记录,更是成为政府管理和企业调查的重要数据库。信息服务业更是依托电子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变化发展很快,应用电子信息资源的信息服务业也是一个更迭周期很短的行业,所以其现状及技术发展方向备受瞩目,也是其提高自身风险应对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1应用电子信息资源的信息服务业现状

1.1完善网络化信息服务

完善网络化信息服务首当其冲的是其通信型信息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的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商务合作所必需的电子邮件、电话视频会议等;现在生活中越来越必不可少的网上购物、预约订餐订票、网络电子游戏等交互性信息服务;迎合现代人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家庭安全、远程诊断等监视型信息服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广播型信息提供服务,电视广播、线上培训等;越来越快捷方便的数据库服务、存储等检索型信息提供服务[1]。

点击查看全文

信息服务业公司投资效率影响因素探究

摘要:本文以2008—2018年的信息服务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并分析该行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上市年龄、股票回报率以及上期投资水平对企业本期的投资效率有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股票回报率;上期投资水平;投资效率

一、引言

如今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种数据和信息被广泛应用于物理、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企业越来越注重信息的储存、处理与分析,企业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供应、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通过信息技术对供应商以及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准确地了解库存情况和消费者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设计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各种类型的消费者,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企业价值。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重视、5G时代的来临和国家对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大力扶持,加大了信息服务业企业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和信息技术、软件的研发投资。在此过程中,企业能否进行效率投资,哪些因素可能会显著影响该行业的投资效率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文献回顾

目前,相关学者对信息服务业的研究并不多,大多是研究信息服务业如何作用于生产和经济等领域。例如,张龙鹏和周笛(2020)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表明信息技术在供应商关系管理和市场营销环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且这种促进作用在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显著,但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运营、客户关系管理和服务提升方面的应用对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此外,不同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信息基础设施越发达,信息技术对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刘纯阳和刘锦怡(2020)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但这种促进作用在农业产业的生命周期内呈现出倒U型变化,即该促进作用的变化趋势是由不显著到显著增强再到逐渐减弱。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信息服务业发展比较落后,信息技术服务业对农业增长的渗透作用在中、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更加明显。学者们还对信息服务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该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戴慧(2019)以北京地区的信息服务业为例,分析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改进建议。赵翠玲和郭兰英(2019)也在北京地区信息服务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研发投入、人力资源管理、品牌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关于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三、研究设计

点击查看全文

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探究

摘要:文章基于2012年、2015年和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信息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程度具有显著差异,且信息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的程度趋于上升。信息服务业对制造业大多数细分行业的拉动作用在减弱,但支撑作用却在逐渐增强。在信息服务业的各细分行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的程度较高,且对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文章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信息服务业;制造业;互动融合;数字经济

一、引言

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强调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信息服务业是使用信息技术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服务活动的专门行业,具备“信息”与“服务”两种基本特质。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服务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驱动和支撑作用[1]。促进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广泛、深入融合应用,创造了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精准化服务等新模式,实现制造企业生产要素、过程及产品的数字化[2],从而推动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同时,制造业的数字化发展丰富了信息服务的种类,并对信息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拓展了信息服务业研发创新和融合渗透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推动数字产业化的发展。可见,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融合关系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鉴于此,文章对中国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对于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及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对于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两大产业间互动融合的研究,现有文献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类。在理论研究上,周志丹(2012)分析了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融合互动的机理,认为两个产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相互支撑与协作[3]。尹晓倩等(2015)认为信息服务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环节支撑制造业的发展[4]。何瑾等(2018)提出从产业、技术、业务及产品四个层面实现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并探讨了信息服务、产学研创新、产业园区等融合模式[5]。谢少锋(2020)认为信息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也为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空间[6]。在实证研究上,楚明钦(2015)使用2007年上海市和中国投入产出表,研究发现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融合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李兰兰、赵玉林(2017)使用2002—2012年湖北省投入产出表,研究表明湖北省制造业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融合程度呈现下降趋势,而信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则在逐渐提升[8]。王红杰等(2018)使用2002—2012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研究发现北京市信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较强,而信息服务业受制造业的需求拉动效应较弱[9]。张泽华(2019)使用2007—2015年重庆市投入产出表,研究表明重庆市信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效应和拉动效应都低于各行业平均水平[10]。信息服务业作为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主要产业,已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融合关系具有怎样的特征?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两大产业的细分行业之间互动融合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文章使用投入产出法测算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程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第一,现有文献大多是对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两大产业的互动融合关系进行研究,而针对两大产业细分行业之间互动融合关系的研究极为匮乏。鉴于此,文章首先对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互动融合关系进行分析,再对信息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互动融合关系进一步探讨,从而更深入具体地研究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融合关系。第二,现有文献大多使用直接消耗系数来衡量两个产业之间的融合程度,但是要全面深刻地分析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不仅要考虑直接联系,而且还要考虑间接联系。因此,文章分别测算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从而更本质地反映信息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的程度。第三,现有文献普遍使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反映产业之间的互动效应,但是这两个系数本质上均表现的是某产业对国民经济整体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因此,文章对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进行分解,从而准确度量信息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互动程度。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点击查看全文

