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解析(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检查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重难点突破讲解、开展后续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中,存在一些诸如课堂教学反馈不自主、不全面、不及时等问题,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围绕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这一中心论点,先浅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教学反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笔者观察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课堂讲解过多,随堂练习较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敢发言,教师偏爱学优生,忽视学困生等现象,这些现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课堂教学反馈,造成小学课堂教学反馈不自主、不全面、不及时等问题。这不论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对课堂教学质量,都是不利的。这也意味着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反馈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改变这些现状,及时全面地把握课堂教学情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中存在的问题
1.反馈不自主。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将数学课堂变成“一言堂”,把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位置,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与学生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另外,不少学生对教师和数学课堂存在畏惧心理,不敢在数学课堂上发言,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反馈不自主。
2.反馈不全面。部分教师片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偏爱学优生,在课堂教学中,通常也是关注学优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人为地忽视了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同时,一些教师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采用全班齐答的方式来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而一个班级中往往有一些反应较快、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他们能很快准确地抢答,其他学生则会随声附和,以至反馈信息不全面。
3.反馈不及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将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安排的很紧凑,准备了大量的数学教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没有给学生留足随堂练习的时间。在课堂结束时,再给学生布置数学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练习,然后教师批改总结学生作业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问题讲解,这就导致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不及时。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反馈策略探析
1.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发言。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降低学生对教师和课堂学习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从而获取有效教学反馈信息。例如教师在讲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内容时,可以采用与学生聊天的形式,切入生活话题,促使学生积极发言。比如教师可以举例:妈妈去超市买菜,买的萝卜2.33元,西红柿5.2元,土豆3.45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借助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减轻拘束和畏惧感,大胆主动发言,教师从学生的主动反馈中,能快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这种实际生活例子,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差异。新课程明确要求“以生为本,实行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全面获取教学反馈。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的知识时,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脱式过程中避免出现遗漏和不等式,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师可以让几个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去黑板演示解答,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提问几个差异较明显的学生回答问题,然后询问班级学生,问一问大家对同学的回答怎么看,全面了解学生的思路。
3.加强课堂练习,提高反馈效率。俗话说:“趁热打铁”,及时的随堂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消化课堂知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印象。与此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反馈效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遇到的疑惑和问题进行及时分析解答,增强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分数乘法的知识时,可以先带领学生学习分数乘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然后给学生准备一些课堂练习,尤其是关于“先约分再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等重要知识点的练习,及时查看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掌握情况。
三、总结
综上可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客观正确地认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中存在的反馈不自主、反馈不全面、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认真分析其原因,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获取全面的教学反馈;加强课堂练习,提高教学反馈效率,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多种举措,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桂玉奎.浅谈利用多媒体获得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反馈[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2:196.
[2]王六森.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反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04:137.
[3]覃家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教研),2010,07:9.
作者:李晓文 单位: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伊吗图学校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摘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学生课堂学习中一种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面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并且能够对这些错误加以有效利用,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学生的这些错误转化成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错误,并且能够巧妙运用这些错误,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有效价值,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错误的价值远远高于正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错误,教师要正确对待这些错误,不能因为学生犯错而大加指责,反而忽略了学生错误背后存在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反思,充分挖掘其中的有利因素,将学生的错误资源转化为与教学有关的有利资源,就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错误资源的认识误区
(一)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于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均会采取一种逃避妥协的态度。这种错误认识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方面:每一个学生都对错误的产生有一个与生俱来的逃避心理,他们害怕自己暴露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愿意受到教师的批评,更不想让其他同学嘲笑。正因为这一心理的存在,学生不敢多问、不敢多做,久而久之在对知识的学习和认识上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出现的错误也会越来越多。教师方面:很多教师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归结为上课没有认真听讲,于是教师开始对学生的错误大加指责,认为只有经过严厉批评,学生才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同时,教师重新的讲解使学生迅速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并没有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错误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在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就是要给学生传授正确的数学知识,学生学习到的也应该是完全没有错误的数学内容,在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时,教师总是直接简单粗暴的批评,而后就是将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丝毫没有意识到如果不找到学生产生错误的根源是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知识的。事实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并且充分挖掘其中存在的有利价值,学生的思维就能够被积极地开发,对于数学知识的主动探究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对错误资源的一味忽视会阻碍学生探究提高的主动意识。
