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论文(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模式就是合作学习,这也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寻找最适宜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内容,助推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而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注重探索,充分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内涵,有效避免在合作学习中出现较大的错误或误区,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小组合作;应用
新课标对合作学习有着明确的规定:“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加强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变通,以此来快速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在校园生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教育的本质则是在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准上加以提升,激发其学习潜力,助推学生实现自主发展;学校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长远,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的多元化进步;学校以及教师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甚至是生活情况,明确个体的独特个性和需求,促进教育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索、学习和想象的空间。”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效把握合作学习的机遇,将其学习效果最大化。现将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分析如下:
一、新旧知识的衔接
人对新知识的获取是建立在现有知识基础之上的,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将其进行组合、发散,融合新的知识点,从而达到充分掌握和运用的目标,以此为基础再行接收新的知识。加之小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其需要一个学习和理解的过程,所以需要将知识牢记在心中时才能实现知识的运用。例如,人教版五年级的数学下册课本中,第二单元“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复习2的倍数的相关特征,让学生明白只要“个位上是0、2、4、6、8的所有数字都是2的倍数”。在理解和充分运用2的倍数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5的倍数额特征。这样,学生会认为,2的倍数有一定的特性,那么5的倍数同样具有一些未知的特性,这边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在通过一些数字的演算和运用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凡是个位上是O或者5的数字都是5的倍数。在合作学习、探究这一环节结束以后,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认知和运用,可以让学生根据目前已掌握的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各自特性中发现其共同的特性。学生同样在运用运算、总结等方法的基础上就会发现是2和5共同的倍数的数字特点就是个位上是0的所有数字。这种学习的成效的主要方法就是合作学习的结果。新旧知识的衔接是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教师应就教学的具体内容制定才做性较强的教学方法,不要让学生总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架构知识体系。
二、重难点的探究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在知识点的关键部位设计最为实用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加强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知识的能力。例如,人教版五年级的数学下册课本中,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其学习的关键点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相通之处和不同之处,所以,教师可以将此问题交由学生进行小组自由探究。在对长方体特性和棱长总和的探究中,学生会自主观察、测量,了解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以及相对的面面积相等特性,所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就可以用(长+宽+高)×4的公式进行计算。在对正方体特性和棱长总和的探究中,学生会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探究,发现正方体具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以及12条棱长度全部相等等一些特性,而其棱长的总和则用棱长×12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来。教师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便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知识的关键点或是难点就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掌握关键知识点,加深理解。
三、出现意见分歧的情况
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和获取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均有不同,所以在进行新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思维模式、方法和探究结果不尽相同的情况,更有甚者发生冲突等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巧妙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予以解决。例如,人教版五年级的数学下册课本中,第三单元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在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在一个长60厘米、宽45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缸内放入一座假山,其玻璃缸中装有18厘米高的水,当假山全部被水浸没以后,水溢出540毫升。问题是,假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学生在自主完成后有以下方法:方法1:60×45×(20-18)+540=5940(cm3)=5.94(dm3);方法2:60×45×(20-18)=5400(m13)=5.4(dm3):溢出水的高度:540÷2700=O.2(cm):上升的水高度:20-18+O.2=2.2(cm):小假山的体积:2700×2.2=5940(cm3)=5.94(dm3)。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有效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机遇,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宇峰.综合实践课堂学习活动呼唤“我在”[J].新课程(中).2016(09).
[2]傅映波.基于目标落实分层展开学习———第三学段“语用”关照下的学习活动例谈[J].新课程(小学).2016(09).
