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休闲农业发展优势及对策浅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休闲农业发展优势及对策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休闲农业发展优势及对策浅议

摘要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具有资源优势、极强的融合性、产品的综合性及参与体验性等特点。主要阐述了休闲农业的生产、生态、旅游及文化功能,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和经验,东莞休闲农业的优劣分析,并提出推进东莞市农业科技创新、拓展东莞休闲农业发展空间、科学规划布局与保障行业安全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开发;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广东省东莞市

我国休闲农业起步较晚,其定义亦是多样化的[1]。赵航把休闲农业定义为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作为载体,将农业所特有的资源优势作为基础,依托农业传统文化环境,增进人们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体验为目的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农业发展模式[2]。国内学者主要从产业开发与产业融合的角度定义,强调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融合,因此早期的休闲农业常被称为“观光农业”,是把农业的生产过程和农民的劳动生活及农村的风情风貌,根据科学的设计和开发,形成的一个集休闲观光、企业娱乐、度假教育、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态和消费业态。

1休闲农业的功能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农业与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融合体,不仅拓展了农业原有的功能,也带动了城乡和郊区的一体化。综合来讲,它的功能可归纳如下。

1.1生产功能

尽管休闲农业的经营范围已经超出了农业生产本身,但它仍是以农业为基础和依托的。休闲农业的功能离不开农业本身,而它又以全新的模式带动和促进了新时代下农业的生产。发展休闲农业能够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极大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有效分流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3]。

1.2生态功能

农作物种植不仅提供了食物、经济作物等原始材料,还能够涵养水源、缓解干旱和洪涝灾害、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缓冲干扰和控制有害生物等。宏观来说,休闲农业还能够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更新和维持土壤肥力,维持物种多样性。比如,在城市小区和郊区建造小型的农林渔生产基地发展休闲农业,既可以为游客提供一部分时鲜产品,又创造了清静优雅的生活环境。

1.3旅游功能

休闲农业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旅游业,可以说是一种特色旅游:依托农村的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地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和休闲项目。在为农村居民创收的前提下,休闲农业更是给予了人们一种惬意休闲、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各方面的压力,钢筋水泥的压抑、快节奏的生活和超高的人口密度促使城市居民渴望亲近自然;出于对城市食品安全问题的考虑,很多城市工作的人也更愿意来农村体验有机食品的美味,一些游客甚至在优雅清净的农村疗养数日,休闲农业恰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够一览大自然的盛景,还能亲手采摘免费尝鲜果、品尝有机食品的美味,烧烤聊天、美食美景,亲近自然,远离城市的喧哗,这是一种闹市中无法提供的精神享受。

1.4文化功能

乡村文化是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非标准、道德情感、行为方式、社会心理、风俗习惯及理想追求等内容,是农村居民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相对于城市的复杂与多变,乡村则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它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的大量消失并不意味着乡村文化的消亡。相反,乡村更加稀缺而珍贵,乡村依然是人们心灵的寓所。在人们的记忆中,乡村是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象征,故乡是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回归故里、落叶归根是人们的选择和期望。休闲农业的文化功能在于其发展过程中对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与传统艺术的保护,通过休闲农业的发展使得各地优秀的农村文化得以继承、延续和创新。

2国外休闲农业的经验借鉴

20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模式:“市民农园”和“度假农庄”。“市民农园”为市民提供了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农园规模各异,承租者可以自由耕种,享乐其中。据统计,市民承租者产品总价值占到德国农业总价值的1/3左右[4]。此外,还专门设立了《市民农园法》以保护市民农园产业发展。德国的度假农庄也十分盛行,游客可以住在农民家里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体会乡土风情,放松心情,回归自然。为了防止其过度商业化,政府对其实行的补助也有所限制,例如规定农舍旅馆规模在4~15个床位时才可享受税收优惠。同时,德国还通过认证制度确保休闲农业质量,主要有2个认证机构:联邦农场及乡村度假协会和德国旅游协会[5]。日本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以休闲和体验为主。其经营形态很多,有市民农园、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民宿农庄和体验农业园等形态。其中,日本较为关注的是儿童对农业体验性需求的体验农业。总结日本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其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法规的健全,离不开突出的特色、丰富的内容、较强的体验性,离不开政府、地方公共团体、协会、企业和农民的多方参与及高度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离不开科学的开发和对生态的保护。这些成功的经验也给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启示:1)加强政策与法律的支持;2)突出特色,进行深层次开发;3)调动休闲农业相关主体的积极性;4)不可忽视对休闲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6]。

3东莞市休闲农业的优劣势分析

3.1气候因素

广东省东莞市位于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东莞市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东莞市气候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干湿分明、常年无冬、雨水光热充沛,但易受强台风、洪涝、干旱和暴雨等灾害侵袭。东莞市常年气温在22℃左右,年均降水量约为1800mm,常年日光充沛。

