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共图书馆面向老年人信息素养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共图书馆面向老年人信息素养培训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公共图书馆面向老年人信息素养培训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提速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老年人对互联网的接入需求不断增强。文章通过分析老年人的上网行为需求及互联网发展趋势,结合临沂市图书馆的服务案例分析了如何有效提升老年人的信息素养,让老年人在享受互联网便利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网络安全。

关键词: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化设备的使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用计算机和智能通信设备开展工作和学习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有效获取和筛选信息的信息素养能力也正在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生活技能。但是,互联网的红利并不会自动惠及每个人、每个地方。由于年轻一代能够熟练操作智能设备、熟悉互联网,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可以享受互联网的文化大餐。而对于老年人来说,不懂得如何操作智能化的通信设备、缺少契合他们使用习惯和心理预期的数字化产品、可能存在的网络诈骗风险等问题,成为横亘在中老年人接触互联网的“数字鸿沟”,让老年人在互联网时代仍然身处“信息孤岛”。在信息获取网络化、通信设备智能化的今天,作为社会公益文化服务单位的公共图书馆如何发挥好其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发挥好社会教育作用,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信息获取需求和交流需求,让老年人既能通过互联网熟练获取信息资讯、畅通交流渠道、享受互联网的便利,又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在使用网络时的安全,是图书馆面向老年人提供专项服务、开展老年人信息素养培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公共图书馆面向老年人开展信息素养培训的背景及意义

1.1什么是信息素养

简单来说,信息素养就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有效获取信息应该具备的能力。1974年,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美国首次提出这一概念。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简单阐释:信息素养包含知识层面、意识层面和信息技术三个层面,能够让人们了解何时需要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在互联网时代,普遍意义上的信息素养就是指市民掌握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等信息获取工具,了解手机App、搜索引擎等信息获取渠道,学会甄别选择信息,规避网络风险的能力。

1.2我国老年人口现状及上网情况

2020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有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1]。老年人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社会群体,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我国的社会现实。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积极提供适合老年人的文化服务正在成为以公共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智能通信设备的不断升级,以及国家对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和“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政策要求,接入网络获取信息、办公、购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直接刺激了我国网民数量的激增。2019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了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50岁及以上网民比例由2017年的10.5%上升为13.6%,增长迅速[2]。一直以来,老年人都被认为是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弱势群体,但相关数据显示老年群体具有很强的上网需求。

1.3公共图书馆开展老年人信息素养培训的意义

老年人离退休后,脱离了熟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交流环境,独处的孤独感使他们具有强烈的群体性活动需求,到图书馆的老年人中有一部分是来学习的,有一部分是来消磨时间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来寻找精神慰藉的。但是,无论老年人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前来图书馆,他们的目的都是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加强与人的交流,渴望得到尊重、理解和关心[3]。而公共图书馆面向老年人的信息素养培训则是满足老年人这种需求的最有效的桥梁。

2临沂市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培训情况介绍

临沂市图书馆信息中心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业团队精编课件,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帮助老年人在信息时代不掉队,不让信息技术成为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数字鸿沟”。2014年7月,为解决老年人对电脑和互联网知识了解不足的问题,临沂市图书馆信息中心举办了“从零开始学电脑”暑期计算机免费培训班,拉开了该馆面向老年群体的信息素养培训序幕。培训班分为计算机讲堂和计算机上机操作两部分。计算机讲堂浅显易懂地讲解计算机使用的基础知识,上机实践则由工作人员现场辅导学员上机操作,开班当天就有150余名老年人参加了培训。截至2019年12月,临沂市图书馆共举办老年人零基础电脑培训班21期,计450余课时,培训老年人6,000人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的主要上网渠道和生活必备工具。《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1%。有95.6%的中老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智能手机已成为网民尤其是老年人最常用的上网工具。面对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用户上网习惯的变化,临沂市图书馆信息中心总结老年人零基础电脑培训班培训经验,于2016年6月举办了第一期中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班,帮助老年人熟悉智能手机的使用,让老年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掉队。中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班延续计算机培训班模式,分为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同时结合老年人的实际和学习特点,采用预约报名、小班化教学模式。课程讲解由浅入深,以讲解加辅导的方式,系统地讲授WLAN连接、手机上网、微信聊天等内容,通过现场操作辅导和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巩固学员的学习成果,让老年人更快、更好地掌握如何通过智能手机便捷连接互联网获取信息并交流。截至2019年12月,临沂市图书馆信息中心共举办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班16期,计320余课时,培训老年人3,500余人次,受到老年学员的一致好评。通过近年来的培训实践,临沂市图书馆形成了面向老年人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体系,有明确的培训目标、思路和较为成熟的课件教材,并通过对县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以及联动培训的开展,拓展了面向老年人的信息素养培训服务覆盖面。

3公共图书馆面向老年人开展信息素养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老年人信息素养学习障碍

