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高专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高专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高专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模式

摘要: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意义重大。高职高专院校在开设文献检索或者信息技术类课程等信息素养课程的同时,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着力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融合,进行全面课程改革。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职高专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准备、课中实践和课后反馈三个环节,对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流程进行设计和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云班课;高职高专;信息素养课程

引言

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必备的基本素质,是现代人的基本能力之一,是我们适应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规避发展风险的基础[1]。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大学教育的成效,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为了有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水平,高职高专院校在开设文献检索或者信息技术类课程等信息素养课程的同时,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着力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融合,进行全面课程改革。尤其在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开展“停课不停学”的网络课程学习的大环境背景下,进一步推动了线上教学的应用。在此背景下,依托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结合学生和课程特点,对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信息素养课程进行优化设计。

一、高职高专院校在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对信息需求的主动性不强整体来说,高职高专学生在搜集、获取和使用信息上缺乏主动性。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教师布置的作业压力和其他课余活动的需要下才会不情愿地在网上或图书馆里查找需要的信息,以应付性心理来完成各种任务。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虽然有很多时间泡在网上,但基本都是为了娱乐和消遣,很少有人会主动通过网络补充课堂知识的不足。

2.学生对信息获取能力较差高校图书馆除了大量的纸质文献,在信息时代,也增加了很多电子资源和文献。这些资源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是巨大的宝藏。但事实却是,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走进图书馆是为了借阅文学小说,其他专业性较高的文献或专业数据库的利用率却很低,甚至有很多高职高专学生不知道学校有相关的资源平台使用权限,也不知道如何登陆和使用这些平台的资源,对于这些专业资源和免费搜索引擎检索出的信息之间的区别也没有概念,更无从区分、判断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3.教学效果有待提升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职高专的信息素养课程更应准确把握社会需求,使得学生信息素养足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确保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介绍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互动教学APP。教师和学生通过移动设备互联,可以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之间的即时沟通互动、资源的上传、开展活动和任务。学生通过参与考勤、课堂表现、课堂活动和任务及学习和查看资源等环节获得相应的经验值,蓝墨云班课对学生的所有学习行为和过程进行记录,从而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2]。蓝墨云班课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中还具有以下优势。

1.适用性广,不受设备和场景限制蓝墨云班课适用于所有移动教学场景和移动智能设备,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参与和教师之间的互动。

2.增加学习趣味,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蓝墨云班课开展头脑风暴、抢答等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才能获得经验值,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3.实现翻转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课堂结构也发生了变革。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提前上传学习资源,学生可在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有助于实现翻转课堂,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汲取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信息素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运用蓝墨云班课结合线下教学,实现高职高专学校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以“信息检索”这节课为例。课前环节,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上传课程相关的文件、网页、视频等资源,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环节,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根据教学进度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抢答、小组讨论、测试和作业等小任务,学生带着问题学,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主要是进行答疑,师生共同探究学习;课后环节,学生可以随时通过蓝墨云班课寻求帮助,教师第一时间在线对学生进行指导,做到下课不下线,停课不停学[3]。课前和课后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主,课中以面对面授课为主、蓝墨云班课课堂活动为辅,对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流程进行设计和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1.课前环节教师提前一周通过蓝墨云班课课前调查,了解学生信息素养状况,掌握学生对“信息检索”这节课的了解情况。教师合理设计本节内容,并上传微课视频、教案、课件及相关网络资源链接至蓝墨云班课平台。微课主要讲解本节课重难点内容“信息检索技术”,包括“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和“限制检索”,以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中对难点进行突破。教案、课件用于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以便在课前有目的地进行自学。网络学习资料,主要介绍信息检索的原理、概念、原则、步骤、技术和工具等知识,学生通过课前线上自主学习,了解课程任务、发现疑点难点,记录下来并通过蓝墨云班课的“轻直播”活动反馈给教师。

2.课中环节教师通过案例导入课程,进一步明确掌握信息检索知识的重要性。为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通过蓝墨云班课的“课堂表现”功能,以抢答、举手、随机选人等方式开展提问活动,并对学生反馈的疑点难点展开重点讲解。信息素养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师通过布置实例练习的任务巩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教师随时进行现场指导。为进一步体现该门课程的实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开展信息检索比赛活动。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比赛。比赛题目参考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大赛题目设置。最快答对题目的小组通过屏幕广播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检索方法和步骤,师生共同探讨交流,教师对需要修正和优化的方法加以点评。以赛促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了知识,又学会了团队协作。

3.课后环节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向学生推荐课后拓展学习内容,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知识。线下课堂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要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馈。学生通过课后练习检验学习效果,学会举一反三,发现不足之处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努力找到解决方案。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改进措施。为弥补线下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问题,蓝墨云班课“轻直播”不下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间断,学生在课后仍可随时通过蓝墨云班课向教师请教和提问,教师也会及时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

四、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职高专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效果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职高专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模式,综合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课前准备环节,学生能够在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中通过学习教师上传的各种资源获取经验值,这种激励方式给学生的学习行为带来了外在激励。课中实践环节,通过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发起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学生从原来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讲的消极状态转变为争相参加蓝墨云班课课堂活动,课堂学习氛围活跃。例如,通过蓝墨云班课课堂表现功能中的“摇一摇”随机选人回答问题,类似游戏的性质,富有趣味。课后反馈环节,教师可通过设置作业任务的小组划分及评分方式,让学生学会团队协作,并参与到作业的评分等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责任感都得到很大提升。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在线沟通交流从未停止过,学生更喜欢这样的类似网络聊天式的交流。

2.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蓝墨云班课平台,本身就是信息素养内容的一部分。课中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实际上机操作,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例如,通过课堂上开展微信息检索比赛,学生学会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平台、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同时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检索表达式以提高检索结果的准确率等。课前准备和课后反馈环节,学生遇到不懂的知识点,不再是第一时间向教师求助,而是通过网上搜索或去图书馆查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信息素养课程教学,实现了翻转课堂。学生自始至终都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课前准备环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课程相关知识,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课中实践环节,学生带着问题学,通过开展实例练习、小组协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课后反馈环节,学生通过完成作业任务,总结课堂知识点,发现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利用教师提供的拓展学习资源,举一反三,加深巩固所学知识,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4.师生情感得到升华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种新的沟通交流方式。自从运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开展教学以来,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越来越多,沟通内容不仅局限于课程相关知识,还涉及兴趣、爱好、经验等其他内容。教师和学生通过蓝墨云班课的线上交流,像网友一样,学生减少了拘束感,更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更像是朋友。学生和教师拉近了心理上的距离,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对教学的顺利实施起到积极作用。

结束语

在“互联网+”教育的浪潮中,高职高专院校应该以蓝墨云班课等网络教学平台为抓手,把信息素养课程打造成一门精品课。在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打磨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任课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确保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有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栾娟.高校图书馆讲坛的构建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24):115—117.

[2]郭瑾.基于蓝墨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油层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21):103—105.

[3]徐徽.“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建筑装饰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58—62.

作者:李聪 单位: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