(三)教师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不足
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缺乏包容的态度,也不能冷静地面对和处理,更谈不上欣赏。当课堂教学因为学生的错误不能顺利进行时,教师往往不能以正确的方法来处理,只是视而不见或者生气指责,这就是教师缺乏对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表现。要想让学生抓住错误资源来提高成绩,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智慧,准确把握利用好错误资源,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因为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如何有效利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着其两面性。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来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用一种相对客观的态度、积极的心态和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错误的存在。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错误资源,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数学教学。
(一)从学生的错误入手,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这说明他们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教师不要不分原因地直接否定,而是要认真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从出现问题的根源出发,引导学生从向正确的方向思考。教师要注意向学生指出错误时的方式方法,不能对学生全盘否定,要及时肯定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针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分析,作为讲解的重点,让学生在再次听讲的过程中自己找出认识的偏差,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利用错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二)利用数学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的有利资源。可以说如何正确运用这些错误资源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反思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错误,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有反思的必要。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要明白自己的错误出现在哪一个环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纠正错误。培养学生利用错误资源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是学生纠正错误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只有学生认识到错误,避免错误的出现才能将思路转移到正确的方向。
(三)引导学生在错误中提出疑问,在解决疑问中提升数学能力
师生要意识到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真正使错误资源发挥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旦出现错误,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一错误,向学生询问为什么会出错,出现错误的根源是什么。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帮助学生在错误资源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探究与改正。质疑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学生在错误中产生疑问,才能在疑问中进行思考、推理和分析,唤起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结语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错误,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错误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找到其中的原因,充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挖掘其有利价值,积极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巩固课堂所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邱珍舜,张慧华.“错误”也能成就美丽——浅谈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有效利用[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5):29.
[2]俞英.当好错误板块独具慧眼的“开发商”——例谈小学数学学习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青年教师,2012(8):38-41.
作者:魏延明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镇毛家庄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逐渐普及,小学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也是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必须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改进与创新。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逐渐普及、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领着一些新的问题,为更好地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合理应用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下文中,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几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望能共勉。
一、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1]。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积极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去。1、营造竞争情境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以及数学学科特点等因素,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营造有效的竞争情境,激发孩子的好胜心理,以逐步提高其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举例说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算术比赛、知识竞答等比赛或游戏活动,来营造有竞争性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与求知欲望,通过在游戏竞赛活动中有机融入新知识,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接收新知识。2、创设问题情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2]。举例说明,在对与分数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当作依托,设置相应的问题,以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为例,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年××月,羊村食堂,大家一起吃饭,吃到最后只剩了一个饼,美羊羊、懒羊羊都想要吃这个饼,怎么分才能使他们有同样多的饼?”,学生说道“一人一半”,教师这时就可以问学生,一半应当用什么数来表示,学生不知应该怎么办,从而产生了求知欲望与好奇心,教师就可以适时导入新课,讲解分数的相关知识。在求知欲望与好奇心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率自然大大提高,最终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对于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的难度相对较大。但是,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在我们的身边,处处可见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生活化。举例说明,针对“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如“昨天小明在超市买了9支铅笔,今天小明又在超市买了5支钢笔,小明一共在超市买了多少支笔?”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将笔放在铅笔盒内,每个铅笔盒只能装10支笔。通过进行讨论,学生得出2种装法,第一种是将9支铅笔与1支钢笔装在铅笔盒内,剩下4支钢笔;第二种是将5支铅笔与5支钢笔装在铅笔盒内,剩下4支铅笔。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演示这些装法,并让学生列出不同的装法所对应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思考应当怎样计算9+5这一问题,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答案。此外,这样的方法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三、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学生的学习模式、学习方法也应当有所改变,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之间可以有效实现优势互补,此外,通过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有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从而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举例说明,在对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并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任务,共同探究知识点。教师在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从而有利于促使差生变优、优生更优,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竞争品质。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最终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与进步。
四、结语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与交流的重要场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数学教育效果的好坏。基于这样的原因,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应用各种各样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钟绍春,王伟.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7:49-54+65.
