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10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10篇)

第一篇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至关重要,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能力,对学生进一步发展思维,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培养途径,帮助学生完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是教育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人品质有重要作用和影响。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为基础,针对语文阅读这一方面的教学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当下的小学教育环境,归纳出一些对现有的学生阅读能力教学工作有所帮助的培养途径,旨在通过更科学的方法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培养工作。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阅读是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基本方法和重要途径,要想培养出能力优秀思维敏捷的学生及人才,增强阅读能力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听、说、读、写等教育过程中必经的能力培训,都是基于稳定的阅读能力下才能够继续培养完善的。因此,阅读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想象力都处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刻,这段时间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利于习惯的养成,所以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机。在这个时期,为学生奠定坚实的阅读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的理解和吸收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造力的延伸。为此,小学的阅读能力教学是语文科目中尤为重要的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掌握科学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才能确保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顺利的培养和完善其阅读能力。

二、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制造教学氛围,刺激学生主动阅读

在教学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其不同的生活经历和认知程度,教师应该以这些学生不同的特点为出发点,结合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设置真实有趣,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放松身心,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学习当中,逐步引导其思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对课文内容进行实体情景的模拟在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提高教学效率,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小学语文的课堂当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不仅要把内容完整的讲述出来,更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产品等有趣味性的工具来向学生展示课文中出现的事物,并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这样的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令其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强烈欲望。另外,根据小学耀重黑孟髻纂鸽紫喜黑霎裂建势翼窝鬓裂以此加强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课堂也更具趣味性。

(二)深入阅读,带领学生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重方式方法。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提升。针对小学生这一群体,由于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原因,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比较有限,复杂的语言和教学方式不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来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传授,将课文中小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词句进行转化,变成他们易于接受的表达形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的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深人阅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生字词的教学。在课文中遇到生字词,教师应向学生深人解释该字词的含义,以及写作者在这篇课文中运用此字词的目的,同时和学生进行互动式的讨论,帮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了解。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发问,建立沟通和思维对接,对问题的探索和质疑精神对于学生培养阅读能力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的质疑是学习过程的动力,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进一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中有非常大的影响,有了求知的动力,学生才会产生阅读的渴望。通过让学生对比课文中的重点词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提出问题,产生自己的想法,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培养阅读习惯,加强课外阅读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阅读能力的养成也不是一墩而就的,而是长期日积月累的阅读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和传授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以课外学习的方式来增加阅读量,使学生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加深理解,透过书本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情况,推荐不同类型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能够有所涉猎,培养知识的全面性。同时鼓励学生的阅读行为,帮助其促成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对社会和生活产生新的认知,从而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含义,通过沟通引发思考,把正确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方胜.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的分析田.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2)

作者:王文燕 单位: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朝阳小学

第二篇

摘要: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不仅具备较强的人文性,还具备一定的工具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提升其语文学习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锻炼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促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阅读教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积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是在社会生存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因此,在小学教育时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若学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则能够锻炼其自主阅读以及思考的能力,促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一、培养阅读能力的意义

1.帮助学生理解以及巩固课堂知识

每种语言均具备其独有的性质,其语句结构、词语组织、习惯用法等均有着一定的规律,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阅读。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自身的理解能力相对偏弱,对于语文课堂中学习的某些复杂知识,往往不能及时消化,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加深小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对学生而言,理解力的基础是对文字的认读,然后结合自身的原有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以及概括之后,实现理解文章词句含义以及思想内容的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成为阅读能力的基本标准。

2.有助于小学生自身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锻炼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经验丰富的教师善于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自行表达对内容以及段落的分析与概括,并对文章词句进行解释,或者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见解进行表达。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而学生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1.激发学生兴趣

