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村小学教育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差,流失大,办学规模不成型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适龄儿童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学校学生人数自然就减少了。学生流失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按国家政策规定要优先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和就近入学问题,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为了便于管理孩子,就把孩子带到务工地方就读,不仅解决了自己就业问题,而且解决了子女入学问题。家长就能够随时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学习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逐渐提高,国家对学生入学优惠政策的进一步落实,部分有条件的家长把子女送到条件好的学校就读,让孩子从小就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为此,农村学校学生的流失就越来越大,造成了部分边远的村级小学学生数急剧减少,难以配置师资,虽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教师,师生比的标准达到了,但是不切合实际。比如,一到六年级共六个班级,按比例配置只需要六个教师,而这六个教师只能包班级,包括校长也要包班,否则,无法安排课程,并且存在非专业教师任教,导致从学校领导到教师整天都是站在讲台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研究、思考和学习,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领导没有时间去学习、监督、管理、指导教师工作,学校管理跟不上,办学效益不高,形成恶性循环。上述这些情况就是学生流失大,在校学生少,学校规模办不成型的原因所在。
(二)办学条件差,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求
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很差,尽管近年来投入了大量的设施设备和教育经费,但是,农村小学的起步晚、起点低、基础差,与城市相比落差很大,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部分学校仅仅只有学生上课的几间普通教室,简陋而不规范,更谈不上标准的专用教室,美术室、音乐室、微机室等基本空白,没有标准的体育活动场地和乒乓球台,更谈不上标准球场和塑胶跑道;在教学设备方面,大部分学校仅有一台办公电脑,少部分学校虽有几台教学用的电脑,却都是陈旧、淘汰的电脑,阻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作出了这样的界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通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发达城市在多年前就每班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育教学,而在农村大部分小学连一套多媒体设备都没有。音乐器材、体育器材、美术器材等设备都很缺乏。体育课程单调,音乐课程缺乏生机活力。严重制约了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妨碍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师资力量薄弱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在学校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决定学校的发展,所以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农村小学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紧缺,这是量不足的问题,虽然每年都在逐渐补充教师,但是只能缓解而非根治,并且部分教师年龄偏大,体弱多病,精力不充沛,这样就造成了教师负担过重,一个教师要承担多学科多课时的现象,从校长到中层干部、一般教师,一天忙忙碌碌,措手不及;二是质的问题,部分教师自身素质偏低,自我提高意识不强,并且大部分教师家住农村,难免有部分精力和时间未花在学习和教育教学研究上,不能很好地认真研究教育教学,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缺科教师较严重,大部分教师任课都是非专业的。其中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教师更缺乏,给新课程改革的推广造成了阻碍,为教学改革的更新带来了困难,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不少难题,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
(四)家庭教育滞后
在农村,大部分家长的文化程度均不高,不用说辅导子女,就连自己也懂不了多少,所以部分家长缺乏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部分家长为了生存外出务工,把孩子交给年事较高的老人在家照顾,这部分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大部分老人也只能照顾孩子的起居以及生活,不能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这些孩子缺乏父爱母爱,缺乏家庭教育,必然会影响身心健康。失去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解决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抓管理、促质量、留住学生
要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就必须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存在的具体问题,认真分析和研究,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思路,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学习的同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合理调配教师,健全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适应教育发展需求
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大班额问题和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专用教室。多方筹集教育经费,认真预算经费,精打细算,使经费用在刀刃上,添置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图书、实验仪器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和现代教育手段,潜心于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一是补充教师,缓解工作压力,自学提升。要不断地加大对教师资源引进的力度,不断吸取新鲜血液,使教师队伍得到充实,解决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合理分工,才能够减轻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的负担,使学校工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有事时时做的工作格局,教师就能够有宽松的活动空间,能够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并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二是优化校园环境,创设学习氛围。积极争取教师周转房建设,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让他们有一个舒适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才能安心学习和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提高业务能力。三是完善激励机制,督促教师学习。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深化农村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对教师的考核力度,实行教师轮岗制度,尽量做到教师异地工作,确保教师集中精力,认真钻研教学业务,严格兑现奖惩。这些举措主要是督促教师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自我完善,激发教师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教师工作的责任感。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四是走出去、请进来、校本研修。派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开阔教师视野,学习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回来搞二级培训,共享资源;聘请专家或优秀人才到学校专题讲座,吸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全员参与培训,整体推进;加强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校本教研规章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过程督促检查和考核力度,着力开展备课、说课、评课、教学反思、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通过比赛,提高教师备课、说课、观课议课、评课的能力,进一步探究创新,不断地反思、总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家校结合
要让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一是办好家长学校,由学校领导、优秀教师或优秀家长承担培训,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技能,正确引导子女健康成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二是建立教师家访制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家访,能够及时把孩子在学校的具体表现告知家长,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掌握孩子在家的情况,相互沟通,达成共识,让孩子接受有效教育。三是设立并落实好家长接待日,接待家长的来信来访,随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能及时满足家长的合理要求,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四是关注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教师在学校里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加大与监护人的联系,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障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和活动中快乐地成长。爱是一种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农村小学教育,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资源共享,只要基础设施建设跟上教育发展的需要,优化教育环境,营造浓厚的工作和学习氛围,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关注每一个细节,抓住每一个环节,大胆创新,才能创办出农村特色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