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的知识产权研究

摘要: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空前活跃的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行业中也随之出现了一批颇具规模的龙头企业,比如东方财富、同花顺、大智慧、金融界、恒生电子等。然而该行业鲜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研究和讨论。纵观各公司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各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偏弱,知识产权发展程度有待提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背后的引导因素,进一步提出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建议和对策极为必要。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金融信息;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商标;纠纷

当前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龙头公司,比如东方财富、同花顺、大智慧、金融界、恒生电子等,这些公司在提供的金融信息服务方面各有特色和侧重。然而,纵观各公司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各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仍旧不够强,致使行业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金融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入并未形成并驾齐驱之势,与其影响程度不符。由于技术属性、信息属性以及金融属性的加持,未来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保护,势在必行。

一、新时代下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企业的定义和特点

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主要是指传统金融机构或互联网企业以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向金融信息需求方提供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的相关信息的服务。所述服务内容主要包含金融数据、金融资讯、信息交流、理财工具、交易工具、分析工具等金融投资相关产品。其行业可根据产品属性细分为三类:金融信息终端类服务、信息增值服务、网络财经信息服务。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位于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产业链的中游,他们通过对交易所的专属信息发布机构和其他专业研究、咨询机构提供的数据、资讯、报告等基本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加工等工序,进一步开发出互联网金融信息相关产品,从而向下游客户销售产品以满足其金融信息需求。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商是行业的核心力量,起到了加工信息和传递信息的作用[1]。2021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圆满完成,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其投资理财需求也进一步升级,多元化、个性化的中高端金融信息产品也成为普通投资者的“刚需”。因此,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只有从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市场渠道、售后服务等方面有更大的投入方可争取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企业涉及的知识产权类型

《民法典· 总则编》第一百二十三条中,将知识产权与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一同列为重要的民事权利,从权利客体的角度对知识产权予以概括性规定。在民法典背景下,结合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行业特点,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主要涉及的知识产权类型,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

点击查看全文

论通信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通信行业发展给经济增长带来的直接贡献

1.通信行业的经济效益。在上文中,我们对2006年到2011年我国通信运营商的业务收入、业务总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一组数据中,分别对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的指标进行了明确的分析,同时也表示我国通信行业的业务总量在逐年快速的上升,且业务总量的增长速度比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要快得多,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收入与总量不匹配,究其根源,主要是我国通信行业中的三大运营商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2008年12月12日工信部3G牌照以来,各运营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运营商之间相互降价而导致。因此,通信行业中通信运营商的业务收入与增加值给我国经济的增长带来直接的贡献。

2.通信行业的发展给经济增长带来的间接贡献。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通信行业的发展给经济增长带来的直接贡献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正是由于通信行业的发展,带动了与同行行业发展相关的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而这两大通信行业的发展又间接性的带动国家经济的增长。因此,通信行业的发展给经济增长带来的间接贡献,主要表现在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1以通信设备制造业为基点分析通信行业的发展给经济增长带来的间接贡献。就目前来看,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有网络型、无线型和终端型通信产品。其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面带来的贡献主要是其销售收入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从2006年到2011年间,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29%、2.73%、2.55%、2.23%、2.04%、2.27%。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通信设备制造业给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呈现出稳中略下的趋势。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通信企业的重组以及3G业务的拓展,尤其是重组后的通信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开创和开发一些新的品牌和业务,而这就为通讯设备制作商、内容提供商以及系统方案解决提供商等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而通信运营商是主要的投资者,通信设备行业就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由于一些通信设备生产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还十分有限,因此能保证销售收入在GDP中的贡献率稳中略下的趋势已经十分难能可贵。

2.2以通信服务业为基点分析通信行业的发展给经济增长带来的间接贡献。就目前来看,我国通信服务业类型主要有信息系统集成型、信息技术咨询、运营和数据处理等服务。其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面带来的贡献主要是其销售收入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从2007年到2011年间,我国通信服务业的销售收入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1.02%、1.29%、1.5%、1.87%。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通信服务业给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之所以通信服务业的销售收入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还相对较低,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的信息服务行业属于初级发展阶段,但随着全球信心花时代的到来,信息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带动了社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尤其通信服务业的销售收入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的上升,主要得益于目前我国在信息服务行业方面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尤其是4G牌照发放后,我国的信息服务业必将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

二、通信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综述

第一,通信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2006-2011年,综合通信行业业务收入对GDP的直接贡献、通信设备制造销售产值对GDP的贡献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对GDP的贡献得到的通信行业对GDP增长的总贡献率平均达到约6.2%。

点击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友情链接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