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的微课+课堂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之一。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潮流的冲击,传统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已然不能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其引入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中,利用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推动信息素养教育达到理想效果,进而提高高校学生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微课;“微课+课堂”
一、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信息素养又称信息素质,具备了信息素质的人,能够识别何时需要信息,知道如何查找、评估和有效利用需要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做出决策。信息素养涵盖多个学科教育体系,随着信息科学飞速发展且广泛使用,信息素养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和深刻。我国信息素质教育起步比较晚,在相关领域研究和实施开展比较落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开始逐步意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在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文献检索》课开始在高校普及。那么,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就是由早期的文献检索和计算机教育发展而来,并由图书馆来承担教学任务。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新生入馆教育、信息素养培训讲座等方式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从传统教育理念上大大提高了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存在不足,缺乏对知识体系进行资源整合,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微课与信息素养教育
(一)微课
微课,是指使用多媒体技术在短时间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和剖析的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可以从教材解读、题型精讲、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方面进行展示和讲解。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移动学习时代的传播,也符合学习者追求个性化和深度获取知识的需求。微课从其含义本身就可以看出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微课内容精、简、短,知识点经过浓缩提炼,突出主题;易于传播,以互联网为载体,下载及观看方便快捷;微课以音视频为主,加上每一环节精心设计,贯穿课件、素材、互动于一身,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且深度理解。
(二)信息素养课采用“微课+课堂”教学模式
将微课模式引入传统信息素养课堂是当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手段,有助于推动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完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体系,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摆脱时间和地点限制,依托互联网获取学习资源并进行课程研究和自主学习。1.信息素养微课教学。微课是以短视频形式提供给学习者的,微课整体设计是吸引眼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要素之一。微课设计要以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为基础,以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主要契机,虽然短,但是要精,内容要言简意赅,直接引入主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微课制作前做好充分准备,思路清晰,内容完整,语言流畅,充分突出微课的“微”特点。信息素养微课主要设计思路,首先完成其内容书面文字纲要;其次设计微课整体画面,以简洁大方为主,稍作点缀,突出重点;字幕、字号、字体调整适合观看角度,恰到好处;微课录制一气呵成,避免嘈杂声音干扰,语气、语调富有感染力;文件格式适中,便于学习者进行下载,避免缓冲过程中出现异常。2.信息素养课堂教学。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一直扮演着知识传递者,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而教师将知识点提炼以微课形式传递给学生,角色转为知识的引导者,使学生学会获取学习资源,运用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成为学习“自助”者,为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而学习。那么,课堂时间师生结合微课内容进行讨论,以小组活动为主。首先,课前学生通过信息素养微课学习并掌握这节课的知识要点,做好知识储备;其次,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对知识点扩展训练,上机实践操作;最后,老师利用课堂时间解答疑问,实现课堂学习时间、空间最大化,利用资源整合,提高效率,增加师生互动交流,实现真正的、高效的教与学。
三、“微课堂”应用于信息素养教学的优势
基于“微课堂”的广泛应用并逐步引入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中,微传媒时代不仅给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带来机遇,也带来了严峻考验。当前图书馆承担着全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任务,“微课堂”的研发与探究犹如雪中送炭,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信息素养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呈现出极大的教育教学优势。
(一)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微课主要是将一个知识点以精炼简短的形式通过音视频手段传递给学生,其内容精简、主题明确、突出重点难点,有利于高校学生对信息素养资源的获取,培养学生感知力。微课短小精简的特点,更易于被学生们接受和喜爱。
(二)丰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
传统信息素养教学课堂气氛沉重,内容枯燥无味,教师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达不到教学目的。那么,利用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手段,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以及学习内容不受限制,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或进行某一知识点情景再现,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方式,利用网络资源弥补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互动性增强,形式多样化
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大相径庭,存在很大差异性,在高校进行信息素养课程教学工作开展之前,会对其进行调研,明确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向以及学习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集思广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结合学生的反馈调整信息素养教学目标,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四)应用范围广,可扩展性强
微课表现形式不仅应用于文献检索课程中,也可通过微课对高校新生进行新生入馆教育,包括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的讲解,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自主学习等,还可以应用到图书馆专题培训中,制作专题视频,为学习者提供新型的教育模式。另外,通过微课形式将图书馆服务模式展示给全校师生,应用情景多元化,利用官微平台推出特色服务板块,满足全校师生对资源获取的渴望。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提升和学生需求增多,面对不同学科和不同程度学习者,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组合,并结合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资源,对微视频、微课件等不断扩展更新,使得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成为动态生长模式。
四、“微课+课堂”嵌入高校信息素养教学意义
首先,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在各高校作为信息素养推广的重要手段,绝大部分不被重视,很难被推广,微课的利用无疑成为推动信息素养教学任务的首要途径。其次,传统的信息素养教学课堂内容局限于文献检索课程的讲解,随着学生对资源获取的需求增强,微课+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扩展到帮助学生利用互联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这也是信息素养培养的一部分。最后,微课的特点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空闲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更多时间进行师生交流互动、上机操作等获取更多课程资源。微课的嵌入颠覆了传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模式,也促使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理念发生转变,对教学方法推陈出新,积极研发,完善知识结构,充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阅读习惯,大大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效果,强化图书馆服务体系,节省人力、设备、资金等投入,提高教育者自身信息素养,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使高校图书馆发展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作者:汪余雪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