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数据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水平提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数据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水平提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数据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水平提升

摘要:在当今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因海量数据的不断积累而深受冲击并发生变化,大数据时代便由此产生。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海量数据背后所蕴藏的巨大价值。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集中大量数据资料的社会主体之一,更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时代下这些海量的数据和大学生丰富多样的社交沟通方式,转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探索大数据时代下新的管理方法和路径。文章从大数据技术和图书馆大数据出发,通过分析大数据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影响和图书馆自身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如推进网络化建设、电子资源特色化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等。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管理;大数据;数字化

1大数据技术与图书馆大数据

大数据是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的伴生物,并因其自身传输便捷、高效智能而备受青睐。大数据的概念最早由麦肯锡公司的报告提出,又称为“巨型资料”,具有多样化(Variety)、海量性(Volume)、快速性(Velocity)、灵活性(Vitality)、准确性(Veracity)、复杂性(Complexity)等六大特点。

1.1大数据技术的定义

大数据技术是近些年互联网行业新兴的一个技术热点,它以信息检索、文本挖掘、结构化数据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处理以及平台化内容管理这五大技术分支作为自己的应用筹码,业已实现包括从信息到内容管理以及海量非结构化信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等诸多领域的重点突破,并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顺利完成自身数据资产的保管,确保用户访问的场所完备与渠道通畅。

1.2图书馆大数据概述

图书馆作为教育领域信息应用的重要平台,基于其已有资源进而应用各种新技术来提升、弥补、完善自身功能亦或是相关服务能力的情况已陆续出现。随着复杂数据种类的日益增多,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已逐步顺应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具有了大数据的特征。例如,结构化数据包括印刷纸、光盘、网络和数据库资源等;非结构化数据包括读者借阅信息和查询服务信息等。在新的数据浪潮中,拥有和控制更多的数据资源意味着拥有更强的服务能力。因此,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对更多数据的“支配”,使可控资源朝着效率和价值最大化的方向移动。为此,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收集、整理、分析、挖掘数据,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提炼知识,而且更要时刻关注为学生提供科学知识服务的全过程。可以说,这是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性改革。图书馆在关注用户结构化数据信息资源的需求时,更应重视对用户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进而能够充分开发这一信息资源,有效实现馆藏资源合理配置与提前分析,以满足大学生急速增长的知识需求,而这便是提高图书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抓手与根本方法。

2大数据时代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

大数据因其自身的上述特点,加之当今实体图书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现阶段管理模式落后,工作难以满足读者需求这一现实困境,身处大数据时代中的图书馆正面临着全方位冲击所带来的艰巨挑战[1]。

2.1图书馆数据服务中心的地位趋于模糊

新技术驱动下,当电子书日益普及,检索系统日益完善,图书馆的部分职能也已被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所替代,图书馆一时间无法有效解决自身资源配置率低的突出问题和开放网络平台接续不断的冲击。再加之“互联网+”潮流的崛起,社会各个领域的边界更是被逐渐淡化,而图书馆数据服务中心的位置也随之逐渐趋于模糊。

2.2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发生转变

一方面,计算机系统性能的提高大大降低了信息挖掘和处理的成本,新的数据源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出现增加了数据类型的数量。各种非结构化数据增加了大数据的复杂性,促进了高校图书馆形成新的知识和信息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齐夫在专注于“人类行为和最小努力的原则”时指出:“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人们倾向于选择工作量最小的路径。”在海量信息无处不在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最关心的不再是信息量,而是能否从无序、分散、多变的信息中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从而使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最小化。

2.3图书馆科学数据信息管理工作要求提升

在大数据时代,科学数据信息如今已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作为高校信息资源的集中地,图书馆更需要提升科学数据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从而为其在“大数据”时代实现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现在图书馆将从传统的数据收集转向广度和深度分析。面对大数据,图书馆信息中心不仅要了解当前的情况,还要分析和预测知识服务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从而提供开放的科学数据管理和服务。

2.4图书馆基础设施升级更新需求更大

在日益发达的大数据及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要想满足大学生读者日益增加的信息要求,不仅需要完成大量的存储工作,而且要完善搜索引擎、信息行为和访问痕迹等内容,图书馆基础设施升级更新需求量日益增大,这就对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经费的分配普遍紧张。因此,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5读者隐私问题日趋重要

大数据下,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可能都涉及读者的隐私问题,特别是读者的访问痕迹、检索阅读等都有可能被捕捉到,所以要提高对大数据的安全保护、加密保护、知识产权保护。

3我国高校图书馆当前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成果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3.1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意识缺乏

目前,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共享意识缺失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各图书馆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以及明显的缺乏沟通和沟通,不知道如何相互配合,更多的是关起门来,自己动手,重复施工和收集。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面对这一问题,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计量标准不仅要着眼于资源的规模,更要注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价值。

3.2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

近些年来,尽管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力度持续加强,但高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这一问题似乎仍然存在。深究其因,是因为高校图书馆为丰富自身的馆藏,虽然已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投入巨资致力于数据库建设以及硬件设备升级,但数据库建成之后,教师、学生还是不了解数据库的特点,没有掌握数据库信息的正确检索方法,这方面的教育仍然留有较大的空白区域。

3.3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够规范

就目前的状况来说,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均存在信息资源不够规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从而导致跨库统一检索、与其他数据库的共享与兼容难以实现。(2)馆藏数据库很少能够将本馆特色体现出来。(3)数据库内容、数据库形式不够丰富、不够灵活。(4)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所构建的网站,很少有树立明确的、明显的信息资源建设显示。

