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工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专业定位模糊、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就业困难等问题,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论文基于新工科的发展背景,结合目前该专业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现状与困境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产生及特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高登•戴维斯教授开创。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逐步引入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80年代中期在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相继设立管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通常在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下。1998年,国家教委对高等院校的学科进行了调整,将该专业改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自此信管专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定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集信息分类、管理与研究应用为一体的科学,主要研究信息的管理应用以及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如何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应用是信管专业的研究重点。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社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诸多的核心业务以及日常事务都需要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来完成,信管专业也因此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企事业单位纷纷进行信息化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信管专业的发展,各大高校也培养了许多信管专业人才。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信管专业毕业生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信管专业的不足之处与发展困境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整体定位模糊。刘星宝等[1]指出教育部关于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规定该专业培养的是懂经济、计算机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该培养目标具有相当大的宽泛性和普适性,为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由于各个高校的优势学科不同,在培养时也是各有侧重,最终导致信管专业培养体系较为混乱,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缺乏鲜明的专业特色。2.培养模式不符合时展需求。梁亚玲等[2]指出在大数据背景下当前信管专业存在课程设置更新慢、实践环节过少等问题,难以培养出适应时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部分高校认为信息管理就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简单结合,未能理解信管专业侧重于实践与应用的本质,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理论经验丰富而实践经验不足,与社会需求贴合度较低。面对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诸多院校还是采用较为传统的培养模式,未能及时地依据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导致信管专业面临较大困境,未能和时代顺利接轨。
二、新工科的内涵与发展理念
(一)新工科产生的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提出,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工程在社会中的作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程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工程科技的创新发展与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对工程教育进行改革势在必行[3-4]。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与发展阶段,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重大战略与举措,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一带一路”“互联网+”等重大战略,迫切需要一大批新兴复合型工程科技人员。长期以来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目前工程领军人才和拔尖人员不足,高端领域科技人才短缺。因此急需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使高校承担起培养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责任,从而促进国家顺利完成一系列重大战略,快速完成产业升级[5-6]。
(二)新工科的建设目标新工科对应的是新兴产业,是中国为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在新经济、新产业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概念。对高校来说,新工科的内容包括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学科的创建,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的的升级改造以及不同工程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对社会来说,新工科代表的是最新的产业或行业发展方向,是指要兼顾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建立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结构与体系。新工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主要有:学科人才的队伍建设、学科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其中学科队伍建设是开展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保障,学术研究是进行人才培养的基础,人才培养则是新工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钟登华[7]指出新工科建设关键任务在于重构人才知识体系、创新教学方式与技术以及强化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只有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和未来发展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7]。
(三)新工科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的启示随着新工科的提出和建设,越来越多的新兴专业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也在逐步引入大数据的诸多应用。信管专业是个交叉性很强的专业,在数据的整理、分析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在大数据领域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林健[8]提出创新创业能力是对新工科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的首要能力要求,如今产业更新频率加快,发展模式更加多元化,快速变化的市场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保障。信管专业要结合当下新工科的发展趋势,重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将传统的信息管理技术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相结合,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一)强化教学队伍的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进行学科建设与改革的基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集教学与实践于一体的专业,目前诸多信管专业老师存在学历较高,但科研创新与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应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学科教学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目标,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教育的全过程,坚持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信管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兼顾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9]。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打造“金课”课堂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要考虑时代的需求,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各类课程的比例。要将新兴技术加入到课程建设当中,依据现实需求开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更加从容。“金课”是相对“水课”而言的,是教育部为了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新名词,指的是高阶性、创新性的课程。打造信息时代的“金课”,需要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由知识灌输型教学转为启发式教学,根据知识的多样性调整教学模式,利用好网络等有利工具,将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10-12]。
(三)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前大多数高校信管专业都开设了相关的实践课程,但总体课时数太少且实践内容过于简单和传统,考核方式不严格,未能够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如今技术变革加快的社会,信管专业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不能仅是依靠理论知识,更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3]。对高校而言,可通过深化实验课程设计,强化实验基地,多开展实践活动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还可通过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合作,更直接有效的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信管专业学生而言,可通过参加相关的创业创新大赛,进行专业相关的实习来更多地参与实践项目,进而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加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强调学习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大学人才培养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学习与科研之间的联系,以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功能。信管专业要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在教学上不能只是单纯地传授课本知识或简单引入新技术的研究方向,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思维,学院可多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产教融合强调人才的培养要以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为考量,产业的发展通常能够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产业发展方向为指引[14-16]。产教融合能够促进高等教育适应和引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面对新兴产业,高校可吸引与信管专业相关的企业、科研院等多方面参与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赢的目标。
四、结语
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不少学者都进行过相关的研究与论证。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有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变得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学科建设必须要结合新的时代技术背景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基于新工科发展背景以及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环境,对信管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了信管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人才培养的一些方法,以期能为当前高校信管专业突破困境、培养更多优秀领军人才作为参考。
作者:崔春生 郭玉洁 王美琦 曹艳丽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