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图书馆作用发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图书馆作用发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图书馆作用发挥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享有社会的高等教育资源,给予的期望,是一个最容易接触到新鲜事物,也最容易适应新环境的群体。作为高校里的信息资源中心,图书馆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不仅担负着为学生提供信息的责任,同时也担负着帮助高校发挥立德树人的使命。也就是说,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予以提升应该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所在。笔者通过研究大学生个人层面的信息素养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大学生信息素养如何借助高校图书馆进行提升的路径。该文的研究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明确了今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该研究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素养;大学生;教育

世界多元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给我们带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信息素养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信息素养之所以越来越重要,其根本在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的冲突和高度信息化的环境对人们道德素养的要求。从上述论述来看,信息社会的有序发展与人们正确信息素养观念的树立和养成有直接的关系。

1信息素养概述

1.1信息素养定义

保罗•泽考斯基是信息素养定义最早涉及的人,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他指出从定义的角度来分析,人们通常把人在信息化社会需要具备的能力称之为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1],提出时间是在1974年。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从包含层面上来分析它除了包括文化素养之外,同时内含其中的还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2]。也就是说有一定信息素养的人不仅对自身信息需求有正确的判断,同时懂得获取信息的方式并且能够使获取的信息发挥最大效用。

1.2信息素养的内容

信息素养,是人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一项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也可以说是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能力。其内容应该包括:(1)获取信息的能力,人们在主观意愿的支持下,能够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2)辨别信息的能力,能够正确地加以辨析,筛选并评估出有价值的信息。(3)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使选择的信息为自己所用,因此这种能力也被称之为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这种能力还要求能够准确表达自身的思想和观点,与他人形成良好、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大学当中,图书馆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也不仅停留在使其掌握或熟练使用或几项技能,更多的是一种观念的培养。2015年,美国大学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将信息素养重新定义为:可以反映和发现信息,正确理解信息的产生和价值,并且能够合理利用这些信息产生价值,发挥创新能力的集合。香港城市大学特别顾问景祥祜教授在一次访问中曾提道:“大学不是单纯的技能培训而是培养学生驾驭各种技能的素养。”使大学生能够自主获得技能,掌握技巧,逐步适应这个社会的一种素养。它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变化,我们所处的环境不断更新,我们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也需要不断及时跟进和调整。因此,我们图书馆也需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改变服务模式,以求更加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更加适用于成长在当下环境中的大学生。

1.3信息素养的特征

从包含层面来分析,信息素养概念除了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两层面之外,同时还包括文化知识层面。同时他们还指出具备信息素养的人同时具备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关于信息素养的完整概念,人们可以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里查询到,它指出:(1)“对合理决策的制定需要精确完整信息的辅助”,具备信息素养能力的人对这一理论有明确的认识;(2)对成功检索方案的制定需建立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计算机等辅助手段对潜在的信息源予以确定并获取有价值信息,对信息的使用一方面建立在与原有信息的融合上,另一方面还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还是文化的加深都离不开信息,因此要想适应社会而生存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因此我们将信息素养的特征总结为:(1)捕捉信息的敏锐性。(2)筛选信息的果断性。(3)评估信息的准确性。(4)交流信息的自如性。(5)应用信息的独创性。

2大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

2.1信息素养教育的普及度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推进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信息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看来学校开设有关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并未做到百分百普及,也缺乏统一的教参。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深度和规范性都有待加强。系统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信息素养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健康的网络环境起到示范性作用[3]。

2.2网络环境的安全度

当前快速性和广泛性应该是互联网发展的主要特征体现,同时现代网络为了保护用户隐私,通常采用匿名方式,因此一旦有不良信息在网上出现,很容易迅速传播开来,形成网络谣言,破坏网络环境,打破原有言论格局。大学生思想新潮,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面对这些不良信息大学生自身如何应对,成了重大问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受网络环境安全影响明显。因此,保障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是为提高、加强大学生、公民信息信息素养意识而做的努力。

2.3家庭教育成熟度

我国最早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应该是《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所著,他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他在书中指出了家庭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早教、慈中带严、不要溺爱等[4]。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人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行为与家庭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家长为孩子们创造生活的环境,家长的启蒙作用不容小视[5]。家族成员或家中长辈应有义务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自身言行举止,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导向作用,使孩子在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环境、有能力分辨是非、拒绝诱惑、调节自我心理状态。

