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休闲农业有限公司农技推广经验启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休闲农业有限公司农技推广经验启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休闲农业有限公司农技推广经验启示

摘要:休闲农业公司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以顺源休闲农业有限公司为例,对现代农业公司农技推广经验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改革的方向性建议。

关键词:休闲农业;农技推广;经验启示

顺源休闲农业有限公司坐落于江西省崇仁县河上镇草场村,建于2017年,种植面积约53hm2,经营范围包括水果种植、苗木栽培、中餐住宿和农业技术咨询等服务。顺源休闲农业有限公司由黄永达于2017年创办,该公司经营状况渐趋稳定,经营规模日益壮大。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休闲农业有限公司既是基层农技推广的主要对象,又是基层农技推广的重要主体,其农技推广需求和经验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创新与推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农业公司农技推广典型经验

一是技术学习,能人领办。顺源休闲农业有限公司创办人黄永达父亲黄女顺,为草场村农业能人,1988年借力于崇仁县红壤开发的潮流,利用贷款成为养猪专业户,之后领办合作社进行过西瓜、柑橘、蜜橘等的种植,2010年又开始葡萄、杨梅等水果的种植。1990年出生的黄永达自小在自家农田参与农业生产,既有农业情怀,亦有农业能力;2012年大专毕业以后选择回家创业务农,2017年创办顺源休闲农业有限公司,为挑选优良品种和提高生产效益,黄永达到浙江、湖南等地购买葡萄、绿化等苗木等,并不断返回苗木购买基地学习栽培、剪枝、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同时积极参加省内科技特派团等各类培训活动,加上在基地种植过程中的不断摸索,这些主动的自我学习是顺源休闲农业有限公司产品高质高产的关键基础;二是技术交流,示范推广。顺源休闲农业有限公司目前种植品种主要有葡萄、杨梅、脐橙、柑橘、绿化苗木等。一方面,公司长期雇佣人员3个,短工每年累计雇佣300~500工日,年劳务支出达12万元左右,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雇工都会通过劳作或者培训获得技术提升;另一方面,规模种植的示范作用带动一些农户开展休闲种植农业,吸引周边村镇农户上门咨询交流有关果树剪枝、病虫害防治等农技问题,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公司是基层农技推广的重要主体之一。

2农业公司农技推广难点

一是能人技术提升有局限。黄永达2012年毕业于南昌理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能够成长为农业能人,黄永达主要通过到外省基地学习、在省内参加培训和在生产过程中摸索,学习平台有限,缺乏系统性和理论基础训练,在葡萄栽培中也走了弯路。2010年引进第一批水晶葡萄,尽管黄永达频繁去往浙江观摩种植经验,但其关键环节一时领会不充分,导致这批葡萄种植4a未能挂果,成为顺源休闲农业有限公司的惨痛损失和教训。二是农技推广人员服务能力有局限。2008年以前,黄永达父亲与当地农户大部分以种植柑橘为主,2008年冰灾导致柑橘严重损毁,转而从浙江省引进葡萄进行种植。由于市场对品种更新要求快,顺源农业也不断更换种植品种,从水晶葡萄到天工墨玉、红美人、美人指,每一次品种更换亦意味着生产技术的更迭提升。黄永达表示,一来这些品种都是外省引进,二来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业务范围较为宽泛,一般只能解决水果种植的通用性问题,具体品种的生产问题大多还是只能靠自己学习和探索,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能够提供的服务深度较难满足其需求。

3农业公司农技推广创新启示

一是产学研一体化为提升主体技术提供平台。构建生产基地、科研教学单位、专业研究机构广泛参与和融合的农业技术培训平台,加强课程体系和培训师资库建设,融合理论教学、现场实训、案例讲解和互动交流等培训方式,对参与培训的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技术普及,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能力培育提供平台环境。二是多途径提升基层农技服务能力。农技推广供给与基层农技推广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缺口,要培养基层农技队伍服务水平:①统筹做好“三定向”、全日制大专学历教育、一村一名大学生等乡村人才培养项目,吸引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青年人才进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②实行分级分类培训,提供产学研一体化平台,鼓励支持基层农技人员通过脱产进修、在职研修等方式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对接服务能力;③组织特聘编外农技推广人才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从“田教授”“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科研教学单位一线服务人员中招募特聘农技员,对接服务产业需求,解决农业技术难题,补充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服务力量。三是推进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与经营性组织融合发展。①支持农技人员创新创业,为推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多渠道。支持基层农技人员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离岗创业,鼓励基层农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技术咨询等形式进入农业示范基地、家庭农场、现代农业企业等并取得合理报酬。②支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提供增值服务并获取收益,为满足基层农技需求拓展供给空间。支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履行好公益性职能前提下提供增值服务并获取相应收益,支持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定向委托等方式获取全程技术服务,支持有资质的市场化主体从事可量化、可监管的有偿性农技推广服务。

作者:谌洁 龙珑 单位:江西现代农业协同创新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