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研究生信息素养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研究生信息素养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研究生信息素养论文

1当今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1.1信息意识

研究生信息意识比较薄弱。在调查中,只有38.5%的研究生认为信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程度为非常重要,认为比较重要、不重要、没关系的占总数的61.5%。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绝大多数研究生都忽视了信息的重要性。研究生的培养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基石,研究生的信息素养必须紧跟信息发展的脚步,因此针对研究生要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法加强信息意识。

1.2信息能力

研究生在信息能力方面表现不足。信息能力是指研究生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有效的信息查询途径获取需要的信息知识。调查中,当调查对象需要某一信息资料时,仅有13.3%的人非常清楚在哪里获取,比较清楚的占59.8%,不太清楚的21.3%,不清楚的5.6%。信息能力制约着研究生的发展,有效提高研究生能力是培养研究生信息素养的重中之重。

1.3信息安全与道德

研究生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培养的忽视。调查结果显示6.6%的研究生了解关于信息的相关法律,不是很了解的占43.4%,不了解的占37.8%,完全没听过的占12.2%。由此分析,研究生并没有对他人或者自己的知识产权予以重视。遵循信息法律法规,抵制违法信息行为,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正确处理信息开发、传播、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等知识产权问题;出版发行教学出版物所应承担的权利与义务问题,网络信息规范化管理与应用问题,是身为研究生必须熟知的基本常识,同时还需具有规范化管理的信息道德意识。综合问题三大要点,研究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基于微信提出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的方案

微信(WeChat)是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腾讯)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支持文字、语音、视频和群聊功能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截止2013年10月,微信用户数量已突破6亿,高校学生应用微信的用户达到64.51%,教育类行业的用户达到0.85%。针对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微信在高校中的影响力和微信自身的优势,笔者提出基于微信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的方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本质上属于学习,学习就需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论指导下进行,在微信中学习信息素养,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要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网络通讯技术多样化的特点提供了特别适合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地促进研究生信息素养学习的发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规定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笔者发现运用微信平台的特点与优势完全符合建构主义学习,因此针对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与微信平台的特性,提出以下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1)培养研究生信息素养意识就是要让研究

生处在信息素养的“情境”中。微信可以向好友分享文字、图片、视频,是一款即时通信软件。研究生入学时,添加服务号“研究生信息素养”,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意识的理论,强化研究生信息意识,建立微信信息素养环境。新生从入学就开始培养信息意识,在信息素养环境下进行熏陶与锻炼。在介绍基本工具应用方法的基础上,既要注重研究生检索、获取、驾驭信息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信息创造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也可以根据文理科发展动态,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这对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非常必要。

(2)研究生信息能力的提高就是需要研究

生多联系、多交流,在交流中得出经验。微信可以将学习资源与信息素养培养相关的资料融合在一起,并可进行及时答疑和即时在线交流,实现“天涯若比邻”,使得全国订阅这个微信号的用户都可以“群聊”,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协作”是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必要因素,研究生对学习资料收集与分析,可以发至朋友圈与之分享,好友可以进行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并且可以发送给朋友,实现信息素养资料的广泛传播。“会话”在微信中也是不可小觑的功能,它可以进行实时对讲、讨论,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合作、讨论和反思能力。微信应用“协作”“会话”,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提供良好环境。

(3)研究生的信息道德与安全也是不容忽视

的重要问题。研究生需要注重信息社会道德法律意识的提高和社会责任的培养。传统的教学形式单一,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对于信息道德与安全似懂非懂,忽视知识产权对他人的影响与对自己的保护,理论性的教育会使学习者感觉无聊、没兴趣学习。信息技术能在视觉上提供表现真实现象、事例或者故事的实例并且可以录制微讲座,在微信平台上进行传播。“研究生信息素养”。

3利用微信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的优势

在我国高等院校,基本所有院校学生都可以上网,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针对每一个可以上网的学生,网络运营商都赠送校园无线,这更有助于我们利用微信平台,不局限固定时间、地点进行信息素养的学习。研究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学校也都基本配置了实验室、自习室或科研室,学生在使用网络方面也有比本科生更为优越的条件。大多数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笔者根据“研究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调查问卷结果,发现对于“研究生课程中是否开设信息素养这门课”,42.6%的高校都没有开设信息素养这门课程。鉴于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笔者建议在微信平台上开设信息素养知识综合课程,制作信息素养课程的微视频,便于研究生自主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3.1软件可行性分析

提出微信和研究生信息素养相结合,是一个全新的形式。微信的优势为支持主流的智能操作系统和常用的应用平台,如iPhone、Android、WindowsPhone、塞班、blackberry(黑莓)。不同系统之间相互联系无障碍,打破传统的局限性,使每个用户都能轻松使用,而且操作简单,通俗易懂。其中即时通信、楼层式消息对话更是让聊天简洁方便。注册方式为QQ号码、手机号码(支持100余个国家的手机号)注册,这样的无门槛注册使沟通变得更为简单无障碍。

3.2研究生应用性分析

研究生已基本具备自控能力,在学习中也会有目标地进行自主学习,相对不会因为外界干扰而影响自身学习,因此研究生更适合这种非正式学习,通过手机这种必备移动设备,在有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地在信息素养微信平台上促进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了解自己的信息素养需求,利用微信这个平台获取信息及对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能力。

4结语

基于微信平台培养与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首先能及时传递先进和丰富的信息文化知识;其次在教育手段中有效融合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微信传递资源,易于操作,能快速、及时呈现信息素养的教学内容,节省传统媒体所消耗的时间并且更易关注,如在微信平台上传播信息素养微视频,从而达到信息素养知识的融会贯通。该研究方法可以运用在研究生的信息素养建设上,并且可以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大高校,进一步在专家与教师的改进中不断完善。

作者:陶金 马燕 冯春花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