3.2地理位置

东莞市北近广州市,南接深圳市,这在发展现代都市生态休闲农业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东莞市已建或规划建设中的高速公路数目达11条,1h内可达周边多个主要城市与口岸。轨道交通方面,4条主要铁路在东莞境内汇聚,与全国铁路网紧密相连。东莞的地铁线路也在积极建设中,地铁普及后又将与广州市、深圳市等地接通。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将为东莞市现代都市生态农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3.3政策支持

东莞市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并稳定持续增长,都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持续改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开始追求绿色多样化的农产品,对提供改善生活环境、提供休闲旅游体验的农业产品需求持续增加。东莞市是广东省内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对粮食、蔬果、水产品和畜禽等农产品需求巨大,对高质量绿色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2014年,东莞对市级农业产业园共计投入4321万元,对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的专业农民合作社补贴191万元,对市内农业龙头企业发放扶持资金1619万元。东莞市政府对市级农业产业园大力支持,2006年以来分3批规划建设13个市级农业产业园,总面积约3200hm2。由于人口的大规模增长,工业迅速发展,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导致大部分地区的水、土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危害食品安全,农业环境受损严重。另外,原本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存在检疫流程与安全标准,而农家乐形式则模糊了这种标准,卫生监管难以到位,一些农家乐场所甚至存在售卖野生保护动物现象,因而有不少安全隐患。随着交通的发达,珠三角地区1h经济圈逐渐扩大,一些周边城市土地租金和人力成本更优惠,这给东莞市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带来了较大威胁和挑战。近年来,东莞市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其主要模式有拥有大型现代农业设施的市级综合性农业园区模式、农业主题公园、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模式及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园区等。这些发展的实现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如2013年出台的《东莞市关于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土地政策、财政补贴奖励等方面对东莞都市生态休闲农业进行了扶持。结合现有的优势,综合国内外各地的经验分析,东莞市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仍具有广阔的前景。

4东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建议

4.1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从都市农业发展角度来看,东莞市可大致划分为中心区(东城区、南城区等)、水乡片区(麻涌镇、道滘镇等)、临深片区(黄江镇、樟木头镇等)、东北片区(桥头镇、谢岗镇等)。其中,中心区土地资源少、用地成本高,但人口密度高,市场潜力大,可发展精品、观光为特色的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为城市绿化作补充。水乡片区具有悠久的农耕历史文化,农业基础较好,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深厚,可开展“高效、高产、优质”的特色、具规模的种植业,同时可利用好岭南文化资源,如龙舟文化和花灯文化,开发农耕民俗风情的节庆活动。临深片区与东北片区以丘陵山地为主,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域涵养地,要注重生态保护,可开发农业生态游,如加强传统荔枝产业,发展森林公园体验模式。

4.2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政府应日益完善各方面的制度法规,为东莞市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如《关于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7]。同时,不能完全忽视我国市场经济中主体的独立作用。执行现有的农业用地管理办法,确保农业用地有充足稳定的经营期限,保障可用农业用地。成立专职农业产业化调查部门,发现并鼓励出现厌耕、弃耕的农户出让土地承包权。将面积小而分散的农业转至农业企业、合作社及实力较强的种植大户,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4.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东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城市,较早提出建立科技创新平台的政策主张。东莞市最早的一家创新平台创立于1990年,随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种类型的创新平台相继建立。多数创新平台的组建模式是由政府和科研机构联合共建,东莞市近半数创新平台运作资金来自政府财政支持,但仍有部分创新平台认为其资金不足[8]。综上,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可保障农业科技创新激励资金,创建农业科技开发中心,吸引农业科技项目、人才落户,制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农业科技发展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发展投入。此外,要加强技术推广,可以建立完整的市-镇-企业三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4.4推进休闲农业发展

1)规划建设市级农业展览中心,以推广东莞市特色农产品,提升东莞市农业在广东省的影响力。2)借鉴长三角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给现有的农业生产基地配套各类设施,打造一批具有花、果、鱼、菜等多种要素的观光农场,或创建若干国家级、省级休闲生态旅游示范点。3)以东莞市农业产业园区为平台,利用现有的设施,加上合理的新规划,开办以东莞市传统文化节日为主题的活动,如桥头镇的荷花节庆活动、寮步镇千年香市节庆、洪梅镇花灯节等。在开发本地农业特色旅游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实行科学规划指导。

4.5保障休闲农业安全1)建立全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2)通过财政补贴奖励办法,提升东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3)保证东莞市休闲农业环境安全。

作者:何乐花 单位: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