3.4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专业人才缺乏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构架,人是整个构架的基本也是核心,然而就目前我国的基本现状而言,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当缺乏。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其学历偏低,信息资源共享意识,信息资源建设意识较为薄弱,对相关技能的掌握能力也存在明显不足,这些均会导致信息资源建设工作难以顺利、有效展开。此外,在高校图书馆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也没有利用现有的特色数字文献资源服务读者多元化、全方位的需求;在信息资源现代化技术、专业知识方面,缺乏长远的培训与教育机制,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完全不够,这些都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缺失,亟需我们用智慧去解决[2]。

4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创新途径探究

4.1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4.1.1建立图书馆电子书平台。目前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呈现出纸质图书的借阅量下降,而电子图书的访问借阅量则在快速增长的借阅趋势。试想,高校图书馆如果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书平台,学生就可以通过填写信息等途径来获得电子书的借阅权,这无疑是那些喜欢整日宅在寝室里学生们的福音。4.1.2建立图书馆官方图书网页。此外,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官方图书网页。通过进一步丰富该平台所具有的查询与服务功能,将借书、还书、续借、查阅存书等一系列需求与学生的信息建立有效链接。将大学生平时只能通过亲自去图书馆才能完成的事情,变成只需要登录打开本校图书馆的官方网页后,输入学号就可以完成借书、还书等事项。如此一来,不仅方便了学生对图书馆内图书的借阅,而且也有助于图书管理员开展有效的图书管理工作。4.1.3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社交方式进行有效结合。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在网络社交方面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利用大学生在网络社交方面的时间分配特点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微信、微博等社交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如通过创建图书馆的微信平台,当读者关注后,就可以在此微信主页上直接进行图书的借阅预约、查询余书等各项信息查询。同时,此微信主页还记录着所有借还书的学生信息,以便管理员对图书的出入量进行统计和管理。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寻找具有共同读书爱好的朋友并创建微信群,这样不仅解决了大学生交友范围受限的问题,而且有助于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互相推荐图书并分享读书心得。可以说,创建图书馆的微信平台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符合社会潮流的图书馆社交平台。

4.2基于大数据时代下构建高校图书馆资源特色化服务内涵

实现高校图书馆特色化服务应牢牢把握住已有资源这一财富宝藏,在充分发挥其价值的基础上不断谋求“以生为本”新突破。简单来说,便是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一步分析、挖掘高校图书馆现存的文献资源,对电子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报告。综合考虑访问次数、访问院系分布以及文献下载次数等量化指标,对各类电子资源的利用率、覆盖率进行科学的评估,从而为定制电子资源的采购提供良好的渠道,切实实现特色化、人性化服务。此外,应该注意的是,特色化服务应充分考虑学院分布及学科设置情况,明确用户对各学科电子资源的访问频率[3]。对学科利用率较低、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学科,可以加大宣传力度与人力、财力投入,进而实现各学院各学科之间的资源平衡。

4.3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数据服务生态圈谋求创新驱动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发展,为信息的多位关联和融汇创新创造了无限可能,催生了“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为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发展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4]。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数据服务生态圈是一个以数据流通为媒介,借助“互联网+”的战略思维和创新成果,规划图书馆数据服务的创新模式,是将生态圈和生态链群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引入图书馆领域,以实现图书馆拥有更多数据的资源的支配权,促进更多领域数据资源的优化重组、跨界融汇,开启跨界服务新模式的创新驱动。随着图书馆生态圈的日趋完备,一个集信息、服务、教育、体验、创新、发展等一体化的数据共享平台将是高校图书馆模式重构的发展趋势。

4.4个性化信息服务寻找契机

大数据环境下,读者更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希望更为方便地享受快捷的借阅信息服务。所以在大数据和网络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该更加关注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不应只是从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营销思维考虑。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实时关注大学生读者的需要,积极主动地了解他们的潜在需求,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真正作用,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核心是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推送服务作为个性化服务中心重要的信息服务方式,不能再像传统的服务一样对不同需求的读者被动地提供统一的服务,而要主动地进行个性化推送满足读者的特定需求。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积累了大量的读者对资源的历史访问数据,考虑采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对读者、资源、读者对资源的访问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中发现读者兴趣和资源关联,为读者开展个性化推送服务[5]。如:通过对访问历史数据进行关联挖掘,如果发现有许多读者访问了A文献同时也会访问B文献,则对访问A文献的读者,可以将B文献推荐给他。

5结语

互联网带来的数据激增让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但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如何以最快捷的方式和最小的代价捕捉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据环境具有海量、复杂和数据价值挖掘难度大的特点[6],因此更需要图书馆与时代接轨,顺应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转变图书馆的管理思维。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应尽快树立大数据意识,正确对待网络技术、网络思潮对图书馆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把握时代机遇,积极谋划改革,在不断完善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这一进程中,做好“以生为本”这篇大文章,实现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新目标,大力推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高层次、高技术、全方位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李珑.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探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1):81-84.

[2]张翠英.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图书信息管理水平[J].前沿,2013(17):138-139.

[3]毛晓燕.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走向分析[J].实践平台,2014(3):72-75.

[4]陈妙凤.试论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特色化服务[J].才智,2017(5):101.

[5]熊拥军,陈春颖.基于关联挖掘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送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10(1):125-129.

[6]赵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实体音视频资源建设探讨[J].信息组织,2015(2):48-52.

作者:杨莹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