作者:罗智文 单位:织金县白泥小学
第二篇: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广泛运用在课堂教学内。但是这一教学模式在运用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对此文章主要研究了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内的运用策略,希望可以帮助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运用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小组成员为实现整体统一目标各自承担一定任务,在相互协作下共同完成某一任务的教学模式。该方法是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教学模式之一,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正确运用可以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体验式学习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作用明显,是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学习方式。文章就合作学习方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内的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分组要合理
合作学习需要小组间的相互合作,但是将学生简单地安排在一组内进行学习,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很难产生很大的效力。对此,科学合理地分组是有效展开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小组合作的人数要按照教学任务及设备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学习的难度越大,小组合作人数也就越多,此外还要对教学设备如器材和场所等进行考虑。通常合作小组内的学生人数在3~6人。分组的原则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异质分组能够充分发挥个体的长处,实现成员间的优势互补,充分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任务明确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是由师生共同实行的有序教学活动,任务明确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因此,合作小组要设计出清晰和具体的学习目标,如此才可以实现成员间的相互合作和帮助,可以说合理正确的任务设计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点。在设计合作任务前,要先明确以下几点。疑问难点的设置,多数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中的困难时,小组合作探究才会存在意义。如在数学质数合数中,通常学生难以分辨清楚质数与奇数、合数与偶数间的差异,此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组如:1、2、5、7、9……的例题要求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小组成员展开十分激烈的讨论和自主探索后,最终将会得出结论,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汲取和掌握知识。重视思维的发散点,现代教学理论的重点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因而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中可以精选一些具有良好思维发现性的内容,如可以选择一些有多种解决方法的题目作为学生的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还要保证小组的交流合作可以顺利进行。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内容,同时还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教师要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和调整,如在小组不清楚任务的时候,要做出简单的说明及指导,在某个小组完成任务中出现了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对困难产生的原因进行说明,指出到底是计算结果发生了错误还是计算过程不够正确,教师要引领学生找出正确的解决路径;在小组讨论和教师的教学主题完全背离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及时进行制止和指导;在组内成员发生了矛盾进而对小组整体合作产生不良影响时,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调停。此外,小组合作探究并不是简单的圆桌会议和茶话会,小组中要分工明确,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有的对整个小组的活动进行负责,有的要记录整个讨论过程,有的主要负责对本次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且发言。若是小组人数较少,则要合并角色,尽量保证各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事做。另外,小组要定期实行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对不同的任务进行体验,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确保任务可以顺利完成。
四、组间交流和评价
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影响十分重要,存在什么样的评价理念就会存在什么样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评价在合作学习内发挥的是指挥棒的作用。评价需要坚持目的性、科学性和全面性,坚持过程教育性、实施可行性、结合自评与他评。制订评价系统要满足小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评价方法要综合使用问卷调查和定性与定量法。同时,教师要利用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和评价主体多样化的方法,在有效的评价交流中,及时得知小组学习的利弊,进而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总之,合作学习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是客体的教学方式,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积极实践该种教学模式,正确使用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嘉毅,李志厚.论体验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3).
[2]韩淑萍.体验:教育生命维度的诠释[J].现代教育科学,2004(11).
[3]李云峰.“认知”与“体验”:世界及人生的两种把握方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4]陈旭远,刘冬岩.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4(4).
作者:朱存霞 单位:中宁县教育体育局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引言:
我国之所以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正是由于当今社会的现状所决定的,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甚至出现了“牵一发而动全一身”的局面,其实我国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的特点,他们缺乏合作意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这个阶段就对学生们的合作意识进行有意的培养,只有让学生们认识到了学习合作的重要性,才能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提高合作的能力,从而为社会输入具有合作能力的人才。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
自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之时,至今小组合作模式已经走入了越来越多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几乎已经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现在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从而使得小学生们完成了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目的,同时在这个培养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了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一改以往那种对立的状态向合作化开始进行转变,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使得学生们参与到学习中来,为了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他们需要仔细分析与阅读学习资料,这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其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教师们进行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时,部分年轻教师容易流于形式而忽略了学习的实质,从而不利于学生们掌握知识的实质性,学生们过分强调小组合作形式的趣味性,而忽略了这个过程中的真实目的;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被削弱,在原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本来应该是处于主导性的地位,来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而将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入以后,教师这种主导性地位被已经不复存在了,当小组成员出现冲突和矛盾时,教师很难第一时间出面进行解决,则不利于矛盾的化解。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其实自这种学习方法提出之时便已经进行开展,对这种方法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们发现必须从各个环节进行入手,改进各个环节的学习方法才能够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做的越来越好。如果说是围绕着各个环节进行探讨,那么必然是对“教师、学生、学习”这三个环节进行讨论,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恰到好处的植入到这三个环节之中,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首先是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着差异,小组成员之间的性格、性别和能力都各不相同,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具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形式的时候,必须要认识到学生之间互补的重要性。发挥每个小组团结的作用,在小组学习合作时应该实现既竞争又合作的一种新模式;其次就是教师必须要将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由于小学生在实行领导和合作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他们的合作意识不够因此应该对学生这方面进行有意培养,在一个小组之中选出一些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来作为小组合作的领导者然后对小组进行合理的划分,来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最后便是在进行小组学习合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小组成员进行鼓励,用这种激励的方法和手段使得小组成员树立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当中的任务。
三、解决措施
当前由于教师队伍逐渐年轻化,一些年轻教师不断进入到教育这个行当里来,由于年轻教师缺乏经验又勇于创新,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乐于将新型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此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年轻教师们必须认真反省自己,一方面应该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累积经验来来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们应该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来实行小组合作的模式,不能存在为了实现新型教学模式而采取不合时宜的方法。比如在学习“加法分配律”这一知识点时,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师先讲授概念,然后通过在黑板演算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之后让学生自己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进行巩固练习。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了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因此学习效果较差。教师可以先通过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演算,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现其规律,在探讨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其演算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符合现今社会要求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各位教师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之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将有助于学生们培养数学思维,使得他们认识到数学的真正魅力,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还有助于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团结小组成员,从而为整个班集体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易诗泳.《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5,07:44-45.
[2]苏南昌.《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08:71-72.
