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融媒体召回信息传播特点及发展趋势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融媒体背景下,我国召回信息在传播平台、媒介通道、分发方式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本文从传播平台、媒介通道、分发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召回信息传播新特点、新趋势,提出了重原创、多联合、讲互动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召回信息,传播现状,传播困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不可避免,通过多平台的内容分发、互动,打造融媒体矩阵,已经是一种通用做法。融媒体矩阵搭建之后,与之相对应的是内容形式的改变、受众的迁移甚至是产业布局的转型。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主流媒体期待已久的新一轮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正式启动,同时也为融媒体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将以我国召回技术机构——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融媒体平台为例,分析在此背景下,我国召回信息在传播平台、媒介通道、分发方式等方面出现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1我国召回信息传播现状
多平台、多渠道的传播矩阵是目前大多数媒体和机构都会采取的传播策略。作为召回技术机构,中心也在近年逐渐搭建基于产品召回和安全信息传播的融媒体矩阵。目前共有6个平台,包括2个网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以下简称“DPAC网站”)、中国产品安全与召回信息网(以下简称“产品安全网”),新媒体账号4个:微信订阅号、头条号、百家号以及抖音号。其中,DPAC网站承担官网的功能,具有官方性、专业性的特点。微信订阅号开通于2014年,目前粉丝近50万。此外,适应短视频的快速发展,近年开通抖音号等平台进行短视频的发布和传播,视频内容有安全科普、召回盘点、法规解读等,时长在两分钟左右,并与用户互动交流。
2我国召回信息传播特点
作为技术机构,产品范围包括汽车和消费品,内容涉及安全和召回的法律法规、召回新闻和公告、消费提示、召回信息查询和服务、安全科普教育等内容。目前,我国召回信息传播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2.1多元融合各平台平稳运营
通过对各平台内容的梳理,可以看到,在已有的融媒体矩阵中,平台间各有分工和侧重,以DPAC网站为基础,微信为主阵地,头条号、百家号、抖音号作为辅助梯队,发挥不同平台优势,形成召回信息传播的合力。DPAC网站作为官网,除召回信息外,还有国内外法律法规、技术报告、消费提示、工作动态等。微信订阅号使用广泛,粉丝基数大、粘度高,信息传播和转发的速度快。这两个平台同时还具备召回信息查询、缺陷线索报告等便捷服务功能。百家号、头条号自身的算法推荐机制能够让信息更多、更广地触达到人群,更大范围地提高召回信息传播和产品安全科普。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通过原创安全科普、产品实验测试、召回短视频吸引了广泛的短视频受众。人员和技术也是新媒体平台的两个重要因素,如何在有限的人员条件下,避免内容的同质化、更新的不及时,同时还要体现传播内容的时效性及专业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中心针对不同融媒体平台的多元化需求,在平台运营、受众分析、分众传播、宣传推广等方面各有侧重。
2.2专业权威全方位汇集信息
各平台信息有原创性、专业性、集中性特点,主要为召回信息、消费提示、三包知识、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解读、安全科普视频以及技术报告等内容。内容的集中,反映了各平台在内容上的关注点,突出原创性、专业性,能够吸引固定专业受众。召回信息和三包知识、消费提示在体例上基本保持一致,给人严谨、统一的印象。尤其是微信平台中,不同主题内容配合固定头图的使用,能加强用户的印象,方便快速浏览所需内容。形式的多样,紧跟传播热点,除了一般的“图+文”形式,还有一张图、海报、短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内容简洁、表现活泼,能吸引不同人群。比如:在法规宣贯中,同时配合了新闻、法规条文、法规解读、一张图、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移动端平台的发展让受众更偏向于简单直观、偏娱乐的内容和形式,更适应于碎片化的接收。所以相对于长篇文字,图片及短视频的传播力更大。
2.3方便快捷贴心服务消费者
召回关系到每一位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为更好服务消费者,利用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在各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召回查询服务,比如:VIN查询,国内外召回信息,汽车制造商、经销商查询,方便消费者获取召回信息、及时进行召回。同时,还建立便捷的缺陷线索报告反馈渠道,除了传统的电话、邮箱等方式外,在网站、微信都开辟专门的缺陷线索报告采集页面,所收集到的缺陷线索为产品缺陷调查、缺陷判定、召回效果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2.4突出权威树召回传播品牌