[2]居士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157-158.
[3]张晓瑛,王丽萍.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确立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4:56-58.
作者:冯淑荣 单位:吉林省春市九台区工农小学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了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共同合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师们不断更新新理念、探索新教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问题与对策
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师使用这一模式,出发点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违背了教师的初衷的问题,存在诸多误区:
1分组不合理,小组成员随意搭配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往往根据学生座位就近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分组,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性格、性别、个性差异、学习能力与成绩等,这样分组的结果就是造成组与组之间水平的差异。而有些教师在公开课、讨论课时临时组建一个小组,这样的小组合作违背了学生自愿合作的原则,难以达到小组合作的和谐。同时,有些教师让学生自愿组建小组,这虽然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但是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能力、性格、性别等差异,造成组与组之间水平的差异,形成组与组之间不平等的竞争机制。应对策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首先,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最佳。其次,小组成员可以采用自由组合和教师合理搭配相结合的办法分配。分组不仅要合理,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还要有一定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事做,防止个别成员依赖、寄生的状况。最后,对小组成员角色进行定期互换。保证每个学员都能担任不同角色和承担不同作用,使其各方面都能得到锻炼。
2评价和奖惩重集体,轻个体教师
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奖惩时,往往将荣誉和奖励集中在小组整体上,而忽略了个体对集体的贡献和作用。当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小组中每个个体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个体和集体缺乏有效的协调。应对策略:科学评价合作学习。教师对小组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既要重视集体的作用,也不应该忽略个人对集体的贡献,要将二者兼顾起来,强调二者的统一,将个人与集体进行有效协调。
3目标不明确,讨论走形式
目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注重形式,忽略实质的现象,小组合作缺乏明确的目标,小组成员之间也缺乏实质性交流。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指导,或指导不到位。往往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走马观花地看热闹,真正参与的少,说话聊天、忙其他的多。许多学生稀里糊涂地上完一节课,教学目标没有实现,学生反倒不如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多。应对: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讨论。学习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学习目标,就是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训练与提高等要求;二是合作技能的目标,是指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倾听、交流、沟通等要求。要让学生明确不仅要完成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技能,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品质。其次,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要保证学生合作学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提高他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提供保证。
4学生参与度不高,合作意识差
在小组合作中真正参与的少,凑热闹的多。每次代表小组发言的大多是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每次在小组中也是那些学习积极的学生在认真讨论、交流,其余大部分学生没有合作参与的意识。应对策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习惯。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想法;或者自己不懂得思考,人云亦云是现在许多小学生的通病。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合作学习的效率,就要让学生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这种习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动脑,独立思考的习惯。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养成积极动脑,独立思考,不依赖别人,不“随波逐流”的习惯。二是积极踊跃发言,主动提问的习惯。要培养学生养成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发现问题时敢于主动提问,大胆质疑的习惯。三是培养认真倾听,真诚交流的习惯。由于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多,养成他们从小娇生惯养、唯我独尊的个性,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在合作学习中只顾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懂得照顾其他人的情绪,不认真倾听其他人的想法和意见,甚至会打断他人的发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别发言时认真倾听,当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不一致时,真诚交流,在讨论甚至争论时尊重他人的习惯。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教师在科学指导、适时点拨下进行。
参考文献
[1]吴智敏.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5).
[2]李星云.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J].教育评论.2009(6).
