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财会信息管理强化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财会信息的滞后性、隐蔽性以及披露的动机性等特征降低了财会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引发了诸多财会信息管理问题。为了加强财会信息管理,应当优化企业的会计计量属性,加强外部审计,并且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词:财会信息特征;财会信息管理
一、财会信息的质量特征意义与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信息成为了竞争的关键要素,而财会信息更是人们从事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不论是对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来说,还是对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来说,财会信息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目前企业在财会信息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会计造假、信息失真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财会信息的信任程度,阻碍了投资与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加强财会信息管理不仅是单个企业取得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于其他信息,财会信息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就是引发财会信息管理问题的根源。本文首先分析了财会信息管理问题,然后从财会信息特征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强化措施。
二、由财会信息特征而引发的财会信息管理问题
(一)财会信息的过程性和滞后性影响信息准确性
财务报表上的每一个项目金额都是经过一系列的会计工作而获取的。从经济事项发生到填写凭证,到登记入账、编制财务报表再到生成最终的财会信息,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就体现了财会信息的过程性。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有许多人参与,经手人众多。而众多经手人的专业素质和个人习惯各不相同,只要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个人出错,就很可能会导致最终生成的财会信息不准确。企业会计对各项要素进行计量时通常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因而财会信息整体上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财务情况,很难反映企业当前或者未来的状况,这就是财会信息的滞后性。管理者制定战略计划和投资者制定投资计划更多地都是关心企业现在的财务情况和未来的财务发展前景。因而站在当前或者未来的角度看,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财会信息都是缺乏准确性的。
(二)财会信息披露的动机性影响信息真实性
虽然上市公司披露财会信息是一项法定义务,但每个公司自身都具有一定的披露动机。同一时期的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企业处于不同时期,其财会信息披露动机会有所不同。有的是通过披露财会信息展示自身良好的发展前景,为增发股票做准备;有的是通过披露财会信息为自身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商品的销售;还有的是为了获取商业银行贷款做准备。各种不同的披露动机都驱使着企业尽其所能将财务业绩变得更加可观,从而不少企业会开始对其财会信息进行包装甚至粉饰。对于一些重大的负面财务信息,企业往往可以通过操纵各种业务活动来予以掩盖或向以后期间转移,进而达到特定的信息披露目的。企业信息披露的动机性大大降低了财会信息的真实性,也使得人们对财会信息的信任程度逐渐下降。
(三)财会信息的私有性和隐蔽性影响信息可靠性
财会信息产生于企业内部,很多相关数据和资料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是一种由企业自身所掌握的私有信息,从而具有私有性特征。而财会信息的这种私有性特征也决定了其另外一个特征,那就是隐蔽性。简单来说,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项做出了强制披露的规定,但实际的披露选择权仍然掌握在企业的手中,企业可以选择充分披露,也可以选择部分披露。而这些信息毕竟是产生于企业内部,外部机构难以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监控,也就无法判断其是否对相关事项进行了足够充分的披露。由此可见,财会信息的私有性特征和隐蔽性特征使得企业拥有了较大的操纵空间,从而降低了财会信息的可靠性。
三、从财会信息特征角度加强财会信息管理
(一)优化企业会计计量属性,提高财会信息的准确性
计量属性是导致财会信息滞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滞后性则严重影响了财会信息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财会信息的准确性,应当优化企业的会计计量属性。从理论上来讲,在对企业各种经济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时,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是比较多的。其中,历史成本是按照经济事项发生时的金额进行计量,比如企业采购的某一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以购买时支付价款金额来确定。而重置成本则是按照现在重新进行该项经济事项所应当发生的金额进行计量,比如某一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以现在购买所需花费的价款金额来确定。从实务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做账时应当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只有明确规定的少数事项可以采用其他的计量属性。这就是导致企业财会信息不准确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优化企业会计计量属性,可以适当调整计量属性的使用范围。对于价值变化不大的会计要素,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而对于价值变化较大的会计要素则应当采用公允价值或者现值等其他计量属性,以便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其财会信息的准确性。
(二)加强外部审计,提高财会信息的真实性
企业财会信息披露的动机很可能驱使其对财会信息进行包装和粉饰,从而影响财会信息的真实性。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财会信息真实性,使广大利益相关者更加信任企业所披露出来的财会信息,就应当加强外部审计,扩大审计市场,增加高质量的审计。作为独立第三方的外部审计就好比企业与财会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一座桥梁,为双方提供建立信任的机会和平台。一座坚实的桥梁能够为双方建立良好的信任基础,增强财会信息的有用性。建立信任的前提就是提高财会信息的真实性。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能够以专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财会信息真实性进行审查,判断企业是否具有重大的财会信息包装或粉饰行为,从而为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做出合理保证。为此,需要加强外部审计,使审计市场上高质量的审计越来越多。首先,应当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资质的审查,确保审计机构的基本专业资格。其次,完善审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促使审计行业形成以审计质量为基础的良性竞争。最后,要加大对审计违规的检查力度和惩罚力度,并对违规的反面案例进行广泛的宣传,做好警示教育。一旦外部审计质量得到提高,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就能够随之得到提升,企业和财会信息使用者之间也会逐渐建立信任。
(三)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财会信息的可靠性
财会信息的私有性和隐蔽性使得企业具有较多的披露选择权,只有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才能够改变现状,提高财会信息的可靠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健全可以分为一般财会信息、重大财会信息和特殊财会信息三个方面展开。一般财会信息就是目前财务报告的主体内容,包括各财务报表及附注。在披露制度中应当对披露格式和要求做出详细规定,使各企业披露的财会信息更加具有规范性和可比性。而重大财会信息则是针对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重大财务事项,要求其进行充分说明。在披露制度中,首先要对重大财务事项的认定进行规定,说清楚哪些是重大财务事项,从金额和影响程度两个方面来进行衡量,并尽可能多地列举出企业可能发生的重大财务事项。其次,要对重大财务事项需要披露的内容做出详细规定,一般应当包括整个经济事项的简单说明、涉及的金额以及后续影响等。特殊财会信息则是介于一般财会信息和特殊财会信息之间的一类信息,不属于一般财会信息,会对企业造成一定后续影响,但金额又没有达到重大财会信息的标准。此类信息的披露要求可以略低于重大财会信息,但也应当包括事项说明、金额以及影响。其中,该经济事项的后续影响应当予以重点说明,要对各种可能进行分析。
四、结论
财会信息的滞后性、隐蔽性以及披露的动机性等特征引发了诸多财会信息管理问题。为了加强财会信息管理,应当从财会信息特征的角度采取恰当的措施。首先,通过适当调整计量属性的使用范围,合理确定各种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能够使企业更加及时地反映其财务状况,提高财会信息的准确性。其次,提高外部审计质量,能够使财会信息的真实性随之得到提升,企业和财会信息使用者之间也能够逐渐建立信任。最后,随着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财会信息的私有性和隐蔽性会有所减弱,从而其可靠性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竺达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与治理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
[2]易平良.上市公司会计监督体系:现状、问题与重构[J].财会通讯,2013(25).
作者:李勇刚 单位:山西省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