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BS小学教育集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校积极通过补差模式、嫁接模式、共生模式等三种集团化办学模式扩大优质办学资源的覆盖面,进而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对于传统办学模式,集团化办学模式下中小学校既涉及到原有的事业单位性质学校,加入到了民办非营利分校,不同性质的教学机构也给集团化学校的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催生了中小学校集团对管理会计人才的急切需求,因此,如何建立中小学校集团管理会计的人才能力体系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以bs教育集团为例,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集团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并针对BS教育集团的具体情况,从管理会计组织架构、能力体系建设、人才选拔和培养、信息化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解决路径。
关键词:办学模式;中小学校集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不仅促进了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催生了管理会计发展,让管理会计与一个学校总体规划、领导层决策、业务流程重构、内部控制优化、风险防范能力等方面结合,增强了业务与财务的有机融合。为提高管理会计职业胜任能力,财政部出台了从财务人员诚信、人员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等多维度选拔、培养和评价的体系,从而推动管理会计发展。财政部领导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行,不仅在企业层面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先后也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有效地为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政策制度支撑。随着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要求,不再是停留在财务核算层面的基础工作,而是要求参与企业管理,注重财务参与到单位的过程管理,为单位战略服务。管理会计已在我国大量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学校在管理会计方面的运用相对滞后,特别是在中小学校集团等基础教育中几乎没有,引入并加强现代管理会计在中小学校治理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BS小学教育集团主动回应教委对学校“立足渝中,服务重庆,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总体要求,在进一步加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机制探索中,清晰定位了集团作为“非独立法人的发展共同体”,将通过管理输出,达成管理互动、教师互动、活动互动,实现资源共享。集团已形成包括直管三校的框架。同时,集团还覆盖了包括重庆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10个项目学校在内的,重庆远郊区县的“1+1+N”牵手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70余人,市区级骨干教师60余人,中小学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30余人,特级教师、市区级名师10余人,直管学校学生5000余人。集团正沿着“办学视野国际化、课程建设个性化、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方向,通过“大部制统整,小学校落根”的集团化管理方式,共同分享先进教育理念、管理经验、课程资源、教学方式等,营造健康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和办学水平,逐渐形成多种体制、多元特色、多地办学的一品多牌的小学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持续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一)学校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大背景下,各地对教育投入加大,名校集团化办学步入快车道,学校管理链条加长、学校的管理复杂程度远大于过去单一校区模式,加强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视野等综合业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如BS小学教育集团财务人员更多从事基础的财务报销和月末报表编制等基础工作,服务于学校战略的管理人才几乎没有。由于中小学校为事业单位,人员相当固定,能进能退的市场用人机制未建立,财务人员危机意识缺乏,知识更新的意愿低。管理会计要求财务人员具备战略、预算、成本控制、绩效、风险等多方面的管理能力,而原有中小学校的财务人员要么是非财务人员出身、要么知识储备多停留在财务核算方面,加之人员年龄相对偏大,给财务人员提高了学习的难度。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在我国推行较晚,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实际应用的单位几乎没有,也让单位管理会计知识更新的机会更少了。
(二)学校管理层对管理会计投入意愿不强中小学校的管理层基本上都是教育出身的专家、注重学校的教书育人和教育研究,相对而言对财务管理工作要求不高,或者忽略了财务在学校战略决策上的作用。学校即使有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也是非专业出身,对财务提供相关财务报告等财务资料的要求仅满足于对外报告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校对财务工作的投入,特别是涉及到管理会计,由于缺乏国家强制性,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点,更不愿意去推行。当前多数学校财务未独立,通过设置财务室,财务室隶属于行政后勤一个大部门统一管理,后勤部门领导都不熟悉财务,基本属于外行管内行,麻烦很多,财务人员在工作中碰到疑难问题基本没有报告途径。
(三)业财融合不足,财务参与度不高从各中小学校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所有业务部门和学校管理层都需要对自己权责内相关业务开展战略制定、控制、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运用相关管理会计方式方法。在具体教学科研工作中,可能在某些具体科学科研领域,有的业务人员和管理层的管理会计能力超过部分财务人员。分析其中的原因,在具有一定教学、课改、行政和后勤服务等工作经验后,如果再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这类人员所形成的管理会计实践层面的知识和能力,通常要多于一般的财务从业人员,这是因为他们对自身业务活动过程中涉及的业务及管理活动认识更深刻,他们对诸如教学、课改过程中所涉及的部门业务规划和财务预算、绩效管理、风险防控、价值管理等目标负直接的责任。也就是说,中小学校管理会计本身几乎融合了学校所有的业务及管理工作,是一项全员、全过程、全面的管理工作。中小学校内部几乎所有岗位都可能是管理会计工作的参与者,而财务人员相对而言,对教学、课改、行政等业务知识不足,无法提供财务建议。