要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小学生正处于较为特殊的年龄阶段,无法持续性地关注同一事物,但是,若其自身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就能够充分调动其阅读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语文阅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描写人文景观类课文时,教师可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并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等方式进行播放,形象生动的画面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充分体验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随后,教师还可让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开展阅读竞赛活动。丰富的课堂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2.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主要是指在不需要他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行积极地进行阅读的所有行为。阅读习惯需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而阅读习惯的形成需坚持以下几点:(1)每天坚持阅读;(2)阅读时集中注意力;(3)阅读的同时学会思考与牢记;(4)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5)有目的性以及计划性地进行阅读。

3.传授阅读技巧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应将各种阅读方法以及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可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通读。将文章全部内容阅读一遍,促使其对大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此方式能够快速掌握文章主旨。(2)跳读。可先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对各段落要点进行重点分析以及掌握。在此过程中,可让学生将有疑点之处做上记号,便于课堂提问,若遇到不能理解之处,可暂时跳过,促使阅读能够具备连贯性,阅读完整篇文章后再对疑难问题进行思考。(3)精读。学生需做到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将文章中较为深刻的语句进行反复的阅读,并将其作为重点理解。(4)写读。学生将整篇文章读懂并掌握知识点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摘抄并写出读后感。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做到知识的累积,还能够适当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4.丰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有效拓宽视野。为此,教师可积极推荐较为优秀的课外读物给小学生,也可引导小学生互相分享好的课外读物。另外,还可组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通过阅读活动中的交流以及学习,提升小学生阅读的数量以及质量,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阅读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技能的掌握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将阅读教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海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7):203-204.

[2]岳秋景.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4):148-149.

[3]王晓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65.

作者:徐璐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石岗中心小学

第三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模式,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能力培养

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大量阅读获取一定的信息。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其积累大量的知识。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内在涵养。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讨论。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并能够在每次语文考查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试。这主要是学生通过阅读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取有效的信息,并提高了答题速度。所以说,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正是学生启蒙的阶段,因此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对阅读形成学习习惯和兴趣,并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潜意识地增加阅读量。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开阔视野,学习更多的历史名著或文学知识,继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学生通过阅读能够积累大量的文学素材,进而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目前小学阶段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漏读和跳读的现象,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因此在进行阅读训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进行阅读,不能因为追求阅读速度而影响到阅读质量。学生可以将自己阅读材料中喜欢的句子进行摘抄和阅读,这样能够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会更加重视阅读学习,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进行阅读,并享受阅读的乐趣。因此,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和特点,布置有趣的阅读任务,进而使学生能够形成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阅读。比如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小壁虎借尾巴》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设备进行视频教学,进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壁虎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有童话色彩,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使学生能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形成对阅读的兴趣,这样在之后开展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会更加积极地进行阅读。通过多媒体等设备或其他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对阅读充满积极性,提高阅读效率,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二)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展开多元化阅读教学活动

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年龄原因正处于对任何事情都很好奇的阶段,小学生性格更加开朗活泼,并且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展开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在展开的阅读活动中,学生的情绪能够得到释放,并且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师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比如说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中,因为课文内容有趣,充满乐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各种任务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阅读,并且小组内部要合理分配任务。在课堂之外进行联系和分角色朗读,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热情,进而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而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和阅读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检测

小学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除了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展开阶段性的测试。通过测试结果,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针对学生实际的阅读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提高阅读能力。通过阶段性的检测,能够帮助学生积极了解到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纠正。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教学,短期时间内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任务,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其进行准备和阅读。然后通过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对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使其能够形成对阅读的信心,并能够不断激励其他学生进行阅读,不断进步。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检测时,要及时进行统计,并能够做成简单的图表,使学生能够明确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检测时,要注重采用合适的检测方式和方法,不要给学生带来压力,使学生形成对检测的排斥心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非常重要,也能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学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将其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并开展多种阅读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梁仕容.如何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浅谈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6,(05).

[2]冯利英.浅谈教师科研能力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3]王小平.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哲学,2014.

