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垦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垦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垦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黑龙江垦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

1.资源条件。黑龙江垦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丰富,山川、河流、湖泊、丘陵、平原、湿地、冰雪、森林等俱全,且生态保护良好。此外,垦区承载着积淀深厚的军垦文化、知青文化和拓荒精神,特色鲜明。国有农场集约经营机械化水平较高,现代化大农业营造了独特的大田景观。在以农场场部为中心的卫星城镇上,农场招待所、度假村小别墅、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大大降低了农场休闲农业开发的成本。

2.区位条件。黑龙江农垦总局下设九三、北安、绥化、宝泉岭、建三江、红兴隆、牡丹江、齐齐哈尔、哈尔滨等九个管理局,是黑龙江省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农场群的主体,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之一。各管理局农场地理区位基本处于周边市县的一小时经济圈或两小时经济带范围之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垦区内各个农场间、垦区与外界的距离大大缩短,可进入性增强。

3.客源条件。黑龙江垦区有着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一级客源市场主要是周边经济发达城市的居民,约占市场份额的50%;二级客源市场是东三省邻近市县的居民,其人数仅次于一级市场,约占市场份额的30%;三级客源市场是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各地知青及其家人以及国际旅游者,约占市场份额的20%。

4.人员条件。黑龙江垦区农场职工多数受过中学教育,员工文化素质较一般农村总体水平要高,管理层次人员素质也较高,这为农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能够较快接受发展休闲农业的新理念、新方法。

二、休闲农业发展的产业组织模式

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新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从农业产业组织的视角看,出现了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1.“农户+农户”模式。即农户联合经营的模式。一般是在农户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形成,或者一开始就采用这种模式。为避免出现恶性竞争或不正当竞争,农户与农户自由合作,形成“农户+农户”的产业组织模式,主要起到协调和沟通的作用。

2.“公司+农户”模式。即公司直接与农户进行合作,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公司负责开拓客源市场,进行经营管理,农户负责提供特色商品,提供入户接待等服务。在接待服务方面要按照公司的标准,接受公司的培训,并且服务设施要符合公司的标准。投资方式可以通过协商按照一定的出资比例,由公司和农户共同承担,也可以采取入股的形式,按股分红。

3.“公司+社区+农户”模式。即公司先与当地社区(如村委会)进行合作,通过村委会组织农户参与休闲农业经营。公司一般不与农户直接合作,但农户接待服务、参与开发则要经过公司的专业培训,并制定相关的规定,以规范农户的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

4.“政府+公司+协会+旅行社”模式。政府负责休闲农业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协会负责组织村民参与,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该模式发挥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通过合理分享利益,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股份制模式。休闲农业开发时,采取国家、集体和农户合作,把资源、技术、劳动量转化成股份,收益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通过“股份制”开发,把社区居民的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居民自觉参与,从而保证休闲农业的良性发展。

6.个体农庄模式。以规模农业个体户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休闲农业项目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休闲农业景区(点),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同时,吸纳附近闲散劳动力,通过手工艺、表演、服务、生产等形式加入到服务业中,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

三、黑龙江垦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

黑龙江垦区拥有中国耕地面积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国有农场具有特殊性,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既是国有企业,又具有乡村和小城镇的特征,和发达国家的私有农场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国有农场发展模式是黑龙江垦区最有特色也是最具优势的发展模式,在此模式下,垦区的休闲农业有以下类型:

1.农场观光型。生态环境好,现代农业特色显著,旅游功能完善,借助并融入地方旅游产业链,具有独特的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如八五九、八五六、七星、友谊农场等体现现代化大农业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游等。

2.农业园区型。农业基础好,特色突出,市场需求大,交通便利,如香坊农场的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红旗农场的都市农业园、阎家岗农场的设施农业园、佳南都市绿色农业公园等。

3.景区依托型。地处或靠近历史遗址、遗迹,文化特色突出,如友谊农场挹娄文化遗址风林古城,宁安农场靠近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锦河农场“闯关东影视基地”等。依托自然森林、湿地、岛屿、草原、江湖、原野等自然景区,如洪河湿地、八五三雁窝岛、红旗岭千鸟湖的湿地景观等。