作者:喻国都 单位:辽宁省盖州市双台镇学校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递进式”教学法
递进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建立探究式课堂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大有助益。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分散,容易被外在事物所吸引,难以在课堂上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而数学需要学生专心思考,如果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就无法有效解决数学问题,学生的数学水平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虽然内容丰富有趣,但是知识衔接上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思维不够缜密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重点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使其能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发掘数学学科的乐趣,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自主学习。
一、递进式教学法的设计理念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能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对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传统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学生过于依赖教师,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的思维往往被桎梏,当提问的形式和解题的方法稍有改变时就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因此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也不理想。递进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体,在反复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最终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将递进式教学法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递进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巧设疑问。数学问题包罗万象,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层次的数学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比如说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游戏公平”时,书中给出了两种判定游戏公平的方法,即掷骰子和掷硬币,教师可以提出以下疑问:“是否还能想到其他的方法来决定小明和小华谁先行?”教师可以先提出一种方法,比如说制作红白两种颜色的小球,将小球放在盒子里,抽到红球小明先行,抽到白球小华先行,这种方法也是比较公平的。所谓公平就是小明和小华先行的概率是相同的,都是50%,而且只能存在两种结果,学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思考下去。教师也可以根据书中的题目设计新的问题,如;“小红和小明分苹果,一共有5个苹果,最后一个该给谁?”学生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题目很难,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会认识到这与书本上的问题有着许多共同点,并提出新的解决办法,如利用比赛胜负、猜数字比大小来决定等等,从而逐渐掌握迁移思维的能力。
2、答疑解惑。答疑解惑环节是在大多数学生无法得出问题结果之后,由教师来公布答案和解题过程,将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加以解决。由于学生的数学水平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知识存在疑义,有些学生对拓展性知识的认识不足,对于不同的问题教师要采取不同的解题策略。一般来说,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可以将其分为后进生、中等生和尖子生,后进生的问题大多涉及基础知识,可以让中等生来回答,既可以夯实他们的基础,又可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中等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也就是大多数学生面对这类问题时都没有思路,可以让尖子生来回答,说明自己的想法,以供其他学生参考和借鉴;尖子生的问题代表了他们思维的盲点,他们现有的数学知识无法解决这类问题,教师要重点讲解,指出问题的切入点,总结解题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3、拓展思维。智能开拓,就是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拓展,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能力,设计出难易程度适中的智能开拓题型,重点在引导学生共同合作,拓宽视野,以合作形式共同解决问题,这也是教师课堂艺术充分展现点。教师关键要抓住引导和点拨,具体要做到“四引导四点拨”,即精心引导学生理顺本节课的知识脉络,以点拨学生对该知识脉络理解的不通处;精心引导学生优化学法,以点拨学生学法中的不当处;精心引导学生实践操作方法,以点拨学生在实践操作方法中的不活处;精心引导学生创新活动,以点拨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的不妥处,教师利用此类问题,让学生们加强交流协作,培养合作意识。教师也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去户外郊游,给学生提供数学知识的应用平台,使其更好的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检验学生实际水平的同时,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比如带学生到公园划船,有两种类型的船,一种是4人位,60元/2小时;一种是6人位,80元/2小时,全班共有36人,要想花最少的钱坐船,应该怎么设计方案。这是一道综合性问题,需要应用数学的乘除法知识,既可以训练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让学生走出了校园,亲近了自然,学生的身心也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
三、结语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递进式教学法的应用,根据教材内容来设置不同的问题,将数学问题趣味化、生活化,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使之掌握解题技巧,形成良好的解题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陈燕.解析循序渐进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4(06)[2]葛仁福.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数学分析教学实践[J].数学教育学报.2013(01).
