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地方旅游休闲农业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地方旅游休闲农业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旅游休闲农业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旅游、休闲、观光融于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武汉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可以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对实施武汉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关键词]旅游休闲农业;产业融合;武汉

党的以来,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农村进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水平,提升了我国农业竞争力。旅游休闲农业是一产与三产相互融合的新业态,武汉市湖泊河流众多,发展旅游休闲农业资源丰富。武汉应抓住时机,创新旅游休闲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武汉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1旅游休闲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旅游休闲农业主要是通过合理利用自然的、原生态的田园景观,拓宽农业的旅游观光、文化传承功能。旅游休闲农业具备以下特征。

1.1绿色生态性

旅游休闲农业以大自然和原生态农业为内容,通过进入农村,体验到人与大自然融于一体的美好感受。在开发旅游休闲农业工作时兼顾生态环境的维护,并将维护生态环境与发展本地农业经济水平进行结合,让游客融入到农村生活场景中,享受到生态农业带来的快乐。

1.2农业科技化

旅游休闲农业抓住人心的亮点在于其所参观的农业是鲜花、异草、古树和新、奇、特、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例如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南部园区水生蔬菜资源圃保存有水生蔬菜和水生花卉种质资源2000多份,为全球现阶段保存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类型最多的资源圃。武汉市农科院拟打造该资源圃为武汉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4A级景区,将研发基地变景区,融合科普、培训、旅游等综合功能。

1.3文化传承性

旅游休闲农业所展示的悠久农作方式及上千年的耕作文化均具有深厚的农业文化底蕴,通过这些精心规划的旅游休闲农业活动,使农耕文化、民风民俗等在旅行参观中得到继承传扬。

1.4旅游服务性

旅游休闲农业的客户群体有各类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活动、一家人出游的采摘活动等,这种游览采摘形式体现了旅游服务业的特性。

2武汉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武汉旅游休闲农业于1990年以后逐渐开始发展。进入21世纪后,武汉于2001年推动发展旅游休闲农业,2005年成立了旅游休闲农业工作领导专班。经过10多年的摸索实践,武汉市拓宽了对旅游休闲农业的认知与定位,在《武汉都市农业发展规划(2006—2020)》中提出有效识别农村旅游休闲资源,将旅游休闲纳入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战略规划与实施方案之内。目前,武汉市成功打造了10大乡村休闲游节庆、10条赏花游精品线路、10个乡村休闲游专业村,建立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旅游、文化融合一体的旅游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培育了梅花、樱花、紫薇花、杜鹃花等赏花品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招牌和城市名片。2019年,武汉旅游休闲农业参观游客48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85亿元,同比增长17.83%。

3武汉旅游休闲农业优劣势分析

3.1优势

3.1.1自然资源丰富。武汉市是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主中心,被誉为“百湖之市”,现有耕地面积29.39万hm2,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4,境内山川、湖泊众多,青山绿水,农耕文化与自然景观融合一体,农业生产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3.1.2区位优势明显。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九省通衢,长江、汉江航道与京广、京九铁路交汇于武汉。沪蓉、京珠高速公路在武汉融合,沿长江的高速铁路已经建成,武汉至首都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珠江三角洲的快速交通通道已经行成。高铁、高速公路与长江、汉江水运联动,武汉处于中国内陆市场枢纽的重要战略地位。基于“八纵八横”的国内高铁骨干网,旅客通过武汉三大火车站,可直达全国大部分重点城市,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快速客运交通圈。武汉的高速铁路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武汉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的优势更加明显。

3.1.3市场潜力巨大。2019年,武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223.21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706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005元,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7.9辆,市民生活已开始向全面小康过渡,由购买便宜实惠农产品转变为追求新、奇、特农产品,对旅游休闲、体验文化等精神享受型的追求不断增长。全市民用航空航线200条,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63条。2019年末武汉有旅游A级景区44个,星级以上宾馆57家。武汉市2019年接待境内旅游人员31898.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70.79亿元,增长12.9%。

3.1.4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武汉市已经进入中国城市经济“万亿俱乐部”,其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具备了工业助推农业、城市帮助农村的经济基础。同时,这些年来国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在不断加强,不同形式的社会资金不断投入农业,为武汉市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农业所需资金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3.2劣势