作者:任颖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幸福南路小学教育联盟第一校区

第四篇

摘要: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通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同时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因此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十分的有利。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进行简单的讨论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氛围;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阅读理解都是语文考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们学习中比较困难的内容之一,当前许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都较弱。这主要是因为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够,学生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语文素养比较弱。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进行讨论分析。

一、充分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够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要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以低年级小学生为例,他们的好奇心十分的强烈,喜欢听各种故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多搜集一些寓言故事或者通话故事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除此之外,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投入感情,做到声情并茂,切忌从头到尾都是同一个语调,要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故事情节之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的进行提问,听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要做好模范带头工作,要充分的利用闲暇时间开展课外阅读,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在语文课堂之中要能够熟练的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二、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的重要,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在教师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并在教室的后面设置一个“图书角”,并安排一个读书小组,专门负责从学校的图书馆借阅书籍,放在图书角供学生翻阅。日常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多的阅读课外的书籍,每周开展一次“小读书会”的活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换书籍。开展“每月读一本好书”的活动,月底班会中学生们可以自由的讨论读书的感受,交换阅读读书笔记,并评选出感悟最深刻或者读书笔记记录最佳的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学校可以开展“展评优秀读书笔记”、“诗朗诵”、“读书汇报交流会”、“知识竞赛”等等课外活动,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效果的同时,能够营造出一个全校阅读的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培养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合理选择适合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书籍

古今中外优秀的书籍众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阅读,教师要能够合理的选择,国家教育部推荐了许多适合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课外图书,且根据小学不同的阶段,推荐的数目也存在很大的区别,比如1~2年级学生阅读数目之中,童话故事居多,且故事大多比较短小,理解起来比较简单,比如《舒克和贝塔历险记》、《三毛流浪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等,4~6年级阶段,内容更加丰富,含义也相对比较深刻,比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法布尔的《昆虫记》等等,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的选择。

四、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除了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外,还需要搭配以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进行引导,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方式鞥的阅读能力。比如,略读与精读结合。略读就是首先指导学生通读文章,或者书籍的前言、目录,了解故事梗概,在此基础中选择重点内容或者描写比较精彩的部分详细的阅读,深入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风格。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勤于动笔,教师要鼓励学生圈点赏析书籍中一些经典的片段,要让他们养成深度、细度的良好习惯,学生还可以在书籍的空白之处记录下对于文章的看法,遇到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还可以抄录下来,细细的品读。课外书籍阅读完成之后,可以结合整个的故事架构写读后感或者阅读日记,教师可以安排专门的阅读课堂,让学生自由的交流,进而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手段,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过程后一篇文章为核心,将多篇文章以一定的方法组合起来,同时进行多篇文章的讲解,群文阅读的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提升学生阅读量的同时,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有效地转变当前学生语文被动学习的局面,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及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阅读教学的方法。

五、结束语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语文素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都十分有帮助。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就如何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分析,仅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简单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宋淑娥.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讨《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

[2]赵玉艳.试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科技展望》2016

[3]薛仁君.讨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都市家教月刊》2016

作者:杨晓伟 刘亚芳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万顺中心小学

第五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以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为研究中心,分别从小学生阅读现状和阅读的重要性着手,分析出应该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贡献力量。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

1.从学生的角度观现状

从学生的角度观阅读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阅读时间受限。经过对学生的抽查,发现学生的课余时间已经被安排得比较充实,已经没有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学习,加之由于家长认为,语文就是母语的学习,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因此没有必要进行额外的课外阅读,所以把学生的课余时间都安排了奥数、舞蹈和跆拳道等特技课程,保证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2)学生的阅读范围比较狭隘。学生阅读范围一般情况下都是课本之上的文章,造成这种原因,最重要的是老师没有积极正确的引导,没有及时地引进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2.从老师的角度观现状

从老师的角度看语文的阅读现状,我们会发现由于我国教育改革比较缓慢,因此,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扩展阅读课程概念和意识比较模糊及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课堂讲解中大多数老师采用识词、组词、读文、回顾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忽略了学生阅读情感的体验。

