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休闲观光现代休闲农业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休闲观光现代休闲农业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休闲观光现代休闲农业论文

一、辽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国外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美元时,人们便产生了旅游的愿望。依据这一数据,辽宁2013年经济发展平稳,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78元,超过了300美元。这表明城镇居民在实现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这也是辽宁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政府的支持则是辽宁休闲农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WT〇的契机为辽宁休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2005年《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念的提出,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新契机。近年来,辽宁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如2012年辽宁沈阳沈北新区休闲观光农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迅速,以创建现代都市型农业为目标,在观光农业的规模、品种、层次及基础设施等建设上都有较大的提高。薰衣草、辽河七星湿地、稻田画、爱琴谷等项目的开发,实现了沈北新区农业休闲观光产业的历史性突破。再如朝阳县加大投入力度,整合旅游资源,将全县的特色产业纳入总体发展规划中。2013年以来,通过举办清风岭丁香节、北四家子桃花节、贾家店农场美丽乡村游等活动,有力地助推了全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就业。如今,朝阳县乡村农家乐接待游客达到5万多人,接待户100多家。2013年8月,辽宁省又向农业部报批两家休闲农业项目,如果这两个项目报批成功,辽宁省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单位的数目将达到7家。

二、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休闲农业已经成为辽宁省现代农业建设的新途径,并得以迅速发展,但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时间较短,加上辽宁农村地区贫困落后,大部分地区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民进城务工者也为数不少,农民收入虽逐年增加,但整体而言仍然较低,地区发展缓慢。在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村,在政府支持有限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意识薄弱,农民思想比较守旧,特色农业发展缓慢。土地流转制度尚不完善,农村用水安全和饮食安全隐忧仍然存在。这些因素均制约着辽宁休闲农业的发展。总的来说,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政府扶持不够、配套政策跟不上、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从业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在发展辽宁休闲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发展初期,政府的投入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中国起了主导作用。特别是政府通过制定一些保护性的政策法规,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专家指导和发展维护等都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从目前辽宁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来看,政府层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人力投入也较少,未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法规约束,这也是目前辽宁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缓慢和发展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之一。

2.缺乏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专门人才

休闲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管理水平远远高于农业和休闲业,因而更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加强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与完善。从目前辽宁实际看,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尤其缺乏。而当前辽宁省内很多园区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特别是专业的管理人员匮乏,现有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经验不足,懂休闲业的不熟悉农业,而懂农业的又不熟悉休闲业。因此,急需加强人才培训,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服务品质。

3.缺乏规划,缺乏特色

尽管各地对休闲农业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然而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还处于简单仿效和粗放经营的低级阶段,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往往没有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辽宁省内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缺乏特色主要表现为发展项目功能较为单一、缺乏创新、特色和民俗文化开发不明显。比如游人到农家乐的活动项目一般局限于吃饭和简单观光,缺少对民俗文化内涵的参与和理解。有些地区的休闲农业项目仅白天开放,娱乐项目匮乏,加上存在季节性的特点,水电交通等不便利,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4.现有土地制度的制约

在现有土地管理体制下,存在管理分散、权属不明的问题,休闲农业经营开发利用土地需要多部门监管模式,严重制约着土地的深度开发和集约利用,休闲农业经营准入门槛高。,集中体现在办理土地变更过程中,涉及的部门有国土、规划、农业、工商、卫生、公安等。各部门之间博弈的结果必然造成资源浪费,权责不明,利益分散。这与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严重背离的。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中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在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项目以及各类农业园区,涉及建设永久性餐饮、住宿、会议、大型停车场、工厂化农产品加工、中高档展销等的用地,不属于设施农用地范围,按非农建设用地管理”,由此可见,在休闲农业经营过程中,土地变更难题凸显,如将永久性建筑作为休闲农业经营载体,土地需按照建设用地进行管理,而将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需经过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5.农家生活体验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目前的现代休闲农业的诸多发展模式中,农家生活体验模式比较流行,主要表现形式为农家乐。游客通过体验农家餐饮、垂钓、住宿等服务,这种形式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了食品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本较高,建设难度较大,农村地区水质未得到根本改善,旱厕对水源的污染仍然存在。此外,目前辽宁农村食品行业整体水平偏低,假劣食品供给成为长期性、顽固性的问题。食品生产者违规制售假劣食品,并直接提供给游客食用,此外,一些新业态的出现也给农村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潜在隐患。

