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信息产业振兴发展对策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信息产业振兴发展对策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信息产业振兴发展对策浅析

摘要: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加速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信息产业振兴发展不仅是建设数字辽宁,打造智造强省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辽宁省经济实力的重要保障。主要围绕辽宁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制约辽宁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辽宁信息产业;振兴发展;对策研究

1辽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辽宁是信息产业发展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767.1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9个百分点。见表1。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0亿元,同比下降2.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主营业收入1857.1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产业规模全国排名12位。实现利润104.3亿元,同比增长11.3%;税金总额91.5亿元,同比增长10.8%。见表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各子行业收入结构基本稳定,其中软件产品收入906.6亿元全省软件服务收入的48.8%,同比增长9.6%;信息技术咨询和管理服务收入797.9亿元,占全省软件服务收入的42.9%,同比增长10.8%;信息安全收入141.1亿元,占全省软件服务收入的7.6%,同比增长5.9%;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11.3亿元,占全省软服务收入的0.7%。软件业务出口26.1亿美元,同比增长4.9%,占全国软件出口收入的7%,增速高于全国增速6.2个百分点,沈阳和大连保持集聚和较快发展,两市收入占全省收入的98.4%。目前,辽宁信息产业发展平稳,行业增长下降幅度呈逐步收窄趋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掌控能力显著提高。信息产业正日益成为辽宁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引领产业转型和融合创新的新动力、驱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提升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新手段。虽然辽宁信息产业正稳步发展,但与国内经济发达省份比较,辽宁信息产业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一些重要行业呈现负增长的态势,关键技术已被其他省份赶超。

2辽宁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顶层设计不完善,缺少长期战略规划和完善制度体系。政策制定的延续性不够。纵观辽宁信息产业15年来的发展态势,因政策连续性不强,没有形成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导致企业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的制约,政府的推进、引导作用发挥的不够突出。没有形成行业完善的制度体系。尚未建立上下贯通、横向连通的数据运营体系、标准体系和考核机制,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政务数据归集统筹推进力度不够。2)产业结构不健全,龙头企业作用发挥不突出。辽宁信息产业发展结构不健全,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少像腾讯、华为、联想等有影响力、能够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龙头企业。硬件产业的比重过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在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很多电脑、数码电子产品品牌在辽宁投产,但是相关的信息服务业、咨询业却还停留于原来的水平,因而出现了硬件产品和软的配套服务不协调的现象。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信息产业发展动力不足。辽宁信息产业在总量上虽然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但质量并不高,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生产的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如集成电路方面,仅仅是国外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在辽宁省的“加工厂”而已。很多产品的生产还只处于模仿阶段。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没能形成本土配套加工生产链条。由于资金有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价值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企业的生命周期也很短。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极易导致行业的总体亏损。4)领军人才缺失,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辽宁信息产业出现了人才结构不够优化,领军人才、高端人才严重匮乏的现象。在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方面力度不大,目前企业仅限于用待遇留住高端人才,没能让人才扎根于企业,形成为企业的发展而奉献的愿望,没有形成用事业、待遇、感情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因而常会出现重金引进的人才,还会辞职离开,严重影响企业的创新发展。

3辽宁信息产业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3.1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信息产业规划布局

1)战略引导,规划先行。省政府协调各有关部门,由省工信厅牵头,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商务厅等作为成员单位,组成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信息产业发展,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长期、中期、近期规划和战略布局,并使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辽宁数字经济发展。2)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健全工作机制,协调省市信息产业发展工作,持续提高建设标准,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工作方案、行动计划等。对推动信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的市、县(市、区),在安排专项资金时给予重点倾斜支持。

3.2发展信息产业,把推动数字产业化作为振兴工业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

1)实现高质量发展。信息产业是推动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支撑。发展数字经济,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构建以数字化为驱动力的、智能制造和工业服务体系。信息产业肩负着“发展与带动”的双重使命,只有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做好“三篇大文章”,才能完成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任务。2)加强龙头企业培育。依靠龙头企业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引进大型项目、重大项目和强势资本,带动信息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并做大做强做久。3)加强本埠产业链配套。以本地应用配套为突破口,建立为本埠产业服务的研发平台以及政策支撑体系,推进本埠信息产业链配套开发制造。辽宁省各级政府在采购等政策上要引导和提倡使用本埠产品和技术,为区域自主创新成果提供使用环境,形成自己的供应链,减少企业的购买成本。

3.3建立和完善信息产业发展平台,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1)建立“政产学研商金中”全方位的多维度的科技创新联动机制。政府负责协调、沟通,并研究制定合作的具体内容、办法及鼓励措施,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成为科技创新发展辽宁信息产业的主要模式。2)建立公平公正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的平台。申请立项成为企业得到国家资金支持的唯一途径,应建立项目跟踪制度,保证项目资金的有效利用,真正起到促进科技创新的目的。3)成立电子信息产业企业联合会。制订行业标准、开展技术交流,按照工业4.0的标准,打造相互合作和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4)加快省级新型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整合并发挥省市数据中心资源,优化省内新型数据中心互联能力,促进数据中心、云计算和网络协同发展,提升新型数据中心网络支撑能力、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

3.4强化营造宜商环境与人才支撑作用,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1)从战略高度持续优化信息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政府服务,树立“负责思维”的理念,为信息产业发展服务。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营造产业发展的更好营商环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尽职尽责,真正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崇尚创新的辽宁经济文化。2)建立和完善信息产业发展的人才保障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健全多形式、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拥有交叉学科背景的融合型人才;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引进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分配奖励制度,采取年薪制、利润分享制、股权和期权等多种激励形式,对信息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重奖。

作者:吴迪 王筠涵 赵扬 金晴斗 单位:辽宁省工业和信息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建设工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