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个案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个案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个案分析

摘要: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战略能否顺利实现。文章从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出发,对某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分析,为进一步建立某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指标体系提供有力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高校教师;信息素养;信息技术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信息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文件中提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计划”,让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

1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在国内,关于教师信息素养方面的研究可追溯至1993年,谢德荣首次指出:专业课教师要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知识并能灵活充分应用。陈坚林在总结了国内有关信息素养涵义的异同后,提出“教师信息素养”是指教师能够意识到何时需要获取相关信息、能够掌握充分的技术手段检索、评价和利用信息,通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提炼、创新、从而转化为教师所需的新知识的能力。教师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下社会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教师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专业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等传统的基本素养以外,同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以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更高要求。综上所述,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是指教师在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在教学环节中获取信息资源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其中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方面的积极运用更加符合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如果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主动适应课程变革,教师自然就会在课堂中自发、主动地进行应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研与终身学习的素养,不断适应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内涵的本质是:教师能够掌握相关信息技术,有效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和教育教学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习惯,对教育教学环节中的教学过程做出设计和应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综合能力,最终达到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能力对目的。

2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中的典型问题

2.1缺乏对信息化应用能力的重视

信息应用能力是指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的教学方法的组织实施能力和对信息技术本身的应用操作能力。对于课程教学来说,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思路的影响,对于个人信息素养的提升意义和提升方法没有清晰的主观认识。这种思想意识认知上的缺失必然会导致教师对于其个人这方面的应用能力提升不够重视。大部分教师认为,常规教学任务即使在不借助信息技术的背景下也能够按时完成。但却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的融入对课程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以及对其个人教学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

2.2信息化能力水平存在差异

由于教师的思想意识和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即使所有教师都接受了基于信息技术提升的培训教育或尝试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在具体的教育效果上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这种现象的发生与教师的主观因素有非常密切地关系。而从宏观上来说,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需要同步全面完成的工作,这种基础教学能力和思想意识认知上的差异性,会直接反映到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为课程教学的开展带来负面影响。

2.3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缺乏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主要是指基于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所需要进行的培训教育中,需要创造良好的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能力提升的条件和平台。但现阶段由于高职院校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缺乏,导致教师的技术能力提升在具体实践中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3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个案研究

3.1确定研究对象

教师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必要的信息技术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是使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有效开展信息教育的重要保障。我们处在信息大变革的时代,信息技术正飞跃发展。作为高校教师,在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本研究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的教师为个案的研究对象,该校于2001年9月创建,至今有20年的历史。该校的教师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充满活力与激情。本文从各部门中随机抽取教师研究该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

3.2个案研究方法的特点

个案研究方法是对某一特定研究目标进行调查分析时常用对研究方法。是指针对特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1)研究对象的具体性与典型性。个案研究的对象虽然是个别的,但也不是完全孤立的。它与其他个体相联系,是某一个整体中的特定对象,因此对个别对象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必然可以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规律和特征。(2)研究方法综合性以及多样性。(3)研究内容的全面性和深入性。个案研究包括研究目标的过去、现在和追踪个案未来的发展情况。

3.3个案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3.3.1综合性原则个案研究的综合性原则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研究方法方面,包含了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问卷法以及测量法等多种方法。(2)个案研究涉及的材料方面。需要收集研究对象各方面的材料,进行全方位研究。(3)材料的分析方面,需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等多种方式综合分析。

3.3.2灵活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必须根据问题、研究阶段的、研究对象的不同,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灵活地应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

3.3.3谨慎性原则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必须注意材料的报道是否经过研究对象的同意,是否涉及研究对象的隐私和秘密。当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人时,要细心询问,要尊重和信任研究对象。这就使得个案研究必须坚持谨慎性原则。

4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个案调查与结论

4.1个案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个案研究的调查问卷设计包含两个部分:首先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涵盖教师的性别、学历、职称、年龄、教龄以及是否有个人电脑等教师的基本信息;其次是教师信息素养方面,此部分设计了31个选择题。调查过程中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6份。

4.2个案研究调查的结论

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该高校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且80%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和较高的文化程度显然有助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此外,从调查数据中显示,教师信息素养的现有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信息技术环境方面也有待加强,同时还要注意营造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和良好的心理环境。在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作用方面,大部分教师比较肯定其积极作用,且能运用一些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也能熟练掌握浏览网页的操作。在信息意识以及信息素养方面也有一定水平,不足之处是缺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自信心方面明显不足,缺乏基本的信息整合技术。此外,工作负担过重,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较低也是造成教师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在过重的教育教学负担背景下,教师主观上对于新的教学技术能力的了解和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教师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学习是否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教师适应时展要求的重要保障。然而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教师尽管对信息技术有较强的学习意识,有学习信息技术的愿望,但学习兴趣不足,且只有一小部分教师拥有较好的习惯。多数教师缺乏合作交流的工作习惯,在工作方式上也相对封闭保守。这说明教师们的学习气氛还不够浓,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普遍不高。这一方面是由于不同教师长期所处的教育教学环境都是相对独立的,合作和交流的工作模式对于教师来说需要适应和接受的过程。对于部分教师来说,即使接受了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方式方法上的问题和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当重视从多个角度搭建教师基于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交流学习空间和平台,逐步完成教师学习习惯的养成。在道德方面和信息伦理方面,教师基本能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并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方面的教育。不足之处是教师掌握的关于信息道德和法律问题以及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太少,必须加强学习。关于具体的学习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教育针对性地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信息技术的两面性角度进行应用效果的两面性分析,帮助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一个客观完善的认识。此外,教师利用信息进行科研的能力差距很大,利用信息终身学习的意识也不够全面。终身学习是一项需要持续性动力的学习状态,需要从教师的日常课程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逐步培养,只有切实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实现个人信息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维维,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7-9.

[2]张松松,顾云锋,潘艳艳,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研究报告——以南京地方高校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6(2):70-74.

作者:曾慧平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