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展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展望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水土保持信息化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新疆按照水利部部署,积极开展水土保持信息化相关工作,成立了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水土保持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水土保持数据库基本建成,积极推广水土保持相关系统应用,及时水土保持数据。分析了当前新疆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对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土保持;信息化;新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要求各行业均要将信息化作为长期的发展目标[1],水土保持信息化作为水利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水土保持行业管理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水土保持行业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新疆按照《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2013—2020年)》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大力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新思路、新举措,全面提升新疆水土保持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为水土保持监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现状

1.1组织机构建设

为适应新形势下水土保持改革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加快推进新疆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2018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成立了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1.2队伍建设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每年举办水土保持信息化培训班,对各地(州、市)水利(务)局分管水土保持工作领导、水土保持技术骨干等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应用及数据录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数据录入、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管理等方面。通过技术培训,强化了水土保持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了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1.3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

近年来,新疆积累了丰富的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数据等,数据格式主要为纸质图表、电子图表及部分空间数据;基于第二、三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建立全疆1∶10万水土流失数据库,并据此编制完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侵蚀图集》;依托监测站网整汇编了一批时间序列长、观测指标完整的历史观测数据;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中积累了水土流失现状、综合治理工程、区划规划、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等业务数据;通过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形成了新疆水蚀、风蚀外业调查单元和土壤侵蚀成果等数据。

1.4水土保持系统应用情况

(1)新疆于2016年起开展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部署、推广应用工作,并积极组织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数据录入工作。(2)开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对全疆2011年以来批准并实施的200多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进行图斑精细化管理,同时利用系统对重点工程项目措施分布、投资、进度、监督检查、竣工验收等信息进行动态管理。(3)推广应用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系统,利用系统报送国家级重点监测点(乌鲁木齐西白杨沟观测场和哈密南湖二堡风蚀监测点)的监测数据。

1.5水土保持数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通过政务网站时事新闻、工作动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督管理、项目验收、通知通告等水土保持工作信息,保障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信息资源管理和更新方法传统

(1)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多以文件形式分散存放。各类业务数据以电子版和纸质文件分散保存,自成体系,总体上处于条块分割的局面,导致信息资源分散,数据难以共享。(2)缺少以业务流、数据流为手段的数据采集和更新模式。信息资源的可用性取决于信息的时序性、完整性、准确性。由于缺乏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无法用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动态更新和检查信息资源,导致许多资源无法及时收集和补充,影响了数据的可用性。(3)信息资源对重大工作与应急响应的支持有限。信息资源对水土保持公报、灾害预测预报、水保普查等重大工作的支持有限,利用率低。

2.2缺少信息管理和分析软件体系

(1)缺少水土保持业务流信息管理系统。水土保持业务涉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方案审批、监督检查、监测、监理、设施验收等)、水土保持监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实效性要求较高,技术性和政策性强,信息来源广泛、信息类别复杂、信息量大,但目前信息管理手段主要靠文件管理的形式进行,信息缺失或利用不充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信息缺乏统一性,信息的统计分析手段落后,制约了新疆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的开展。(2)缺少模型化、定量化的业务分析评价。信息分析、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手段仍然较为落后,如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分析和评价,处理过程人工投入多、随意性较大,成果表现方式单调,影响水土保持成果的质量。

2.3水土保持信息共享能力不足

(1)缺少与决策层的纵向信息共享。现阶段,初步实现了与水利部的部分业务信息共享,但是信息共享面较窄、共享方式单一,暂未分层次、分区域向决策层提供共享信息。(2)缺少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系统各单位的横向信息共享。暂未编制水土保持信息资源目录,没有理清水土保持横向信息共享的范围;尚未分析水土保持业务数据需求,无法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系统各单位提出水利和基础地理等信息横向共享的数据要求;信息以纸质、电子文件方式共享,手段落后。