3.从监护人的角度观现状

家长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新接触的课程,比如,数学或者英文课程,因此,家长对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比较缺乏,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不清楚扩展阅读的重要性,世界调查组织对优秀人调查表明,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人将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小学生自律和自学的能力有限,因此家长没有及时地督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间接地阻碍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学科,虽然每个学科所学内容不同,但是语言文字表达方式是一样的,所以阅读习惯间接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定期阅读对于学生来说,会激发学生敢于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单独思考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塑造性比较强,勤于阅读有利于塑造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及思想感情表达能力,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对学生的影响并不一样,因为各种形式的题材对学生情感认知和欣赏能力都不一样,比如,叙述类的文章将会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明白如何和别人进行沟通,而阅读情感丰富的文章将会增加学生情感的细腻性。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老师的授课重点与难点,但是定期组织学生阅读,这一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因为大量的阅读和收集其中优秀的语言和词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被动写作的方式转变为主动写作方式,最终全方位地促进小学生的写作质量。

三、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对策

1.提高阅读的重视程度

了解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之后,不仅是老师而且学生都应该提高对阅读重视。老师在完成课程目标的同时应该有针对性地扩展课外阅读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在鼓励的同时应该推荐学生几本好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老师应该积极寻找新的授课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模仿文章的情景,建立学生阅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成为情景设计中的主要人物,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明白文章的主要思想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科研组织调查显示,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只需要一个月,对于塑造性比较强的小学生来说时间也许只需要一到两个星期,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以下几种方法:(1)培养学生专注能力,引导学生静心阅读,鼓励学生认真阅读文章,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对于文章的选择可以从简短易懂的入手。(2)激发学生的好奇性,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进行特殊的阅读训练,老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阅读情况并引导学生阅读。总之,随着小学生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要运用各种办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使学生在阅读世界中自由翱翔,飞向更加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杨斌.新课标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20).

[2]王晓燕.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5(S1).

作者:潘红梅 单位:重庆渝北金港国际实验小学

第六篇

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开展,小学语文已经不仅仅限制于课堂和书本的教学。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主要是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相关素质。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仅是为了应试教育,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此外,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关系到学生的整体语文成绩,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语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老师需要遵循课本的前提下,积极为学生延伸教学内容,走进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这样才能够更加发挥阅读延伸的重要性。新课改的背景下,通过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逐渐使得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利于知识点的巩固

目前,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都具有一定的特殊含义和表达方式,字句之间的组成形式以及语法的使用习惯等都具有规范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字句和词语等语文常识的理解。对于学生而言,理解能力是在头脑中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以及对文章进行分析和总结等,进而达到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指标之一。

2.利于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使用语言的表达对文章进行解析和理解,并采取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对文章的字句、各个段落以及文章内容等进行描述,并采取学生讨论的形式,使得每一名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讨论过程中,将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书面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继而达到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能力。

二、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1.加强字句训练

一篇较为完整的文章主要是由各个段落组成的,段落是由多个字句构成的,因此,字句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写作的句子进行指导,进而表达出完整的句子,这样才能够将文章体现出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文课本中的某一篇文章或者是某一段落,需要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后,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布置课后作业,使得学生能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将相关的字句以及段落等一一标注,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在老师讲课过程中的深入理解,而且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2.情境教学

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和愉快的氛围,更加容易带动学生参加到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例如,老师在讲述《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如自由朗读、集体诵读以及小组竞赛朗读等,不仅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利于每一名学生的共同发展。老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配乐的方式进行朗读,如播放轻音乐的方式为学生配乐,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另外,学生在阅读后可以提出自己内心的困惑问题,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积极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

英国一位文学家曾经说过:有些书阅读一部分就可以,有些书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可以,而对于一些经典著作来说,则需要反复诵读,并深入理解。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阅读文章只需要读懂文章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可,其中具体包括:文章内容、文章结构以及文章情感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精确文章主旨,了解文章段落,抓紧文章思路以及明确文章的方式创作背景等。精细阅读是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在精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与文章语境相结合,进行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掌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构,进而更好的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加强对文章层次的深入理解。此外,老师需要采取各个方式对学生开展引导式教学,如背诵、写体会以及精读文章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重点句子、文章主旨以及疑问之处需要进行批注,并做好课堂记录,便于学生有序的开展语文阅读的学习,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4.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

