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休闲农业通常指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分析重庆市南川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6条建议对策:高标准制订专项规划,实施片区式开发,打造休闲农业线路,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借力借势新媒体宣传,加强行业共建共享。
关键词:休闲农业;现状;对策建议;重庆市
南川区休闲农业作为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高品质生活的有力支撑,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方便城乡居民体验农耕乐趣、品味农业情怀、享受田园生活、感知民俗风情。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到农村享受悠闲与宁静,发展休闲农业方兴未艾,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1发展现状
南川区位于重庆南部,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是主城区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黔北地区的联结点。南川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农业资源富集,全区耕地面积6.53万公顷,乡村户籍人口39.2万人,境内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近年来,南川区坚持“农旅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着力塑造软硬环境,休闲农业全域开花,“十二金钗大观园”成为重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重要名片和示范。2019年,南川区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6%。
1.1基地支撑
建成中药材、古树茶、方竹笋和南川米“3+1”产业为主的标准化示范园100个,高标准农田达到3.2万公顷。重点推广适宜种植的12个中药品种,常年中药材种植面积保持在2.33万公顷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茶叶种植面积达到0.73万公顷(其中大树茶666.67hm2)。不断加大低改提质力度,发展方竹笋基地1.49万公顷。以中高档“南川米”为主,建成绿色精品稻米基地0.33万公顷,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2.13万公顷。此外,依托山地农业优势,发展蔬菜2.2万公顷、水果0.77万公顷。
1.2产品支撑
粮食产量34万吨,名优茶产量800t,年产方竹鲜笋2.2万吨,蔬菜产量56万吨,水果产量7.4万吨。年出栏生猪60万头、肉牛1.24万头、肉羊3.81万只、家禽592万只,水产品产量1.17万吨。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126个。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玄参之乡”“中国特色竹乡”“中华蜜蜂之乡”等称号。推广区域品牌“金佛山”“生态大观园”,达标产品免费使用。
1.3主体培育
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0家、农民合作社1433个、家庭农场793户。大力培育发展“农家乐”“林家乐”,形成风景游览型、生态休闲型、花果观赏型、农家园林型的农家乐风格,建成星级以上农家乐300余家。
1.4主要模式
1.4.1产业带动模式休闲农园以产业基地、特色农产品为亮点,开发旅游活动。例如:位于木凉乡汉场坝村的艾伦茶叶公司自有茶叶基地66.67hm2,建有3000m2标准厂房和“香炉茶艺山庄”四星级农家乐,茶园具备赏茶品茶、养生休闲、会议教学、科研科普等多种功能。
1.4.2村镇旅游模式依托田园风光、自然景观,与建设美丽乡村有机结合,集中打造周边环境。农民利用自家庭院、土特产吸引游客吃、住、玩、购。例如:位于金佛山南麓的金山镇龙山村森林覆盖率95%以上,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发展农家乐82家,常年接待游客在2万人次以上。
1.4.3民宿风情模式以精品民宿为载体,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节庆活动等,体现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例如:位于河图镇骑坪村的“漫居•有点田”慢生活农旅项目,海拔800m,森林覆盖率64%,四季宜居,是南川区首家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民宿。
1.4.4亲子田园模式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提供特色亲子体验场所,增强孩子对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村生活的喜爱。例如:南平镇永安村的懒懒山谷是主打亲子游玩、旧食、DIY体验的亲子体验农庄。
2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整体规划
小规模农业生产者在整个休闲农业主体中占绝大多数,南川区尚未制订针对休闲农业的专项规划,已有的规划对于发展休闲农业的相关内容存在不实际、不合理的问题,操作性较差。在业主方面,很多没有规划,即便有规划,也是独门独户、单家独院的规划,不能发挥群体优势,加之各休闲农业景点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无法形成整体景观效应。
2.2融合程度较低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融合发展层次较低,休闲农业类的产业模式多以“农家乐”“采摘园”为基础,以自然风景、田园游览为主要卖点,形式简单,链条不长,产业融合度非常低。
2.3文化挖掘不够
农业是一种文化,农村饮食、穿着打扮、节庆习俗、建筑风格、民歌民谣、古法工艺等都能成为一种原始吸引力。目前的休闲农业项目能够有效挖掘农业文化内涵的还不多,特别是对于本土文化的挖掘基本没有,地域特色没能充分发挥,难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也难以真正达到多重体验功能。
2.4增收能力不强
休闲农业覆盖农户较多,但大多数缺乏品牌塑造及营销理念,高品位、高档次的休闲农业景点较少,致使休闲农业的户均增收效益发挥不明显。
3建议对策
紧紧抓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契机,抓住全市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机遇,探寻成渝休闲农业合作空间,促进南川区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真正为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的休闲服务,让休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
3.1高标准制订专项规划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人文特点,结合特色产业发展,挖掘文化资源,制订专项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特色园区等,将休闲游景点连线联网,把休闲农业纳入到全域旅游业当中去通盘考虑,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农业生产、园林景观在整体上和谐统一。研判市场需求,在体现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体现参与性、多功能性,对农业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加强休闲农业与其他行业的相互渗透,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使休闲农业形成一个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联的共同发展产业。
3.2实施片区式开发
充分发挥旅游、农业、国土、文化、交通等部门作用,以政府整合资金投入为主建设基础设施,通过水、电、路、气、讯、卫生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带动周边农民集中连片开发综合性的精品休闲农业区。结合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依托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气候,兴建一些休闲、娱乐、文化设施。游客不仅可以体验传统的观光、采摘、农作等乐趣,还能进一步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村意趣。
3.3打造休闲农业线路
以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起点,在大观—河图—木凉—兴隆—神龙峡景区沿线,结合农综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梅园、玫瑰园、香草园、蓝莓园等观光农业示范点,打造生态白茶茶园、标准菜园、特色果园等采摘体验休闲基地。以金佛山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在大有—庆元—古花—合溪—德隆—头渡—金山沿线,以发展彦州生态农业园、药材园、古树茶基地、万亩高山晚熟李基地等为重点,打造高山避暑纳凉、观光采摘、自驾游等养生农业示范基地。
3.4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发展休闲农业必须重视挖掘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休闲的价值不只在于实用,也在于文化。通过挖掘农业文化特质,设计内容新颖、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项目和文化主题活动,为乡村建设注入文创力量,用文创换价值,用文创换效益,积极培育农村文创业态。通过开展文创招商,引入休闲农业的“新村民”,以文创经营活动来实现农副产品、体验服务等溢价收益。
3.5借力借势新媒体宣传
整合信息资源,搭建多媒体多层次信息平台,借力“互联网+”,借势“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视频APP和“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载体,持续推出一批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休闲农业节,全方位开展宣传,展现亮点、形成焦点、集聚人气、保持热度,继而达到提升形象、增加效益的目的。
3.6加强行业共建共享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完善管理体制,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把目前较为成型的“美丽村庄”串联起来,规范经营机制,引导农庄间开展业务协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共创精品旅游线。以行业自律为前提,通过制订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标准,完善管理制度,从项目审批、人员上岗、安全和卫生保障、价格制订、经营管理、接待服务等各方面强化引导监管。定期进行评估行业联盟规范,对开展模式创新和运行规范的经营主体给予奖励和支持。
作者:王昌明 谈金易 张成 单位:南川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