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路径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其在促进教育教学有效进行的同时,也引起了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及教学内容的变革,基于此,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分析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路径,以期为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

新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先进的教育技术也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以改变。为了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学人员应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此外,2018年1月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在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同时,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作为教育前沿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及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同时,相关部门要重视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多种路径全面提高教师信息素。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

“信息素养”一词可以追溯至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最早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即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经过训练把信息资源运用于工作中的人,他们已具备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技能。1992年,道伊尔将其进一步定义为:“有能力从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评估及使用信息。”尽管人们对信息素养有不同的观点,但总的来说,信息素养是一个人积极主动获取、利用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评价,是一个人创新等综合能力的体现。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信息素养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教师信息素养即教师能够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能够获取、分析、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能力。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素养已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有积极主动的需求意识。教师的信息知识指教师具备相关信息理论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信息化教学软硬件知识)。教师的信息能力是指教师能够了解信息的本质,并对其进行分析、理解、选择、整合及创新的能力。教师的信息道德是指教师要具备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道德、法律知识,并在教育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信息道德方面的知识。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信息素养是教师适应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21世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如多媒体网络教室、数字化校园等)、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毫无疑问,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需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只有不断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才能适应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才能不断促进教学的持续发展。

(二)信息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教育信息化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迫切要求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其中,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尤其对新时代的中小学教师来说,其专业发展中是否能够应对信息的挑战,是否具备专业技能并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值得考虑的问题。

(三)信息素养是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

信息时代是教师不断学习的新时代,面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中小学教师需要学会终身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并获取新时代的新知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在教师自主学习这一过程中,教师如何获取、加工处理、利用并创新信息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如若教师未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则很难成为一名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的高素质教师,更难成为一名优质的一线教师。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作为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应适应网络给教育带来的变化,转变教师角色和传统教育观念。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灌输式”“注入式”“封闭式”等单一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多样化教学,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教师在九年级数学学科教学中讲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圆与圆多种形式位置变换的图像,激发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并主动学习新知。

(二)培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因此,中小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在线平台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更新自身旧的知识框架体系,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首先,在线上学习过程中,面对多媒体网络提供的多种类别的学习内容,教师应根据所任学段及所教学科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使信息技术充分地服务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在注重线上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线下学习,即教师可以自觉组织课前、课后的学习讨论小组,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展开面对面的交流。

(三)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的研讨活动

信息化教学是时展的趋势,也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中小学教师有必要深入到信息化教学的研讨活动中。例如,教师应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方面的交流研讨会;学校应定期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研讨课活动,并邀请相关信息技术专家到校演讲交流。在研讨活动中,各学科教师代表可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模式等教学案例分享,并通过交流反思自身的不足,总结下一阶段需要努力探索的方向。总之,组织教师研讨活动有利于教师发现自己在教育信息化活动中的局限性,从而进一步加强自身信息化相关知识的补充学习,提高信息素养水平。

(四)注重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学反思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中小学教师实践过程中的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应关注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本节课的学习等。因此,教师不能盲目运用信息技术,对于运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的情况,教师应及时做出调整。例如,在信息技术课“思维导图”软件的学习中,小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图形的形状及颜色上,而忽略了学习主题。对此,教师课后应及时反思: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思维水平的局限性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此时教学技术的应用应向常态化教学转化,即教师指导低年级学生纸质画图。总之,在信息化时代,重视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很有必要,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能急于一时,要在培养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进而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践、信息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范光基.浅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6):75-79.

[2]祝智庭,顾小清.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育,2015,(6):23-25.

[3]郭谦益.浅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育,2015,(9):45.

[4]桑国元,董艳.论“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演进及其提升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6,(11):108-112.

作者:訾继华 单位: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