作者:刘晓红 单位:长春市南关区幸福中心小学校
第六篇: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我国科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效结合已屡见不鲜,而微课程这种先进的在线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并在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提高整个教学成果。基于此,应该从微课程的内涵出发,深入探讨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此来作为今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微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微课作为当前教育界较为热门的话题,因其显著地教学效果被广大老师所理解和认同。它以短小精干的音频或视频,就某个知识点展开有针对性的讲解,使小学生在观看微课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由此可见,将微课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有它现实意义的。作为老师,也需要加深对微课的研究探索,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1将微课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1微课短小精干,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教学资源时间大多为5到8分钟,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会将教材中的某一知识点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简明扼要的展示给学生。由于小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十分有限,所以将微课运用于教学中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它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形象的传达给学生,同时还能在激起学生好奇心以及求知欲的前提下,提高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2微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相较于其它教学资源,微课教学视频存在时间更长,且不会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学生在课下也能利用互联网及相关设备观看到微课视频,并有效提高课后复习的效率。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从网上下载老师分享的微课教学视频,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及知识掌握水平等实际情况,来有选择的进行暂停、重播或者后退等操作,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其数学知识掌握水平。
1.3微课有助于师生以及生生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渠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利用微课不仅可以提前预习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能缓和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经过提前预习的学生,会更加愿意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给他人,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在提高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学会自我反思。另外,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掌握的知识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会更加深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
2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在课前预习中使用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前进行预习,可以帮助小学生对本次课堂教学的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并有效促进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在以往传统的数学预习中,老师更倾向于发放预习学案以及预习提纲等书面性材料,但是从总体上看这种预习方式收效甚微。微课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老师将本次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考点等通过微课视频分享给学生,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另一方面还提高了预习的有效性。举例来说,在预习《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单元时,有些学生无法理解字母表示数的原因、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老师可以就学生预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作一个微课视频,来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明确预习方向以及核心,以避免出现不应出现的问题。
2.2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老师不仅要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以及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生作为刚接触系统性教学的群体,他们在小学数学短暂的课时内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十分有限,所以,怎样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学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老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的加入微课视频,让原本较为严肃紧张的学习氛围变得相对轻松愉快。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摆脱心理压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并从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举例来说,在进行到《对称、平移和旋转》这一单元时,如果仅用文字或者语言来向学生描述平移以及旋转的相关问题,是很难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这时就需要老师充分发挥微课教学视频的诸多优势,以动态的形式来向学生展示平移或者旋转的过程,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感受以及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解决以往学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也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相吻合。
2.3在课后复习中使用微课: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会因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在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上,有时极个别学生会因为难以理解教学内容或者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如不有效处理就会使这种差异越拉越大。所以,老师应该将自己收集或者制作的微课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自行下载学习,也可以将整理好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让他们可以在课后复习时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等设备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从而对以往的疑问逐一击破,这种方式可以大大缓解因家庭因素造成的差异。另外,鼓励学生与家长一同观看微课视频,这一方面可以让家长对学生的上课进度有一个基本了解,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查漏补缺,以提高课后复习的效果。举例来说,在复习《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单元时,老师可以通过制作相关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并在视频中设置一些问题,比如我国的面积是多少,或者某一城镇的面积是多少等等,之后就测量面积方法进行实际讲解,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测量方法,最后让学生自主测量某一个地方的面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以及巩固相关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时间短、内容精且针对性强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老师应该善于发现和利用微课的积极作用,将其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从而保证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晓园.微课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找次品》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2):19-20.
[2]陈青.“微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运用———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
[3]斯苗儿.基于教学设计,把微课融进日常课堂———关于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4(11):3-6.
作者:郭新玲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新汶实验学校