从专业机构的调研数据看,虽然老年人对连接互联网有强烈的需求,但相较于年轻人,他们上网还面临众多的障碍。《报告》数据显示,不懂电脑/网络(44.6%)、不会拼音及文化水平限制(36.8%)、缺少电脑等上网设备(15.3%)、年龄太大(14.2%)等众多因素是老年人上网的巨大阻碍。临沂市图书馆信息中心总结近年来面向老年人开展的信息素养培训实践发现,在诸多限制老年人提升信息素养的原因中,首先是老年人自身的心理障碍,老年人普遍觉得自己脑子不好用了,记忆力差了;害怕胡乱操作把电脑、手机弄坏;害怕上当受骗等,因此很少敢于独自操作电脑、手机等信息获取设备。这些对自身认知的心理障碍限制了老年人对电脑、手机等设备的使用和练习,阻碍了他们信息素养的提升。其次是时展的特殊性使当下的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会拼音,文字输入成为他们连接互联网的第一道门槛。再次是电脑、智能通信设备和上网费用的“高昂”价格也让老年人望而却步。

3.2老年人信息素养学习中的网络安全风险

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木马病毒仍然在时刻威胁着老年人的上网安全。调查显示,网络谣言、虚假广告、网络诈骗、低俗色情是中老年网民群体遭遇占比最高的四类风险。66.2%的老年人曾遭遇过网络谣言,52.7%的老年人曾遭遇过虚假广告,37.4%的老年人曾遭遇过网络诈骗[4]。

3.3图书馆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共图书馆虽然面向老年人提供了很多服务,但在具体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临沂市图书馆为例,首先是重视程度不够,针对老年读者的服务工作没有固定工作人员,没有列入日常工作,培训时间、交流方式不够灵活,覆盖范围相对狭窄;其次是宣传面窄、宣传力度不足,很多老年人不知道图书馆提供信息素养培训服务;再次是培训后的跟踪回访服务和定向信息推荐服务缺位,未能巩固老年人培训成果,不能及时处理老年人在进阶学习时遇到的问题。

4公共图书馆面向老年人开展信息素养培训的建议

4.1根据老年人特点做好重点突破

图书馆面向老年人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一定要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设置,重点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障碍问题,让老年人能独立操作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获取工具,并且敢于、乐于使用这些设备。同时,针对老年人视力和听力不好等问题,图书馆应提前根据课程内容准备好大字版的PPT和纸质版的教程,方便老年人学习。针对老年人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下滑的问题,图书馆课程应设置为小班化单目标教学、专人辅导、使用为先的启发式模式。一期招生不应超过20人,一节课只设置一个学习目标,一堂课内容不超过20分钟,课后学员结对子集中进行操作实践,授课教师针对当堂课程内容进行一对一辅导,让老年人学会自己摸索使用智能设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渐爱上使用智能设备。

4.2重视网络安全教育,降低老年人被骗风险

网络安全是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据调查,24.2%的老年人遭遇过中奖诈骗,25.1%的老年人遭遇过红包诈骗,30.4%的老年人遭遇过保健品诈骗。此外,还有不少老年人遭遇过非法集资、理财欺诈、网络传销以及冒充公检法执法、黑社会寻仇类的诈骗等,这些给老年人的财产和心理带来的巨大的伤害。为此,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通过实例教学让老年人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学会面对虚假信息时如何应对,规避常见的网络诈骗和黑客入侵风险,是面向老年人开展信息素养培训中仅次于心理辅导的第二项重要内容。

4.3根据老年人上网习惯设置课程

2018年的《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显示,71.3%的老年人的主要上网活动是聊天、68.2%的老年人的主要上网活动是看新闻、50.4%的老年人的主要上网活动是听歌追剧。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中老年人获取网络知识的重要渠道,有44.1%的老年人通过亲朋好友的分享获取网络信息[4]。为此,图书馆课程设置要根据老年人的这些上网习惯,重点围绕微信、QQ等社交平台的使用、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的下载、视频播放软件的使用等,必要时可协助老年人注册账号。针对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会使用拼音的问题,图书馆还应安排手写输入、语音输入、字体大小设置等重点课程。针对老年人对特定信息的获取需要,图书馆还需安排时间对搜索引擎的使用和软件的规范下载及安装进行单独授课。

4.4加强社会合作,拓宽宣传和服务覆盖面

公共图书馆在做好课程设置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与传统媒体、社会机构的合作,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如: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及室外宣传栏等渠道对公共图书馆面向老年群体开展的特色服务进行公益性宣传;加强社区联动,主动到社区服务中心等场所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印制、分发一些老年群体感兴趣的文献资料。图书馆要通过多种宣传方式,使老年群体更多地了解图书馆服务,增强图书馆对老年群体的吸引力[5]。此外,图书馆还要通过县区联动、社会合作等形式打造服务矩阵,让面向老年人的信息素养培训成为常态化、标准化、开放式服务;通过定点定期举办活动,形成品牌阵地;通过标准化的培训课程设置,将培训扩散到社区,提高服务获取的便利性和均等性。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4-27].

[2]中国网信网.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0-04-27].

[3]杨敏文,邢修远,应长兴.提高老年读者信息素养的国外经验及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4(1):85-90.

[4]田文娟.要为银发族“触网”解忧[J].投资北京,2019(6):31-33.

[5]张强,金涛,曲哲,等.图书馆在关注老年群体网络信息素养中的作用与作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2):27-28.

作者:王东 单位:临沂市图书馆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