作者:陈秋平 单位:江西省赣县城关第四小学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实践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让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更加懂得谦让、团结。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学生参与热情不够、参与感不强,合作学习形式化等问题。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科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需要多措并举,合理分配小组,合理配置时间,明确组员责任,教师及时引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小学教育属于启蒙教育,小学数学是教小朋友们认识数字、学习四则运算、图形长度计算公式、单位换算等一系列的基础运算。荷兰教育学家弗莱登洛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现代数学要求我们重新建构教学策略,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等。当前,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策略,来贯彻现代教育理念,以下将就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开展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小组学习呈现不正常的色彩。具体表现在:第一,学生参与热情不够,参与感不强。由于学生没有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小学生会有不适应感,造成“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局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能力强、性格外向的学生更多的扮演主角,而学习能力差的、性格内敛的大多只是充当听众,参与度不强的学生会越来越不愿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群体两极分化[1]。第二,合作学习形式化。虽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果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自觉的将其形式化了。例如在对某一例题的探讨性解决中,学生更多的是进行解答,简单的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而忽略了讨论式学习的实质,其实是要在讨论中激发群体智慧,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果只是将小组合作学习简单的履行,在这个过程中不对解题策略进行共享,那么形式化的小组合作就完全偏离了设置这一教学策略的初衷。
二、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实践应用
(一)合理分配小组
组员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也能在合作的过程中确实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将学生的智力状况、个性特征、兴趣方向等纳入考虑,合理搭配,理论上一个小组以3-6人为宜,组员间的合理分配,有利于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的公平的竞争,增强学生合作的向心力,这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小学生有清晰的了解,平时多与学生互动交流等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2]。
(二)合理配置时间
中国小学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通过线上和线下调查的综合,近四成的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25分钟以上,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可能会比这一数据更短一点,所以,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抓准时机,将最有效果的时间段“用在刀刃上”,如:在对三边形进行判定,确定三边形是属于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属于钝角三角形时,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预定一分钟时间让所有学生独立思考,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思考,预定五分钟时间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长在小组中安排组员发表见解,最后预定十分钟给各小组之间发表小组观点,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进行监督协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并在各小组发表意见后进行点评,评出“最优合作小组”、“最佳进步小组”等,给观点新颖的学生发小红花,给合作最默契的小组发合作之星小奖章,以此鼓励小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三)明确组员责任
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需要每为个小学生明确自己在组织中的分工,小组分工主要是要解决组织内个别学生只当“陪衬”的现象,特别要选择一位有主见有组织协调力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使学生全部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如:将组中学生分别确定为表述员、记录员、检查员、裁判员等,表述员负责在分组讨论时进行汇报,记录员负责整理表述员的发言记录,检查员检查本组学生的纪律和对问题的掌握程度,裁判员负责小组讨论过程中的裁决,各小组由小组长领导,并实行分工上的轮替,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挥,这样一种更替角色式的小组分工,能带动不爱发言的学生为小组荣誉发言,带动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表述能力的提升,以优补优,共同进步[3]。
(四)及时引导合作
教师不仅要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划员、检查员、评判员,还要做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员,在学生独立探究受阻时进行引导,比如在测量圆的周长的时候,给他们准备软尺、绳子、圆片等,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测量圆周长,有的学生只用了软尺,通过公式计算出周长,有的学生能用绳子围绕一圈,再用尺子测量绳子的长来判断圆周长,教师通过合理引导,旁敲侧击,帮助那些暂时想不到解决思路的学生;在数学观点矛盾时进行引导,防止小学生因为学习观点上的小矛盾造成生活上的大冲突;在小组探讨结束后进行引导分享,大多数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结束和教师点评后就没有下文了,在进行有效果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应用中,我们增加知识共享的环节,让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教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教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养成“一个问题不止一种解决办法”的思维[4]。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让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更加懂得谦让、团结这些美好的词汇。
参考文献:
[1]唐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学周刊,2016(20).
