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不断深入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教学的任务已经在逐渐回归正轨,课堂教学的重心向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方向转化,这也是新时期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关键。但如何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学生实际的能力,不是一句话或几节公开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在几十年小学一线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本人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实践,对小学数学课堂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与提升,有以下几点看法和大家交流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兴趣;自然规律;推理演算
一、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但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数学这门学科很难让大多数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数学教师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理解过于狭隘。他们认为,数学是一门严肃的学科,其具有科学的严谨性、推理的严密性、论证的合理性。在关注这些特性的时候,许多教师却忽略了数学还应该具有趣味性。因为,一些教师对数学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关注不足,那么他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引导自然就做得不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学生要按照我们所授的方法和理论进行解题,忽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对学生在思维方向的拓展重视不足,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相对僵化。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分析一些名师的教学视频,就不难发现,所有的名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很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教学。这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的时候,会尽量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和生活化进行很好的结合,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相对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去求职和探索。所有的名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会从多个方面去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用各种有趣的方法带领学生去探索知识。因此,我们要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就需要在我们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基础知识的认知与积累为主。这些基础知识多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要提升学生的兴趣,就需要针对这阶段数学的学科特征去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一些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去了解知识、认识知识。只有通过自己的认知和实践过程,学生才会对知识的基本原理产生的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这个认知的过程中,知识的来源途径会逐次展开,学生通过展开的知识形成过程,认识知识的结构,了解知识的过程伴随学生的动手与动脑活动。这两个方面的活动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探索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由此可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把数学教学与实际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所有的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世界,对自然世界存在的事物进行不断总结的结果。数学是人类社会对自然规律认知总结的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数学知识是与人类活动的生产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与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我们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的问题。数学学科素养教育提出,数学学科的学习,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从数学的起源再到数学的学习目的我们不难看出来,不管是数学知识的起源还是数学知识最终的目的,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必须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现阶段我们使用的小学数学课本中很多知识的讲解都是与实际生活案例相联系,然后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解读,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演变过程。但由于我们的教材编写是以全国的小学生为基础编写的,难免有很多案例是与学生的生活案例不相符合的,这对学生的学习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一定非要按照教材死搬硬套,让学生在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上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这无疑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地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这个所谓的生活化,就是要把案例的改编与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相结合,把问题指向学生所熟悉的领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就那些数学去探索与实践。例如,在小学课本里会涉及行程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设计里往往都是比较城市化的,而农村里的学生对于城市的环境是相对比较陌生的,因此,在初学阶段我们需要对课本的案例进行去城市化,把课本案例中城市化的命题,变成学生相对熟悉的农村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对基本知识进行掌握以后,再让学生回过头去对课本案例进行学习和解读,这样不但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过程,而且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使用更加全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鼓励学生用课堂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不应该停留在课堂之内和课本之中,我们学习的目的在于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其更应该体现数学的工具性特点。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带进自己的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经过实践和总结之后,我们的学习过程就变得更加生动,知识的演化过程也会变得更加清晰起来,这样我们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会从直观的表象的东西内化为学生读知识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比如,在学习了面积相关的知识之后,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去使用与面积相关的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即时使用新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样,学生边学边用,就可以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和巩固。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不正确认识也会展现出来。我们教师也可以很好地发现学生在认知上的不足,及时给学生进行纠正。及时纠正过程容易让学生在开始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避免先入为主的错误思维扎根。由此可见,鼓励学生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思想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课程,其中数形结合、归纳、类比、推理演算与证明都贯穿着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应的题型有相对应的思想,同时很多情况存在一题多解的现象,也就是说数学的解题方法存在着多样性,因此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理解和观察,找到最适合的解题思路,然后通过合理的计算和推理解决问题。对于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我们要注意其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如何选择解题的途径,通过对其解题途径的观察去了解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寻找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苦难和问题,给予及时的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同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要接纳学生对数学问题提出来的独到的见解,哪怕是学生的思想和见解是错误的,我们也不能去轻易地否定学生,要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和摸索去验证和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就能主动地进行修正。如果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依然出现错误,我们教师再进行适时的指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敢于试错、敢于探索。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就会内化和提升,同时也会避免错误的再次生成。
五、进行多学科的融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不等同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它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对开展以数学为手段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是非常广泛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强调多学科融合的一个因素。当我们把数学融入到其他学科之后,我们的数学学习就不会变得枯燥无味。例如,在教学与计量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把“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到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课本中的故事去了解曹冲称象所使用的数学思想和物理原理,启发学生学会化整为零的对称解题思路,启发学生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去欣赏数学。又如,我们还可以用“田忌赛马”的案例去探究不同情况下排列组合后产生的不同结果。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这些生动的案例,把数学知识与故事相融合,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数学的学习更加具有趣味性。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进行数学知识的灌输,而是要把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总之,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还需要我们数学一线教师去不断的努力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各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始终保持为社会培养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为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孙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6).
[2]周凯.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19).
[3]陈楚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数学运算能力[J].辽宁教育,2018(17).
[4]陈兴会.创设情景,加强感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
雷启国.加强课堂情景的创设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6).
[6]黄友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6(1).
作者:牛建平 单位:甘肃省陇西县首阳镇董家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