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卓越教师培养的五年制小学教育课程设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全科型小学教师是小学教师培养的趋势,然而目前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还没有一个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其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卓越小学教师目标的实现。在拓宽普通教育课程、精选学科专业课程和加强教师教育课程的思路指引下,基于依据、遵循原则,构建起了由必修、选修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五年制;小学教育;课程
我校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围绕“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特点,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跨学科的课程群搭建起来,以乡村现实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科学、现代化信息技术、英语、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教学基本功,融合各学科知识,构建起我校特色的“全科型”定向乡村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
1.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我校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定向培养乡村小学教师导向、以质量为根本的原则,落实我校的办学定位(师范性、地方性和应用型),并结合马鞍山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了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由教师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五大类课程群组成。
1.1重视基础素质教育,构建公共基础课程群
公共基础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的主要途径。设置了思想道德修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必修课程。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就业需要,开设了丰富的公共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1.2以定向培养乡村教师为导向,构建教师教育课程群
教师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未来小学教师具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能以博采众家之长的态度面对不同的理论;引导未来小学教师理解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学会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儿童获得良好的教育;获得必要的教学技能和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的能力;使未来小学教师具备教师资格准入条件,达到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培养规格。教师教育课程是对未来小学教师进行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主要途径。故设置了小学跨学科教育、小学教育概论等必修课程。
1.3突出专业素养教育,形成学科专业课程群
学科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学生今后继续深造的基础,设置了相关的必修课程。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设置了五个方向必选课程和自选课程等选修课程。
1.4强化个性发展,形成专业选修课程群
专业选修课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个性,完善知识结构的课程。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开设了桐城派与桐城文化、数学建模等十几门课程供学生选修。
1.5凸显以能力为根本,构建职业能力课程群
职业能力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和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阵地,为了达到培养规格中的要求,我们设置了包括军训与入学教育、专业见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课程。
我校初中起点定向乡村五年一贯制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四个模块组成,对应课程体系中必修类课程、选修类课程和教育类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
2.1必修类课程
必修类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主体,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渊博的文化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素质、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心理素质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分布在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三大模块内。(1)基本素质模块必修课程。在融合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按照同类学科间课程综合的原则,以模块化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程整合成《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讲座的形式开设;将“体育”与“生理卫生”整合成“体育技能与理论”等。(2)专业基本能力模块必修课程。除“语、数、外、音乐、美术、生物和化学”类课程单门开设外,参照国家规定的高校学科专业门类的有关规定,整合课程精选“中国文选”、“高等数学基础”和“综合英语”等课程。开设与专科层次相应的学科课程,分5个方向设置课程,让学生必须选一方向作为核心学科专业课程主修,以期使学生基本达到这一方向的专科水平。(3)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必修课程。主要开设“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技能和课程研究”类。也是在整合课程的理念下,将《小学体育教学策略与设计》、《小学美术教学研究》、《小学音乐教学研究》整合成“小学艺体教学策略与设计”,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整合成“小学教学策略研究(自然科学方向)”等,以期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能具备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多科教学能力等。
2.2选修类课程
选修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同时不可或缺的课程领域,它对于加深、拓宽知识视野[2],发展个性修养,增强未来小学教师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和后续发展性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基本素质模块选修课程。一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抓住时展的潮流,就世界范围内开设有关道德、法律、艺术、教育、政治与经济、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3]等选修课程,广泛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文化,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4]。另一类是为突出地方特色,使定向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安徽乡村地区人文特色、教育文化需求、经济发展需要等,针对生源所在地的实际,开设乡土特色的选修课程。(2)专业基本能力模块选修课程。按交叉学科、文理贯通的原则,让学生在其主修语文、数学学科课程外,从文综、理综方向,分别设置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同时让学生从小学五门学科领域中选择一门选修,如从英语、音乐、体育、计算机、美术学科五个方向中选修一门学科的课程。(3)职业核心能力模块选修课程。突出师范性,加强应用性,发展学生专业特长,[4]拓宽、丰富从事小学教育教育设计能力、组织能力、预测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评价能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各学科教学与研究、现代教学媒体等选修课程。
2.3教育实践类课程
定向师范生没有找工作的压力,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实践,合理利用他们的这一优势,统筹安排专业能力训练,进一步明确定向师范生全程实践,确定每个阶段的实践目标、主要内容和形式。[5]2.3.1践行“一见二实三顶岗”实践教学模式(1)三年级见习:“课堂进园校”。“课堂进园校”是师范生“一见二实三顶岗”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一阶段,即“一见”。三年级,小学教育专业每周半天将课堂搬进小学,即两节课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两节课实地见习。学生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完成相应见习任务,填写见习手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见习状况,设置评价表,纳入学生平时成绩。学期末,学校依据学生见习日志、见习小结、课题报告和评价表评选出优秀见习生并进行表彰和奖励。(2)四年级中期实习:“教学做合一”。四年级下学期的八周中期实习是我校师范生“一见二实三顶岗”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二阶段,即“二实”。为确保学生中期实习效果,我校专门制定了《教师教育专业见习管理办法》、《教师教育专业中期实习管理办法》。在正式入小学实习前,小学教育专业组织岗前培训,强化实习生的专业技能、教师基本功、职业道德等,并进行考核。入小学后,实行给每个学生配“我校指导教师+小学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学校定期召开实习反馈交流会,每周编印一期《教育实习专辑》,及时反映实习动态,并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处理和解决。学生实习期间需完成班主任、教学、教育调研三项实习任务,完成填写《教育实习手册》,实习结束后由双方指导教师联合评价,并且评选优秀实习生,对于不能完成实习任务的学生,实习成绩一律不合格。(3)五年级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综合指导。五年级下学期,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需进行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即“一见二实三顶岗”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三阶段———“三顶岗”。2.3.2建立乡村小学实习基地乡村小学教师的根在乡村,不熟悉和不热爱乡村的学生是不可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乡村小学教师。因此,在学校和系部的支持下,逐渐拓展在乡村小学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下到乡村去见习、中期实习和顶岗实习。总之,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它有别于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小学教师培养。目前,定向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还需对其课程设置提出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新的更完善的课程设置思路。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皖政办〔2015〕62号).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3]顾明远.《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说明.中国教育报,2011-12-14,003版.
[4]岳喜腾.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构建科学的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J].文教资料,2012,10上旬刊:167-169.
[5]吕立杰.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规划与实施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91.
作者:陶玉琴 杨颖 杨海峰 单位: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