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设备意义重大。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阅读课堂的视频或者是图片,能够更加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出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如老师在讲解《金色的鱼钩》一课时,为学生播放有关老班长带领受伤红兵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坐在教室内学习、享受和平的时候,多少人还在处于战争的笼罩下,期盼着和平,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做法敲击学生的内心深处,进一步使得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适当的播放一些有关战争的影像,能够更加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和精神,充分表达出学生的内心情感。又如,老师在讲述《荷花》一课时,通过为学生展示荷花图片“大圆盘”“碧绿”等形象,或者播放荷花的相关视频,并让学生讲述看见荷花的形象,更加深入了解荷花的魅力。

5.加强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对课堂上学习知识的巩固,同时更加深入和延伸课堂的学习。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可以有效弥补学生课堂上学习的不足,还能够积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而获取更多的全新知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重视课外阅读,需要教会学生分辨文章的优良标准,让学生能够阅读更多的优秀文章和书籍,并根据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和特点,为学生选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如地理科普、童话故事、名人趣事以及历史故事等,并且生僻字少、难度适中以及内容丰富等书籍。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词句、格言以及谚语等标注出来,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需要准确掌握课本内容,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另外一方面,需要积极做好课外阅读的扩展工作,通过增加课外阅读量以及采用多媒体设备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晓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

[2]张海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

[3]李秀英.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14).

[4]李悦.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07).

[5]袁峰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赤子,2015,(22).

作者:钱春香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虎头崖回民小学

第七篇

【摘要】近年来,新课改逐渐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课堂、课本教学已经满足不了课改的多种需求,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创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其中,小学生最短缺的就是阅读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因素以及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措施做简要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措施

建设活力开放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也开始将其作为课堂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阅读课时尽量让学生走进生活、自然,让他,让他们从中获取所需知识、信息,真正做到走出课堂和教科书,延伸拓展阅读能力,不但能够提高写作和语言能力,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人格。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因素

(一)学生的自身因素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与年长的学生比较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他们相对来说比较活泼好动,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在控制力和耐心上也相当缺乏,最重要的是,小学生识字较少且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差,会的只有几个简单字词,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拼音的层次,因此,其阅读能力自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受限制。

(二)教师落后的教学模式

落后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阻碍作用,再加上语言学习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来说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太过乏味枯燥,没有新鲜感,与此同时,因为大部分教师受到的教育都还是传统模式,因此,他们在语文教学中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方法教学,没有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口头传授、板书等依然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晦涩难懂的语言、乏味枯燥的用词导致课堂氛围太过沉闷,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小学教学,很多教师因为从事教学活动时间比较长,在工作过程中难免受到“经验论”干扰,而且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小学教学对知识量的要求不是很高,没有注重自身在专业方面的知识累积,另外,长期从事一项工作热情总会消退,应付的教学心理参与其中,教学能力不足,导致教学效果受影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提高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探索欲和求知欲都是需要靠兴趣来激发,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素质制定措施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刺激、新鲜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够从课本内容出发,设置一定的情景展开教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尽量使得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把学生积极的开始自主阅读。比如借助讲故事、朗诵等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描述一下与小女孩作比较,这样孩子们能够在对比中感受到小女孩生活的困难,进而领会文章主旨,同情心和爱心被激发,教师也可以趁热打铁让他们写一下感想,在提高阅读水平的同时也对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帮助。

(二)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学习中非常重要,开始学习行动的第一步就是良好习惯的推动,只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才能够主动进行学习、接受。学习的好习惯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课堂上有意识的对他们加以指导,积累阅读量,拓展阅读视野,在量的积累过程中最终实现质的跨越。教师应该从学生接受力和学习能力出发,给他们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引导他们向自主学习方向转变,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定期阅读讨论,组织学生们将自己阅读的作品进行分享、讨论,进而使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长此以往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

