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5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5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5篇

第一篇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不良的阅读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总是一目十行,读完后没什么感受,并且还有学生只是挑拣自己喜欢感兴趣的部分阅读,或者只是浏览书本内的图片就算是阅读完毕。还有学生在阅读时不做记录,对于精彩经典的部分不进行重点学习和掌握,并且对于阅读中出现不懂的问题也不进行深入研究或者询问交流,这样的阅读没有任何效果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所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显得非常重要。

2.老师家长的不重视

传统的教育观念使一部分老师和家长还存在书本知识学好就行,成绩好就一切不是问题的陈旧想法。正是这种想法的影响,学生认为只要家庭作业做完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玩电脑游戏、读一些通俗的书籍来打发时间。部分家长也认为给孩子买课外书是没有必要的,是白花钱的东西,孩子课本内容还没学好呢,所以家中课外读物很少,学生也没有解除机会。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固然是好,都是专家们精挑细选认真编排的结果,课本内容只是一本名著或者经典的节选,只是展现了很小一部分内容。所以,在课本外,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并且优秀著作数不胜数。

1.消除阅读困难,注意平时积累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并且对汉字把握还未达到一定程度,所以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就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陌生字、词的理解,老师不要讲其直接告诉学生,应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教给他们查字典来解决不认识的字词的问题,这样有助于独立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且教育学生将自己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经常翻阅,来巩固新知识。这样量变促成质变,学生在阅读中还学习了很多知识,并且阅读起来陌生字会越来越少。

2.教学内容的拓展,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在学生阅读时应进行正确引导,仔细探究文章句式段落的具体意思,并且对其背景的了解也加入教学内容中。比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很多同学不能理解其意思,鲁迅先生所生活的年代是黑暗的,人们受着压迫不能自由生活,政府的不断压榨使得人们基本生活都不能维持,并且限制言论自由,连说句话都要小心掉脑袋的时期,革命者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民族的解放,鲁迅先生写了大量文章来抨击政府的黑暗统治,号召广大民众奋起抗争,国民党感受到了危机,所以对鲁迅先生的文章进行查禁,并且对鲁迅先生进行毫无人道的迫害。同学们在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活背景下,就会对其所说的这句话产生共鸣,明白鲁迅先生指的是当时的黑暗社会,但这种诙谐的说法又让人感受到一种革命乐观精神,让学生深受鼓舞。

3.精选读物,提高阅读质量

在培养阅读的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和阅读能力对书籍进行精挑细选,来引导学生与课本内容相近的读物。学生在有相似学习的基础上更容易接受读物中的精华内容,比如在学习《燕子》一课时,教师可选用《桃花涧》,让学生自行阅读并记录下自己喜欢的片段,组织专门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片段,并进行解说此段的精彩之处。所以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课本知识的讲授,或者又极端的毫无目的地扩展课外读物,应注重书籍中的语言特色和中心思想的总结,不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写作能力。

4.提高老师家长的重视度

首先学校应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积极组织学校老师语文拓展阅读教研工作,提高老师对语文拓展阅读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定期进行拓展阅读工作的经验交流会,老师定期向学校有关领导等进行汇报工作。并且在组织家长会时,也应向家长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意义,并向家长建议学生读哪些经典书籍,形成一种学校老师重视,在家父母监督的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

三、结束语

语文扩展阅读教学模式的开展,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教师应注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感受来开展语文拓展阅读书籍的选择,灵活地将学生带入到阅读的世界,同时注重教学方法,低年级学生鼓励其大声朗读,高年级学生引导其默读,并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欣赏。还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工作应循序渐进,同时给学生强调阅读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作者:孙立华 单位:山东莒南县第八小学

第二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认知规律等,采用丰富多样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运用实物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让学生对它们进行观察和研究。通过让学生观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并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当前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文字、声音和图像有机结合起来,把课本中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师还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为学生描述课本中的知识,将课文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并且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去猜测人物的心理活动,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同身受。运用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运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能够明确教学中的重点,从而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重点知识上,有针对性地学习。

