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语文教学嵌入信息素养培养现状及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语文教学嵌入信息素养培养现状及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语文教学嵌入信息素养培养现状及对策

摘要: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信息素养紧密相关,信息素养应该融入语文课程教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比如学校层面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建立校级资源库、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层面应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改变评价机制、找准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观念。

关键词:职业学校;信息素养;语文教学;对策

信息素养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协会,它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紧密相关,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仍然会提倡课前预习,查找和课文相关的资料,筛选归纳,应该说,这就是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现实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生愿意学习,但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缺乏信息意识和手段,能力不足;学校和老师在课堂内外没有创设提高信息素养所需的客观观条件;教师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本身信息素养意识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等等。种种主客观的因素导致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在信息素养和学科课程教学全方位融合的大背景下,信息素养嵌入语文教学的体现并不十分明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1.学校层面

(1)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导,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会起到表率的作用。教师的的信息素养提高了,会很自然地带动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事物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学校应定期举办教师的信息化知识和技术的培训,确保教师的学科教学与信息化社会保持同步。

(2)建立校级资源库。图书馆是一个学校的资源中心。学校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应该建立相应的数字化图书馆,要有多种形式的开放途径,通过不同的信息技术终端让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查阅所需资料。还可以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开放网络课堂等。

(3)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的课程不应该只局限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而应该针对所有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和技术教学。例如开设信息检索的课程或讲座等,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同时也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的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跃,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不断发展和变化,所以说,信息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目前绝大多数的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应用都大大落后于技术本身的更新速度,这也给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2.教师层面

(1)提高信息意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语文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上起到主要作用,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把信息素养教育贯穿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丰富学习的资源,创立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接近现实生活的虚拟情境,让学生了解信息源,掌握使用方法,对所学习知识进行重新构建。现代信息技术虽然越来越简单,但是老师在使用常用软件的时候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平时不常用的功能或者其他软件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尝试去了解和探索更多更好用的软件和功能,熟悉和教学相关的教学工具和信息化手段,促进语文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融合。

(2)改变评价机制。语文老师要改变传统的“唯分数”或者“一张试卷打天下”的评价机制。一方面关注语文课堂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信息技术和知识的运用和积累,采用不同方式鼓励学生合理利用学校创设的信息资源主动、自主地学习,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增强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找准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语文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进行合作学习。要从实际的教学学情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找准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例如在目前的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课堂仍然注重课文的精讲分析,精读多而泛读少,缺少对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少,阅读速度慢,必然会影响语言和文字的积累和内化,阻碍最终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合理选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和信息化手段,与传统的速读训练手段相结合,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阅读教学情境,全面快速提升学生的泛读速读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观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如信息伦理和道德方面,甚至是法律方面的问题。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收集到的众多信息,要指导学生进行鉴别、分析、筛选,抵制消极和负面的信息,有意识地加强信息伦理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在信息素养提高的同时,依法依规,根据社会主流价值对信息进行筛选和使用,形成正确的信息伦理和道德观念。综上,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和媒介,可以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模式,这对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器.信息素养与语文能力[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3).

[2]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中国电化教育,2001(9).

[3]张蕴玫.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教书育人,2006(20).

[4]瞿风雷.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尝试[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

作者:邱建国 单位: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