(三)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方面同样是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就要教给他们学习方式。拿阅读来讲,教师不应该仅仅给学生传授一些阅读知识,而是教给他们阅读方式,让学生掌握技巧、独立阅读。所以,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和观念放弃,使用最新的多样教学,因材施教,让学习阅读的主动性得到发挥和提升。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分组讨论就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这样他们可以对课本内容、知识做到自觉深入理解、掌握。此外,关于所学文章的民俗风情、逸闻趣事等也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在这些课外知识的吸引下,学生能够自觉提高课外阅读量,有利于拓宽阅读范围。

(四)进行比较阅读

技巧和方式在阅读中起到重要作用,需要语文教师加强重视。在众多阅读方法中,比较阅读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联系新旧、发现不同,提高阅读效率和教学效果。如,在进行《少年闰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找来《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看,然后将两篇文章对比,在比较中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包括生活背景、人物性格,然后教师再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还能增加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此外,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也进行了一遍复习,熟能生巧达到融会贯通,长期坚持阅读水平自然得到提升。综上所述可知,虽然小学生阅读能力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相对较低,但是,只要教师采取正确措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阅读量,就一定可以使小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和技巧进行阅读,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积极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下进行自主阅读,进而提升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卫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15:189.

[2]于春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68.

作者:魏诗向 单位:贵州省威宁县东风镇文明小学

第八篇

摘要: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重要能力,其直接影响了学生思维、想象、审美、鉴赏、创造等能力的发展,甚至决定了学生语文语言应用水平的高低。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新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是当前部分语文教师还没有意识到阅读能力对学生语文学习及全面发展的影响作用,再加上没有掌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这就导致大多数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处于较低状态。因此,要想快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充分了解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将有效的教学策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营造教学情景,提高学生阅读热情

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动力。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依照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及年龄特点等,与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营造出新奇、有趣、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得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兴致勃勃地阅读教材内容,主动进行思考与分析,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教师就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自观察春雨的样子、颜色,聆听春雨的声音,比较春雨中各种植物与动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使得学生可将自己的观察感受融入到课文的阅读过程中,进而可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终更深刻地理解与掌握春雨丰富的色彩并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除可营造出真实的教学情景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优点,为学生创设出生动、活跃的教学环境,以快速激活学生思维,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再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一首诗时,教师就可用多媒体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古诗内容一致的图片,并用有感情、形象的语言对景色加以描述,使得学生在聆听教师的描述时,可对故事内容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二、进行学法渗透,指导学生掌握方法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小学生阅读能力一直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尚未掌握有效的、多样化的阅读方法,这就使得他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能盲目学习,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并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渗透,使他们逐渐掌握各种阅读素材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从而在显著优化阅读质量的同时还可逐渐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及阅读经验都较为有限,因此教师在渗透阅读方法的过程中,不可生硬地将抽象的方法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进行学法渗透,使学生在真实的阅读实践中直观了解各种阅读方法的应用技巧。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依照阅读素材的特点,巧妙设计思维方式,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把握时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与教师一起探究并总结出阅读方法。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燕子专列》一课时,语文教师就让学生思考“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这句话,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出有关词语与句子,并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通过阅读,很容易就能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作为答案。借助这样的启发与引导,学生就能明白课文的思路,并掌握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深度理解文本内容的方法,最终扎实掌握这种阅读技巧。

三、抓住重点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内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都是古今佳作,其中都有画龙点睛之笔,不管是几个词还是一段话,都能概括课文的衷心思想,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这些画龙点睛的词句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从而较好地把握阅读素材的情感与思想。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从哪里可得知西沙群岛是富饶的?”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并与同桌交流西沙群岛都有哪些特色生物与景色。为了帮助学生更生动、全面、形象地掌握西沙群岛的“富饶”,教师还可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花朵般的珊瑚”“各种各样的鱼”“千奇百怪的贝壳”“种类繁多的海鸟”,使学生在阅读中更直观感知西沙群岛是多彩与富饶的,从而产生浓烈的热爱之情,进而更加深刻地掌握课文内涵,最终有效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总之,阅读能力是学生理解能力及语言应用能力的最直观体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了解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大胆探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并积极将其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最终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203-204.