3图书馆如何发挥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中的作用

3.1图书馆在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中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对信息知识予以学习,对信息技术予以应用。但从另一方面而言,网络交流是平等的,不会受年龄、信仰以及地域等的限制,因此其交流体现明显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同时因为交流呈现无障碍性,因此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伴随其中[6]。在这里我们特别提到的大学生群体是具有广泛传播性的一类群体,他们面对客观事物更有表达自身观点与想法的渴望。图书馆应该属于高校的学术性机构,对学校的科研和教学予以保障,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这里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情报知识。所以应当发挥其在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中的作用,使信息主体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即个体活动和行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身行为应该由自身道德意识约束。只有人们对信息素养规范的履行具有广泛的自律性,以及履行该信息道德规范的信息主体达到一定数量时,网络环境、社会机制,才得以正常运行。

3.2图书馆开设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课

在信息时代环境下,人类社会道德的延伸和持续表现应该是人的信息素养。然而,人们的道德自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首先是通过教育获得的。理论水平的高低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信息素养教育应属于通识教育。信息素养对个体和社会有着不同的作用,就个体而言,它能够提升人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对于社会而言,它能够帮助国家提升软实力,促进国家文化的繁荣兴盛。信息素养水平的整体提高,会使社会道德的调节作用大大提高,也为信息社会的和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推动社会整体伦理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都有重要意义。关于信息素养教育,大多数高校开设了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文献检索课程。在信息时代,教学的开展应该在文献检索知识讲授中,结合当下时代,从信息需求分析入手,确保学生能以自身目的为根据合理选择检索工具,在分析和有效鉴定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获取和有效利用。再有在实际教学中,课程的开设应该体现目的性和计划性,同时保持其一致性,在遵循教育发展原则的前提下,保持协调配合以及其发展的连贯性[7]。学生可借助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获取、整理与利用。同时也是对自身独立动手、问题处理、实际运用等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为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网络涉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信息素养教育这个问题上,我们更应该顺势而行,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

3.3扩大高质量丰富馆藏,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由教育部统一,它指出:图书馆在高校的作用主要是为师生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对高校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起着有效地辅助作用,同时因为承担着人才培养的任务,所以应该有效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保证促进学校间的资源共享。从高校的意义上来说,教师的科研立项、日常授课,以及学生课外拓展、深入研究,都离不开文献与信息的支持。满足师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这应该是图书馆的职责所在,为了获取最新信息,保证与时俱进,图书馆应该让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相融合,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利用率予以有效地提升。

3.4实行空间再造,建设以交流为主的“第三空间”

如果把图书馆按照空间来划分的话,大致可分为:借阅空间、传播空间以及交流空间。传统的借阅空间反映了图书馆作为物理馆藏向读者提供借阅服务的基础服务,也是图书馆最根本最原始的服务密室模式;传播空间,是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里的文献信息中心,有责任和义务进行知识的传播和文化传播,我们要在主动服务中释放图书馆的价值;而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交流空间是图书馆空间价值的进一步升华,是产生思想交流和学术碰撞地方更是支撑科研发展、促进思想融合的最佳地点。图书馆空间再造的走势,一方面,在于资源上的融合,激活原有意义上的文献资源,开发新的可利用的文献,并将各种资源有机融合,减少读者查找、借阅时间。另一方面,创新交流环境,发挥其激活知识交流的创造型空间,也激发广大师生群体学术交流的思维与热情。一直以来,大学图书馆也在不断通过讲座、研讨、书评等多种形式来挖掘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以此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回归到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可以推动数据中心、学术中心以及创客空间等多种形式的发展来支持创新交流环境的建立。建立一个广泛的学术社群,增进学生、教师、图书馆馆员及其他人的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机遇。

4结语

当代大学生所生活的时代,处于一个信息繁杂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面对大量的信息时,辨别、获取、分析、利用信息都是需要一定能力的。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高校图书馆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知识主动获取能力培养等多方面所发挥的功能都十分关键。笔者在该文的分析和阐述主要立足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田玉玲.中职旅游教师信息化素养现状及培养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6(26):22-24.

[2]蔡新有,于娜.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0(32):104-107.

[3]赵林静.基于信息素养视角的大学生检索技能构建研究作者[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4(3):55-58.

[4]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胡旭宇.家庭教育对90后在校大学生的影响[J].时代教育,2014(21):113-114.

[6]彭亚宁.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信息伦理的养成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7]毕朦予.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的融合途径[J].传媒论坛,2019(23):126-128.

作者:李思慧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