(四)缺乏管理会计思维2018年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我国的中小学校推进管理会计提供了政策支持。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管理会计的推行处于刚起步阶段,更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从具体行政事业而言,如何推进管理会计落地、培育管理会计文化环境仍有相对大的工作需要推进。加之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学校基本没有设置相应岗位和管理会计部门,大部分学校对学校会计的职能定位为财务核算。
(五)财务信息化程度偏低中小学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以账务处理系统为主,很多地区的中小学校财务信息化全权依附于各级教育部门统一系统。随着集体化办学的大力推进,现有财务信息化系统基本很难满足内部管理需要,即使有自有财务信息化系统,其信息化建设立足于财务会计核算角度。站在更高层级的小学校集团管理会计角度的财务信息化构建,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基本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急需相关机构加大对中小学校特别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实践应用。在学校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基础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各自分离,学校领导需要的决策数据则需要各教学、科研、财务等部门分别提供后进行统计加工汇总,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的亟待进一步提高。
三、中小学校集团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关口前移把好财务人员准入随着财务机器人、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管理会计中的基础工作将被机器人所取代,管理会计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管理工具及管理方法等将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简单的财务核算需求必将降低,众多的管理会计基础工作必将被信息系统取而代之,而业务信息的获取、筛选和与财务数据衔接使用变得尤为重要,如何让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有效融合工作,这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管理会计岗位人员素质要求更高,不仅要掌握财务知识,更需要管理等综合素质。敏锐度高、视野广、自我学习能力强、政策把握到位、丰富的管理经验、品质可靠、善思勤思和勇于创新等综合性素质,成为中小学校推进管理会计中对财务人员的基本要求。
(二)加强管理会计知识培训管理会计提倡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注重业务和财务的有效融合,一个单位推行管理会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财务人员参与,更需要的是相关业务部门重点岗位关键人员的加入。因此,管理会计知识培训对象既要有财务部门员工,更需要多业务部门的关键岗位节点职员;管理会计知识涉及业务的全过程,包含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规划、绩效评价,培训内容既要有财务知识、管理理念的更新,也需要强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知识的储备;要实现业财融合,需要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跨部门交流学习,形成定期培训制度,促进学校各部门及员工之间业务及管理的执行,以此强化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管理会计能力。
(三)成立财务共享中心,促进业财融合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5G移动通讯技术和区块链等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推进了会计参与业务过程提供可能性。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让大量的重复性基础工作被计算机所取代,财务人员能抽出时间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去,为业务和财务的融合提供了人力。为实现业务和财务的融合,需要整合原有各业务部门信息系统和财务系统,实现信息交换共享。中小学校走上集团化办学模式,管理链条增长、各分校所处位置相对分散,原有的独立财务核算模式已满足不了管理需要,财务的及时性也得不到保证。因此,加强中小学校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应推行中小学校设立财务共享中心,通过以财务共享中心为纽带,促进各分校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深度融合。
(四)建立管理会计配套措施客观上讲,受现代市场经济及职业生存环境压力带来的影响,职场中个人学习的欲望和动力通常决定了学习结果对自身生存及职业平台带来的关键性影响以及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学而无用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很难有大的吸引力和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积极提倡职业人员对自己职业做长远规划,主动学习,积极储备知识和能力,完善自己知识结构,为自己未来能抓住良好的机会而努力;另一方面,还要在制度的设计和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及实用性上下功夫,让学习能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学有所获。事实证明,学校内部岗位轮换制度、职责任务清单制度、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以及与管理会计配套的职称职务和配套奖酬制度,可以让各部门、各层级岗位人员主动安排并针对性地学习和实践,这更能培养出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的管理会计人才。从岗位能力建设和培养针对性和实用性角度上,这不失为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
(五)依托财务共享中心助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在BS小学教育集团内部建立资源整合性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心系统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后勤保障等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使学校全面实现管理的可视化,为教学、课改过程中学校战略制定、学年度预算、预算执行、年度绩效考核、教学和科研成果评估提供全面的财务支持。与此同时,整合教学和科研部门的信息化软件推进管理会计共享中心建设,充分运用“大智移云”的先进互联网技术,让管理会计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化为纽带推进BS教育集团的管理会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国旺.会计人才培养过程创新探讨—基于本科会计系教工党支部角度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11).
[2]杜丹.“应用型、职业性”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13(05).
[3]李蓓,陆萍.本科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初探[J].绿色财会,2015(09).
作者:刘衍敏 单位:重庆市巴蜀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