[2]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283-284.

作者:曾天明 单位:江西省于都县银坑中心小学

第九篇

【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时期的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新阅读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创新阅读,给学生设置好阅读环节,引导学生有阅读的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总结等习惯,这样才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整体的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必须摒弃以往的阅读教学模式,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阅读、思考、感悟、探究和发展的意识,这样便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笔者分析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期望对于教师的阅读教学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那么阅读能力是什么呢?阅读能力便是指学生对于书面材料的理解与感悟,这是每个人在社会中立足不可或缺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习惯,这样学生才会养成善于自主阅读、思考、探究、感悟的能力,促使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全面得到发展,使学生从小具有较好的语感能力,为学生以后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以及终身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才可以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但是以往的阅读教学之中,教师总是习惯将课文的创造背景、课文内容等以精讲的方式呈现于学生,且所有问题都有统一的答案,教师这样的精讲完全没有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使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积极探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给学生留下充足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善于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将各个感官都参与到阅读之中,这样才可以逐渐读出作者的感觉、感情和情趣。这样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便会乐于思考、分析和总结文章的内容、情感及主旨。自然在分析的过程中,也会鉴赏到文章的优美之处,提升自身的阅读鉴赏能力,逐渐将阅读内化为一种学习习惯,这样学生们才可以开心的进行阅读,才可以在阅读之中发展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和思想。

二、引导学生学会创新阅读,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如果说,自主性阅读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能力,那么,创造性阅读便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创造性阅读要求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规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散发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之中实现再“创造”的过程。这创造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阅读发展极其有利,可以使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课文的习惯,进而深层次的体会课文的习惯,使学生的语文思维不断拓展,发挥学生们的创造能力。比如在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假如雷利生活在现在的信息时代,他会怎样呢?”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推理,但是都是从一个角度来思考的,雷利生活的年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他极度渴望和平,且思念自己的父亲。学生们都提出了创造性的思维:有的说他会成为一名军人;有的说他会成为一名医生;有的说他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深入发问:为什么雷利生活在他的那个年代的和现代会有所不同呢?学生由此问题在进行深入的阅读,发现了是当时雷利生活的年代战争过多,没有他自己发展的空间,世界和平由于战争的结论。古人读书贵在“自得”,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一篇文章只要多读,熟读就能大有益处,不用解说,自晓其义。有口无心的读不同于专心致志的读;盲目的读有别于自觉的读;应付式的读“食不知味”,有目的读“津津有味”。

三、遵循循序渐进的阅读教学原则,由浅入深地培养

学生的阅读能力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鉴于此可知,学生是否能掌握知识与技能,其内在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在进行阅读教学之时,教师要依据学生身心特点提出适合学生阅读发展的要求,如果过高的要求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之过低会使学生出现自满的现象。因此在阅读教学之时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这时教师便要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正如孩子学走路一样,一步一步来才可以走得扎实。因此在不同的语文学习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要由浅入深,这样长久坚持下来,学生们都可以不断进步,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教师要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可以具有阅读学习的兴趣,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具有创新性阅读的能力,当然还必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地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学生才会逐渐拥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沈红,.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3(12)

【2】周登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06)

作者:陈彤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站塘中心小学

第十篇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每个年级和学期中的阅读都有明确的规定,我认为这是教育部门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视和培养。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采用的方法就是开拓疆土、广引河流,利用大量的课外阅读刊物、报刊、书报等形式的读物来作为学生课堂之外的延伸和拓展。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利弊双面的,因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处于薄弱的阶段,若是在薄弱阶段就大量灌输和阅读众多的读物容易给学生带来阅读负担和压力;所以我觉得在小学阶段要提高和培养语文阅读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关键词:语文;阅读;小学;能力培养