第七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大大提高。但如果真正实现教学改革,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则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努力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对于小学生个人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十分有益。探究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构建高校数学课堂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要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自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同时,自主学习活动对于小学生学习技巧的丰富以及知识体系的建立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大多数数学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没有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学改革给当代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创新教学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自主学习,有助于教师个人教学压力的减小,也有助于学生明确个人主体地位。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活动,有助于小学生获取数学学习的乐趣。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一直依赖教师,促进自主学习,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小学生掌握预习的正确方法,使小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更加有效。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加法的知识时,教师应当为小学生设计好预习学案,利用预习学案引导小学生一步一步接触新的数学知识,从而建立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针对小学数学的加法内容,教师可以建立以下学案:第一,阅读课本了解什么是加法;第二,从课本中选择几个加法算式,探究如何计算出他们的结果;第三,从生活中发现有关于加法的现象,并将它们总结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好预习笔记;第四,针对个人学习成果,提出自己的疑问。不懂的问题,试着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记录在笔记本上。科学的预习导案,能够让小学生循序渐进地融入到新的数学知识情境中,感受个人数学学习能力,努力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2重视学生合作学习,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合作学习形式是课程改革提倡的创新学习方式,利用合作教学实施教学,能够促进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形成更强的数学学习能力。一直以来,在灌输式的课堂中,教师是课堂中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记忆课本上的知识,按照教师的要求回答题目,记住每一种类型题目的解答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组织小学生合作学习前,教师要选择具有合作学习价值的内容,让小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受益。不能让小学生在表面热闹,实效不足时的合作学习中浪费时间。比如在讲解时、分、秒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制作一个纸制钟表。并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以创新的方式促进了各个小组成员掌握时、分、秒的知识。能够了解时、分、秒之间的数量关系,且能够正确读出钟表的时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共同讨论钟表的制作方法,利用硬纸、彩纸、线、剪刀裁剪并做好钟表,鼓励小组成员利用这一钟表摆出不同的时间,相互考查并纠正错误答案。在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到合作学习活动中,个人学习能力也能快速提升。
3重视学生探究学习,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探究学习活动,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让学生形成探究思维。一直以来,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不到开发,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小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无法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展示数学学习才能。利用探究式教学活动,在数学课堂中给小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从开发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线推动者,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为了利用探究教学法而利用探究教学法。尊重小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并设计科学合理的探究学习内容,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探究活动具有教学改革的意义。除此之外,就是还要考虑小学生在探究爱好与探究方式,将这些因素都融入到探究学习任务的设计过程中,促进小学生快乐地参与探究活动。比如在学习《千克与克》的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千克与克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知识点较为简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在备课阶段,教师选择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像1千克盐和1克盐,1千克水和1克水,这样的实物对比能让小学生在形态上了解千克与克的不同。又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开发新知。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小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与利用混合运算的规律。而探究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成为混合运算规则使用者。一改往日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三到五组混合运算题及其运算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究混合运算的规则,让学生成为混合运算规则的发现者。这能够帮助学生在做混合运算题时监督自己的运算行为,快速发现问题,减少错误产生的机率。只有科学的探究活动才能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只有学生成为探究活动的主本,才能使教学服务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4小结
综上所述,利用全新的教学方法规划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小学生更加快乐地接受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建立以及学习信心的获取。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积极改革个人教学行为,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谢小庆.课堂在动态中推进思维在互动中生成———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
[2]穆桂霞.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用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6)
[3]刘玮.数学思想的本质意蕴及建构策略———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4(06).
作者:孙建花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中心小学
第八篇:将趣味教学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探究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了教师应该将趣味性教学更好地融入小学数学课堂,若想较好地将趣味教学加入到小学数学课堂,首先可以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饭氛围,其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帮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且趣味教学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一个较好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热烈思考,而趣味性的数学课堂就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性思维。学生在这种宽松愉悦的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氛围之下,思维更加活跃,思考角度也更为广泛,有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
1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导师,这句话放在小学生身上再合适不过,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学习方面的劲头主要都靠着兴趣支持,一旦没有了兴趣,学生也是不乐意学习的。而要想让小学生有一个较好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在整个班级里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主要依靠他们对外界的一个直观感受,所以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失去了兴趣,学习也就毫无乐趣可言。教师要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这一门学科,就要为大家的数学学习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然后再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要想为学生创设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教师可以在正式讲课前,给学生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者一个小笑话,或是和学生做一个小游戏,带动学生的激情,活跃课堂的气氛,然后教师一直以这种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尽量保持这个状态,一直以那样的热情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所以,教师一定要先保持好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一个班级只要有了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那么这个班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必然也不差。数学课堂上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再加上那个教师极富趣味性地教学方式,势必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对问题的热烈讨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自然也就有所提升。
