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英语课堂的生活信息素养水平调查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英语课堂的生活信息素养水平调查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英语课堂的生活信息素养水平调查探究

摘要:为了了解职校生信息素养现状,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该文介绍了基于英语课堂的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问卷调查设计情况,并对江西省抚州市三所高职院校:东华理工长江学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抚州职业技术学校部分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予以分析,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职校生;英语课堂

信息素养,也称信息素质,是指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1]。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一词最初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他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与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指出信息素养是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徐晓东(2004)认为信息素养不仅是利用当代信息工具、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以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将这些用于信息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能力[2]。高等职业教育立足于服务社会,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既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要同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人们的基本技能,高职院校教育也需要关注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即教育学生如何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而英语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语言,网上大量信息用英语。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是掌握它,更重要的是利用它来获得信息。英语学科的这些特点以及外语教学手段现代化,使学生的素养与外语教学息息相关[3]。

1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设计

为更好地了解本地当前职校生信息素养培养现状,找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我们设计了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问卷主要涉及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即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以及使用多媒体及网络学习英语的情况。我们以抚州市三所高职院校:东华理工长江学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抚州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了200名同学,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前对问卷内容出现的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参与调查的学生都在20分钟内完成,并立即由课题组成员收回。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91份,高职生有93人,大专生有98人,其中男生58名(30%)、女生133名(70%),问卷回收率为95.5%,有效率为100%。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10个典型个案进行半结构的深度访谈,详细了解他们的信息素养情况和英语学习情况。

2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下面是调查的结果。我们根据结果从英语课堂学习角度出发对学生的信息素养从信息意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2.1信息意识学生对信息意识方面的回答:1)您平常使用什么设备上网:A.电脑(含笔记本):2%;B.手机等移动终端:58%;C.电脑和手机:40%。2)您每天的上网时间大约是:A.1小时以下:1%;B.1-3小时:26%;C.3-5小时:42%;D.5小时以上:31%。调查分析:信息意识是指个人具有信息需求的意念,即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一种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判断、整理和利用信息的意识。学生信息意识的强弱会直接影响他们是否善于利用信息。从调查数据来看,百分之百的职校生有上网设备,其中58%学生通过手机获取信息,40%学生同时使用电脑和手机。大部分学生上网时间比较久,在3小时以上。总体来讲,职校生信息意识比预期的高,98%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会通过寻求网络信息资源获得帮助。在获取信息渠道主次排列中,网络以73%的比例位列第一,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76%的学生认为网络对英语学习有帮助。但是高职生上网目的不明确,信息获取意识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成熟性。大多数学生仍然以聊天娱乐、网上交友、游戏为主,网络使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网络资源在职校生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2英语学习与信息处理调查分析:从数据可看出高职生虽然知道网络的重要性,但对网络功能的利用还不够。43%的学生能经常利用网络成功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而51%的学生只是有时能获得,还有6%的学生不能在网上搜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在网站浏览方面,只有9%的学生会关注专业网站,认为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好,有3%的学生从来没用过网站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多数同学用互联网进行娱乐和获取资讯,并没有用它进行学习。经常运用网络资源完成英语任务的只有20%的学生,还有14%的学生从来没有成功运用网络资源完成英语任务。这说明学生信息的敏感性比较弱,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有待提高。数据分析显示,在学习中学生还没有形成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习惯,他们没有意识到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没有学会利用网络来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疑虑,还没有形成自觉收集、使用信息的习惯。2.3英语学习与信息分享调查分析:从数据可看出在英语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愿意将收集的信息和同学分享。在老师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按要求从各种英语媒介查找有关信息资源选项中,60%的学生表示很兴奋,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很新颖,可以增长知识,展示个性、能力,通过动手动脑培养语言能力。72%的学生认为老师要求展示信息成果有必要,给大家提供了展示能力的舞台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62%的学生非常赞成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与同学协作完成任务,认为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还可以增进友谊。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职校生愿意在英语学习中运用互联网,希望老师充当引导者和指路人,愿意主动和同学共同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3结论

从设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相对薄弱,虽然具有获取有关英语学习信息的欲望,具有在英语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意识和渴望,也愿意在英语课堂上进行信息交流,但是在信息的有效获取和信息处理方面不容乐观,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加强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利用互联网更好地学习、工作、生活,才能紧紧跟随时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静波.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董秀敏.马迪倩.合并高校图书馆整合多分馆资源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2004(2).

[3]刘凤娟.信息素养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2(2).

[4]刘奇志.英语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5]廖丽艳.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

[6]王丽珩.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西部教育,2015(35).

[7]周红.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整合英语信息的能力[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

作者:雷珊 杨琴 李琳 单位: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