4.民族风情型。民族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地产丰富,民俗文化积淀深厚,如富裕牧场的柯尔克孜民族风情园、友谊农场的满族风情园、朝鲜族风情园等。

5.农事体验型。以现场采摘、农耕体验、品尝游玩等农家乐活动为主,如绥棱农场的浆果、蔬菜和花卉采摘园,佳南农场的都市绿色农业公园“开心农场”等。

6.名镇依托型。以旅游名镇为依托,结合特色农业为主题的旅游农场。如:海林农场、七星农场旅游名镇、兴凯湖旅游名镇、五大连池旅游名镇、黑瞎子岛北大荒生态农业园等。

7.节庆活动型。以大中型农业节庆、商务贸易、商务会展等形式把观光农业与农业贸易活动有机结合,如建三江的北大荒稻米节、九三的北大荒大豆节、宁安农场的葡萄采摘节等。

四、黑龙江垦区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1.垦区休闲农业发展应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个环节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一体化。具体表现为生产的专业化、布局的区域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农业产业化对促进农业产业链条的延长,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走向市场,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等具有积极作用。黑龙江垦区自1995年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来,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成效显著,为休闲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农业的档次结构将会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休闲农业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具有食品供给、休闲娱乐、生态保护等多项功能,必须实现规模化经营,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休闲农业还具有产业集聚性,它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休闲服务、交通运输、餐饮业等相关产业具有极强的关联性,而休闲农业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也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因此,黑龙江垦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宜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即以垦区休闲农业企业为龙头,通过一体化经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推进休闲农业的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而形成垦区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化。

2.垦区休闲农业产业组织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模式。如前所述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六种一般模式,其实质都是农户通过中介组织,与市场联系起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使农户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带来的增值。黑龙江垦区实行的是国有农场和家庭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垦区实行“两田一地”的土地承包体制下,家庭农场的承包者除了农场职工外,还有落户农民。因此,垦区农业产业组织要兼顾农场职工和落户农民二者的利益。根据产业化水平高低采取不同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化水平较高,已形成品牌化的龙头企业,宜采取企业集团型;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注意鼓励个体、私营、股份制、公司制等多种组织形式。此外,根据垦区不同资源特点,可采取国有农场主导型、企业主导型、龙头景区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等发展模式。

3.垦区休闲农业产品开发应通过产业链的延伸,进行特色化、品牌化深度开发。黑龙江垦区发展休闲农业具有独特的优势,现代农业的大田景观、垦区风貌、知青文化等都可以成为休闲农业产品的载体。近年来,以“北大荒”品牌为核心,以绿色有机为标签的北大荒品牌体系美誉度与日俱增,绿色健康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来北大荒休闲、养生的吸引力大大增加。因此,垦区休闲农业产品开发应延伸产业链,注重对农业产业的深度挖掘,实现从产品规划到产业规划的转变,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连接,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前后衔接的有机整体。产前延伸主要是做好休闲农业开发的前期准备以及研发工作,如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产中延伸主要是围绕旅游开发观光、体验等各种类型休闲农业产品;产后延伸主要是以农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销售土特产品。垦区休闲农业要做大做强,必须突破“小而全”的经营模式,有经营实力的国有农场发展休闲农业必须依靠品牌推广其经营,如充分利用“北大荒”品牌效应,以“北大荒生态休闲和文化体验”为主题开发休闲农业系列产品,进行整体品牌包装和市场化运作,提升整体知名度和美誉度,弘扬北大荒精神和特色文化。

4.垦区休闲农业管理应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产业发展走国际化道路。休闲农业产业化,不仅要有资源、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条件,更要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垦区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农业产业化以及休闲农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文件精神,重视加强对垦区休闲农业的规划和引导,完善垦区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鼓励多种方式兴办休闲农业。制定垦区休闲农业管理服务标准,加大休闲农业产业链中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休闲农业管理服务水平。休闲农业企业管理要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进行科学化管理。积极拓展休闲农业的经济功能,按照市场经营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增值,提高旅游消费收入的经济支撑作用。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和客源拓展要具有国际化视野,除了满足国内客源的消费需求外,还要满足国际游客了解中国特色区域文化的需求,以此促使垦区提升休闲农业的档次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