1.通过有趣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课堂导入方式中最有效的就是问题导入,利用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自主探索欲望。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充满成就感,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抓住文章的主要线索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的。所以教师在提问时,要抓住文章的主要线索对学生进行提问,避免在不重要的问题上浪费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体会,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多元化评价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并不注重课堂评价,即使学生表现得很好,教师也不曾给予鼓励,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元化的课堂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得到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评价中,不仅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同样可以评价教师。当教师阅读完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指出刚才阅读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并且让学生也尝试阅读。学生阅读过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即使学生阅读得不是很完美,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以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中。

四、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拓展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有些学生虽然读了很多文章,但是平时并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在写作时仍然无话可说。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在阅读中遇到好的句子或段落时,要及时摘抄下来,并且要经常翻看,为以后写作积累素材。教师还要经常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机会,并且让学生尝试写不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将不同的素材运用到不同的作文当中,以提高学生运用素材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将学生的阅读向课外延伸,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拓展阅读,还可以每周设立一节阅读课,让学生在课上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学生广泛阅读必定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总结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常东芳 单位:河北临西县单屯校区

第三篇

一、个性阅读,强化理解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更加关注提升学生品德修养,使得每个学生都具备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也更加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阅读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因材施教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宗旨,将个性教育融入素质教育理念中,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展开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个性化阅读,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效与文本进行独立对话,促进学生表达出自己个性情感与性格。在阅读中,重视学生对阅读内容、主旨的感悟和反思,促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选择适合学生自身的阅读方式,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实现学生自我提升,丰富学生内在真实情感。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这篇文章时,首先教师让学生有感情的齐读、点读本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不直入主题的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和生词,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了解文章中谈论的是什么事情、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借助静读的方式,细细品味那段艰苦岁月。之后,分配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交流和对话,讨论现如今生活与那段岁月的区别,并结合以前听到的故事、阅读到的文章,上台演讲出自身对文章的感悟。通过个性阅读和深入理解,使得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提升,也强化了对文章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感情世界。

二、鼓励质疑,激励创新

以质疑的态度来阅读,以辩证的态度来思考,在阅读过程中,也不能偏听偏信,要综合分析和思考,善于运用自己的大脑来进行消化和理解。对阅读内容提出疑问,分析和探讨出关于这些疑问的答案。小学语文教学在隐形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激励学生深入学习和质疑,自主学习,怀疑和分析,强化学习实效。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关键,也是为适应社会,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鼓励学生不断探究、提出质疑,自主创新,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给予启发,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穷人》这篇文章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并提出问题:本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是什么?文章是怎么样来表达作者的感情的?文章赞美了什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带着思考去分析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深入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创新的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鼓励学生找出自己设问的答案,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促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三、拓展阅读,促进提升

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知识的丰富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处于即将步入初中学习的阶段,大量丰富自己的经验,积累知识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来说,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高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他们会带有一点顽皮,也会有一些叛逆,从而,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累学生自主学习和积累,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促进学生加强拓展阅读,促进自我提升。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可以激励学生查阅《三国演义》相关资料和内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下人物的智慧,书中体现的军事智慧等。教师也可以结合作者来展开阅读会,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比如,关于鲁迅的小说《少年闰土》,对其拓展阅读,可以从鲁迅的个人小说、散文等入手,了解鲁迅的思想和理念。可以开展阅读交流会,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体会和领悟阅读的快乐,抒发阅读心得,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促进阅读教学本质意义的实现。

四、总结

结合本文的分析,在进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了解阅读内容的本质,还需要真正的领悟阅读内容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结合自身生活的实际情况,加深个性理解,结合个性分析、创新理解和拓展阅读,促进知识储备的提升,也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也为社会培养了综合性的人才。

作者:张志达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大洋学校

第四篇

1.借助有效性阅读解决学习困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的小学生而言,阅读尤其是有效性阅读能够激发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在学习时遇到问题,需要进行有效性阅读。提高小学生的成绩,并不是简单的补课就能完成的,当然也不是课外教师“拉一把”这么简单的事情。学生对小学语文的阅读产生兴趣,才能将书读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并最终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的《水乡歌》时,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让学生自己理解为什么“水乡这么多?”通过多遍阅读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原来是因为“水多、桥多、船多、歌多”,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阅读中获得乐趣,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阅读课文的乐趣。

