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影响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如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逐渐代替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但其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现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概况以及在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并研究了低水平同质化发展、缺乏合作互补发展机制、“极化效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不同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影响,以期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低水平同质化发展;合作互补发展机制;“极化效应”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资源不足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这就促使相关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这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准确发展方向[1]。党的十九大以来,创新被广泛提及。在此背景下,创新成为实现新发展、探寻新突破口的关键,也是关系到经济体系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2]。在技术不断提升和优化的大环境中,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应的投入力度也逐渐增大,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撑政策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3]。但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的发展,其也呈现出更加明显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在高新技术产业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新一代技术产业园区在数量和发展程度上都实现了新的突破[4]。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工业化发展带来新空间,成为促使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点。基于此,本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现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其在不同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虽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近些年在我国学术文献中出现的一个高频词,但目前对于它的界定及分类还没有完全统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概念界定主要从政府部门颁布的文件着手。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内容为:“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决定》既给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概念,也进一步诠释了其涵盖内容框架。据统计,2020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7.5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呈现出平稳而快速的增长,以每年约15%的增速,超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增速的均值。可见,新一代信息技术是继互联网之后第三次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革命性作用的先进生产力[5],并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行业渗透,使得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变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国家工信部采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通过与目标最优值进行比较,将全国各省(区、市)分为领先省份、中间省份、潜力省份三个梯队(见表1)。由表1可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的核心发展产业不同,因此,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不同,在这种目标性较强的发展前提下,也降低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关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的经济数据现在并没有官方机构进行直接统计,只能从现有的官方权威数据中进行归纳整理。根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基本属性,整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和《中国信息年鉴》全国31个省市区的相关产业经济数据得到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不同区域主营业务收入[6],如表2所示。作者整理相关数据发现,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覆盖,各省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营收总额排名情况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各省(区、市)梯队情况基本相符。第一梯队相关产业营收均在全国平均数以上,且营收在全国平均数以上的省市均分布在第一梯队[7]。其中,珠三角地区,广东省凭借夯实的产业基础优势名列前茅;长三角地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均属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第一梯队的成员;北部地区,北京作为国家政治中心、山东作为北部地区经济规模最大的省份位列其中;中部地区,随着国家将国家级数据中心建立,带动中部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发展。未进入第一梯队的省市区均在全国平均数以下,这再次证明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与此同时,不同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以江苏为例,电子制造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软件服务业和通信服务业主业业务收入的总和。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江苏地区,在其他地区也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初期,这种不平衡是难以避免的,但要实现长远健康发展,不同技术产业的协同发展是必要条件。
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3.1区域低水平同质化发展问题明显
技术产业要实现全面发展,离不开健全、有效的基础建设,但现阶段不同地区主要将建设重点放在其发展的核心产业上,这就造成了大量集中性的重复建设,对其他产业的建设水平相对较低,这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而且会对本行业造成不良影响,引发恶性竞争。究其根本,主要在于对区域进行建设过程中,缺乏对市场环境以及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盲目投资,导致投资风险增大,影响部分产业的健康发展[8]。对于部分基础建设发展缓慢的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高投入并不能输出同比例的产出,企业发展缺少核心竞争机制,导致企业的规模主要集中在中小型阶段,数量超出市场饱和,而技术能力却不能满足区域的发展需求,致使区域内的信息产业无法得到切实发展,产业集群不健全。
3.2区域间缺乏合作互补发展机制
不同行业本身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资源,对其进行有效整合是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构建更大范围内的合作发展机制。许多区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尚未形成全面可持续的协同互补机制。这就直接导致产业在结构调整、发展定位优化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快速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
3.3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加剧
在自由的市场环境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自发的运行机制就决定了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会存在差异,如果政府不能及时对这种不平衡作出调整,长期作用下就会导致严重两极分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阶段,经济及基础设施条件更好的区域具有的优势就更为突出。资金作为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决定了其发展的速度,人才则是保证其健康发展的关键,政策指明了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上述因素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大多聚集在经济发达区域,这也加大了“极化效应”增长速度,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区域之间出现不协调、不平衡发展的局面。
4结语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先进性决定了其将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实现其在区域内的协同发展是其对区域的全面健康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基础条件。为此,本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作者:秦明旭 鞠轶 李宁 单位: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