传统媒体具有原创、专业、深度的特点,新媒体则内容简洁、传播快速。我国召回信息平台,要在内容上做到原创、专业、权威,传播上做到多渠道、多元素、精准性,需要从专业性出发,树立自身权威形象。不管是内容的权威性、专业性,还是对整体平台风格的打造,都需要凸显自身的专业形象,形成“召回信息权威发布”的品牌形象。在各平台运营中,首先采用了一系列风格统一的头图。这些头图基本都是蓝色底+简单图案+文字,色彩和文字样式统一。其次是统一同类信息的版式,召回信息、三包知识以及消费提示都是固定的版式,并且添加了相应的话题,对外展示变化与统一相结合。第三,打造统一的视觉形象。比如在认证信息里统一运用了LOGO,召回信息用到了嘟嘟侠的动画形象。这些设计使得各平台整体形象既区别又统一,对外形象明晰且直观、易识别。在突出权威性的同时,也树立了中心的品牌形象。
3我国召回信息传播的趋势与优化
从前边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召回信息传播已经完成了融媒体平台的搭建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更大范围传播召回信息,普及产品安全知识,还需要作出更多转变与优化。
3.1由信息发布向内容原创侧重
原创内容是一个平台的灵魂。在召回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打造更为丰富、更加贴合受众阅读习惯的内容,需要在产品安全、实验测试、技术前沿、标准解读等原创性方面进行更多尝试。在召回新闻的基础上,逐渐加大原创内容的比例,其中包括并不限于法规标准的宣贯、解读,消费提示等与消费者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以微信平台为例,2021年共发布原创内容发布120篇,主要包括:全国消费品召回信息通报42期、三包系列知识31期、汽车召回月度汇总长图12张、消费提示5期、长图4个、短视频5个,此外还包括活动新闻稿、法规等21篇,原创内容约占2021年微信发文量的34%。原创内容适应各平台不同特色,有所侧重。微信、网站、抖音等互相配合宣传,比如:微信的即时性、分享功能,更加适合一些长图、海报等直观性、易转发的内容;网站的专业性、栏目细分,可进行内容的深挖,比如:专题报道、深度解读、技术研究等内容;抖音短视频的有趣和直观,可以从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角度进行消费者安全知识普及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召回信息传播已经开始注重从简单的信息发布,开始逐步考虑内容及形式的原创性、多样化,并已开始了一部分尝试和转变。但是内容的生产和累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未来还需持续深挖内容的原创。
3.2由单一分发到正向引导转变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呈去中心化、爆炸性增长。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固有的接收信息的方式。从文字到图片再到影像,人们面对的是越来越复杂、多面、立体的信息。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扩大了人体感知的范围,调动了受众视觉、听觉、乃至于触觉的感官,越是能够唤醒受众多种感官参与其中的媒介形式,越是能够获得更多注意力”。在这种背景下,召回信息传播也逐渐从单一的文字内容,开始向多种形式发展,并原创出包括一张图、动漫、短视频、海报等形式在内的宣传内容。图文、漫画等形式的内容多元化设计更容易为公众所接受。在近期的召回法规的宣传中,就运用了法规、新闻、一张图、法规解读、动画短视频等不同形式相配合的方式,让受众找到自己喜欢、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同时也适应各层次受众的阅读习惯。同时,紧跟短视频的火爆,开始抖音号的运营,尽量呈现跟进读者需求的短视频内容,在科普宣传、召回信息等方面制作出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短视频内容。未来我国召回信息传播还需要形式转变的基础上,通过打造爆款内容、引发舆论热点,从而正向引导公众提升对召回工作的认知。在策划内容时,需要积极掌握传播规律和受众心理,及时了解舆论热点,尤其是短视频、动漫、小游戏等更能吸引年轻受众的可视化、交互式传播内容,从而创作出积极正面,同时又能引起受众共鸣的“爆款”内容。相比较来说,这一发展对传播内容策划和运营团队的要求更高,这也是未来要面对的一个转变和提升。
3.3由简单传播到合作联动
在已搭建起完整的融媒体矩阵的情况下,除了各平台之间的融合发展,还需要在外部打造一个合作、互动、共享的联动机制。这种联动,从机制上讲,包括与市场监管相关部门、召回技术机构的合作,也包括与社会媒体的联动。形式上包括内容的相互转发、同一话题的互动、活动的联合策划等等。结合政府部门、技术机构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与媒体捕捉热点、策划专题、内容生产、传播推广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而产生更加大的作用。
3.4由单向传播到逐步互动沟通
与传统单向传播不同,在去中心化的条件下,现在的读者可能同时本身就是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他们对于所接触到的信息,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希望能够进行讨论、得到回应。在召回信息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新媒体互动性强的优势,积极回应受众个体需求及关切问题,客观关注社会热点和趋势动态,同时,也需要在内容策划中考虑到受众的参与感与认同感,从而让受众能够积极主动进行二次传播,扩大宣传的范围和广度。
4结语
召回信息的传播是一个涉及内容的生产、分发、传播、影响、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复杂过程,在融媒体背景下,对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要求。面对众多新趋势、新潮流,立足专业,提升内容的质量、形式,让召回信息以符合受众接收习惯、阅读习惯的方式更立体和多样地进行传播,才能在信息流的滔滔浪潮中发出属于自己的回响。
作者:王雯 宋黎 姜肇财 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