[2]王玉芝,陈夫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
[3]陈涛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对策[J].小学数学教育,2013(12).
[4]支海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2016(03).
作者:丛晓平 单位:大庆市大同区高台子镇中心学校
第五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合理编组是学生充分合作学习的基础
“合作学习”采用的是班组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因此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及小组学习任务的分配。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二、以学生为本,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和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使评价落到实处,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评价原则正面化,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对学生有长进,学有创见的学生要明察秋毫,及时表扬鼓励,让成功的快乐与大家共享,教师要求小组成员不要过多地渲染评价结果的阴暗面,也不要以一次评价来定夺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免学生偶然失误而引起的评价失真,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2.评价内容重点化,使学生反思学习的得失教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同时,也学会自己评价自己,学会反思得失,认识自己的发展区和不足之处。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知识掌握要求、思维品质要求、实践能力要求、问题解决方法的创新要求、学习情感要求等。3.评价方法多样化,使学生全方面了解自己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共性、轻个性。这种传统的机械划一的评价方法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不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潜能。要改变这样的评价方法,就要实现评价方法多元化。
三、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是保证学生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
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还应营造一种学习氛围。课堂气氛是什么?我认为,课堂气氛是一种感觉,它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情绪及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制约着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情趣。营造一个和谐的、愉快的、友好的、充满激励和希望的课堂环境,会促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也只有这样,在小组学习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呈幵放状态,而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从而开阔学生思路。同时,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也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合作学习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1.合作时机应选择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2.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教学中应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3.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现在的学生争强好胜,有一定的竞争欲望,渴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善于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有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够。此时,教师可以将有争论的疑点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4.合作时机应选择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幵放性”问题的解题方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需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在合作学习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否则学生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而无法进行合作,从而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甚至严重削弱教学效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合作方法、培养合作技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提高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丨听辩的技能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分析、判断,同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2.表达的技能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说话时要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且能突出重点。3.交流的技能尊重别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让别人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修改、补充自己原先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合作学习是教师落实面向全体的有力手段,它体现了学生合作的集体智慧,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组织学习,促进竞争,提升了学生的好奇心、成功欲,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幵放、民主、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驰骋思维、各抒己见,感悟知识,共同探究。“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让老师和学生携起手来,在合作学习的天地各展所长,互助互学,徜徉知识的海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幵展小组合作学习,必将对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带来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以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潜在优势,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冬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柳堡镇中心小学
第六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比较稚嫩,对数学的认识与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具体生活中寻找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亲切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应用意识和提高应用能力,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因生活而更加精彩。近期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显示出了它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发展,顺应了新课标发展的潮流。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教学实际出发,从建立有效的合作小组、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把握好合作的时机、明确合作的要求、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以及教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六个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深入了解,进行有效性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性;教学方法;新课标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思考,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活跃气氛;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学习,勇于探究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全方位发展,以适应将来社会的需要。但是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发展,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呢?这一问题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去总结,对于以上问题我认为症结的实质所在是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性问题,因此我浅谈一下自己在多年教学中的体会:
1建立合作学习有效性小组或团队
合作学习有效性小组建立时,应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做到不同小组之间研究方向一致,组内人员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想法。每组成员人数一般4人最佳;分组时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年龄、性别,还要从他们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才能特长等方面考虑。小组人员的座位可固定也可以临时安排,各班可根据教室的空间和学生的人数而确定。合作学习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重点记录员一人,汇报总结员一人,资料整理员一人。各个小组成员职责的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段时间后,可以适当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做到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有一定的了解,任何角色都能胜任,每个角色都不可或缺,共同合作把工作做到最好。
2注重小组或团队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2.1善于思考的习惯: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性格、学习方面差异,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努力创造条件,为那些不善言谈的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机会。
2.2学会倾听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耐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令学生不以自己为中心,意识到认真倾听别人发言,不仅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还是一种礼貌的行为。通过别人的发言可以得到很多启发,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参与到小组研究讨论中,引导学生养成学会倾听别人观点的良好习惯。
2.3团队合作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大家集体的智慧,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合作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合作交流兴趣,也可以增加同学们生活方面的交流习惯。