3.2.1统筹布局滞后。武汉市政府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倡导发展旅游休闲农业,但是相关政府部门在发展规划及战略布局上滞后于旅游休闲农业的实际发展,导致武汉旅游休闲农业缺乏系统专业深度开发,各区旅游休闲农业提供的服务和内容大同小异,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限制了旅游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

3.2.2经营项目雷同单一。武汉旅游休闲农业提供的服务主要为花卉游览、瓜果采摘及垂钓等,农事民俗体验和乡村民宿也在逐渐发展,但发展水平不高。各类农业旅游休闲景区经营项目雷同跟风,形式比较单调。农业观光休闲园区不能满足城市市民个性化、特色化、多层次的需求。缺少文化性、娱乐性、动手性、趣味性,是各农业观光休闲园区最明显的短板。

3.2.3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足。部分经营旅游休闲农业的郊区公路建设滞后,一些休闲农业旅游村、农家乐园区交通通达性差。城市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前往园区有的需要周转几次才能到达,有的园区甚至还没有公共交通可以到达,很不方便。园区环境不能给游客提供干净整洁、赏心悦目的感受。卫生设施较落后,污水直接排放,生活垃圾到处乱扔,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3.2.4经营管理素质普遍不高。园区经营管理人员对旅游休闲农业的本质和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认识理解不够,具体表现为经营方式单一,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个别经营者追逐短期利益,甚至存在缺斤少两等欺骗行为,有的经营者为了取悦城市游客而放弃乡土特色、原生态特色,逐渐丧失了旅游休闲农业对城市游客的吸引力。

4武汉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建议

4.1发展富民乡村旅游产业

要支持各乡镇根据本镇本村特点,聘请有经验的农业规划设计单位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合乎民意促进发展的收益分配制度,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做好对农村旅游资源的识别,在此基础上挖掘提炼乡愁元素,使在农村出生定居城市的人群在乡村旅游中找到自己儿时的回忆,产生在其他旅游中找不到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愿意流连忘返于城市和乡村之间。要将观光休闲功能、生态平衡功能、文化科普功能与传统农业的粮食保障功能融合起来。保护好历史悠久的古镇、有故事的革命旧址、有文化特色的村落及农耕文化场址等,大力推进发展特色田园农业产业、历史村落民宿旅游产业和民俗乡愁旅游休闲产业。

4.2加快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是以农业为主题,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技术先进、信息化程度高、功能多样、配套完善、文化深厚、产业链健全的观光休闲农园,加快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将为城市居民和在校学生提供亲近大自然、了解农业知识、参与农事劳动的活动平台,是发展武汉旅游休闲农业的有效载体。

4.3引进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有吸引力的投资氛围,制定优厚的引资政策,吸引外国公司、民营企业和工商资本以合作、协作、独资、合资多种形式参与到武汉市旅游休闲农业建设,形成合作共赢的投入机制。遵循规划先行、统筹兼顾的原则,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渐达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同步、推进同步,加快公共交通、供电、供水、通信向农村延伸覆盖。

4.4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制定行业标准,规范餐饮、住宿、公共卫生等设施,规范经营行为,实施品牌战略,推陈出新,设计一些参与性、娱乐性强的采摘、种养活动,让在电视和书本里看到的,能在乡村游中变为现实。打造乡土原生态名片,吸引游客的胃,留住游客的心。政府组织培训,提高旅游休闲农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组织开展交流活动,推广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尹义坤,刘国斌,胡胜德.日本旅游休闲农业经验对吉林省的借鉴[J].现代日本经济,2008(02):55-59.

[2]张学忙.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3]邱培,詹海波.我市乡村休闲游书写新篇章[N].长江日报,2019-09-29(009).

[4]武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2019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长江日报,2020-03-29(006).

[5]王谦.“高铁上的武汉”向十方驰骋[N].长江日报,2020-07-06(004).

[6]朱亩文.武汉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武汉:湖北大学,2010.

[7]蒋昕.武汉休闲农业的价值增长:理论模型与实施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0(29):112-114.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2-06(001).

作者:张光华 雷跃磊 卢素芳 熊舟翼 徐洪亮 张中春 李波 单位:武汉市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