2打造网络的教学环境
小学数学中有两大分量,一是代数,二是几何,代数的学习只需要数字便可以较好地理解,而几何是对图形的一个初步认识,这就要各种图形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小学阶段,有很多学生代数不费力便能学的很好,但是几何却不行,因为几何是一个较为立体抽象的概念,学生光在脑海里想是想不出来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授几何时的方法过于单一、死板,概念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所以更是无法帮助学生进行思考而且对几何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立体的世界,学生虽然每天都接触这样一个立体世界,但是学生的思维缺乏系统化,缺乏立体性,所以学生在学习几何时在建立空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的概念方面有一定的困难。网络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增强了学生几何学习方面的趣味性,书本上有些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就变成了平面图形,有的学生无论如何都想不成一个立体图形。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平面图形利用幻灯片展现成立体图形,给学生一个更直观的展现方式,让学生觉得原来几何的学习也是挺有趣的,那么学生在下次做题时就可以很自然地将平面图形在脑海里变成立体图形。例如,教师在讲解一道正棱锥的题目时,就可以将一个正棱锥通过多媒体清楚地展现给学生看,棱锥的侧面也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来。抑或是在学习立体图形的投影时,教师可以将一个三棱柱的侧面投影通过一个动态地形式展现出来,从三棱柱的侧面画出几条线移动到旁边看上去呈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这种趣味性的几何学习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今的社会在飞速发展,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所以,创新可以说时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教师可以创新性地进行趣味性教学,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创建一个轻松灵活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充满了热情。比如,在学习正方形这一章时,教师可以先用小故事或者小笑话来引出课堂的主题,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折叠来研究正方形的多个特点。有的学生直接用直尺测量四条边发现正方形的四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对角线折叠在对折,也能发现同样的性质。可能还有的想象力较为丰富的学生会自己不断折叠折出几个立体图形,有的折出正方体,有的是长方体,他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正方体的所有边长都是相等的,而长方体只有对边是相等的。这样学生就在自己的创作下发现了正方形还有立体图形的多个性质,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学生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的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还有创造的能力,去探索更多的数学知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其中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这样的数学课堂也是极其高效的。教师经常性地进行趣味性的教学,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数学课堂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趣味性的数学课堂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精神集中到数学课堂上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热烈讨论。教师较好地运用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对于问题的思考角度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陈志杰.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教学[J].考试周刊,2015,(6):56-58.
[2]郑晓燕.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J].读写算,2014,(8):46-52.
[3]刘燕欣.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2015,(1):48-52.
作者:牟艳华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新开小学
第九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关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主要问题;培养对策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改之后对小学各学科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作为理科性的学科,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一、创立情境,架起沟通的桥梁
由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调整。教材中出现知识点的跳跃性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详细的阐述。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先不要直接向学生讲解有关面积的概念,而应该设计如下教学步骤,教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什么东西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学生:“书本封面、课桌面、黑板……”教师:“那你们理解什么是图形的面积吗?”学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大小吧?”教师:“对,你们很聪明,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如何计算这些图形的大小。”在此过程,教师需要注意通过逐步的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让他们开动脑筋,动手比划,这样,即使学生最后没有得到正确结果,也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只要努力地去思考了,而且也动手了,长期这样地锻炼下去,定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教师:“下面来听听老师的方法,黑板上先摆一个长方形,假设它的长是3,宽是1,在它的下面再摆一个等长的长方形,但是宽为2,也就是它的大小是第一个长方形的2倍,那这样一直摆下去,面积的计算公式不就出来了吗?谁来说说公式是什么?”学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最后让学生做结论,会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深刻,也能够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是现代的新型教学工具,具有很多特点,不仅有视频动画,还有声音搭配,教学过程中使用它会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例如,在讲《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频效果,制作精美的课件,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哪位同学起来说说什么是平移?或者比划一下也可以。”学生举手回答:“平移就是将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教师:“回答得真棒!下面就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感受一下平移吧。”演示完毕,教师:“大家注意了,今天老师带来很多精美的动画,如果大家表现得好的话,等会儿咱们可以播放。”学生上课更加聚精会神了。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效果,通过视频与音频的刺激,学生的综合能力会更强。
三、小组分工,锻炼合作能力
当代小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习惯了被宠爱,缺乏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这就需要在学校进行培养。教师在课堂讲课时可以通过将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的方式来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垂直与平行线》,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量一量桌子的角,课桌的四条边,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有的提供直尺,有的量角,有的量边,一派和谐的气氛。教师:“大家有什么发现吗?”学生:“桌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对,一个平面上有两条边可以构成直角,那这两条边就称为互相垂直。”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学习方法,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四、创立教学导入,营造和谐课堂