3正确把握合作的时机
3.1学习重难点知识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难问题,不容易解决,因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依靠小组合作的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协作探究。这样既有利于克服“教与学”的重难点,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2讨论探究问题时:在有问题需要讨论研究时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挖掘团队潜能,通过集体的智慧共同解决学习的问题。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试验得到结论,更形象真实的被学生认知。这是试验工作往往依靠个人力量很难完成,需要集体的力量与智慧。
3.3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在教育教学中,经常有一些“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有好多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当学生遇到这些问题给出多种不同的见解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有理有据的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进行交流,扩展解题思路,对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4明确合作的要求
当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随处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课堂上,当老师布置任务,宣布小组合作探讨后,课堂氛围会活跃起来。但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仍有极个别同学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融入集体讨论中或一些一心表达自己看法,不善于倾听别人想法,缺少交流的学生。因此,教师在宣布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就应该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求并出示出来。
5设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评价总结。一方面指导学生之间统一认识,可采取小组汇报总结的形式。此时,对中等生和学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找到自信,同学之间也要展开评价。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是否具有团队合作意识,是否配合合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考虑。对于学习成较差同学的进步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可以有适当的奖励,颁发小奖品、小红花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监督者、组织者。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从表面看似乎老师变得轻松了,但我觉得是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责任。我认为在学生讨论研究阶段教师做的不是等待,也不是观望,而是默默陪同,观察,对学生进行有利的指导。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学生对任务不明确时,及时说明。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完善和发展不是一跃而成的,要通过一步步的量变而达到质变。这就需要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努力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去提高。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真正有实效。
作者:王香茹 单位:保定市清苑区石桥乡张村小学
第七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最近教学的热点。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和理论出发,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重的要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不完全适用于每门学科。
1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具有共同学习任务,明确任务分工的情况下进行的合作性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分工合作,是小组成员间互动交流的过程,个人的任务是小组整体任务的一部分。
2小组合作学习涉及的基础理论
小组合作学习涉及的基础理论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是人脑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构建联系的过程,所有的新知识都不可能从空白学起,必定是建立在以前旧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结构的构建。[2]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进行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联系,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认知能力构建出符合自己思维逻辑的知识体系。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3]从认知发展的角度讲,注重的是儿童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等等。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全方面的综合发展。
3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重的要点
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好处,它能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同时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一定的提高,但这并不是说小组合作学习就适用于所有的学习课程。在这里我把学习内容划分成2个种类,第一种是必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二种是采用和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都可以的。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重的要点进行了讨论。
3.1从数的认识中谈分组原则:
数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认识数学的第一步,这部分的内容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分组,在分组的时候我采用了一个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之所以采用这个原则,是为了保证每一组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同的学习任务,毕竟老师不可能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但是为什么又要求组内异质呢?这是为了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孩子都有事情可做,通俗的讲,就是让聪明的孩子进行任务的分配,让平常一点的孩子进行具体任务的完成。这里可能有的学着会认为学生应该一视同仁,觉得我这个老师的教学理念有问题。在这里说明一下,“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正是对学生一视同仁的表现,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学生认知能力是有差别的这个事实,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能对所有学生都进行一样的教学目标设定。比如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有的学生一节课就可以学会所有的知识,老师给了100分的课堂评价,而有的学生只能学会1-5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有的学生能掌握加法,但是不是很熟练减法,这些学生老师在给课堂评价分数的时候应该是40分?50分?不及格?都错了,同样应该是100分,有人说这样的课堂评价分数还有意义吗?所有的学生都是100分。这里提出我的另一个观点,课堂评价分只有0分和100分,虽然说的有点极端,但这正是我的想法,下面说下理由,首先,人和人之间是有差距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会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他做出不同的要求,如果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那他掌握1-5这5个数字并且学会5以内的加减法就会很轻松,如果学生能力较差,那他能认识1-5这5个数字的时候,跟那个既能认知1-5这5个数字又能学会5以内加减法的学生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是一样的,他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已经是他最大努力的结果了,我凭什么不给他100分。要知道所有的学生都用了相同的时间和相同的精力进行了相同内容的学习,能掌握多少是他们自我认知能力的结果。这里可能就有人问,虽然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精力同样的学习内容,但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玩耍导致他没有学到自己应该学会的内容呢?这就是我把课堂评价分数设置为0分和100分的原因,这部分学生我会给他们0分,我的100分是对认真努力学习学生的一种表扬,而0分则是对上课贪玩不好好学习学生的告诫。
3.2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了5个小组,并在课堂上举办了一次竞速比赛。游戏背景和游戏道具:学生有很多学习文具和娱乐道具,比如笔筒,文具盒,足球,手帕纸盒。墨水盒,水杯,甚至还有健力宝,肥皂等很多小物品,我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胡乱放在一堆,告诉学生,这就是今天游戏的道具。游戏规则:游戏中,小组的5个成员要把这对乱七八糟的小物品放置到教室前面名字的大箱子里,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最后哪个小组速度快,哪个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成员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作为奖励。我告诉学生,“今天老师作为裁判,在讲台上进行计时,现在同学们有3分钟的时间进行作战计划的交流,现在3分钟倒计时开始”。我按下秒表之后走下讲台巡视,听学生们讨论的作战方案,我发现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这时候会主动积极的出谋划策,平时人缘好的学生会进行任务的分配,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会受到其它同学的鼓励,让他选择一种类型的物品搬运。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对于教师而言,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参与的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图形,了解图形,让学生在回家后能自信的指着足球对爸爸妈妈说,“这是球形,我还知道咱家的茶几是长方体,我睡的床也是长方体。”从上面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加入日常生活元素,以玩游戏,讲故事,画图画等各种方式把生活元素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运用。
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学生认识学生的基础。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和理论出发,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重的要点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1]王作浩.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41-42.
[2]张存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11):32-33.
[3]唐平.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个案研究———永川市来苏镇来苏小学微型实验[D].重庆师范大学,2006.
