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方高校提升市民信息素养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方高校提升市民信息素养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地方高校提升市民信息素养的作用

摘要:提升市民信息素养对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能更好的服务市民生活;地方高校在市民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在办学理念与开展途径与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地方高校应建设开放式大学,引导社区学习高校信息教育机制,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文化节、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引导大学生走进社会,多途径的开展市民信息教育。

关键词:地方高校;市民;信息教育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化进程是日新月异,黄石也不例外,踏上了信息发展的快速道,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工程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信息化成功的标志不仅仅取决于这些基础设施,而更在于社会普通民众信息素质的水平,取决于市民能否充分利用这些设施与条件。只有当普通市民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都能自觉或不经意间都能搜集或者利用信息,才能营造真正的社会信息化的生活环境[1]。市民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城市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随着中国网民和手机用户的迅猛增长,从当前高发的网络和电信诈骗来看,提高全民信息素养的任务显得迫在眉睫,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使命与责任,在信息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提升市民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1.1提升市民信息素养具有战略意义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大众素养,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主要包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和信息技能(技术层面)3个方面。他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素养又被称为信息素质,在国外,很多的国家都有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都很重视国民信息素养的提高。在美国,2009年国家信息素养意识月里总统奥巴马就亲笔签名发表公告,呼吁“美国人民要认识到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充分意识到更好地理解信息的影响之必要性”。公告中还写道“全天24h新闻报道、上千个全球电视广播网络,以及丰富的在线资源,对我们一贯的信息管理观念提出了挑战。与其仅仅拥有数据,我们还必须学习获取、校对、评估信息的技能来应对任何情况。这种新型的素养需要通讯技术方面(包括能帮我们做出日常决策的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的能力。国家信息素养意识月强调,所有美国人民都有必要熟练掌握这种技能,得以在信息时代高效地航行[2]。随着中国网民和手机用户的迅猛增长,提高全民信息素养的任务显得迫在眉睫。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的较量,在某种程度上是国民信息素质的比拼。信息素养是公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而公民的信息素养在文化强国方面无疑是授之以渔的强大举措。提高公民的信息素养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良好的信息素养能更好地服务生活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必备素养,能涉及市民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信息素养能有效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市民幸福感。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具有敏锐信息意识的人肯定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型社会里,学习能力甚至决定了社会生存能力。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突出培养市民的学习能力,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在当前信息高度数字化的今天,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能在商战中占得先机;能在找工作、招聘人才中游刃有余;具备一定信息能力不仅能及时解决生活中的信息疑问,还能在网购普及的今天如鱼得水;更重要的是提升市民的信息素养能提高市民对信息的安全、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正确认识,增强市民信息辨别能力,防止市民上当受骗。

2地方高校在提升市民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1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有待于改变

地方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发展,当前高校在科技方面与地方经济联系紧密,高校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强化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推动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大学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取得“立地”的实效[3]。而对人文精神的宣扬、对社会美德的传播方面显得相对薄弱,湖北理工学院作为一所理工类为主要特色的高校在这方面也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特别是对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还没有树立相应的观点,没有相应的实施措施。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理应传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与发扬,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为社会培养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人才。

2.2市民对高校提升信息素养的认同感缺失

由于高校传统的教育与服务模式,让市民普遍认为高校是学术象牙塔,内部有独立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普通市民被隔离于高校的高墙之外了。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市民来高校获取信息资源或者提升自我愿望的产生。加之众多市民不了解或者从根本缺乏信息利用的常识和基本技能,他们主观上就缺乏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动思想,至使市民对高校开展的提升信息素质服务期望值不高,缺乏认同感。市民熟悉的社区又在实施提升市民信息素养存在场所不足,资源匮乏等问题,所以在提升市民信息素养方面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3地方高校提升市民信息素养的策略

市民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是新时期摆在高校面前的复杂艰巨的课题,要想出色地履行使命必须充分掌握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市民学习需求,采用多元的教育服务模式培养市民信息获取技能,弥补信息道德缺陷,增强生存竞争力[4]。要充分利用高校自身优势,多种渠道开展信息教育。

3.1树立服务城市建设的理念,建设开放式大学

大学文化有着稳定而丰富的内涵,他是社会、城市的思想库,是社会和城市主导精神的发源地,大学对其所在城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5]。而大学的发展,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发展对所处城市的依赖性很强,地方高校只有树立服务地方建设,坚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服务,使其自身的文化价值融入到城市精神提炼过程中,把大学办成开放式大学才能促进自身与地方共同发展[6]。市民信息素养的提高也不是单一的,而是随着其自身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螺旋上升的,所以高校在提升市民素养方面应扮演的角色是推进城市的文化内涵同时关注市民的信息素养。在服务地方的理念指导下高校应敞开校门,吸引市民参与高校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市民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促进市民参与高校的发展和建设。例如,可以开放学校图书馆和体育场馆,根据市民的需求引导他们来学校。另一方面,学校学工部、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大学生利用周末进行社会实践,指导身边的群众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手机使用技巧,特别强调让他们学会维护自身信息安全,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指导他们通过微信等社交工具进行学习充实自己;引导他们学习网上购物方便他们的生活等来提高市民的信息运用能力。

3.2引导社区学习高校信息教育机制,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管理水平

高校有着完备的信息教育管理机制,如湖北理工学院党、团组织的领导与服务作用,信息人才的引领与教育功能等这些都是湖北理工学院在信息教育方面的显著优势。而社区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所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与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想促进社区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应该引导社区学习高校信息教育机制,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水平,这是授之以渔的方式[7]。根据社区文化工作的要求,可以分步骤地对社区文化工作者进行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从提高社区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开始,以点带面深入广大市民。还要充分利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社区机构的管理与服务作用,了解社区居民的信息需求,组织市民参与培训或者教育活动等。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党员干部进社区”、“两学一做”等活动组织这些专业人才进行社区文化工作实践活动,通过与市民的面对面接触直接提高市民的信息能力,也培养部分骨干市民带动一批人或者一个小区。

4结束语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文化和城市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活跃的校园文化和科学精神,正是构成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更好地提高市民素质,对城市精神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地方高校依托地方发展,在普及提高群体用户信息素养等方面信息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更应该开放校园基础文化设施,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在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潘杏仙.高校图书馆提升社会大众信息意识的机制与策略研究———以安徽为例[J].现代情报,2013,33(11):69~72.

[2]黄如花.信息检索[EB/OL].

[3]郑晋鸣.地方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应主动作为:访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宋永忠委员[N].光明日报,2016-03-07(8).

[4]李艺东.欠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为市民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对策研究———以广东省河源市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205~209.

[5]张亚男,仪萌萌,张成相.大学文化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及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4,(21):60~61.

[6]魏红.大学文化对城市精神形成的作用[J].校长阅刊,2008,(2).

[7]卢丽华.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的价值取向与实践模式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514~516.

作者:袁庆荣 单位:湖北理工学院图书馆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