三、发展休闲农业对策建议

从目前辽宁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来看,休闲农业供给与需求矛盾比较明显,主要体现为需求潜力巨大而实际供给不足。为此,寻求适合辽宁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如北京模式、广东模式的发展,逐渐辐射到其他各地。辽宁省内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如葫芦岛葫芦山庄、阜新桃李园、丹东大梨树村、沈阳薰衣草庄园、宽甸县河口村等。辽宁在借鉴成熟的发展模式的同时,各地依据自身优势积极寻求自身发展特色势在必行。鉴于目前辽宁现代休闲农业发展问题,要从加强政府宏观指导、产业资本引入、规划先行、组织经营方式创新等角度来促进休闲农业的市场化、规模化以及产业化发展,以农促旅,以旅带农,从传统的休闲内容逐步向特色和文化内涵开发方向延伸,特别是形成观光、体验、餐饮、购物、住宿、娱乐与售后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产品。这也是产生经济协同、促进城乡交融的有效思路。

1.加强政府宏观指导,提高服务水平

欧洲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表明,政府在发展休闲农业中的角色从管制转变为治理(Goodwin,1998),这一理念成为各国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借鉴。实践证明,2011年8月农业部的《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辽宁省各地休闲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今后应继续重视政府在促进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将发展休闲农业上升到制度层面,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并逐步形成对休闲农业进行资金和技术支持的长效机制,促使农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协调发展,在开发与保护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辽宁省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现场宰杀的禽畜需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疫,农家乐中的厨房、碗筷等需要卫生防疫部门的介入和监管,以确保游客消费安全食品。科学规划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要大力治理污染,进一步加大水源地保护区整治力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化的水质监测服务体系。

2.引导和规范产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

要实现休闲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避免一家一户经营的局限,需要引入产业资本。对产业资本投资都市农业要明确财政、税收、用地政策,发展适合企业化运作经营的现代农业,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布局,严格把关产业资本进入;对于产业资本参与土地流转要动态管理,实行土地流转弹性年期制,加强项目在土地使用期限内全过程动态管理,将项目建设、运行质量与综合效益等纳入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在产业资本引入过程中,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企业经营环节都必须确保让农民参与进来,要建立企业与农民之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能够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增加农民收益。

3.建立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养支持体系

充分利用科研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的教育资源,利用一些农业院校开设的与休闲农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也可以支持现有管理人员到外地进修,学习先进的国内外管理经验。政府和休闲农业企业经营者应委托和支持相关科研院所开设与休闲农业经营管理相关的专业,为今后从事经营休闲农业储备中高级专业人才,为建立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休闲农业智力支持体系创造条件。通过培训、培养、引进人才、引进高级管理理念和经验,全面提升从业质量和水平,积极组织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基地组织培训,并将该类培训项目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范围。

4.规范和明确休闲农业项目用地政策

在确保国家农业特殊用地的前提下,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并加强监管,增强土地利用效率,为实现休闲农业发展的规模化经营和多元化发展提供基本支撑。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并参与休闲农业开发,这样农民既可以拿到工资性收入,还可以拿到股份分红;为克服目前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家一户经营的局限,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尝试成立休闲农业经营的专业合作社的形式,以此推进休闲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明确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农业耕地使用性质。

5.推进多种业态发展,选择多种开发模式

各地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表明,在辽宁省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应扩大规模,增加项目,提高服务范围,发展多种形式和业态。将旅游观光和住宿体验,弘扬文化,倡导民俗开发,以及将教育、医疗保健和养生等结合起来,特别是注重城乡融合,在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的同时,推动新农村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整个社会的稳定度。具体地,应结合辽宁的实际资源,可以在城市建成区周围及近郊区地带,以蔬菜、水果等作物种植为目标,发展以小块土地出租、市民承租为形式的市民农园,市民可以享受回归自然及田园生活乐趣;利用农村特色产品和资源开发建设农业高科技创意园区,重在游人有体验和参与感;在林区或草原地带可以开发建设休闲农庄,开设一些健康、创造性培训项目,成为人们向往的休养之地等等。

作者:王淑娟 赵玉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