作者:黄春英 单位:浙江省义乌市青口小学
第八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摘要: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鲜的元素。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逐渐成为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策略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十分强的学科,大部分的小学生在学习时都会感到有一些困难,而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其更好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但是在课堂的实践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我就简单分析一下。
1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由于大部分的小学生都热爱展现自我,他们很少能考虑到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感受,这就使得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数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会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而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对数学问题的反应能力较慢,这就使得他们没有发言的机会,更有甚者会羞于开口,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寄期待于同组中的优等生,不利于学困生的成长发展。
1.2学生的合作不主动
合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中都能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即使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采取自主思考的方式,还有的学生把小组讨论的时间当成是说笑玩乐的机会,学生的合作不积极不主动,导致教师无法顺利地进行接下来的教学。
1.3小组合作的时间不足
在有些数学课堂上,有的教师仅仅将合作学习当作一种形式,为了走个过场而让学生采取合作讨论的方式。往往教师将一个问题提出后,就让学生立即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并且教师为了节省课堂的时间,在学生讨论不久便要求停止。小组合作的时间不足,或者是正在热烈的讨论中就被教师打断,这就大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小组合作学习的解决策略
2.1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合理分组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而组内成员的合理分工则是实现有效合作的基础。因此,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教师就要让学生合理地分配组内成员的任务,使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我就将学生按照综合能力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让小组内的同学自由决定每个人都担任什么职位,以便在合作学习时可以实现合作共赢。我在教学《相交与平行》时,在学生了解了相交与平行的概念后,我便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相交与平行的现象。这时小组内的成员都在积极地讨论。有的学生负责记录整理,有的学生负责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这样的分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积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新时期教育要求下的主要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发展必备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其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具有合作意识。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没有直接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以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引导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入手。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与动手实践操作,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计算方法,并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合作讨论,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与荣誉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3教师适时参与,调控学习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成为了课堂中的主人,但是这并不表示教师可以将课堂完全地交给学生,教师要作为一名引导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与价值,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积极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思路与方向迈进。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时,就先利用学生熟悉的买东西引入,在得出了3.6+5.74=9.34、9.34-5.74=3.6、9.34-3.6=5.74这三个式子后,我便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让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列出相应的竖式。有的小组的学生就按照个位对齐的方式列式,却怎么也找不到相应的计算方法,于是我便引导学生:“我们知道这个算式是成立的,那么怎么列式才能得到这个正确的结果呢?说不定从小数点入手可以有一些发现呢。”学生思考后都恍然大悟,他们将所列的式子进行修改,将小数点对齐,果然式子看起来就顺眼多了。这样的思考与探索的过程有效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活跃了课堂的氛围。
3总结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而合理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进而让学生在思考、讨论、探索中学到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季秋霞.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3).
[2]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
作者:李克荣 单位:重庆市巫溪县朝阳中心小学
第九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升教学质量,关键是创新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在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互助互学,在学习中举一法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近年来就尝试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及肯定。
一、在独立思考中,夯实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
小组合作重在交流,而交流内容则是小组合作开展的重点。价值高、教学性强的交流内容则可以让小组合作学习锦上添花,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自己的特色。那么如何筛选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交流内容是一项重要课题。笔者的经验是,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获得的内容才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内容。众所周知,每一个学生均有自身的学习认知基础,也有自身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思维,那么学生要有所收获,则应该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可以有自己的体会与收获。比如在图形教学当中,只有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在合作探究中深入思考,才可以更好地掌握图形之间的特定要素的关系,而这类思考涉及面比较广,有对图形概念的阅读理解,有对图形的实践操作。具体来说,以苏教版《认识圆》为例,学生要正确认识圆的基本要素,就应该自己先去观察圆,然后在观察中总结规律,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在这个教学单元中,笔者就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画一画圆形图案。次日,同学们经过独立思考带回来许多收获,有的小组的学生在家中找到类似圆的物体,依样画葫芦,画出圆形图案;有的小组的学生则通过圆规尝试画出一个圆,也有的同学运用核桃的形状画了一个圆,有的用鸡蛋的形状画了一个圆。虽然在小组合作中,有的答案是未必是正确,但是教师可以针对小组探究结果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纠正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思维,而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学习,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唯有每一个学生都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他们才会在小组合作中各尽其职。
二、巧设教学情境,做好合作小组的分配工作
