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力培养策略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力培养策略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力培养策略探讨

【摘要】数学学习力是一种综合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造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本文根据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力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选择富有层次性的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生的评价体系,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力培养;教学策略;学习情境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力发展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形成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将会影响学生一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习力的培养。数学学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造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力,不但能够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能力和毅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活学、乐学、巧学。为此,笔者结合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现状,以此为契机,在教学实践中展开了一些微小的探索,现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有的放矢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学习力的培养,笔者根据数学学习力的三个维度(即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创造力),针对我校中高年级段500名小学生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展开了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动力缺乏,中高年级呈下降趋势;数学能力薄弱,缺乏能动性;缺乏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发展不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笔者分析如下:

1.知识导向导致学生发展片面知识导向是指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得优异的数学成绩,力求在学校的评比中获得荣誉,会重点教授基本知识和解题方法,从而忽略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发展、能力培养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特别重视基础知识的培养,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由于大部分知识是灌输传授型,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数学知识背后的关系,学生往往记住了某些公理、公式、概念,却并不知道知识间的连接。这样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的是以成绩为标准,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但是数学的学习创造力发展不足,不喜欢动脑子解决问题。因此,要改变知识导向的数学课堂教学观念,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在健康良好的发展之路上。

2.传统评价机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体验传统的评价机制只看重学习结果,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体验、学习毅力等方面的提升和发展,给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授课大多缺乏对数学问题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深刻感受和体会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也就不能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本质。教师往往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视评价的结果,学生无法从学习中体验快乐和成就感,也就无法发展学习的动力、毅力和创造力,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克服其弊端,重视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评价,提升数学学习的学习力。

3.需要从学习习惯以及能力培养方面加强引导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数学思维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薄弱性,很大程度上需要与感性经验相关联,理解抽象概念有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加强合理的引导,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动力。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教是为了不教,让每一个学生从小学阶段学会学习,提升学习力的最终目标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二、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力提升策略构建

数学学习力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习力的提升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不同的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相应的数学水平,构筑自己能够最大发展的数学世界。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选择要有层次性、实用性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是层次递进的关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设计适合学生层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不觉得太难,也不觉得太容易,跳一跳就能够够得着。对于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另外,数学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在实践活动中,要给学生设计丰富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感悟数学学习的适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比如,在教学了测量、概率知识之后,笔者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生态体验课程,让学生选择自己身边的素材开展数学探究活动,记录下每年每个月家庭使用电费的情况,记录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每天的步行步数等,来加深对相关概念的学习。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合理安排和设计,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到数学在生活当中的应用,由此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创设多样化学习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多样化的学习情景能够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秘心理,保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熟悉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不但能够激发起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引起更多的联想,诱发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激活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大多存在着对数学的害怕—厌恶—喜欢—热爱这样几个心理过程,要引导学生从前边的害怕和厌恶顺利过渡到喜欢和热爱,就需要创设一个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发现的空间。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之后,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测量方法,可以亲自动手进行探索。在这个探索空间中,学生能够从丰富的感知材料中体验到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欲望。再比如,学习分数概念时,笔者给学生设计了故事情境、动画情境、游戏情境,还有一些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这些具体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从原有的认知顺利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中,在整个学习环节中也能够顺利展开丰富的探究和思考,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灵活和开放。

3.优化学习方式,开展合作探究合作学习成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热爱程度,促进学生发展团结意识,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因此,教师要摒弃以往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让数学学习以问题为线索展开探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展开独立的思考,并且分小组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比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平均分》这一数学内容时,笔者先给学生提供新颖独特的学具,准备了红色的珠子和蓝色的珠子两种,一共有8颗,要求学生把这两种珠子平均分给小兔子和小猴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刚刚接触这一知识的学生来说,有条有理地完成就存在着困难,那么应该如何操作呢?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动手操作,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讨论,最后拿出结论。整个过程很有秩序,大家都有事可做,也都能够在思考之余动手操作,课堂氛围和谐自由,学生不但充满兴趣,而且能够自发地发表意见,讨论非常热烈。这样的教学实践有别于之前教师灌输的课堂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以往的学习方式相比,充满生机和活力。

4.改善评价体系,注重数学知识的体验过程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学习者的反馈信息能够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干预,对个别化的学生进行指导,要及时引导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够开展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学习表,在学习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鼓励,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不可过分苛求。其次,还要加强各种有趣活动的设计和思想上的沟通,通过可视化的学习材料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化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方案,对于每一个点滴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针对不足之处要耐心指导,督促学生走上新台阶。比如,每次数学考试成绩出来之后,笔者并不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而是让学生从试卷中的错题分析原因,找到自己在知识上存在的薄弱之处,为下一步的培优补差做好准备。总而言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数学学习力的提升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当前教学的重点。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建立起学习力的培养这个崭新的教学意识,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当然,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多方面的配合,也需要更多同道者的研究和实践,不断丰富数学学习力的培养这一理论。笔者相信,随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在探索中结出累累硕果!

作者:许明坚 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