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

摘要:全球信息化、电子化等相关产业发展迅速,计算机已成为一种现代的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核心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尤其对于有效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本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内涵出发,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信息管理信息化的促进作用、提升方式及两者优化、整合的途径,探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办法。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优化整合

1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内涵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种现代的信息处理工具,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计算机应用技术逐渐与通信科学技术紧密融合、相互渗透,使人类的社会化进程在不断加快。随着全球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成为了信息传播、搜集、存储、甄别等的载体和渠道,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能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从事信息采集、组织、分析、传播和服务等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管理和评价。仅仅几十年前,计算机的体积还十分庞大,一台计算机可以占据好几间房屋,并且价格昂贵到只有少部分的专家才有条件使用,现今的计算机已经变得轻简,方便携带,并且应用的功能十分强大,运转效率也更高,在学习和工作中都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计算机技术从最初的少数专家专有的高科技发展为大多人的通用技术,也使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内涵更加丰富。计算机可以帮助企业对其拥有的资源进行更大力度的整合和二次开发,使企业的信息资源有更好的分类、筛选、归纳功能,便于在搜索企业信息时可以更加高效、便捷的搜到。对于企业的物资管理来说,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够更加透明、及时地调动物资的分配,使信息管理变得更加简单[1]。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业务管理水平,使各项综合业务都能更好的开展,确保企业的信息可以及时有效的更新,使人们可以及时掌握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信息管理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2.1促进信息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有效结合

很多企业在账面资产管理和实际库存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账面资产数额远远高于实际库存资产数额,造成企业账面资产和实际库存资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严重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促进信息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有效结合,任何变动的物资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管理在财务系统中得到记录、保存,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安全、可靠。

2.2增强紧急物资的调拨功能

通常企业的所有物资都有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和调拨,当其他部门紧缺物资时,信息管理部门要尽快调拨物资,维持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转。然而,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信息管理部门的物资调配流程不够便捷,容易使紧急物资的调配不能及时完成。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将物资直接调配到紧缺部门,使传统复杂的物资调配流程变得更加简单、便利。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调配公司物资也大大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联系,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2.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在传统的企业信息管理过程中,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较为不便,当有什么信息需要传递和沟通时,往往会因为信息传递的途径不够便捷而影响信息的及时性或者传播的覆盖性。企业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难度大、大大增加了信息管理的难度。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将各个部门之间的物资情况进行全面的收集、记录、统计和分析,每个部门的废旧物资、可用物资都能够一目了然的就看到,大大提高了物资部门和企业基层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及物资调配的及时性[2]。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加强部门之间的友好关系,避免因为信息传递的不及时、有误等情况造成部门矛盾。一个企业的有效运行需要各个部门之间配合默契,计算机应用技术为部门之间搭上了一架便捷的桥梁,使公司的信息管理实现最优化。

3计算机应用技术提升信息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具体方式

3.1促进信息关系系统的创新发展

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促进信息关系系统的创新发展,使信息管理系统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和价值的发挥。对于企业来讲,信息资源是企业运行运转的必要资料,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物资物料的调配使用、物资与财务的关系等都需要进行信息的准确、及时传递与关联,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将企业的信息资料进行很好的分类、归纳和提取,并能促进企业物资的二次开发,使物资的查找效率大大提升[3]。另外,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根据企业的物资流向、人员考核标准等,制定相应的信息管理流程与标准,给相应审批人审批权限,使信息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向相应审批人发送审批信息,确保了企业管理、业务审批的效率。

3.2促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实现信息管理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加速企业决策的过程、加强团队协作、建立企业联盟、实现经济全球化。纵然企业的业务千差万别,但企业信息系统总是由一些相对稳定的管理单元构成,通俗来讲就是一系列管理与决策的活动,可以在特定的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指导与控制下对相关人员、物料、资金、信息等资源进行合理使用和调度。从应用的角度来讲,企业信息系统是不同层次的企业访问主体在不同的访问控制策略约束狭隘按照特定的工作流程完成确定的工作任务,并对相应的企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决策支持。然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实现业务流程的体系化操作,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实现这一困境,大大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质量。具体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对企业的资产信息进行全面的记录、保存、整合,对于企业各个部门中的废旧物资能及时进行掌握,可以进行回收或处理,这样会大大加强企业废旧物资的有效处置。企业在进行物资招标工作时,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材料,按照在途物资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对于原材料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都可以有一份很清晰的明细分类,确保物资招标工作的更好开展及保证供应商的报价[4]。对于企业的绩效考核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报表进行有效改进,使企业的考核管理更加方便。

4优化和整合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管理的途径

4.1强化企业信息管理理念

信息来源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还包括与企业生产、销售相关的外部信息,加之信息的质量受企业信息战略指向、决策等决策者对信息的需求,使得信息的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信息集成是企业信息管理的精髓,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设计、生产、销售等等环节集成在一起,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信息的质量和利用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2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对计算机在信息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管理体系为信息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首先需要明确信息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实施计划,保证信息管理体系建设能够稳定的进行并实现更好的建设。其次需要建立信息管理组织,使信息管理体系有人力支撑,例如信息管理体系的完善需要计算机的技术支持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对计算机的各项应用非常熟悉并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来有效进行信息管理,从而才能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正常运行[5]。还需要规定信息管理作业业务流程、标准和管理规章,为信息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4.3提高信息的整体素质

计算机技术在信息管理的应用中经常会发现有重复信息的情况,这为工作中的信息查询带了很多不便。因此,需要提高信息的整体素质,具体体现在要对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删繁就简,把多余的信息从信息库中移除,保留信息库中最有价值的信息,这也为信息库节省了很多空间,便于以后的信息查询更加高效、快捷[6]。那么这对信息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信息管理者要不断学习计算机技术并能针对信息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处理,当然,也需要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信息管理人员。

4.4丰富库存信息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的变化和更新都很快,而信息具有完整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及时新增信息库内的信息,使库存信息可以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为用户带来更多丰富的资源。丰富信息库存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信息的收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管理者可以从计算机中收集大量信息,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辨别,避免将虚假信息新增到信息库存库。

5结论

总的来说,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是相互渗透的,可以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加快社会发展的进程。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更应多关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维护、创新,增强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人员的能力,切实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安全运行,从而大大提高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婷.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探索[J/OL].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17):59-60[2019-01-09].

[2]杨鑫.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路径研究[J].科技传播,2018,10(18):134-135.

[3]李岚.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探究[J].电脑迷,2018(9):3.

[4]李玉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J].民营科技,2018(4):140.

[5]艾云.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J].无线互联科技,2014(10):189.

[6]马丽艳,崔琳.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思路刍议[J].河南科技,2014(8):8.

作者:朱倩 单位:湖北省荆楚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