教学情境设置得巧妙,则有益于课堂教学的开展。那么该如何设置教学情境呢?笔者认为,应该将数学的教及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课堂提问的方法,把一些丰富的数学问题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这些问题置身在各种教学情境中,然后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利用起来,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想认真学好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之一是设置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进行探讨、学习。当教学情境设置好以后,教师要结合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分工,让学生有计划,有目标明确地去探究。比如,在对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方向》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时,笔者就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然后设置好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进行教学表演展示。笔者所设计的教学情境有:给出一张平面图,图上有学校、超市、体育场、拱桥和公园等,让学生分辨出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结合教学情境进行有的放矢地探究,并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探究效果。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阅历浅显,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认知实际,强行将一些数学知识生硬的强加给学生,则不仅学生不易理解,反而会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相反,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不仅易于理解,更增加了对新知的认同感和亲切感,他们相互合作,彼此探索的兴趣自然浓厚。
三、在探究实践中,收获合作自学的方法
小学数学涉及面比较广,而在数学世界中,一个问题常常有许多种方法来解决与处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则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有一个比较好的机会来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也可以分享其他学生的解题方法。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既有讨论,也有争辩,且在小组讨论及争辩过程中可以升华学生的解题思路,可以多途径来分析问题,从而顺利解决问题。比如,在学完苏教版《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点之后,笔者就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探究的实践性的问题:为一个制作铅笔盒的厂家设计出一种可以摆放40个铅笔盒的纸箱,题目要求制作纸箱的纸板要最省。通过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可以明确的是铅笔盒无论如何摆放,其体积是固定不变的,而变化的则是表面积。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动手自己操作一下不同的摆放形式所产生的形状,然后分组学习探究不同的摆法的表面积之大小,接着在多种方法的比较中看哪种方法用的纸板最少。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答案。学生小组探究中很轻松地获得探究体验,收获不少。通过小组合作的思考,学生很快找到几种方法,这就是集体智慧火花发生碰撞所产生的结果。同时,笔者发现,运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可以比较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的目的是探究,是内化。教师要创设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不断内化新知,在收获中体验成功的快乐。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比较多,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徐登明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
第十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课改程度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应用可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本文主要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措施,旨在为这一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运用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的是向他人学习长处,不断提升自己。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已经发生改变,慢慢的从传统单一授课模式转向引导学生学习模式,小学数学教学逐步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改变。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并在推广、使用过程中获得了广泛认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度,促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分组
因为每个家庭的环境和教育不同,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与性格也各尽不同。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接受程度不同,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性格等进行分组搭配,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了解自身的不足。在课堂上的小组适合3-5人,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前后左右临时搭配分组,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分组。在分组的时候,不是根据学生成绩先后分组,而是应遵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要确保小组中既有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助,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成长。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互动学习,确认学生学习任务
教师要在课堂中布置一些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并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等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以便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借鉴。例如,在讲解“数量关系”知识时,教师先设置相关问题,进行分组,小组学生讨论解答:小白妈妈给小白30元人民币去买水果,假设葡萄5元一斤,橙子3元一斤,小白怎样买水果才能将30块钱花完?问题难度不大,多数的学生自主思考,可以找到解决方案。但是这个问题极具开放性,所以教师让学生小组学习,小组通过讨论,了解到不同的解决方式。小组学习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力,改变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找到更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小组学生讨论完毕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小组,让小组学生说出他们解决这道数学题的方法,进而分享各组学生的讨论成果,了解不同小组的学习方案。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小组竞争能力
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组,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安排合适的学习任务,让小组以竞争比赛的形式来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然后再根据比赛的结果给予小组及其成员适当奖励或表扬。例如,在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出若干100以内的加、减法题目,并将其列于白纸上,然后在课堂中分发给小组,每组一张,然后让各组同时开始作答,并对小组的解题时间进行记录,最后,根据小组的解题时间和准确率进行排名,并给予排名前三的小组及其成员奖励,特别表扬那些解题所用时间最少、解题准确率最高的同学。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小组成员人数出题,在小组竞争比赛的过程中,规定每个成员最多只能解一道题,当解完题目后写上自己的姓名,再将白纸传递给其他成员,直到所有题目全部解答完毕。在小组成员解题过程中,由其他成员对解题时间进行记录。如此一来,教师便可以了解全体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掌握情况,从而可以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4.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上并未形成总结的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各自的责任也不明确。如果小组学习中,只有一个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其他学生不参与学习,则无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自然数时,教师让每个小组成员选择组长,让组长负责小组的学习任务分配,协助教师协调同学之间的合作;一同学负责分析和记录学习探讨,一同学负责总结和发言,而其他同学负责了解数学课之中的相关学习要求,之后全组成员一起探讨数学问题,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从而有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但是分组并非固定不变,可以根据时间长短进行调整,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加深交流,并且了解不同小组应采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灵活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
二、结束语
当前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逐渐显现出其弊端,无法适应学生学习和课程教学的发展需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既使小学生从小组讨论中学习到知识,又能更好地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小学生数学成绩。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也加深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了解,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傅开华.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9(12):217.
[2]王忠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J].辽宁教育研究,2003,10(04):73-74.
作者:孟凡苓 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南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