小学课堂应当具有和谐、活跃的气氛,这样才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数学课堂,更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够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存在比较严重的跳跃性与间断性,导致学生学起知识来比较吃力,特别是对于一些新的知识点,学生的接受力能力会比较差,这时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且能够针对此问题实施一些对策,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更自然地接受新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创立教学导入环节,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能够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自然地、顺利地接受知识。教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大家对分数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呢,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分数的性质,一谈到性质,有的同学就发愁了,从心理上就觉得很难,其实老师告诉大家个秘密,有关性质的任何知识都是不难的,不信今天就听听老师的方法。比如1/3,先给它乘上2为2/3,再除以2为1/3,这就相当于让(1×2)/(3×2)仍为原来的数,因为分子分母上的2是可以约去的,这就是其中一种性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一个数,值不变。”通过这样边举例边穿插知识的教学导入,可以让学生边思考,边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打基础最好的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紧跟课改的步伐,利用各种新颖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菊香.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2]吴红川.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3)
[3]冯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6(17)
作者:方嵘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东小学
第十篇: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是重点改革内容。此种教学模式的引用与改革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此种教学模式的重视,本文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
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通过“对话式教学”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这是一种基于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有着一定的人文性以及时间意义,对于师生关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一、“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的重要价值
对话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以有效的增强现阶段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可以充分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素质能力,其主要价值内涵主要如下:第一,简洁性,在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只需用较为柔和的灯光以及相应的遮光窗帘等设施,在操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简洁性。同时教师通过自身的亲和性以及何时的引导等开展活动,构建一个相对舒适的教学环境;第二,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状况进行课堂环境的构建与调整,进而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构建合适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逐渐的是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进而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与学习能力;第三,合作性,教师在此种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开展,通过小组内外的良性竞争,增强学生信息交流与分享的能力,学生通过各种相关数学知识的讨论与探究,增强自身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第四,层次性,就是在对话是教学模式的开展中通过不同的层次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模式、数学知识的认知习惯的培养,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交流、互动以及讨论能力,让学生在不同内容与层次的思维与观点碰撞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第五,协调性,就是通过各种课堂因素的共同发展与协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共同发展;第六,优质性。就是在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学生有着充分的课堂学习实践,可以在有限的时间中获得更大的充分,进而正确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此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质性。
二、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
第一,在自主学习中应用对话式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学生整体性的重视,充分的凸显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对此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对话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教材的预习,让学生在自己与教材的对话中获得相关知识,根据学生对于教材的掌握能力,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进而让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巩固旧知识,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探究,了解教学重点,进而合理的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第二,增强学生的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进行对话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要基于现阶段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开展,构建与学生自身需求相符合的教学情境,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形式进行知识的探究与思考,是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各种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问题探究、发现以及解决的能力。教师要通过对话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让学生掌握相关问题的具体解决步骤与方法,在看待问题是融入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第三,在数学练习中应用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中应用对话式教学模式,要基于教师的引导与习题的拓展开展,对此教师要根据新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根据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多层次的练习活动设置,进而增强学生自身的解决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习题“在一张靶纸上有三圈,如果投中了内圈为十环,投中了中圈就是八环,投中外圈为六环。小赵投了两次,那么他可能投得的环数是多少?”学生利用列举以及统计学生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小赵投得的环数的可能性,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把已知条件“投了两次”改为“小华投了两次”,那么又有多少可能性?学生就会进行自主思考会发现会有以下几种可能:小赵可能投了两次,但是并没有投中;或者小赵可能投了两次,小赵只投中了一次;小赵可能投了两次,两次都投中。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的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自身的思维能力,进而有效的拓展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各种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学生就会在这种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充分的认知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而有效的增强了学生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结束语
也就是说,在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中,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中应用对话式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在学生的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探究,可以基于生态学的视阈进行课堂构架,进而通过对话模式进行各种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方式与策略,增强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能力与应用能力,进而有效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淘乐.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6,(01).
[2]杨凯.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时代教育,2016,(20).
作者:左中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芦蒲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