2.4水土保持信息服务能力薄弱

目前主要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网站向社会公众水土保持信息,渠道单一、信息量不丰富。2.5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条件不足(1)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不健全。自治区、州(市、地)、县(市)三级组织结构中,目前只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成立了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而州(市、地)、县(市)级尚未成立相应的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组织机构不健全。(2)水土保持信息化设施设备陈旧。新疆现有的水土保持信息化数据存储、管理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大多为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所配备,已严重老化、性能不足,无法满足当前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需要。(3)缺少水土保持信息化专业人才。基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固定,严重缺乏从事水土保持信息化的技术人员,水土保持信息化各项工作推进举步维艰。(4)水土保持信息化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尚未建立。

3展望

3.1全面推进信息化手段在水土保持监管工作中的应用

(1)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测等技术手段,每年至少开展两次覆盖全疆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及时准确地发现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对经核查认定的“未批先建”“未批先弃”“未验先投”等违法违规行为,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依法查处。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对在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管,及时掌握项目扰动情况、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等,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并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依法查处,逐步实现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管。(2)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信息化管理。依托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系统,准确掌握生产建设项目基本信息、方案特性、技术评审、方案批复、开工信息、项目变更、监督检查、监测、监理及设施验收情况等,实现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3)推进生产建设项目现场监督检查信息化应用。对在建生产建设项目及自主验收项目,运用无人机和移动终端进行现场检查,准确掌握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弃土(渣)场位置及弃土(渣)量、防治措施是否符合已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对现场核定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依规进行查处,着力提高监督执法效能。

3.2加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信息化管理

(1)大力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信息化管理。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全面掌握全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施工准备、施工进度、项目检查、项目验收等信息,实现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精细化管理。(2)强化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监督管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及移动终端等手段,每年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在建、完成竣工验收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对实施措施图斑逐一进行核查,重点核实项目是否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下达的投资计划实施,全面掌握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空间分布、治理措施实施等情况,实现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的图斑精细化管理,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相关单位限期整改。(3)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审批水平。利用数学建模、数据挖掘和空间分析等技术,依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新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实际,构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辅助设计模型体系;依托模型体系,准确、快速地完成以图斑为单位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区基本情况调查、治理措施布设等工作,为科学编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及开展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审批提供技术支撑。

3.3提升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水平

(1)大力推广使用自动化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测点自动化水平,实现监测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处理、自动传输,减少监测人员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2)建设水土保持监测评价系统,主要包括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数据管理系统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系统,采用“一级部署,三级应用”的模式进行部署,统一部署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保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州(地、市)、县(市)及其他有关部门均可使用该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数据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上传、交换、整编等工作,为各级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和监测点提供支撑和服务。同时,通过应用系统,能够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测能力,强化监测数据成果的应用,开展数据资源开发和大数据关联分析,为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规划考核等提供重要支撑作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开展全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可将外业调查、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等数据上传至系统,并通过该系统统计全区水土流失情况及空间分布,开展水土流失消长分析、土壤侵蚀模型计算和强度判定、成果数据管理等工作,为强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3.4加强水土保持业务应用整合

(1)依托新疆水利云平台存储水土保持数据,建成新疆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和共享信息数据库,实现水土保持数据统一管理、高效利用,为新疆水利综合管理提供数据支撑。(2)依托新疆水利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通过对水土保持数据资源整合、应用支撑整合、业务应用整合,实现水土保持信息资源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系统其他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应用协同,显著提升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3)依托新疆水利一张图,开展水土保持专题地图服务建设工作,将水土保持统计汇总类数据及实时数据综合反映在专题地图中,实现水土保持数据空间可视化管理,并通过统一接口方式水土保持专题信息,构建新疆水利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服务。

3.5构建水土保持信息系统

通过系统向社会公开水土保持机构权限、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事标准、办事时限、办理结果等,建立与公众交流渠道,解答各类水土保持工作的咨询,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定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监督检查、水土保持相关单位信用评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监测、重要水土保持事件等信息,促进水土保持行政职能、办公方式和服务手段的转变,提高工作效率,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水土保持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罗志东,曹文华,赵院,等.水土保持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5(3):37-39,67.

作者:林海军 伊力哈木·伊马木 卢刚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