2.教师积极创新阅读方式,帮助学生加深阅读体会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日益丰富,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采用合适的阅读方式,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首先是对阅读材料进行大致的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课文的大意,并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上课时寻求教师的帮助;其次是对文章进行精读、细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指导他们对指定的段落或句子进行详细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精辟段落进行分析,体会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及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好奇”单元中《我的影子》一课时,教师可以遵循文章的特点,精心营造生动活泼、情景交融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寓情于景的创新性阅读方式,为学生营造有趣的阅读环境,在阅读“我发现我挥挥手,影子也挥挥手;我蹦蹦跳跳,影子也蹦蹦跳跳”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情景挥挥手、蹦蹦跳跳,并观察自己的影子,这样的阅读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情景的理解。

3.读与写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式写作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包含许多通俗易懂同时又不失文雅的语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精读,阅读完成后根据教师引导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这样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白衣天使》一文,全文不到1800字描绘了南丁格尔传奇的一生,教师对南丁格尔进行人物介绍与故事背景介绍后让学生熟读课文,着重讲解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的坚持与为护理事业奋斗的传奇经历,让学生将自己对南丁格尔生平事迹的理解写成读后感,并写出自己对医疗职业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通过写作充分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素质。

4.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切实落实有效性阅读

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以及直观生动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实落实有效性阅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进行补充,加强小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以及感悟。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2主题单元“过年”中的《老北京的春节》一文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我国传统春节的照片,比如放烟花爆竹、家人团坐包饺子、守岁、发红包、拜年等习俗。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家过春节时的情形,将生活带入阅读,这样借助多媒体技术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可以培养小学生更加全面的认知能力。

5.小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应用有效性阅读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又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积极运用有效性阅读,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卢剑峰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山尾小学

第五篇

一、建构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学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儿童童年期具有天真、可塑的性格、平静的心态、较强的接受能力、对成人的依赖等特征,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小学阶段获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初高中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获得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极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勇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小学阶段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生活,使学生获取良好的知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阅读引导学生更加理性的看待世界。构建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语言,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和手段;另一方面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对学生进行精神的、人格的、审美的陶冶,使其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此外,构建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学对学生阅读动机的孕育、阅读兴趣的培养及阅读情感的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学对于学生培养个体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形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建立维持发展的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机制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学的相关建议

(一)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具备审美素养,因为审美观念是随着素养的提高而进步的,教师具备的审美素养越高,审美程度就越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活和教材是美的源泉,教师是美的使者,师生的审美活动贯穿于课堂始终。提升和拓宽小学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殷切呼唤。如果教师不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就挖掘不出课文中蕴含的美,表达不出想传递给学生的美,只能机械的讲解课文的表面意思,做不到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以美育人,损害了语文教育特有的美。

(二)改革小学语文阅读评价方式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小学语文阅读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是构建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学的重要保障。改革小学语文阅读评价方式,首先要改革阅读考试的题型和要求,评价小学生阅读能力,不应该从学生对课文结构的理解分析、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分析、对写作特点及知识的掌握等方面入手,而应该看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内容、阅读技能是否熟练、是否达到了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考试要降低难度,剔除超越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理解分析问题。

(三)逐渐完善小学语文教材

教材在选文时,要树立精品意识,增强文学性:一是课文要语言精练,堪称典范;二是课文内容要精湛,值得深入推敲。不论是诗歌、散文还是故事,语言要流畅优美、内涵要丰富、要具有文学性、要积极向上,要以名家名篇为主。让学生阅读的文章,应充满孩子能够接受的文学色彩,这样学生才能感兴趣,才愿意去读,才能在阅读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虽然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精选了一些名家名篇,但还存在不足,应该将文学性不强的篇章删掉,增选一些反映儿童情趣的名家名篇,同时,各版本教材之间加强沟通,形成合作交流、优势互补的良性竞争局面。

三、结论

综上所述,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改革小学语文阅读评价方式、逐渐完善小学语文教材几个方面,构建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学模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陶冶孩子情操、美化孩子心灵的过程,我们应该用心呵护孩子的情感世界和纯真的心灵,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拥有审美的能力。

作者:李楠 单位:满洲里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