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信息检索教学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信息检索教学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信息检索教学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摘要:本文以信息检索与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从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四个方面的培养内容与方式入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键词:职业素养;信息检索;信息素养

当今时代,信息化速度日益加快,信息素养俨然成为新时代人们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对于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在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战略资源的今天,在通往就业、升学深造的道路上,要想让自己成长为人力资源中有价值的资源,那么信息素养必不可少。信息素养本质上就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基本生存技能,它是人们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主要表现在:能够根据现实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掌握如何去获取信息的各种方法,可以对信息做出评价并能够有效利用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检索与处理课程作为一门职业素养课程,从认识信息、检索信息、处理信息及探究实践活动四个部分,逐步实现对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让学生了解信息知识,增强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进而提升学生从众多信息中获取、甄别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信息检索与处理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能力,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渗透信息知识

如果想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并理解信息的概念、特征、价值、种类等基本知识内容,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信息检索与处理》教材中已经纳入一些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针对概念、特征等比较抽象的内容,用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使得本来单调、乏味的理论内容融入一个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还原故事场景,从充满好奇的故事情节之中体会信息知识。教师在课前要选取耳熟能详的、恰当的案例强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还可以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比如,为什么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从信息知识的角度怎样理解?结合萧伯纳的一个形象比喻:“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流,就有了两种思想。”学生很快得到结论:正是由于信息的共享性,让思想有了碰撞和交流,多一个人多一种想法,人们才会有此说法。学生对信息的共享性特征的理解便会伴着“臭皮匠”和“诸葛亮”而印象深刻。

二、精心选取恰当的案例,在案例中培养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可以通俗地认为是人们对信息的一种感觉或者知觉,也可以是情感和意志等,是人们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它是一种属于主观范畴的内容。学生的信息意识必然对其信息行为起到控制性作用,信息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信息行为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要真正触动到学生的思想灵魂,才会使得学生对信息的感受力敏锐起来。这里就需要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而共鸣的产生则需要更多能够让学生亲身经历体会的案例。比如,今年全国受到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类学校都面临停课,但是学生的学习进度却没有落下,原因正是因为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及钉钉等App实行线上教育,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的价值。有一所学校在复课后进行了测验,学生的成绩令老师大为惊叹,有许多匹“黑马”杀了出来;分享学习经验时,教师发现他们都是疫情期间自己针对个人实际选择了一些线上辅导课,因此有大幅度的进步。倘若没有线上教育,他们也不会认识到自己也可以有这么大进步的空间。这些真实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自然会让学生对信息的感受敏感起来,他可能会更加关注线上教育,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他也会感受到如果没有敏锐的信息意识,依然把学习载体寄托在传统的书本上,那他就可能错过了进步的机会。学生在疫情防控时期长时间居家学习,逐渐有了对复课的渴望,开始密切关注每日疫情通报,甚至在预测复课时间,这说明他们已经对“疫情动态”这些信息有了较强的敏锐力。同时,学生每天要按照要求如实填报健康信息,这些与信息的零距离接触,都让他们感受到信息的作用,他们的信息意识已在无形中不断增强。

三、强化课堂的师生互动,在沟通中树立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的培养与学生是否有着正确的“三观”息息相关。信息时代,信息的共享与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对学生来讲也是一种强劲的冲击。学生能否在信息大潮中始终把握住正确的航向,不偏离轨道,这就需要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信息检索与处理课堂作为信息道德教育的平台,需要具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案例素材,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与沟通、教师引导与学生回应,师生相互的思想碰撞才能够促进学生真正感受信息道德的内涵。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管理能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教师在信息检索课堂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素材索引,引导学生通过检索挖掘合适的素材,并组织学生集中学习、畅谈体会,让学生感受自己的选择。选择素材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在道德方面的洗礼。比如,在做“丹顶鹤之爱”宣传活动需求分析时,学生在见到驯鹤员因为寻找丹顶鹤而牺牲的消息时,反应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认为驯鹤员很伟大,这种精神值得学习;而有的学生却认为人的生命如此珍贵,怎么可以为了一只动物而牺牲,有点不值。教师在此就要为学生输入一些背景信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丹顶鹤的珍贵,认识到驯鹤员与丹顶鹤之间的情谊之深。教师要用充分的事实例证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他们甄别信息,让他们接受正能量信息的鼓舞,摒弃负能量信息的干扰,为树立信息道德奠定好基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评价要求,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帮助学生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比如,在一个学生检索信息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做一次旅游出行计划。学生在对旅行目的地、交通工具、路线、住宿、行程的选择和安排过程中,就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与思考,这些是师生在交流过程中要谈到的,多问学生“为什么”,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内心。有一名学生选择的目的地是四川汶川,他想去那里看看,缅怀大地震牺牲的英雄战士及其他许许多多的人物。学生没有把珍贵的旅行机会放在娱乐赏景上,而是选择了这里,这与之前学生做过防震减灾宣传活动需求分析有着一定的关系。教师在交流中可以赞赏学生选择的初衷,这样的交流与引导对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四、适时组织探究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为素养。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比如,让学生学习信息传递的时候,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驿站传书”活动,随着传递次数的增多,学生不断改进传递的方法,随着传递内容难度的变化,学生的应对措施也在变化,只有真正让其参与其中,他们才会调动自己的大脑,主动想办法并尝试取得理想的结果,而这个过程映射出的就是他们的能力。在让学生学习手工检索内容时,组织他们参观校史展览,使其在充分了解学校发展历史的同时分组完成检索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发挥团队作用,对照检索要求,认真检索信息的过程,这就是能力形成的过程。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才会让学生的能力得以体现并不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任重道远,教师在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抓住各个环节课程的内容特点,策划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让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无形中不断提高。

作者:王文艳 单位:山西交通技师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