一、课内外相结合,感受阅读之乐

在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冲动和兴趣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时间给学生渗透一些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比如说:针对小学生我们则可以采用他们感兴趣且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有的课文内容和阅读形式是朗朗上口的则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唱游的形式来阅读,比如诗词等都可以利用这个方法;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多引导学生利用趣味性的阅读方法和模式来进行阅读,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心中的乐趣从而逐渐产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在课外我们做不到时刻监督学生是否学习?是否阅读?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和方法。比如:我们会要求学生每周积累美言美句美段各二十条并在点名后说说为何喜欢或理由,只有先是数量的标准才能逐渐提高质量的水平。在课堂内能学到实用的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在课堂外能实战并记录下来优美句段为考试和写作“囤货”。小学生在内外相互协调和扶持的作用下不仅可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快乐,更能循序渐进的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二、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就是爱玩、喜欢新鲜和耐心不足的特点,加上刚入学的小学生普遍认识的生字词都不多,面对手上的新课本都是充满好奇和疑惑的心理,所以我们要采取一点方法即能站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故事引趣一一感受书的神奇考虑到小学生识字量太少导致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和交流的障碍,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声情并茂的给学生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借用故事中遇到的生字词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日常的积累。同时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在图书馆购买相应的故事书籍并在课堂上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从而增加印象和熟悉度。这种方法是学生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2.留疑激趣一一调动读书的欲望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在课堂中给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事件等环节提出相应的问题给学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有问题的阅读和听讲,也是避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方法。

3.表演生趣一一体会人物情感小学生的心智模式还不是很成熟,对于新鲜的事物都会感到好奇和有趣。同时我发现小学生的爱表现行为也是值得我们开发的,比如,我们在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利用故事内容中的情节安排学生来进行生动的表演,利用课余时间和班会课的时间请学生表演不仅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同时也对故事中的情节更有感悟和理解。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者说一个人最终能否成功,都是取决与自信的!我们若是从小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这对学生长大之后的很多方面都会造成缺陷和遗憾!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理呢?

1.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在校园中为什么每一层的教学楼和教室都会挂古今中外的名人肖像?他们或男或女或在某一领域独占鳌头,或有着突出且骄傲的本质。我觉得校园挂有这些名人肖像不是为了美观或者是突出这是文艺和有学识的作用,而是通过对名人肖像的瞻仰和对人物生平简介及名言的认识和领悟。就像高尔基说的“只有满怀自信的人,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认识自己的意志。”我们可以利用课后的几分钟时间每天一位名人进行介绍以此来激励学生和培养自信心。

2.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我对锻炼的理解一直都分为身体的锻炼和内心意志的锻炼两种,我们可以与体育老师沟通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多运动、锻炼身心的体操和带动凝聚学生之间友谊的活动,关于培养学生的自信我们可以利用具有挑战性和难度的体育项目或者是语文类型的题目等。比如说,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组织班级活动,从活动组织到人员选定和主持稿的写作等各个环节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这种大胆和放心的做法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和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完成此次的班级活动。在班级中不管是学科作业的收集还是班级板报的设计到绘画都轮流交给值日的学生完成,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在每一次的锻炼中磨练才会得到成长。在教育中我们的重点是培养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能力和多才的人才,难点在于我们教师的思想禁锢在常年教学的思想下,很多教育教学的观点和理念都与社会逐渐的脱轨和断点。但这也不是更可怕的,我认为小学生的心理和性格以及优良的行为都是最好扶持和培养的,只要我们有耐心和自信一定可以把每一位小学生培养成优良的人才!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教的太少而是教的太多,导致学生对我们教师产生依赖的心理,很多学生从小由于各种原因就自卑和缺乏自信,我们应该对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在校园中给与他们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以上是我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几个方法和心得,希望能给更多的教师带来启发和帮助。

作者:陈健 单位:福建平潭教师进修学校